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99章 过年

第99章 过年

第99章 过年

郭勇的一番话,让他心头瞬间有了明悟。

“郭叔,您这是早些年,生活没有节制,导致身体亏虚的严重,才出现这种状况。

我建议您还是吃几个疗程的中药,固本培元,以后也节制一些,才能细水长流,如果现在用一些大补之物,只会提前损耗元气,到后来严重的时候,可就会一动不动了。”

王孟德继续劝说道。

中医当然也有一些虎狼之药的方子,但这些都不会轻易给别人用。

况且他和郭胖子的关系,更不可能让郭叔使用透支未来的手段。

“中医见效这么慢,不爽快。”郭勇有些失望的说道。

对于他这种态度,王孟德只能苦笑了一下,不再多说什么,一旁的郭胖子也不敢吭声。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啦啦二十三。’

腊八,喝了腊八粥,吃了腊八冰,泡了腊八蒜,按着京城的老人说法,从这天起,就算是进了过年的时候了,一直到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是过完。

这天,王孟德吃完早饭,和何胜男一起刚要出门去上班。

冉小梅冲着他问道:“孟德,今年公私合营了,猪板油,还能买到那么多么?”

之前,郭胖子家的肉铺没公私合营,每年在腊月二十几的时候,王孟德都会去他家的肉铺,买六七斤的猪板油回来。

这些猪板油能熬出来五斤左右的猪油,正好够他们家吃一年的。

“妈,您别担心,我晚上下班回来的时候,去郭叔家问问。

副食品店里肯定也有不少的猪板油卖,让郭胖子给我提前留几斤出来,应该没问题。”王孟德安慰道。

这年月,大家吃的大多是动物油,尤其是以猪油为主。

每年除夕之前,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买几斤猪板油回来炼猪油,炼油的时候,那香味,别说院子里了,就是隔几十米远,都能闻到。

“好,晚上你别忘了,要是副食品店里买不到这么多,咱们再想想其他的办法。

不行就趁着给你爷爷奶奶送年货的时候,让伱大爷在沙河附近帮着寻摸一下,看看哪个村杀年猪,能不能多买点回来。”冉小梅说道。

“农村怕是也不好买这么多的猪板油,一头猪才不到两百斤,往高了说,满打满算也就出三五斤的猪板油,大家都知道它出油最多,谁不想要。

僧多肉少,要我说,如果小郭那边留不了这么多的猪板油,那就再买几斤五花肉回来,把肥肉切下来炼。”

一旁正在换鞋的王浩接茬道。

“也只能这样了。”冉小梅听了丈夫的话,皱着眉头说道。

“妈,您别担心,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了。”王孟德连忙说道。

现在还不是两三年后的困难时期,农村很多人也都养着猪呢,猪肉还没有那么紧缺。

再说了,他还有空间呢,前世猪板油的价格,也就几块钱一斤,都没什么人买,大不了到时候他花十几二十的额度点,从空间的小超市里买几斤猪板油回来。

晚上,郭胖子家,等他把要买猪板油的事情说出来后,郭胖子笑着说道:“孟德,今年副食品店里的猪板油稍微有些紧张。

不过留出来五斤还是没问题的,这样,白天人多眼杂,等腊月二十六晚上,你到副食品店里找我,把猪板油拿回去,正好腊月二十七是周日,可以在家里炼油。”

“好,谢谢了。”王孟德大喜道。

能有五斤也差不多了,到时候自己再从小超市里拿出来两三斤,炼出来的油就够一家人吃一年的了。

况且也不是一年里都吃猪油,还有豆油和香油等植物油可以搭配着吃。

腊月二十六晚上,南锣鼓巷副食品店,等店里没顾客了,王孟德才揣着手走了进去。

郭胖子正悠闲的坐在椅子上,案板上,除了几根大骨头,其他的肉都卖光了。

“孟德,你来了。”看到王孟德,他连忙起身,从柜子里,拎出一团猪板油。

“这些正好五斤,板油一斤是一块一毛三,一共是五块六毛五。”

这一幕,其他售货员看到了都见怪不怪,因为他们也经常给亲戚朋友留一些紧俏的东西。

王孟德麻利的数出五块六毛五递给他,走后门归走后门,但该多少钱还是要出多少钱的,毕竟现在是公家的东西,每一样是多少,都有账本的。

“谢了胖子,我先回去了。”拎着沉甸甸的猪板油,王孟德笑着说道。

“行,你先回去了,我也准备下班了。”郭胖子打了一个哈欠。

猪肉早就卖完了,要不是等王孟德,他刚才就回去了。

回到家里,手中的猪板油已经变成了七斤半重,冉小梅和何胜男一脸欣喜的左看右看,然后俩人一合计,今晚就熬猪油。

明天虽然是星期天,但还有其他事情要忙呢,不说别的,馒头就要从凌晨开始,一大家子人从早上天还没亮,一直要忙到天黑。

过年前几天要蒸很多的馒头,蒸的馒头一般要够吃到正月十六,整个春节期间,家里是不再蒸馒头的。

除了蒸馒头,还有炸丸子,炸咯吱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费工夫的活计。

“妈,您和胜男先去准备和面,我来熬猪油。”王孟德在一旁自告奋勇的说道。

“你?以前都没熬过,能行么?”冉小梅一副不相信的说道。

要说做别的,王孟德还真不一定会,但熬猪油,他还真熟练。

前世,有一段时间,他喜欢上了用猪油炒菜吃,特意在短视频平台搜索了几个教程,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呢。

“妈,我真会,之前看过傻柱在家熬。”王孟德怕母亲不信,为了有说服力,还把傻柱给推了出来。

冉小梅想了想,自己这个儿子平时确实挺靠谱的,如果没有把握的事情,他肯定不会这么坚决的要求去做,于是就点头道:

“行,那你试一试,我和胜男和面。”

匆匆吃完晚饭,王孟德先把猪板油简单的清洗一下,然后切成一寸左右的方块。

接着,用平时蒸馒头的大锅架在炉子上,添好水,把切好的猪板油放了进去,再加点酒去腥增香。

水大概烧到八十度左右,快速的把板油在锅里清洗一下捞出来,再不捞出来,锅里温度高了之后,可是要跑掉很多油。

锅里再重新添一碗水,把过完凉水的猪板油放进去,他这是准备用水熬油。

用水熬出来的猪油,是最白、最香的。

大火烧开后,王孟德迅速的把炉门关上,就留了一点点的缝隙。

接下来就是小火慢熬了。

渐渐的,锅里的油就多了起来,在此期间,他不停的用勺子推动,防止糊锅。

等到锅里的油渣炼到金黄的时候,王孟德又把提前准备好的葱姜下了进去,炸至金黄后,才用漏勺把油渣捞出来放到一旁的大瓷碗里。

王援朝和王卫国早就按耐不住了,不顾还在冒着热气就要伸手去抓。

“别动,烫着你们,我给你们拿个碗装一点。”王浩在一旁忙抓住他俩的手道。

拿了两个碗,每个碗里装了几块油渣,又捏了一点盐洒在上边。

另一边,王孟德把两个装猪油的陶罐子放到洗干净的脸盆里,然后每个罐子里放入二三十粒的黄豆、几颗八角和花椒,还有一勺盐。

加这些东西,主要是为了去腥增香以外,还能起到防腐的作用,可以延长猪油的保质期。

至于为什么要把陶瓷罐子放在脸盆里,也是怕油温太高,把陶罐子烫破了。

前几年,阎埠贵家,就是不小心,把炼好的油刚倒进陶瓷罐子里,“啪”的一声,七八个锔钉锔住的瓷罐受热后,又从锔住的地方崩开了,猪油全部流到了地上。

三大妈当时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失声痛哭起来:“妈呀!这一年,我们吃啥呀!”

那年春节,老阎家几口人,就没有一个人脸上露出过笑容,每次提起这个事情,阎埠贵都后悔的直拍大腿。

王孟德小心的把熬出来的五斤多猪油,分别倒进了两个陶瓷罐子里。

猪油渣也收到了橱柜里,明天蒸好馒头,把油渣往里一夹,那味道,想想就要流口水。

随着熬完猪油,又蒸了一天的馒头,京城的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腊月二十八这天,王孟德在窗户上贴上了窗花,这些窗花,都是冉小梅和何胜男两个人剪出来的。

这一天,阎埠贵也搬了一个小桌子来到中院,准备给院里的人家写春联。

谁家想要他帮忙写春联,除了带上红纸之外,多少都会抓一把花生或者瓜子给他当润笔费。

当然,院里也不是都去找他写,王孟德和贾东旭都是在家里自己写。

写了四幅春联,又写了几个福字,等雨儿胡同和家里的门上都贴上春联之后,正好贾东旭也拿着一幅春联从家里走了出来。

等他贴好后,易中海走了过去,嘴里夸赞道:“东旭的字写得真不错。”

王孟德站在不远处,瞥了一眼贾家大门上的春联,当看到有一个字的一捺该长的却没有写长之后,他心里就是一动。

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呀。

通常有这种写字习惯的人,年纪轻轻命里就会有一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