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232章 武举开考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232章 武举开考

作者:抢你辣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58:27

第232章 武举开考

第232章 武举开考

馆选有观政要求,自然是要与实际结合。

而当前大周朝堂内,最惹人注目的事件,非武科与灵州战事莫属。

馆选总共一个月时间,自然是不可能跋山涉水往灵州跑,因而观政的目标只能是武科。

而且时间还正当好,过几天就是武科开考的日子。

“可!”

下朝后。

官员开始分流。

今日当值的官员往衙门去。

不当值的官员,则能如盛紘一般直接回家,在汴京城里没府邸的就只能回官舍。

但杨文远和长柏等人就不同了。

如同苦逼的社畜,下了早会后,还要继续去工作学习。

翰林院内。

学堂内虽说每天都有学士前来讲课,但翰林院的学士、侍读、侍讲们往往都是身兼数职,除了翰林院讲师的身份外,实际上身上还挂着诸如礼部侍郎、郎中等重要官职,自然不可能每天盯着杨文远他们。

所以每日授课的时候,大多都是只讲一个时辰,其他时候任由自学。

就如同后世考上大学后,老师们都是对学生们放任自流,能学多少,要不要自学,全取决你自己。

中午。

翰林院书阁的偏屋内。

杨文远和长柏凑到一起吃午饭,旁边坐着杨如锦和明兰两人。

虽没有明文规定,不过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来说,杨文远这等还在馆选的新科进士们是不能有家属前来送饭的,只能清早备好午餐自己带过来(宫廷的官膳也不为他们准备),这是翰林院的正式官员,亦或是庶吉士们才有的待遇。

不过杨文远自然不是旁人。

他虽然不想追求特例,但也不至于迂腐到亏待自己。

所以这“潜规则”自然对他不适用,每天中午都能吃到家里送来的热乎饭。

小舅子长柏正好也在一块儿,杨文远也没冷落他。

长柏刚开始还嘴硬着“不合规矩”,不过吃糠咽菜两天后,就果断真香了。

对待官人和自己嫡亲弟弟,华兰自是不遗余力,每次的中饭都是精心准备。

不过有时也忙不过来。

毕竟她作为杨家大娘子,是要积极融入勋贵大娘子圈的,需要经常参加官眷们的团建活动,而且最近还和皇后打的火热,时时和平宁郡主一起去后宫说话。

因此,渐渐的,送饭的任务就落到了几个小的身上。

其中又以明兰的厨艺最好,所以她除了家里准备的菜肴外,偶尔还有亲自下厨,给哥哥姐夫弄一道好菜。

至于杨如锦,她和如兰一样,纯粹是来看热闹的。

翰林院外人不好多留,因此将食盒放下后,明兰和杨如锦起身离开,食盒则是杨文远和长柏吃完,回家的时候自己带回去。

中午吃饭时间是个难得的空暇。

杨文远也是和长柏闲聊起来。

“对了。”

杨文远吃完后,漱了漱口,朝长柏询问道:

“顾廷烨最近在干吗?他不是看中余家大姑娘了吗?怎么一直没动作。”

一个是友情,一个是基情。

顾廷烨的消息杨文远不清楚,但若是问长柏,那肯定能得些消息。

“听仲怀说,他准备武科后就去余家提亲。”

杨文远耸了耸肩。

这还等什么,一点都没有自己的魄力。

磨磨唧唧,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不过想到昨夜华兰中场休息时,和自己闲聊贵妇圈的趣事,杨文远还是提醒道:

“我听你姐姐说,这几日宁远侯府的秦大娘子多有打听适龄女子的消息,顾家就顾廷烨和他弟弟顾廷炜,考虑到仲怀他刚刚落榜,怕多半是为他找人家。”

小秦氏肯定是不愿意顾廷烨好,自然不会真心实意地帮他找个好岳家。

刚好这个时候顾廷烨落榜,再添上顾廷烨的名声,想来是想替他找个鸡肋一样的亲家,这样就连顾偃开那儿也能说得过去。

长柏“啊”了一声,他也知道这事重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若是小秦氏那儿真的速度够快,抢先和人家说定好了亲事,那顾廷烨对余嫣然的展望就不一定行得通了,就算余嫣然那边过得去,双方长辈那儿也会坚决给否了。

“我放衙后立马去说!”长柏连忙点头道。

这副急迫的样子,真像是个替官人考虑纳妾的贤淑大娘子。

而且若是杨文远没记错的话,顾廷烨因为前不久在家里闹腾一阵,和家里人吵得不可开交,索性跑出去住了,自己没细查,还不知道他住在哪儿。

不过看长柏这样子,这是已经知道了?

不愧是你啊,柏兰!

说起武科,那就得提一提王若弗那二叔家的二孙子,王野了。

他在杨文远的帮助下,挂名在五城兵马司,后面还从杨家马场取了一匹良马,现在也是闯到了武举殿试。

当然,说是殿试,但很显然,一个仓促举办的武科,自然不会是由皇帝亲自来作为主考官,来观看一群兵莽子舞刀弄枪。

不说没啥好考的,就单论安全性,那也是值得斟酌。

万一其中的哪个考生脑子抽了,比试箭术的时候往皇帝那边怼了一箭过去,不说能不能中,更别说箭射没射出去。

只要有搭弓射箭的苗头,那事情就是直接大条。

因此,本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考虑,武举殿试没有皇帝亲自监考,考场则是设在四面皆有高墙的禁军校场,由兵部和枢密院联合执考。

主考官分别是枢密院的知枢密院事,和兵部侍郎。

考试内容分为体能和文学。

体能分为体术(拎石墩子)和箭术(骑射、步射)。

至于为何没有那种比试武器的项目,自然是因为用不上。

现在战场上的兵种拢共就分为两档,骑兵和步兵,拿近战兵器的和远程武器的。

这种分法儿,上面的体能和箭术就已经完成了测验。

至于近战兵器的比拼,属实是没必要。

即便是武举中了,那也不过是个低级武官,若是没有一手高超箭术,那照样是要去前线兵堆里厮杀的,至于掌没掌握什么高超枪术、刀法的,并不重要。

只要你能扛,有一把子力气就行。

再怎么样高超的枪法刀法,在冷兵器、大规模集团作战中,也是发挥不了大用,因此也不用特意去考。

在战场里活过几次,从中学到的本领,才是最有用的。

文学则是考策问。对军事理论进行考核,问题节选自《武经七书》这部教材。

之所以体能先,文学后,其中自然也是有考虑的。

这是武举,不是科考,文学成绩并不是太过重要,若是你的体能成绩实在太过突出,那后面的文学成绩也不是不能酌情加点分。

三日后,武举校场。

校场中,中央的看台上,放置了一把坐北朝南的椅子,视为皇帝亲至(人没到,但意思得意思一下)。

科考拜至圣先师,武举就是拜皇帝了。

随着两位主考官带领在场的监考官员以及武举人们一起对“皇帝”行礼后,考试正式开始。

第一项,拎石墩子。

只见校场的边缘位置,放置了一列石墩,其上分别标记了六十斤,七十斤,八十斤,随后递增……

像极了杨文远以前在电视剧里看的,那些城门口征兵的场景。

如果再考虑到这次武科考试内容,杨文远对杨宇卿施加了些影响的话……

而杨文远么呢。

他此时正坐在一个木桌前,开始对着手里的账册开始喊名字:

“张三!”

“李四!”

“王五!”

“……”

随着杨文远的一声声高喊,不久就有一群精瘦的汉子们来到身前排好队,随后由杨文远领着一起去旁边拎石墩。

“张四!”

“李三!”

“……”

而后又是一群人站了过来。

“丙上!”

“乙中!”

“甲下!”

“……”

‘让我们来这儿观政,不是应该让我们来这儿当监考官的吗?不是应该在考场上来回走动,这里哼一句,那里咳嗽一句,防止有人考试作弊的吗?

怎么现在混成了苦逼的登记员了?’

杨文远严重怀疑,应该是有哪一位阁老,亦或是翰林院的学士,看自己这么年轻且优秀,心里嫉妒之下,做出了这等“丧尽天良”的事,只为看自己难堪,图个乐子。

一想到等会儿拎石墩考完,自己还要去箭术那儿看靶,杨文远心里就更不乐意了。

‘临时工没人权啊!’

都说事业单位里没有编制的合同工、外聘工是最苦逼的,那此时参加馆选的新科进士们的境地也相差不多。

过了殿试,没有授官,没有官位,同样也没有庶吉士的名头,说是三无人员也不为过。

距离“储相”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很快,这一队考完,杨文远把众人的成绩一一记录在案,随后又去原来的地方领了一队人过来。

此次武科新开,再加上前一场省试的录取线很宽松,所以导致参加殿试的人很多,又因为不知何人的恶趣味,只让杨文远这些参加馆选的三无人员来考核,这就导致了杨文远不止要带一队人。

喊了人出来,又瞥见远处依旧黑压压的站了一群人,杨文远两眼一黑。

‘究竟是哪个倒霉催的玩意,这么缺德!’

“阿嚏~!”

此刻,枢密院内,脸色疲惫,略显苍白的杨某人突然打了个喷嚏。

“怪哉!自己身强体壮,怎么突然感到一股寒意,等等…莫非是是昨晚……”

想到这,杨宇卿揉了揉鼻子,将手中泡好的枸杞茶水一饮而尽。

砸吧砸吧嘴,杨宇卿揉了揉腰,表情意犹未尽:

“这味道有些淡了,下次抓一把试试。”

很快,一上午忙完,总算把所有的考生全都考完。

匆忙用过午饭,继续开始考步射。

步射的比赛场地在禁军腾出来的庭院中举行,沙地庭院里,靠近墙根的地方竖起标靶,考生则站在五十步外(约三十米),拢共射五箭。

挽弓射箭不仅考验考生的箭术,同样也是考验体力和耐力。

射中四箭及以上者为甲,射中两箭或三箭者为乙,仅中一箭为丙,一箭不中直接淘汰。

上午的拎石墩就有不少人直接卷铺盖回家。

也不知道有些人是怎么通过省试的,粗胳膊细腿,连最小的石墩都拎不起来。

既然是射箭,除了把成绩记录在案外,自然得有专人站在箭靶边上,随时报靶。

这就需要两两搭配。

杨文远自然是和长柏一起搭档。

考虑到长柏未曾习武,杨文远这个做姐夫的也是当仁不让,决定自己报靶两人,长柏报靶一人,交次轮替。

姐夫的命也是命啊!

刚才,杨文远就看到有好几家伙,居然拿着弓一脸好奇地摩挲。

这一幕不由得让杨文远心里想要骂娘。

你他吗的是来参加武举,不是什么鉴宝大会,你对弓好奇个蛋啊!

这种其实还好。

毕竟他们可能连弓箭都射不出去,更不用担心会射到人了。

杨文远怕就怕那种半吊子的。

例如现在旁边几位,就有好几个挽起弓箭开始对着靶子比划,但是当杨文远看到那几人略微颤抖的手臂时,心里又是一沉。

‘你这架势,射倒是舍得出去,但是出手的时候万一手脚一颤,射歪了……’

只能说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

尤其是大周这样重文轻武的国家,那其中的武举更是重中之重。

见此,杨文远只能心里安慰自己:

‘没事,总归能来参加,有这份心也是好的。’

不过高官们也不是全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譬如旁边桌子上放的两套板甲,就是为了防止有人乱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