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130章 稀土不是土(求订阅月票)

第130章 稀土不是土(求订阅月票)

第130章 稀土不是土(求订阅月票)

稀土,并不是土!

而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

之所以将其叫做‘稀土’,是因为18世纪发现的稀土矿物较少,当时只能用化学法制得少量不溶于水的氧化物,习惯地把这种氧化物称为‘土’,因而得名稀土。

稀土金属,也称稀土元素。从目前的研究来说,稀土金属其实并不‘稀’,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相当高。稀土元素并不稀有,但是分布相当分散,很少有稀土元素集中到容许商业开采的矿床。

根据稀土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稀土元素通常分为轻稀土、重稀土两组。

轻稀土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钆。

重稀土包括: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

当然还有种分类的方法,同样分为两组,也就是铈组、钇组。

铈组包括镧、铈、镨、钕、钷、钐,而钇组包括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钇。

目前全世界上,对于稀土的应用研究,其实也是属于摸索阶段。

欧美也罢,苏联也好,对于稀土的应用研究,都是差不多同一水平。

哪怕是在军事上的应用,也是处于试验阶段。

至于稀土子在电子上的应用,现在也还处于摸索阶段。

得等到以后,电子行业遇到瓶颈,大家开始探索,发现稀土的功能,经过研究后,才广泛应用于电路板和显示器。

刘韬跟王保国、刘振邦解释了一下,可是他发现他说完,两人还是一脸茫然。

他索性便放弃了。

“领导,部里可以搞到数控机床,特别是全套的数控机床技术吗?”刘韬问道。

20世纪中期,随着电子信息的发展,主动信息处理、数据处理以及电子盘算机的涌现,给自动化带来了新的概念,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把持,推动了机床自动化的发展。

1952年,麻省理工学院在一台立式铳床上,装上了一套实验性的数控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同时把持三轴的运动。这台数控机床也被称为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拉开了数控机床发展大幕。

在此以后,从1960年开始,其他一些工业国家,如西德、日本都陆续开发、生产及应用了数控机床。

在数控机床的发展中,加工中心顺势诞生。这是一种具有主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它能实现工件一次装卡而进行多工序的加工。

现在全世界上,最先进的加工中心,便是五轴加工中心。

在数控机床上,华夏起步比较晚,直到1958年才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只是在过去二十年,华夏对数控机床的特点、发展条件没有足够的了解,在人员素质差、基础不牢靠、配套件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下,盲目发展,曾三起三落,最终因为表现太过糟糕,无法用于生产而终止。

也就是说,国产数控机床,过去二十年差不多相当于原地踏步,远远落后于世界。

接下来盘山机械厂的制造力要想提升,必须要有数控机床,三轴数控机床、四轴数控机床乃至于五轴数控机床。

“我回京后特意了解了一下,现在正在与日、德、美等国进行数控机床引进方面进行谈判,不过谈判并不是很顺利,短时间内难以进口数控机床,更不要说全套数控机床技术了。”王保国叹了口气。

刘韬皱了皱眉头。

心中开始盘算起来,看来靠人不如靠己,终归还得是自己亲自来解决。

对于盘山机械厂而言,需要高级的加工中心,特别是五轴加工中心。

往大的说,让国内拥有大规模的数控机床制造能力,才对整个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提升有巨大帮助。

刘振邦也叹了口气:“现在连精度高一些的三轴加工中心国际上都对我们禁运,那可是巴统监管特别严的战略装备。”

刘韬眉头一扬,眼中闪烁着冷意。

巴统禁运就是横在华夏先进技术装备引进前面的一堵墙。

巴统禁运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三轴联动以上的高精度数控机床。

也就小型数控铣床,不在禁运清单中。

至于想要弄到四轴数控机床甚至是目前最顶级制造设备的五轴数控机床,这难度都大得去。

刘韬原本还在想,现在属于中美蜜月期,据说连F15、F16这种先进战机都可以卖给华夏,只是因为华夏没有钱才没有引进,区区数控机床应该更简单。

现在想来,自己还是很傻很天真,将对方想得太好了。

他不由得想起,日本的东芝公司以每部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口四台五轴数控机床,结果事件爆发,东芝公司被整得完蛋!

“原本还想着节省一些时间,看来是没法节省,一切得靠自己!”刘韬暗道,“等回去后,将坦克彻底搞定后,就专门搞数控机床。”

“迟早有一天,非得把巴统禁运砸了个稀巴烂。”刘韬心中很是不爽。

买不到高端的数控机床,那就自己来。

枪械之类,用传统的生产没问题。

但是80式自行高炮和80式坦克,很多都需要用到高端数控机床。

比如柴油发动机的叶片、曲轴等重要零部件,就得应用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还有传动系统的传动齿轮,它在坦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通过它就可以把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坦克内的各个系统当中,而它的精度要求达到了微米级,也就是说它的误差要比一根头发丝还要小,而这里面就需要高端数控机床。

至于靠着工人以及传统加工设备,根本就不现实。

刘韬自己太清楚,这里面有多少个高精度零部件。

没有高精度数控机床,他累死累活一年都造不出几辆自行高炮、坦克。

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说到底现在华夏底子太薄,缺钱缺设备,他自己想要做什么事,都得靠他自己来。

要是在欧美或者苏联,他们是工业强国,只要完成研制工作,自然有专门的工厂根据设计进行零部件加工,然后直接在坦克厂进行总装,完全不需要这么麻烦。

至于他们的机床,加工精度都很高,也不用担心加工出来的零部件精度不达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