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天将军 > 第482章 巴格达,哈里发的决心

大唐天将军 第482章 巴格达,哈里发的决心

作者:落叶凋谢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7:12

第482章 巴格达,哈里发的决心

在前往西域的路上,李瑄顺便巡视甘肃行省诸郡、河西走廊。

一路至敦煌。

现如今,两京古道,崤函古道,正在如火如荼地铺设水泥路。

那是大唐第一条水泥路。

在大唐水泥、沙石的产量逐渐暴增后,李瑄想要修通从长安到敦煌的水泥路。

使大唐更有力量去掌控西域。

于乾元十载三月,李瑄一路巡视,到达他阔别已久的敦煌。

现如今,敦煌已经发展成一座绿洲上的明珠。

其规模程度,超过天宝年间的凉州城。

敦煌屹立塞上,作为出玉门关、阳关的要道,商贸繁华。

特别是从乾元元载开始,人口迁徙、少数民族定居等等,都促进了敦煌城的繁荣。

李瑄令飞龙禁军、龙武军、羽林军等,在敦煌城休整半个月,再继续行进。

出敦煌以后,道路已经异常明确。

十年时间,马贼劫商道的事故屈指可数。

敦煌都督府一直负责剿灭玉门关外的马贼,覆灭多个部落。

特别是近三年时期,再未听说过马贼劫商道的事情。

不论来自天南地北,在丝绸之路上都得规规矩矩。

朝廷利用俘虏,在玉门关到西州、北庭,阳关到龟兹的道路上,每隔三十里,就有一个驿站,一个仓库,一个草料场,一个茶楼酒肆。

并尝试在沙漠化并不严重的当下,种植树木。

在这个时代,丝绸之路上,到处都是绿洲,也有河流湖泊。

只是一些绿洲面积太小。

汉代之时,西域丝绸之路南道,盛极一时。

李瑄准备恢复丝路南道,并在赤河至蒲昌海(今罗布泊)的入河口,修建楼兰镇,成为中转的另一个咽喉。

同时,便于控制阿尔金山脉北的地区(今若羌)。

西域太庞大,时至今日,依旧有小股部落,不服王化。

虽然他们翻不起风浪,但大唐还需多加防备。

李瑄于敦煌驻扎的时候,大食帝国已经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

因为自一年前,大唐的精锐禁军就已经到达葱岭都护府的萨末鞬城。

更多的安西、葱岭、北庭、敦煌军队在源源不断地顺着葱岭古道、千泉古道进入河中。

还有葛逻禄诸部、回纥诸部、西域三十六国、突骑施诸部,以及五千吐蕃兵马在接到李瑄的天可汗之令后,将精锐勇士向西汇聚。

经过一年多的储备,粮食物资,在西域军营堆积如山。

以往络绎不绝的商人,几乎全部变成兵马和运输后勤的人员。

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在河中保密长久。

吐火罗诸国中,还有信奉大食教的人,大食帝国的探子无法渗透过玉门关,但在鱼龙混杂的西域,想打听消息易如反掌。

更别说还有如筛子一样的波斯了。

大唐令波斯王罗密旬和波斯宰相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在行军沿途,储备粮食。

大唐可会从河中、西域,将用钱财和籴的粮食运送至木鹿城。

李瑄还要求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尽可能多得组织民夫,维持粮道。

波斯王国现有的八万兵马,只有精锐跟随大唐作战,其余皆运输粮食。

有参谋将领向李瑄上奏,要将大唐的粮食运输到里海以南,战场的最前线。

李瑄没有同意。

劳师远征,以稳定为主。

波斯王国的情况,李瑄不太相信。

木鹿城紧邻葱岭都护府,大唐能轻易掌控。

再远的地方,恐鞭长莫及。

若将一年多来运输的粮草往里海运输,一旦出现变数,就会使此次西征功亏一篑。

李瑄不介意多耗费一些时间,务必要将战机牢牢地攥在手心。

李瑄把此次西征,当成一次万里投送的“后勤之战”。

他从来未想过,两军交锋,大唐会一败涂地。

只要后勤无忧,凭借兵坚、甲足、弩利;凭借骁勇善战的铁骑、轻骑;凭借神机营的火器。大唐可以轻易地在两军对垒时,击溃敌军。

而且将粮食暂储于木鹿城,何尝不是李瑄的计谋呢?

锦衣卫金龙司在波斯王国发展不少波斯人内线,使李瑄对波斯王国的局势了如指掌。

经过普尚、罗密旬父子的统治,他们又宠信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而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在得到富贵后,贪图享乐。

能力也平平。

使波斯王国在民生上,处理得十分不漂亮。

呼罗珊人,恰恰又脑生反骨。

在大食帝国最强大的时候,呼罗珊人也总是起义造反。

历史上雄大的哈里发吓不倒呼罗珊人,现在的天可汗,依旧无法震慑。

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有一些人活不下去了。

横竖都是一死的时候,不少人都会选择向死而生。

大食帝国,都城,巴格达。

阿拔斯王朝刚攫取权力的时候,最初定都在安巴尔。

但问题是现在罗马帝国也是黑衣大食的死敌。

弑兄上位的第二任哈里发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认为安巴尔不适合作京都。

那里紧邻叙利亚地区,对大食帝国的战略缓冲不利。

于是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亲自勘察,选中了位于底格里斯河右岸一个叫巴格达的小镇,在这里建立新都。

黑衣大食比历史上建立巴格达更提前,大唐兵锋抵在大食帝国的咽喉上,使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更急迫。

于天宝十五载的时候,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刚稳定国内的局势,就开始动工。

经过四年施工,新都建成。

巴格达作大食帝国首都。城为圆形,也有“团城”之称。

城份外城、内城和皇城三层,有三道城墙。以皇城为圆心,城墙构成三个同心圆。

如今,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在皇城的主殿内,焦头烂额。

这个时空的曼苏尔,并没有“曼苏尔”(胜利者之意)。

大唐的天将军多次击败大食联军,并斩杀呼罗珊总督、大埃米尔等元帅,俘虏宰相、元帅,又为波斯王国复国,一度使黑衣大食崩溃。

好在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以强有力的手腕,稳住局势。

现满头白发的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做梦都想收复里海以南的土地,收复呼罗珊地区,收复法尔斯地区,收复河中地区,一雪前耻。

但那个男人已经不是天将军,而是天可汗。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以篡位夺权后,还想着李瑄这个宗室,迟早有一天会功高震主,大唐的皇帝李隆基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但没想到短短几年,就传来李瑄也篡位的消息,从天策上将到太子,再到皇帝,摇身一变,威震天地。

而且李瑄年轻,不像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篡位的时候已经快五十岁了。

本以为大唐不会有动静,大食帝国可以继续积蓄实力,在大唐衰落的时候,开始反击。

毕竟大唐的长安,离波斯太远太远。

没想到在不久前,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得到大唐重兵陈列河中的讯息。

波斯王国也在调动。

经过多次打探消息,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已经确认,大唐要攻击大食。

并且,很有可能是天可汗御驾亲征。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一天前,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得到叙利亚北部的军令,君士坦丁五世带领大军,再次南下。

罗马帝国与大食帝国的堡垒前,营帐越来越密集。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哪还不明白,罗马帝国与大唐王朝已经结盟,约定要一起夹击大食帝国。

只是一个大唐,就让大食帝国难以应对。

天可汗的赫赫威名,至今在大食帝国流传。

君士坦丁五世的出击,更让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觉得雪上加霜。

“宰相,大埃米尔,国家和真理,又到生死存亡之际。我昨夜在堂内祈求安拉,却未得到答案。命运又在哪里呢?”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向殿内一名老者和一名中年男子问道,言语颓废。

这是前任宰相艾布·阿尤布·苏莱曼·毛里亚尼被俘虏后,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新立的宰相伊布·萨拉姆。

那中年男子则是统帅全国兵马的新任大埃米尔。

也是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侄子。

“哈里发,在最危难的时候,安拉会保佑我们。安拉未现世,还不是最危急的时候。亚历山大死于远征,如果李瑄敢来,里海以南,就是他的坟墓。”

伊布·萨拉姆虽口出狂言,但更多的是对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安慰。

他明白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所承受的压力。

也知道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一心为国家,想让国家恢复巅峰,想让大食教传遍天下,度化那些愚昧和残暴。

“哈里发,备战的时候到了,我们的勇士已经脱胎换骨,不会忘记仇恨。我们保卫国家,能战胜任何邪恶的入侵。”

伊布·萨拉姆再次声言鼓舞。

十几年时间,大食帝国有新变化,生机得到一定恢复,百姓对安拉更加虔诚。

伊布·萨拉姆作为虔诚的大食教徒,相信一定能一雪前耻。

“是啊!我们大食人即便再困难,难道比走出沙漠时更困难吗?哈里发们,代代努力,使大食人拥有现在赖以生存的土地。我们还有何颜面,回到沙漠呢?出沙漠时流下的血汗,难道要变成麦加圣殿中的眼泪吗?”

伊布·萨拉姆的一席话,使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眼中重新焕发斗志。

现在虽有挫折,一旦能打退大唐,收复呼罗珊地区,易如反掌。

他作为哈里发,想如奥斯曼一样,为大食人开疆拓土。

“哈里发英明!”

伊布·萨拉姆行一礼节。

大食帝国走到今天,有诸多波折。他们不想失去这一切。

“大埃米尔,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布置?是主动出击,还是坚持防御?”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向一直沉默的大埃米尔询问道。

“我大食帝国即便召集各地总督,加上近卫军、边防军,也仅有十五万余。腹背受敌,战线又相距数千里,很容易失去大计。”

“相比于罗马人,大唐人更凶恶,昔日的天将军,如同雄狮一样,骨子里全是征服的**。臣建议,在叙利亚北部建立防线,加固城堡,以拖住君士坦丁五世的进攻步伐。以近卫军主力,各地总督主力,对抗大唐。”

“具体战术,还需仔细商议……”

大埃米尔只是大概说出自己的计划,还未有更细致的头绪。

但大埃米尔的建议,与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不谋而合。

他也觉得君士坦丁五世在李瑄面前不算什么。

上一次,君士坦丁五世趁人之危,御驾亲征,被他亲自击退。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自然看不起手下败将。

可李瑄不同,气吞万里如虎。

战争的重心,应该在东面。

“宰相,这十来年间,我们在波斯王国内,发展信徒。使他们重新信仰大食教,现在能否帮助他们起义?”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想到留在波斯王国的棋子。

须知,呼罗珊地区不止波斯人,还有一部分大食人。

虽有一部分百姓表面上信奉波斯教,实际上内心还是向往大食教的。

“波斯新王罗密旬是一贪图享乐之辈,叛徒巴尔马克也是无能之人。大唐又夺走他们的金矿、银矿。波斯人忍饥挨饿,巴尔马克却还要将粮食卖给唐人。只要派遣勇士号召,必然可以揭竿而起。”

伊布·萨拉姆笃定道。

虽然两国敌对,但大食帝国统治日久,一直可以用大食教对波斯王国施展影响力。

如果没有大唐撑腰,大食帝国早就可以颠覆波斯王国。

现在大唐入侵大食,波斯王国的乱象,或许可以成为以弱胜强的关键。

由此,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冷静下来,仔细思虑。

现在引爆波斯王国的内乱,虽能拖延大唐进攻时间,但不能战略最大化。

如果大唐的远征军进入波斯,波斯人又是否敢以血肉之躯,对抗大唐的铁骑锋刃?

苦思冥想后,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眼神一亮,他结合宰相和大埃米尔的话,想到一个可以试行的计策……

与伊布·萨拉姆和大埃米尔密谋过后。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令一万近卫军在大埃米尔的率领下,前往叙利亚地区北部,以叙利亚重装步兵为主的兵马,近卫军、边防军配合,将近五万,对抗罗马帝国。

随后,他下令埃及总督、阿塞拜疆总督等总督,以及伊拉克地区周围的军队,三万近卫军,听从指挥调动。

与大食与波斯边境的边防军一起,对抗大唐。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又令人宣布教义,动员民夫、妇女,向两地边境,运输粮草辎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