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红楼生涯 > 第198章 最大的恩典

我的红楼生涯 第198章 最大的恩典

作者:千斤顶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47:16

第198章 最大的恩典

第198章 最大的恩典

听到远处传来的争吵声,所有人都微微吃了一惊,今天是什么日子,现在这里可是聚集了神京的大半个勋贵圈子,谁吃了豹子胆敢在这个时候吵架?

真要惊扰了贵人谁能承受得起。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贾母,贾母也是感到面上有些火辣辣的,要知道这里可是她的地盘啊。

感到老脸有些挂不住的她脸色一沉:“来人!”

“奴婢在!”一名婆子赶紧从门口站了出来。

贾母一指门外,“你马上去看看,到底是谁在外头争吵?”

婆子赶紧领命匆匆而去。

很快,婆子便赶了回来,神情有些古怪道:“回老太太的话,外头争吵的那些人是……是各府的老爷们。

适才,奴婢去的时候,看到镇国公府的牛老爷正在和缮国公府的石老爷准备到演武场操家伙动手。

其他各府的老爷则是在一旁起哄。

奴婢不敢多呆,便赶紧回来禀报了。”

“什么?”

荣庆堂里的各位太太、夫人和小姐们全都听呆了。

这是什么情况?

牛继宗和石光珠要到演武场打架,剩下那群人则是在一旁拱火起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北静王府的少妃有些紧张的问:“三位老祖宗,这是怎么个情况,怎么好端端的就要打起来了?

咱们要不要赶紧过去劝劝?可不能让他们真的打起来啊!”

“不碍事!”

听到是各府的老爷们闹出的动静后,原本还有些紧张的贾母却放松了下来,身子也靠在了椅子的靠背上呈现出一种放松的姿态。

而一旁的南安太妃和北静太妃也重新拿起了茶杯慢慢品起了茶。

看到众女们有些不解,贾母笑着解释道:“你们还年轻,不明白各府的老爷们都是什么德行。

老爷们年轻的时候哪一个不是从戎马生涯里过来的,一言不合动手那是常有的事。

要是哪天只是吵吵却不动手了才是怪事呢。

想当年,我刚嫁到荣国府那会,老太爷还在的时候,便经常这样。

哪一次不打个鼻青脸肿的?

也就是这十多年来,咱们各府相互走动得少了,你们才没见过。

没事……这种事看多了也就不奇怪了。”

听着贾母的话,各府的少夫人、小姐们全都面面相窥。

她们谁也没想到,那些一个个在外人面前威风凛凛的王爷、国公、侯爷们私下里却这般不着调。

私下里打架这不是青皮无赖才会做的事么?

北静太妃也淡淡道:“贾家的妹子说得没错,伱过去留意一下,待会回来禀报一声就成,老婆子倒想看看今儿个是谁打输了。”

婆子不禁看了贾母一眼,后者笑骂道:“你看我这老婆子干什么……没听到北静太妃的话么?”

“喏!”

婆子不敢怠慢,赶紧一路小跑着去了。

等到婆子离去,三位老夫人相视一笑,南安太妃突然一拍额头:“对了……你看看我们,光顾着说话了,连今儿个的主角都没看一下,这哪能行呢。

贾家妹子,你还不赶紧将今天的新娘子给叫出来让大家伙给瞅瞅。”

“既然两位老姐姐想看,那我便让人将探春丫头唤过来。”

贾母笑着对旁边的鸳鸯吩咐了两句,不一会,探春在她的两名丫鬟侍书和翠墨的陪伴下来到了荣庆堂。

今天的探春穿着一袭鲜明的红蓝配短袄配马面裙,衣服上绣着精美的花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一头黑发盘在脑后,镶嵌着一枚华丽的金钗。头上没有束发带或者挽髻,只是简简单单地梳理成一个精致的发髻,尤其是一双眼清澈明亮,令人简直难忘。

看着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的探春,南安太妃和北静太妃全都啧啧称奇。

探春一来到荣庆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身上,看的向来落落大方的她也羞得低下了头。

她缓步走到三位老人面前屈身行礼:“探春见过三位老祖宗,愿老祖宗福泰安康!”

南安太妃笑道:“我现在总算是知道定远伯为何如此大费周折,不惜宴请所有亲朋旧故也要收了这丫头了,换了我也得这么做啊。

你们看看……这丫头一看就是个贤惠能干的,若是让我早几个月看到这丫头,我说什么也要我那孙子来国公府提亲,纳了这丫头做侧妃。”

不远处的北静王少妃掩嘴笑道:“老祖宗,您这话可别当着定远伯说,否则他辛辛苦苦费尽心思才纳的美娇娘就这么被您给拐走了,非得跟咱们翻脸不可。”

众人闻言大笑。

面对众人的打趣,向来落落大方的探春也羞得垂下了头不敢说话。

就在众人笑得开心的时候,那名去打探消息的婆子回来了,只是去的时候还好好的她,走路的时候却有些一瘸一拐。

一进大厅,婆子就哭丧着脸道:“启禀三位老太太,奴婢适才奉命去演武场打探消息时,在外头就被亲兵们给拦住了。

奴婢说是奉了三位老太太之命前去查看几位老爷的情况,却被亲兵呵斥了回来。

亲兵还说……适才定远伯下了军令,任何人皆不得查探,违者将以刺探军情罪惩处,奴婢分辨了两句,还被踢了一脚。

老太太,您可要为奴婢做主啊!”

看着一脸委屈状的婆子,贾母只是淡淡说了句:“既然各位爷们不想让旁人知道,自是有他们的道理,咱们妇道人家就不要过多的打探了。”

“确实是个这个道理。”南安太妃也附和道:“爷们商议军国大事,咱们妇道人家本就不应该去打听,这原本是咱们做差了。”

看到接连两位老太太都是同一个意思,原本还指望几位老太太为自己做主的婆子有些傻了眼.

她也是一个有眼力劲的,知道自己再继续缠着贾母的话只能让人心生厌恶,只能讪讪的退了下去。

等到婆子退下去后,贾母这才无奈道:“让两位老姐姐见笑了,都是我管教无方啊,自从国公爷故去后,荣国府便松懈下来了,再无国公爷在时的严禁之风。”

南安太妃也轻叹了口气,拍了拍贾母的手:“妹子也别怪做姐姐的说话直,都说治国先治家。

这些年,荣国府确实懈怠下来了,偌大的府邸里,连一个能撑得住场面的爷们都没有。

这样下去如何得了哟。”

北静太妃也道:“不过现在好了,妹子你如今找了个好女婿,这孩子我瞧着也是个有孝心的。

前儿个不是还帮着你惩治了刁奴,追回了被贪腐的银子吗?”

北静太妃不说还好,一说出来贾母顿感有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自己居然被一名陪嫁的丫鬟和两个家生子欺瞒了这么多年,差点将宁荣两府都给搬空了,若非贾瑜及时出手,恐怕用不了多久荣国府一众老少就得上街要饭了。

其实何止是贾母,面对周围勋贵女眷们投来或是诧异或是同情又或是幸灾乐祸的目光,荣国府的一众小姐太太们又何尝不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丢人……实在是丢人啊,而且还是当着大夏最顶级的勋贵女眷们的面丢的。

别以为在场的都是大夏最顶级勋贵的女眷,就一定是一团和气。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当年铁网山之事后,原本亲密无间的四王八公便出现了裂痕,有的甚至还停止了走动联系。

今天,虽然各府又聚在一起,但女眷们并不介意在无关大雅的情况下小小的被刺一下。

就在贾母和荣宁荣二府的女眷们感到脸上有些挂不住的时候,一名婆子快步走到了贾母的跟前低声道:“老太太……宫里来天使了,说是要宣旨呢。”

“哦……”

贾母立刻站了起来,“快快……赶紧让人摆上香案,迎接天使。”

元春在一旁提醒道:“老祖宗,还得通知荣禧堂那边的各府老爷呢。”

“对对……琥珀啊,你马上去荣禧堂知会瑜哥儿和政老爷他们一声。”

“老太太,不用了……适才已经有人去禀报了。”

“那就好。”听到已经有人去通知了,贾母这才放下心来。

当贾母和南安太妃、北静太妃以及一众女眷出了荣庆堂时,贾瑜一行人也从荣禧堂赶了过来。

一众勋贵们的爷们和女眷这么一回合,再加上丫鬟、仆役,顿时将偌大的前院挤得满满当当的。

而也就是这个时候,一众女眷们这才看到各府的爷们,只是让所有人诧异的是,不少各府的爷们身上还有脚印,有的脸上甚至还有些淤痕。

看到贾瑜一行人出来,贾母赶紧将贾瑜招了过来:“瑜哥儿,快过来,老婆子给你介绍一下几位贵人。

这位南安郡王府的南安太妃,这位北静王府的北静太妃,这位是镇国公府的当家太太,这位是……”

一路介绍下来,贾瑜也算是跟这群大夏最顶级的勋贵女眷们打了个照面。

他也没有怠慢,而是依照礼节一一和他们见礼。

而南安太妃、北静太妃等人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些日子神京名头最盛的定远伯。

看着长身玉立,英姿勃发的贾瑜,不少人心里头暗自发酸。

如此年轻俊杰倒是让荣国府捡了个便宜,这荣国府有什么?

不就是靠着一个入宫十年还未获得皇帝宠信的孙女才笼络了贾瑜么?

这个定远伯也是,居然喜欢上一个比自己大了五六岁的女人,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不过甭管这些女人是怎么想的,但面上依旧维持着最优雅的笑容,用最标准的礼仪跟贾瑜打招呼。

这时,北静王少妃看到自家丈夫的脸上居然肿了起来,情急之下的她也顾不上众目睽睽,快步走了过来急声道:“王爷,怎么才一会不见脸上便挂了彩?到底发生了何事?”

北静王水溶脸上虽然肿了一块,但很显然心情却很不错。

他笑着摆了摆手:“没事……这是定城侯府的谢鲸给打了一拳。

不过他也没讨得了好,被我踢了一脚。”

北静王少妃不解的问:“可好端端的,怎么就打起来了呢。”

水溶摆了摆手:“你不知道,这场架不得不打,不打上一架的话根本就谈不拢。”

“你们到底在谈什么?”

“这个稍后再告诉你,我只能说今天这场架打得值。

我可是为咱们北静王府打出了一千股的份子,有了这些份子,咱们王府每年至少能多收入这个数。”

说到最后,水溶悄悄朝北静王少妃伸出了一根食指。

各府的夫人、太太也纷纷围住了自家的男人或是儿子询问。

很快,羊毛的事情开始慢慢传了出去,众人这才明白,原来刚才各府的爷们为什么会打起来,感情全都是为了银子啊。

就在众人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的时候,有仆役来报,香案已经摆好了。

直到这时,来宣旨的太监这才珊珊走了过来。

只见他走到香案前,展开圣旨用尖锐的声音道:“陛下旨意,众人听宣!”

伴随着太监的声音,众人纷纷跪拜了下去,齐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奉天承运皇帝……制约:

朕久虽居宫中,也听闻荣国公府贾政之女探春,秀外慧中,温婉贤淑。

今被定远伯贾瑜纳为贵妾,朕听闻后深感欣慰,今特封探春为宜人,位列五品,以彰其德。

并特许其可从中门入府,亦可入宗族族谱。

此乃朝廷之恩典,亦家族之光耀。

望尔等尽心尽力,钦此!”

周围的空气变得寂静起来,不少人甚至都忘了谢恩,而是第一时间将目光投向了跪在众人当中的探春。

皇帝今天不会是喝多了吧,怎么突然给了这么一道恩旨?

这道圣旨是什么意思呢?

这么说吧,有了这道圣旨,探春虽然名义上还是一个妾侍,但实际地位跟平妻几乎没什么两样了。

要知道,这个年代妾室地位是非常低的,当时的婚丧习俗是,正妻回府或是死后可以从家中正门出入,妾室回府或是死后是不能从正门出入的。

而且一般情况下,妾侍基本上就没有获得诰命的机会。

今天,探春居然有了诰命,虽然只是一个五品宜人,但不管它是几品,诰命就是诰命,这也意味着从今往后探春和其他各府的夫人小姐相聚时,可以挺直了腰杆跟她们以姐妹相称,这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不止如此,圣旨里还给探春最大的恩典就是允许将她的名字写入族谱,也就是说死后也是能入祖坟的。

对于一名侍妾来说,这才是最大的恩典。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