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红楼生涯 > 第199章 恩旨

我的红楼生涯 第199章 恩旨

作者:千斤顶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47:16

第199章 恩旨

第199章 恩旨

念完了圣旨的小太监看到全场一片寂静,心里有些不高兴了。

这些人怎么回事,难道连谢恩都不会了么?

有心想发作,但想了想还是憋了回去。

他不傻,那些跪在前面的人哪一个不是身穿麒麟袍或是一二品的绯袍,为首的那三名老太太头上甚至带着代表着超品爵位的凤冠。

那可是只有王妃或是国公夫人才能佩戴的,自然不是他一个传旨的小太监能得罪的。

不过,尽管不能骂人,但不轻不重的刺一下还是可以办到的。

只见他皮笑肉不笑道:“各位……咱家可是宣完陛下的旨意了,莫非是咱家的声音太小,各位没听明白么?”

众人一听……哟……感情是自己这些人没反应,让这位小公公不高兴了,赶紧齐声高呼起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臣妇)领旨谢恩!”

贾瑜上前,从怀里掏出一把银元塞到了小太监的手里,笑道:“这位公公恕罪,实在是适才我等有些太过激动了。

没想到陛下居然会给微臣的侍妾下了这么一道恩旨,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让公公见笑了。

不过在下还有一事不明还请公公赐教。”

感受着手里这一叠沉甸甸的份量,小太监眼角余光一扫,看到那制作精美的银元,脸上原本淡淡的神情立刻多云转晴,笑容立刻变得灿烂起来。

虽然他没见过贾瑜,但听他刚才的话立刻就明白了对方的身份,笑嘻嘻道:

“哟……您一定定远伯吧,您有什么不明白的,只要咱家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

贾瑜问道:“公公,在下今日不过是纳妾而已,何劳陛下挂念,下了这么一道恩旨?”

小太监笑笑:‘定远伯,您这可错了。这道恩旨可不是陛下的,而是陛下奉了太上皇他老人家之命下的。’

“太上皇?”

贾瑜一下就有些懵了,自己纳个妾,关太上皇什么事?

“您还不知道吧?”

小太监看到贾瑜不解的神情,笑着低声道:“前儿个,皇太后她老人家突感风寒,燥热不退,几位太医束手无策。

幸好皇后娘娘想起前阵子贵府献给陛下她老人家的退热神药,说起来还真是神奇,太后娘娘服用之后燥热很快便退了。

太上皇和太后娘娘伉俪情深,但又不便直接给您下旨,于是才让陛下给了您这么一道旨意,您明白了么?”

“原来是这样啊!”

贾瑜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为什么皇帝会无缘无故的给了探春这么大一个恩典。

感情是太上皇受了自己这么大的人情,自己又不好直接出面直接褒奖自己,这才把这个人情用在了自己纳的妾侍身上。

这个皇家可真是精明啊,人情还能这么么还的。

不过这样也行,看过《红楼》的他明白探春虽是庶出,但却是个要强的性子。

以她的容貌和才干,让她做自己的妾侍确实委屈她了,现在皇帝给了她这么一道恩旨,从今往后她无论在定远伯府还是回荣国府,在众多姐妹中也能挺起胸膛了。

不提贾瑜的心理活动,得到一把银元的小太监心里那也是美滋滋的。

他可是早就听说了,最年来京城中出现了一种用雪花银制作的银元宝和银元。

最早是从荣国府和定远伯府流传出来的,只是数量非常少,一般都是作为打赏之用。

这些银元宝和银元因为纯度高、分量足,且制作异常精美,所以格外受到人们的追捧。

有商人甚至愿意以十倍的高价求购,但愿意出售者却寥寥无几。

当然了,也不是没人想过对其进行仿制。

毕竟这玩意说白了就是用银子做的,但凡有点家底的谁手里还没点银子。

但做这玩意,提炼纯度这一关就难倒了无数的能工巧匠。

这年头的银子纯度大都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能达到九十的就已经是顶级的雪花银了。

而这些银元宝和银元,据说纯度能达到九十九,以这年代的提炼技术根本就达不到。

加之其精良的做工,这才使得这些银元宝和银元格外受到达官贵人和富商追捧的原因。

不说别的,就算拿去送礼那都是极有面子的事情。

一想到自己如果将这些银元献给戴总管的话,自己应该能升到奉御或是典簿了吧?

贾瑜没有理会这个陷入臆想的小太监,他走到了人群中,将这道圣旨交给了被侍书搀扶着,早已红了眼眶的探春手里,柔声道。

“探春,这是太上皇和陛下给你的恩典,你且好好收着吧。”

“爷!”

接过圣旨的探春再也忍不住,一手抓住了圣旨,另一手死死拉住了贾瑜的胳膊,眼泪一串串的流了下来。

被紧紧抓住胳膊的贾瑜立刻就察觉到了周围射来的一道道目光。

正在激动中的探春没有察觉,他则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尤其是还有这么多各府的妹子看着呢。

无奈之下他只能朝不远处的元春使了个眼色,元春会意,笑着走了过来搂住了探春的纤腰用仅两人听到的声音低声道:

“妹妹别哭了,这里可是还有这么多人看着呢。你想抱夫君的胳膊,以后有的是机会。”

此话一出,探春这才意识到这里可是宫中场合,数百人都在看着她呢。

瞬间便红了脸,赶紧放开了贾瑜的胳膊,但却将手里的圣旨抓得更紧了。

对她来说,这可不止是圣旨,这可是她下半辈子的幸福啊!

被松开了胳膊的贾瑜也长舒了口气,来到牛继宗、水溶等人旁边道:“实在抱歉,让各位世叔世兄久等了。”

“世侄,太上皇和陛下对伱的恩宠可真是没的说的,连纳个妾都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出来。”

“那是,贾贤弟可真是简在帝心啊。”

众人纷纷向他道贺,脸上全都是真挚的笑容。

没听刚才的那位太监说了吗,定远伯府献给陛下和皇后的退烧神药可是救了太后一命,太上皇这才让陛下颁了这道恩旨的。

当然了,大伙都是明白人。

知道太上皇和皇帝在颁下这道恩旨的同时也在告诉贾瑜,你的这个人情我可是还了,以后可别拿这件事来说事了。

别以为皇帝就不用还人情,人生在世,人情债是最难还的,皇帝也不例外。

不过,最让众人眼热的还有那些退热的神药。

这年头,由于医疗技术还较为落后,对于后世的人来说,感冒发烧只是小毛病,但对于这年头的人来说,这玩意搞不好就能要人命。

谁能保证自己或是家里人不需要退烧的神药呢?

现在不先烧好这炷香,难不成真等病危了才过来抱佛脚么?

当然了,虽然先前元春就派人放了话,说这些药已经全部送给了皇家。

可这话谁信谁是傻子,都是成年人,要是真有了这种救命的神药,谁不会给自己留一些救命啊。

而且没看到皇家收了药后并没有吭声吗?

这也意味着皇家其实也猜到了贾瑜手中肯定还有存货,不过谁也不会傻到拆穿,只有傻子才会做那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呢。

此时,接过圣旨的探春也回到了女眷当中。

她立刻感受到了一道道炙热的目光看向了她……不……应该说是看向了她手中的圣旨。

有了这玩意,她便可以正大光明的从定远伯府的中门进出,名字也可以写进族谱,死后也能进入祖坟,今后参加女眷们的聚会时也可以挺着胸脯跟人说话了。

这对于向来心高气傲的探春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肯定。

惜春第一个搂住了她:“姐姐……你真是太厉害了,没想到你居然得到陛下的恩旨呢。”

“对啊,探春姐姐,能不能圣旨给我看看……我就看一眼,看一眼就好!”

看着一双大眼露出憧憬之色的惜春,探春心中就是一软,刚想答应下来,却被贾母从后面轻轻拍了拍后脑勺,笑骂道。

“你这小丫头……怎么净缠着你探春姐姐,如今这么多人呢,想看不会等到日后再看啊?”

“哦!”

惜春吐了吐小舌头,嘻嘻笑了起来。

很快,传完了圣旨的太监领了赏钱之后高高兴兴的回宫了。

这场热闹一直持续到了下午,客人们才纷纷散去。

而等到客人们散去后,贾母又召集众人举办了一次家宴。

这次家宴可不仅是荣国府的人了,宁国府的贾珍、贾蓉、尤氏和秦可卿也参加了。

宁荣两府加上贾瑜夫妇三人,数十人分成了好几桌。

酒宴上,就连平日里对贾瑜心中不满的贾赦和贾珍二人也难得露出了笑容。

事先谁也没想到,只是一场纳妾的酒宴,居然引来了大半个勋贵圈来道贺。

这让他们兴奋的同时,也让他们想起了昔日宁荣二府鼎盛时的场景。

不过,就在众人高兴的时候,贾珍放下了酒杯,对贾母重新提出了要将从赖家抄出来的财物进行分配的提议。

贾珍先是诉了一通苦,又道:“老太太,如今东府的情况您也不是不知道,早就是个空壳子了。

公中的开支一年比一年高,收入却一年比一年少,孙儿那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幸好瑜哥儿及时找出了两府的蛀虫,将他们兄弟俩多年来贪腐的银子给缴回来。

可孙儿实在不明白,您为什么就不愿意将银子给分了呢?”

贾母放下了筷子,平静的看向了贾珍。

“珍哥儿,我明白这不仅是你的意思,同时也是赦儿的意思吧?”

贾赦面色一变,赶紧连连摆手:“母亲,您可别冤枉孩儿,孩儿可什么都没说。”

贾母冷笑起来:“你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我还不知道你?

你虽然住在东院,但每年光是买小老婆和那些不能吃不能喝的古玩,花费就不少吧?

真以为我年纪大了,连眼睛也瞎了吗?

还有你珍哥儿,你虽然继了你父亲给你的爵位,但你自己看看这些年你都干了些什么?

除了喝酒就是玩女人,我就没见过你干过一件正事。

你也别以为我管不着你们东府的事,真要把握惹急了,信不信我去玄真观将你父亲请来,让他来教训你。”

被贾母当着这么多人一顿训斥,贾珍一张老脸也是青一阵红一阵的。

他忍不住道:“老祖宗,您说得固然有道理,但这也不是您扣着我们东府银子不给的理由吧?

您还讲不讲理了?”

“我不讲理?”贾母差点被气乐了。

她一指贾瑜:“好……既然你要讲理,那老婆子也不怕老实告诉你。

如今从赖府查抄出来的银子一共有五十六万两,金子一万两千三百两,其余各种古董字画还未来得及估算。

老婆子也不怕告诉你,倘若真的将这些银子分下去后,以贾家母亲的情形,用不了三年就会把这些银子全部花光。

届时你打算怎么办?再找一个赖家来查抄吗?”

这也是贾母第一次将贾府的财政状况如此明白的摆在众人面前。

这些情况,曾经管过家的李纨、王熙凤、王夫人、尤夫人等人自然是清楚的。

但诸如探春、惜春、黛玉、宝钗等人却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贾家居然已经如此困难了。

贾珍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沉默了良久,这次嘟囔道:“可眼下这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不分银子难道大家伙等着饿死吗?”

“你!”

贾母一时间也为之气结,指着他的手指颤抖了半天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此时的贾瑜却坐在了另外一桌,他左边坐着元春,右边坐着探春,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着热闹。

反正又不关他的事,他才不管呢。

孰料,贾珍的下一句话差点让他破防。

只见贾珍突然看向了他:“瑜哥儿,我可是知道了。

你可是有一种加工羊毛的方子,可以变废为宝,今儿个召集了那些亲朋旧故过来便是和他们商议如何份股份的。

你既是从金陵十二房出来的人,也是贾府的女婿,这些份子为什么不给自家人,而是要给外人呢?”

贾瑜差点被气乐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