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行星总督开始 > 第402章 ,我现在有的是钱

从行星总督开始 第402章 ,我现在有的是钱

作者:红心布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2

第402章 ,我现在有的是钱

第402章 ,我现在有的是钱

商延文在忙碌于帝国税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有一件想做的事情。

那是他在飞翼星的时候,结合自己所学,以及过去经历,为自己的家乡设计了一些可以发展的产业,以及相应的发展具体策略。

而这次他回来,看见故乡已经发生了太多的改变了,他之前的很多想法,谈不上‘设计’,更贴近于‘瞎想’,跟绿蜂街区现在的状况,根本不相符。

但他也并未沮丧,更没有着急。

在为了帝国税而忙碌的过程中,他也更加熟悉了已经发生了如此之大变化的街区,调查了很多实际情况。

他不断的推翻自己的方案,以街区的现状为蓝本,更结合实际的重头做了一份。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松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清点税务情况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最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出现。绿蜂街区有四十二万人口,而在过去一年,绿蜂街区各类物资的总产值,有三十九万税币。其中的大部分,被本地人口消费掉了。

这些价值产出,通过货币和交换,变成了房屋,变成了食品,变成了家具电器,变成了纺织品,变成了医疗费用……在街区本地切实的提升了民众的生活水平。

医疗水平还不够高,家具家电还不够多,食品类型不够丰富,纺织品不够时尚,哪怕是大兴土木建造的房屋,其实数量也有些不够,好些个应该被分房的民众,还在排队。

绿蜂街区人均消费0.85税币,这不算很好的生活水平,但绝对是过得下去的了。

街区政府其实从年头的时候,就开始为帝国税做准备,预留了价值四万税币。其构成部分,主要是一些初加工的原材料、纺织品和联盟币现金。

帝国承认的实物很多很多,但并不是一切物品。随便生产一把菜刀、一张桌子什么的,帝国理都不理你。更别说,一些服务业,比如星球内的商业、建筑工、运输业、医疗行业之类的,他们在星球内当然也创造了价值,但是却没有东西交税给帝国。

商延文曾经看过一份老的报告,科罗嘉在瘟疫战争之前的那一百年间,人均消费其实只有0.3税币的样子。这是个勉强饿不死人的水平;科罗嘉的人均产值更是只有0.5税币左右的样子,只有帝国最低人均标准的一半。

这也是科罗嘉人们,人均要付出了0.05的税币作为帝国税,然后再顶着1%的概率被抽成人税征走的本质缘故。

这就是绿蜂街区本地41万人口,总产值39万税币,消费35万,4万拿来交税的本质逻辑。

而帝国税的部分,也不用担心。

真正的帝国税,不用他们担心,那些大工业产区会拿出来,更上级的政府会统筹规划;在运输上他们帮忙了,也输出了建筑队给别的工业区建房子,获得了联盟币,这本质上就是他们付出的劳动价值,并且是得到联盟政府的认可的。

毕竟,联盟政府在交帝国税的时候,帝国税官可不认你什么联盟币。在帝国眼里,货币只是废纸一张,他们只认完税证明,也就是税币,或者是实物。

当然了,这只是商延文对自己的绿蜂街区观察的结果。

但这些生产区的工人,也要生活。他们的生活所需,比如运输、医疗、服务业、食品……则来自于其他地方的供给。这就总体形成了分工:可以生产帝国税类目上的产品的地区,通过联盟发行的货币购买其他地区的其他服务,他们自己则生产该区域绝大部分的帝国税所需产品。非产区,则以联盟币来证明自己通过附属产业,做出了贡献。

但他们仍旧创造了价值。

至于说中间还有0.15的人均税币差值去哪儿了……那就得问科罗嘉曾经的官僚阶层、统治者们了。

所以,实际上行星政府交税,主要还是依靠重工业、军工业、纺织业、农业这些帝国认可的‘硬通货’的生产。

现在,人均的消费水平到了0.85,翻了倍还要多,那也就难怪日子变得能过得下去了。

但目前来看,整个诺言城大约就都是这個水平。甚至在巢都中层区、上层区,情况比下巢区还要好得多;底巣区的情况可能糟糕一些,但应当总体上大差不差。

这种分工,广泛的存在于各个层级。街区与街区间的、巢都与巢都间的、甚至是星球与星球之间的。

绿蜂街区的主要支柱行业,是建筑业、运输业、废品回收和原料初加工。除了材料加工的产品,能当实物交帝国税,其他的其实都不太行。

而且,这是抽走了0.1的帝国税之后的消费水平,也就意味着,绿蜂街区往后不再需要交人税。

但是,毫无疑问比过去好太多了。

街区向上级政府交税,是可以用联盟币现金的。相应的,联盟政府会用这些联盟货币,支付给一些重点工业区,比如军工厂、重工厂,他们的产出才是实物交税的主力。

再以诺言城的角度来看整个科罗嘉所有的巢都,如果每个巢都,都是这个水平的话,那么就可以说整个科罗嘉都走上正轨了。科罗嘉不需要再交人税,凭靠自身的生产就能够完成帝国税,不再是联盟的负担。

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再过两年,或许就能有结余;再过几年,结余越来越多,科罗嘉人民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好,并且成为联盟发展的重大发动机——人口规模在这里摆着呢。

想明白这些东西,是真的让商延文非常的振奋。

他为自己能够亲身参与到这场时代的大变迁,而感到兴奋。

而他在工作之余,做出来的那套发展策划,也将在这个基础上,为绿蜂街区再上一个发动机。

在帝国税的忙碌告一段落之后,他找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街区政府的负责人穆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要做的,是一套循环养殖系统。

在绿蜂街区,过去生存着一种小型飞行生物,其形态类似蝙蝠,有着坚韧的肉膜翅膀,以及坚固的牙齿。其生存所需的主要物资是三样:人类的生活垃圾,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以及强污染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发光孢子真菌。

本地人管这玩意儿叫‘荧光病蝠’,在过去这是诺言城下巢区和底巣区的一种有害生物,它会将疾病、污染、辐射,带到人群之中,致病甚至致死。

街区还花过力气,专门治理过一番,这种东西现在还有,只是没那么多了。

但商延文看到了这种小怪物的价值。

他认识的一个同学,在飞翼星的一所工科学校中,有个生物材料的研究课题。商延文觉得,自己老家的这种小怪物,吃强污染的菌子、吃有机废料、喝废水磨炼出来的牙齿,以及那一身相当抗造的皮肤,是很好的素材。

之前,他想办法弄来了一些这种诺言城下巢区的‘特产’,给过课题组分析,说确实有一定价值。

只要能大规模生产,那么收集的怪物翅膀和牙齿,就能作为一种不错的生物材料素材,用于一些机械制造所需的皮料、用于护甲内衬、用于抗腐蚀的生物材料在一些地方发光发热。

相关的技术材料,他整理了一份带了回来。

他要做的,就是专门划归一部分区域,通过养殖污染菌,进而养殖这种强污染下的变异怪物,再集中屠宰,收集生物材料,用于出售到一些加工厂内。

这是初步的工程。往后,最好相关的加工行业,可以由绿蜂街区承担,建立相关的工厂;甚至在这个基础上,开发更加全面的产业链条。

如果全套下来真能做成,毫无疑问,绿蜂街区将会得到一个新产业。这意味着更高的产值,更多的就业岗位,绿蜂街区的居民将会更容易提升职级。有钱之后,民众的生活水平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并且能够直接交更多的税,为联盟做更大的贡献。

听完了商延文的计划,穆迪拍着大腿道:“不愧是高材生!税务的事儿你之前就已经帮了大忙了,更别说现在又拿出来了一个惊喜!”

“您觉得这件事情有可行性吗?”商延文倒是不像是刚刚侃侃而谈的时候那么自信了。

本质上,他还是初出茅庐的新人,执政经验不多。他很害怕,自己精心做出来的东西,其实是自己的异想天开。尽管他已经竭尽全力避免这种情况了,也做了许多调查,方案中有许多经过仔细推敲的具体实施步骤,但是他还是有点不放心。

他怕坑了自己的家乡。

但穆迪却显得放心多了:“不用想这想那的,我们就是要有这种精神,只要整个看上去不错,干就是了!失败了又能怎么样呢?上级领导又不会因为我们一次失败的尝试就惩罚我们,联盟一直鼓励这种创新的行为!”

“不过,我们也确实要谨慎一些。投入太大的话,还是会有影响的。”

“咱们先从小规模的养殖开始慢慢干!”

“只要能成,我们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说老实话,街区里现在还有很多的劳动力,没有被吸纳。这个是我们地区政府的核心指标,我已经愁白了头,你这个法子听起来不错,肯定是要试一下的!”

“哪怕一开始只能容纳几十个人、几百个人,也是很好的。别小看几百个工作岗位。有几百个稳定产出的岗位,那就能养得起一个新的商场、更多的建筑工人、更多的小贩小摊……附属产业就能跟着一起发展。”

“更别说,往后还能有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机会!”

得到了鼓励的商延文道:“那就干吧!我马上去申请星际通讯的机会,联系下我的同学。他们的课题组,会对我们这里感兴趣的!”

……

商延文的事迹,被浓缩成了个简短的报告,跟其他好几名同样有着不错表现的委培年轻公务人员、国有企业新管理人员的事迹一起,摆在了顾航桌前。

此刻,顾航正在星舰上,往科罗嘉而去。他在航行的过程中,看完了这些文件,给出了个评价:

“我们的年轻人,干得确实不错。”

他挺欣慰的。

商延文搞出来的产业挺红火的,几个月后就有了不错的产值,对当地街区有了带动作用,并且还有向整个诺言城巢都的底巢、下巢进行推广的价值。

虽然,这个行业就算是往后发展,产值在整体来看也是个小事。其应用范围还是有点狭窄,研磨的牙齿、剥离并处理过的蝠翼,加工后成为一种基础材料,只能在做一些工业品部件结构的时候起到一定作用,跟金属冶炼的产业不是一个概念的体量规模。过去联盟对这种材料也是有应用的,但基本靠进口。

然而,这件事情背后体现出来的联盟体制下的创新能力,以及这批的新生代的行政人员的崭露头角,都是让顾航更为高兴的事情。

一个循环养殖、加工产业不算啥,多来几个,甚至成片的联系起来,构建起来了多个产业链,那可能就会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只要证明了联盟体制是具备创新能力的、联盟的新生代官员是可靠的,那么不管是搞新产业也好,还是维系旧产业也罢,说一句未来可期也是没问题的。

将这件事放到一边,顾航看起了手边的另一个电子板。

这上面,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联盟面对的税收情况。

当前,帝国税是将联盟视作一个整体,一口气收的。对帝国的税务舰队来说,这也算是省事儿了。

当下,联盟的总体年税额109.5亿税币。飞翼星40亿,法彻斯三星30亿,科罗嘉1号和3号加起来35亿,怒枭星1亿,黑箭星1.5亿,红箭星2亿。

额定税的时候,怒枭星有10亿人,黑箭星上有15亿,多出来的人口都是从科罗嘉迁徙过来的。而科罗嘉也因此从三百七十多亿的人口,降到了三百五十亿左右,额定成了35亿税币。

再减去40亿的免税额度,每两年一次交税,联盟在过去四年的两个交税季,都要支付139亿的帝国税。

这是个庞大的、让好几年前还没发达的顾航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但对于目前的联盟来说,并不艰难。

尤其是最近的这一次交税季,飞翼星完工了一艘音乐家级巡洋舰,外加四艘驱逐舰,这就一百多亿了。

每年把帝国税留好,联盟的财政结余还能有五十多亿的样子。

顾航最近一次跟母亲的通话中,曾经相当张扬的表示:

“我现在有的是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