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行星总督开始 > 第403章 ,你管这叫行星防御军?

第403章 ,你管这叫行星防御军?

第403章 ,你管这叫行星防御军?

一年超过五十亿的财政结余,这肯定是曾经的天马星区无法企及的数字。

天马星区相对其他周边的星区来说,确实富有,但也正因如此,承担的帝国税可一点都不少。像是科罗嘉,过去一年四十亿的帝国税有一半得靠人税顶;法彻斯三星把发展度上调到3级就要死要活;飞翼星倒是不错,但如此发达的造船业,造出来的船基本全要上交才能顶得住5级发展度的税收……

而在联盟全面接手天马星区所有的星球之后到如今,四年的时间过去了,不仅能够满足帝国税,还能有五十亿的结余,关键是整个星区的民众生活水平并没有下滑,反而是有上升的。

法彻斯三星、飞翼星、红箭星这五个星球上的变化可能还不大,人们的生活水平没有什么显著改观;但是在科罗嘉、在怒枭星、在黑箭星上,改变可就不小了。

而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一方面是帝国税在四年前定下之后,十年内不会再变,而联盟治下的星球,在这段时间内是迅速发展的。

当然了,只靠发展成果,还是做不到这一点。

最核心的缘故还是在于联盟的体制,大幅度的减少了资本家、官僚等食利阶层的存在。他们仍然存在于联盟的体制之中,发挥着作用,但他们能够拿到的超额利润,已经极为减少了,转变成了以职级获取成果的方式。他们会比一般的劳动者更容易提升职级,但比起过去的剥削者身份而言,要少很多。

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部分被劳动者自己所消费,这是在联盟治下,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根本原因;其次的部分,由联盟政府直接吃了;食利阶层的收益还是有一点的,毕竟联盟现在并没有取缔所有的民营经济,但在总体上来说肯定是大幅度减少的。

既有发展,又消灭了中间层,联盟对于社会中层、基层,对于生产的管理变得更为直接,双重作用之下,带来了这五十亿的财政结余。

少了90亿人,巢都的压力会小很多;同时随着改革深化,人口所带来的发展潜力也会被兑现。

现在花更多的钱,那是为了以后能有更多的收入。

第三大部分,用于政府开支扩大。正常的政府开支不在这里头,而是算入成本了。这里指的是开设更多政府机构所需的费用。而开设更多的机构,除了需要耗费一笔费用之外,相应的维持成本自然也会增加,不过维持费就进到成本里去了。

……

顾航希望怒枭星两年后拥有四十亿人口——主要靠科罗嘉转移。有这个规模,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怒枭星往工业星球转型的威力,同时也才能更好的发挥怒枭星造船厂的价值。

里面潜能最大的,就是怒枭星和科罗嘉了。

五十亿会全部花掉,没什么好留的。

顾航就指望着这两颗星球作为最强的经济发动机,能够真的带来两年20%的增长了。

它们的用处,在于拨款预算,用于生产再投资,占了财政预算的大部分。

而等到两年后,科罗嘉开始第一次交税了,40亿免税额度没了,顾航希望到时候的联盟,还能有五十亿的财政结余。

而这些财政结余,联盟当然不会像是守财奴一样存在手里。

而第二大部分,则用于军费。包括扩军和军队维持。

这三者,就是经济建设、军事建设、政治建设。

这就意味着,最近两年间,联盟的收入结余还得再提升40亿。在保证人民消费增长的情况下,联盟得从目前1123亿产值的基础上,至少也得涨到个一千三左右,两年得有20%的经济增速。

不是做不到,总督大人可不是在瞎提指标。但就是卡在要很努力的前提下,才让她不得不继续奋斗。

她得抓着自己的总理办公室的一应人等,拉起各星球政府、拉起联盟各部委高官,可劲儿的奋斗。

也不是很难。

职级已经升到了A4级的、作为联盟总理的奥赛娜女士,愁得薅头发。

至于科罗嘉本身,预计未来到未来两年为止,总共持续六年的人口迁徙之后,除了把怒枭星的人口给冲到40亿之外,还能把黑箭星的人口冲到30亿——对于黑箭星来说就到头了。估计那时候,算上新增部分,科罗嘉仍旧会有310亿左右的人口。

本以为,当联盟的情形越来越好之后,自己也能够喘口气,稍微多一点休息的时间。然而,总督大人下达的未来两年计划指标,一下让她继续开始犯愁。

这也是顾航对联盟政府的要求。

看完了税收相关的文件和报告,签了一些字之后,顾航又关注起了军队建设。

实际上,他这次去科罗嘉,就是为了这件事。

联盟财政结余的一個大头,就是分到了军事建设上。

联盟陆军目前不会有特别大的动作,或者说,大动作是四年前开始就一直在做的,只是最近算是开花结果了。

最早的时候,联盟军队的构成部分还很单纯。后来,当科罗嘉、法彻斯、飞翼星逐渐落入到顾航手里之后,情况就变得复杂了。

科罗嘉的行星防御部队,在当时就被改成了救世军和防卫军两部分;法彻斯和飞翼星也都有自己的行星防御军;在这个基础上还有联盟陆军序列,还有怒熊军团和龙鹰3军团两个作战部队序列。

过于复杂的军事部队结构,肯定是不利于指挥的。

怒熊军团和龙鹰3军团不好动,这两支部队是星界军序列,理论上跟联盟、跟星区政府关系不大。后勤是归帝**务部管的,指挥作战和军官任免是星界军司令部管的。

不过,就像是当初法彻斯家族对龙鹰3军团有很强的影响力一样,现在,这支两千万人的星界军部队,是由顾航的联盟在实际供养。虽然,这部分花费其实是军务部买单,但是从士兵到军官,都是天马星区人,过去都是联盟治下的民众,那联盟在其中的影响就是绝对脱离不开的。

更别说怒熊军团,干脆就是从指挥系统到士兵全都是联盟陆军就地转变的。

以前的时候,顾航还在想,要怎么想办法把龙鹰3军团给消化成自己的。现在,他发现压根儿不用做什么。当他成为天马星区的统治者,实质上、名义上他都是老大的时候,驻地就在天马星区的龙鹰3军团,就是他的东西。

尤其是顾航还采取了一些策略。

星界军正常而言是没啥复员的说法的,他们兵员多数来自于人税,都被征成人税了,哪儿还有放回去的道理?

更何况,服役年限越久,成老兵了,那肯定比新兵猛得多。

但前提是别老得都提不动枪了。

人是会衰老的,三四十岁时,年富力强,可到了五十岁往后,正常人类的身体机能开始大幅度下滑,身体条件跟不上经验累积了,到了六十七十,还让人带着大量负重开山涉水,实在强人所难。到那个地步,除非升上军官了,否则还在一线作战的话实在不合适。

在前线不停打仗的星界军,都可能有幸存数十年的老兵,更别说有些在后方执行驻守任务的了。

一般而言,星界军对一直在前线作战、长期幸存的、战功卓越的老兵,还是挺好的,能一直活着的老兵,要不升去当军官了,不合适当军官的,到该退役的年龄也会就地给安置。发一大笔钱、在当地星球或者后方星球安置个有闲有钱的职位是常规操作。

后方留守的就差一点。

不过,顾航并不打算这么搞。

实际上,星界军也有正常的退役流程。就是兵员到一定年纪——并不是非得老了——就可以安排,但是老兵要是在三十岁、三十五岁就退役了,军队的战斗力下降、新兵员的补充怎么办?前者基本没法弥补,后者也得花费帝国更多的费用,调集人税来补。很亏,军务部和具体的星界军部队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也就让正常的退役流程形同虚设了。

在跟龙鹰军团多番商讨之下,让汉斯将军认可了进行大面积的老兵退役流程,但也提出了一些条件:

龙鹰3军团内,30岁、尤其35岁以上的老兵,会分批次的、大面积的退出部队,安置工作由联盟解决;

缺失的兵员,由联盟负责补充,要求达到星界军标准水平;

这些条件,顾航全都给答应了下来。

30/35岁以上老兵是退役了,又不是死了,留在本地转业之后,有得是地方能安置。警察部门、反腐、特务这些部门都会要;再有消化不了的,很多产业、工业地区都会需要人手。

甚至,就地调到一些行星防御军的队伍里,等于把星界军的老兵变成自己防御军的骨干,怎么也不亏。

而这个年纪的星界军,尤其是还是龙鹰3军团这种大部分时间都在留守的部队退下来的人,谈不上特别的功勋卓著,年纪又不大,不需要像是对退役英雄一样,非得安排个特别舒服有钱的职位。

至于顾航的收益,则在于他这样做可以完成对龙鹰军团的‘换血’。

补充的兵员要求达到星界军水平,这些人哪儿来?顾航就从完成了兵牌训练的联盟军队里面调出来。

龙鹰3军团在科罗嘉作战、驻扎都已经有超过八年的时间了,部队里原先的老兵,哪怕以前很年轻,度过了这八年,超过30/35岁很正常。

换血换到一定程度,龙鹰3军团就不是以前的样子了。

当然了,其本质还是星界军。包括怒熊军团也是一样,军务部、星界军总司令部是有权力调走这两支部队,去担纲其他任务的。

可是,要调走没那么容易,现在又不是以前了,顾航的声音很难被忽略掉。

更何况,真有星区周边的战事,调去打就调去打了,未尝不是好事。

联盟到现在,正常手段下已经扩张到了极限了。没有星区首脑的加成,没有什么意外事件的发生,顾航很难染指星区之外的区域。

也正因如此,顾航也确实有一个借助星界军在外征战而继续扩张联盟的想法。只不过,这个想法目前还不成熟,还有挺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并且,联盟现在的主要工作,还是在内部消化上,得把目前掌握的所有底盘都给弄成核心领土,暂时也没精力往外搞。

但至少,顾航也是得留着这个手段,啥时候有机会了,星界军往外一出动,联盟就能跟在后面找机会。

并且就算是当前这几年的和平时期,联盟养星界军也是不亏的。

能抵税呢。

龙鹰3军团维持着两千万人的规模,怒熊军团则在这几年扩到了一千万的样子。装备水平上,维持了高水准。这三千万部队,加起来光维持费,一年就得上亿税币。

也就是一年能给联盟抵一亿的帝国税。

而除却这三千万星界军之外,联盟取消了科罗嘉的救世军编制,取消了整个联盟范畴内的行星防御部队编制,以联盟陆军体系,全面替代了行星防御军。

联盟陆军的总规模,目前是在四亿人左右,其中三亿驻扎在科罗嘉。

顾航不可能用兵牌系统把这四亿人,全都给训练成合格的士兵,也没有那个必要。

实际上,这里面由系统完成训练的,仅有一亿人;剩余三亿,都是在正常的训练手段下进行的。

但有25%的骨干带着,又有星界军标准的后勤给养,在四年的训练下,他们达到标准星界军的战斗力,没有太大问题。目前,联盟陆军内,达到标准星界军水平的士兵比例,可以达到85%,这已经比很多常规星界军部队要更好了。

更别说,顾航还在其中建立了很多个精锐师团。

这些精锐师团,在内部被叫做‘骷髅师’,往往有着更强劲的装备,比如步枪全面换装激光枪或者高斯步枪;配备更多的重爆弹机枪和各类炸弹;配备等离子武器和热熔武器;装甲部队的装甲载具密度更高,配备狮王坦克;侦查部队甚至都奢侈的能配上哨兵机甲。

甚至,更高一级的、有会给到特殊番号的更精锐的师团,甚至有大比例的外骨骼装甲,配发到士兵的手里;一些尖刀连,甚至装配大量的‘侍神’反馈式动力甲。

别说那些精英的特殊番号部队了,就算是骷髅师,都会让龙鹰军团的汉斯将军看了觉得心里发酸。

他妈的,行星防御部队的装备都比老子正牌星界军猛!

这哪儿说理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