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450章 京南曾泽书信

红楼之平阳赋 第450章 京南曾泽书信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450章 京南曾泽书信

第450章 京南曾泽书信

侯府书房内,

随着张瑾瑜的一声叹息,就陷入了寂静。

过了好久,

才出了声音,

“宁边,立刻想办法,搞到京南的地图,还有让暗卫的人,把京南地区的主要官员的名单也记得抄录一份,最后让弟兄们好好休息,怕是没多少安逸的日子了。”

张瑾瑜坐在那,想了一下,京南的地界出了事,朝廷必然要派援军过去,甚至是钦差大臣过去查案,毕竟不同于边关凶险,京城的京营,甚至是禁军将领,恐怕都是争前恐后的争着要去,军功可是眼前的,再说了,总比打关外的骑兵强。

只是一想到京城京营那些兵丁,精锐营的士兵还好一些,普通士兵怕是没那么骁勇善战,遇到那些红了眼的乱民,谁打谁还不一定呢。

甩了一下头,有些好笑,到了京南之地,面对的都是手无寸铁的泥腿子,半斤八两,要是连他们都对付不了,怕是回去吃奶吧。

拍了一下桌子,起身不再想着此事,看着宁边还站在那,也是宽慰道,

“行了,你也回去休息,这些事明日再说,不会那么急的,京城那些老爷兵知道了此事,必然盯着,有道是军功难得,未必不是他们的机会,所以慢慢准备即可。”

宁边点点头,明白侯爷所说,关内无非就是叛军难打,可是哪里来的那么多叛军,最多就是反贼,都是送上门的军功,侯爷虽然被朝廷封侯,可是爵位上只能算是关内侯,虽有关外封底,实为列侯,可终归少了一些名声。

“是,末将明白,侯爷早些休息。”

张瑾瑜拍了拍宁边的肩膀,就开门走出去。

回了院子,直接摸进秦可卿的屋子,刚进了屋子就被守夜的宝珠看到,偷偷给宝珠打个手势,就摸到了床边,宝珠自然是捂着嘴暗笑了一声,把内房的门关上,随后就是秦可卿的一声惊呼,而后就是让人面红耳赤的呻吟声传出。

宝珠无法,只得去了西面的厢房等候着。

寂静的夜里,

户部阁堂灯火通明,各主事和郎中都在加急算着账本,户部侍郎沈中新一脸肃穆之色,悄悄接过一个信件,是自己同窗好友,也是同乡的曾泽秘密送来的,他不是去了京南林山郡城当知府了吗,这是何意。

只见手中的信件上面写着,沈兄亲起,十万火急的字样,检查一下信件的封漆,完好无损,立刻拆开,借着桌子上的油灯,看了起来。

只见信上所言,

子钰亲启,

愚兄本不该开口,可是事关京南百万百姓之生死,不得不说,去年,京南各府,遍地大旱,田地颗粒无收,今岁本以为过冬时节,下一场大雪好解来年旱灾,可是整个冬天竟然没有下一片的雪花,而各地府库的粮食早就告急,且有官商勾结,把粮食倒卖,官府无力赈灾,各地商户高价售卖粮食,饥民遍地,易子而食。

愚兄再三上折告知朝廷,可是音讯全无,知道朝中必然有人从中作梗,而且布政史大人态度奇怪,给你写信之时,早有饥民登高一呼,且有其他势力插手其中。

形式岌岌可危,如今林岳府被围,南部定州城和赵州城想来已经城破,而京南守备将军顾平已经带兵南下,可是愚兄心里实在是不安,感觉好似有祸事将起。

但人微言轻,无人肯信,记得当年白莲教之祸,朝廷费劲心力才扑灭,今岁又是京南,恐有弥漫之势,愚兄不得不出此下策,密信于你,不过贤弟还需要谨慎行事,朝中阻拦之人身份必然不同小可,怕连累贤弟。

再者,京南目前四下里消息混乱,具体如何不得而知,官仓粮食锁的死死的,各官员皆不肯开仓放粮食,以我之见,恐怕里面锁的不是粮食,而是滥竽充数的沙子,所以京南之地大祸将临,如此身为地方父母官,只能生死与共,愚兄就没想活着回去。

贤弟,记得当年初考时候,一起在青莲书院的日子,是为兄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如有来世,定和贤弟把酒言欢。

曾泽,于京南林山郡城知府衙门所书,元丰八年,四月。

沈中新看完此信之后,脸色大变,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京南之地,那可是祸乱之源,如果真有京南的折子,户部也应该有消息的,可是一点消息都没有,还有曾兄所言,官仓竟然没有粮食,心中惊骇。

看了眼户部忙碌的众人,立刻喊到,

“苗郎中,本官问伱,京南地区各郡城的粮仓可有核实?是否确认粮食入了库。”

户部郎中苗公则急忙走了过来,见到沈侍郎所问,想了一下,各郡城的官仓如今都已经报了上来,看折子写的都是满仓的,难道是出了什么事,

“回沈大人,按照郡城那边递上的折子,所有郡城的官仓封仓前都是满的,封仓后任何人不得再打开,如果被打开少了粮食,按大武律令可是死罪,前些日子归档的时候,各地郡城官仓陆续封存了,按照折子上的统计,京南各郡的郡城官仓必然是满仓的。”

听到朗中苗公则的回答,沈中新心中反而是更加的担心了,

“苏主事,把京南递上来的折子拿来,”

“是,沈大人。”

苏主事一路小跑,到了归档处,伸手翻找一番,终于找出折子,赶紧拿了过来,放在桌上,

“沈大人,这就是京南那边递来的折子,也是户部派下去的人亲自核查的。”

沈中新打开折子,里面详细记录了郡城官仓粮食数量,和入库时间,出库的则是没有,心中虽然有疑惑,可是也没有证据,看着曾兄所叙述,还有折子上奏,必然是在内阁那边出的事,想了下,对着二人说道,

“你们先去忙,折子收好,今日起,户部阁堂每天每夜都要有人值守,任何人来此都要记录在案,看他们干了什么,拿了什么,可明白。”

“是,沈大人,下官明白。”

二人点点头,然后拿着折子就回去了,沈中新把书信小心收好,放入怀中,整理了下官帽,想去内阁一趟,起身就出了部堂,认准了方向就跨步走了过去。

刚到了阁堂的门口,就被禁军拦下,

“沈大人,留步,阁堂除了内阁的阁老,谁都不能进。”

沈中新有些不可置信,什么时候的事,竟然出了如此的规矩,

“敢问军爷,可是出了什么事?”

“回沈大人,这是内阁众阁老交代的,具体的事,小的不知。”

看到守卫的禁军也是一脸茫然之色,沈中新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只得说道,

“那顾尚书可在?”

“回沈大人,顾阁老今日已经回府了。”

“知道了,”

沈中新也不再停留此处,转身就离去,心中对曾泽的话已是信了七八分,没有回部堂,出了宫门就上了马车,吩咐道,

“快,去老师府上。”

“是,老爷,您坐稳了,驾。”

随着车轱辘的吱呀声,马车也随之快速移动起来。

坐在车中的沈中新还是不敢相信,出了那么大的事,京城朝廷竟然会不知道,即使官场的人串通一气瞒报,那皇城司的人在做什么。

随着马车的晃动,一路疾驰,很快就到了户部尚书,顾阁老的府邸,

“吁老爷,到了。”

“嗯,你在此等候。”

沈中新交代一声,随即下马车,看着还是那个深宅大院,只是为何感到有些萧瑟之意,整理了一下官服,就走了进去,到了大门处,门房管事急忙出来行礼,

“奴才见过沈大人,”

“老师可在府上?”

“回沈大人,老爷在书房。”

“嗯,知道了。”

沈中新也没多想,抬脚就跨了进去,直奔书房而去。

而顾宅书房内,

户部尚书顾一臣,坐在书房内,品着茶,桌上还有竟有一摞的奏折,虽不起眼可是页脚却写着京南二字,看到这些折子,顾一臣也是愁眉苦脸,想着吏部尚书卢文山这一段时间的诡异,不觉的头疼,三日前的折子,还被自己看到了,未曾想京南地区乱了。

可是卢尚书却把此事压下来,说是平了叛就好,又因为刑部尚书宋振支持,内阁首辅李崇厚态度不明,不同意也不支持,此事就压了下来,自己也没看清里面的道道,但是看到曾知府所言,京南怕是大乱了,此事不能引火烧身啊,所以才将送到户部的折子全部留中。

正想着对策,

书房的门就被敲响,顾尚书问了一声,

“谁在外?”

“老师,是我,沈中新。”

顾一臣一愣,子钰怎么来了,

“进来说话,”

“是,老师。”

沈中新打开了门,走了进来,下意识看了屋内一眼,见没有旁人,走到屋内,行了一礼,

“学生见过老师,老师可安好。”

“好,子钰坐,今日部堂的事处理完了,怎么有空来府上。”

顾一臣看着沈中新一如既往规矩,心中甚慰,关心的问道。

沈子钰也未客气,自己搬了一张椅子在老师书桌前放下,然后坐了上去,眼神一撇就看到了桌上摆放的奏折,竟有京南来的折子,心里微微惊讶,这是怎么回事,想到了曾兄的书信,再也忍不住,问道,

“老师,学生有一事不明,还请老师解惑。”

顾一臣并未接话,反而是拿起茶壶给子钰倒了一杯茶水,推了过去,

“不急,喝茶,你来此的目的,我倒是知道一些,你可能想问是不是这些折子,京南的事?”

沈中新脸色大变,惊讶的问道,

“老师怎么知道的?京南的事,老师知道些什么。”

看着神色激动的沈子钰,顾一臣伸手按了一下,示意稍安勿躁,

“急什么,喝口茶暖暖身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