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520章 大梁城节度使

红楼之平阳赋 第520章 大梁城节度使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520章 大梁城节度使

第520章 大梁城节度使

坤宁宫内,

内殿之中,

屋内飘着名贵的龙涎香,只有心腹侍女在殿内伺候,其余人早就退下去了。

不说皇后娘娘还有春禾疑惑,就是秦可卿也是好奇瞪大眼睛看了过来,还能有什么办法。

张瑾瑜故意咳嗽了一下,见到皇后所问,也不推却,如实回答,

“回娘娘,臣有上中下三策,既然娘娘想三位皇子,只要见了面不就成了,如今三位皇子年纪尚小,召见入宫这是其一乃是上策,第二就是让三位皇子隔三差五的给娘娘写信,汇报一下近日的去情况,当然王府上的一举一动既然是瞒不住娘娘的,可王爷亲自书写的信件,这就不一样了此乃中策,最后,实在不行,娘娘请了恩旨,出宫去看看三位王爷也行啊,这就是下策。”

张瑾瑜所谓的上中下三个计策,就是很普通传信,虽然没有惊艳之处,可是历年来天下之人都是如此,自然有其道理。

说的是有些道理,江皇后心里虽然认同,倒是洛云侯还真有意思,整出个花样出来,上策,和中策,随时可以,可是下策出宫也不是自己想出去就出去的,可是外面,谁不想去,早年间在王府的时候,自己还经常坐马车出去,如今锁在深宫大院,进退不得,更不可能随意出宫,就是陛下,几乎是半步不离,这一生也只能如此了,神色有些没落,落在春禾的眼中,明白娘娘心里的苦闷,出声道,

“侯爷,您说的是有道理,前两策娘娘随时可以召见三位王爷,但是皇子封王开牙建府,频繁进宫也是不方便,至于最后一策娘娘出宫,怕是有些麻烦,宫里可不比外面,规矩多,而且身为后宫之主,出宫太过麻烦,引人瞩目。”

此话再明显不过,皇后虽然管理后宫,可是那些嫔妃,贵人,甚至是侍选才人等,哪一个是省油的灯,天天都是想尽了办法讨好陛下,防着其他嫔妃,更有甚者还有其他的嫔妃相互勾结,相互诋毁,就比如吴贵妃和周贵人闹得不可开交,后宫私下里都是暗自出手的不在少数。

张瑾瑜本还是有些疑惑,出个宫还有啥麻烦的,听到春禾的暗示,才知道自己异想天开了,忽然想到了一个词,

“宫斗”

这可是个脑力活,不必在战场厮杀轻松,皇后能坐稳后宫之主,必然是棋高不止一筹,手腕更是狠辣无比,实在无法相信这么温婉的女子有着另一面,抬眼看着娘娘兴致不高,眼睛一转,不能明着出去,暗地出去不就行了,皇上还有微服出巡了,也没说不能带老婆啊,如果陛下同意,一人出去微服也是巡,两人微服也是巡,索性想了一下,回道,

“启禀娘娘,刚刚是臣有些想当然了,以为娘娘出宫很方便,未曾想那么多,既然宫里规矩太多,明着出宫多有不便,不如和皇上请了恩旨,私下里换了装束,和陛下一起,来个‘微服出巡,’直接去王府看看,这不就行了,让皇城司和禁军多派人手护卫即可,不变惊扰他们。”

听着张瑾瑜的“歪点子,”殿内之人愣了一下,还能这样,胆子太大了,就是秦可卿也微微不可思议瞪大眼睛,怎么把府上的那一套拿出来,虽然女扮男装出去挺有意思,就是青楼那里也去过,想到了那些,秦可卿红了脸,可是娘娘毕竟不是朝廷命妇,这里可是皇宫,如何能和自己一样。

春禾更是不可置信的看了过去,侯爷也太异想天开了,还“微服出巡”,你当是你侯府呢,没事时候带着丫鬟侍卫去串串门,聊聊话,看向还在那微笑的长安县主,心底就是有些羡慕,她倒是遇到了一个好人家,侯爷既然如此说,府上的规矩必然不是很严苛,身在福中,端是好运气。

只有江皇后心里有些怀念和陛下在王府日子,那时候还能一起带人在京城市坊逛一逛,身后只有几名侍卫还有丫鬟跟着,哪里像现在,三个皇子都要照顾长大,还要应付后宫那些狐媚子,人累心也累,好像很久很久了,哎.

不过此话还是在理的,想要出宫,是该准备一些,只是陛下也不知道会不会同意!

“驾,驾。”

“快,闪开,闪开。”

“京城谕旨,诸人回避。”

“闪开!”

大梁城的官道上,

有自京城而来的几名信使,身披软甲,穿着明黄色的袍服,骑着马急促的飞奔着,

一路上,从京城而来的几名信使,背后插着黄旗御令,无人敢阻拦。

很快,不远处的大梁城就在眼前,早有守城门的士兵见了,即刻在校尉的引领下,驱赶还在城门下的百姓,

“都他娘的快走,闪开。”

“说你还不听,还不快滚。”

校尉看到有墨迹的,直接过去就是一脚,连打带骂,驱赶还在城门下的往来百姓,很快,人就散了。

只见不远处,几个威武的汉子,骑着黄骠马从远处疾驰而来。

信使的队伍就入了大梁城内,奔着节度使府邸而来。

校尉在城门下看得清楚,立刻跑回城楼,往内城打着旗语,很快,自有人收到信号,在内城城楼核实,快速往节度使府上跑去报信。

“报,节度使大人,守城校尉有事来报,说是京城来了信使,正在往节度使府邸而来,是黄旗御令。”

府内,

大厅中,雕梁画栋的屋子,名贵之物摆设的客厅,还有一件猛虎皮挂在正厅主位上的后面壁影之上,想来这府邸的主人很是勇武。

主位上,

坐在那喝茶的大梁节度使吕代元,闻言眉头一挑,轻轻吹了一口茶碗的茶水,轻轻吸溜了一口,看着堂下校尉汇报,有些不可置信,京城来的信使,这么多年了,朝廷也没来个信啊,

“伱可看清楚了,是何信使?”

“回节度使大人,守城将士来报,说是信使背后插着黄色旗帜,还写一个御字。”

“什么,京城信使,御令,快,把大公子和二公子找来,快点。”

本还是悠闲在那喝茶的吕代元,听了校尉的言语,如今心里也有些慌乱,哪里来的御令,是陛下的,还是太上皇的御令,难道京城出事了,心中有些忐忑,要不是当年太上皇和荣国公力挺自己,怎么能坐上大梁城节度使之位,感念恩泽,真要是太上皇相召,去还是不去,一时间脑子有些空白,哆嗦一下,手中的茶碗也跌落在地,发出“砰”的一声响,摔得粉碎。

一想到有可能是太上皇的来信,心情实在是忐忑不已,难道朝局又有了变化,正在回忆的时候,府上的两位公子也身披铠甲的走了过来,一抱拳拜道,

“孩儿吕从云(吕士文)拜见父亲。”

“好好,各自准备一下,京城来信了,是御令,再派人去通知知府衙门,让他们一起过来。”

吕代元抚摸着胡须,满脸的复杂神色,说着此事,让两个儿子不明所以,京城来了御令,必然是皇上手令,难道是京中有变,还是太上皇相召,毕竟节度使的位子可是太上皇把父亲封的,召集知府衙门那些文官,此事是不是太仓促了,

“父亲,咱们吕家在大梁城镇守此地已经好久了,如今忽然来了信使,还是御令,儿子觉得事有蹊跷,是不是有密事相告。”

“父亲,儿子觉得大哥所言是对的,那么多年没有联系父亲了,如今有信使而至,京城那边乃是京枢重地,给父亲下令,难保是万分凶险之事,召集文官的人,是不是人多眼杂。”

吕士文也是担心的看着父亲,如今大武朝廷,自从新皇登基以后,朝廷几乎不再册封节度使,尤其是北静王府被夺了兵权之后,天下藩王和各镇守节度使,人人自危,好在自从那以后,朝廷再无动作,让天下人松了一口气。

可是都知道,朝廷不会善罢甘休的,天下安定之后必有动作,今个来了信使,也不知是福是祸,还有那些文官,父亲一直交好他们,还出银子供养,也没看出有何用。

“嗯,你们二人说的也对,此事确实蹊跷,但是,朝廷来的旨意,我们吕家敢不接旨吗,所以再讨论也是无用,京城有禁军二十余万,这些乃是朝廷的底气,还有京营三十万大军,不说那么多,就是十万,谁能的挡得住!还有那些文官,你们要以礼相待,这天下打下来了,需要那些文官治天下,不要小看他们,比脑子还真比不过他们,笼络好那些人,朝廷的一些事,自会有办法应对。”

吕代元节度使也是叹息,天下还是周家的,其他人就是四万八公也不敢明着对抗,就是那些藩王也只敢有小动作,至于那些文官上蹿下跳,虽然是不成体统,可是治天下,哪里少得了他们的参与,阴谋诡计更是需要他们来辨别。

可是大儿子吕从云,满脸不信,不服气,回道,

“父亲,这只是你一面之词,虽然东王府和北王府失了兵权,可是西王府宫家愈发的强大了,如今有雄兵四十余万,南王府如今也是戴甲三十余万,名为藩王,实为藩镇,就是名震关外的洛云侯,麾下精锐也有超过二十万人,更是后起之秀,实力直追二王,就是朝廷也不敢轻易动得他们,所以说关内节度使都是力量太弱了。”

看着大儿子不服气的样子,吕代元更是微笑,颇为欣慰的感叹道,

“有想法,有见解是好事,可是云儿,你也看看是谁,那都是天下有名有姓的诸侯,至于你说的关内的节度使,各个不成气候,为王前驱,咱们吕家就是他们周家看着南大门的狗罢了,还有你说的西王府和南王府,也有自己苦衷,西王守卫河西走廊,有鲜卑人在头顶虎视眈眈,撑死也就能动用二十万人,要不然他一动,老家都被那些胡人给抄家了,是也不是!”

说到西王府,要不是占得地方好,早就被朝廷收拾了,吕代元最看不起的就是西王府,北王府出事的时候他要是带头,哪有北王府兵权落榜之事,宫家做了缩头乌龟,实在为人不齿,北王府连个帮衬说话的都没有,再加上东王府在里阻挠,如何能和朝廷皇室作对,只能以退为进,暂且蛰伏起来,至于东王府,更不是玩意。

所以,经此一事,更让天下关内的镇守节度使们,看清了西王府的色厉内敛,所以关内之事,尤其是江南北地,东王府自有旧部支持,而北王府行事多有人相助,西王府始终无法插足其中,消息闭塞,反应过于迟钝症结所在。

“这,父亲说的在理,虽有难处,可还是有南王府啊,在西南,郎家可是威风八面,谁不看他们脸色行事,就是布政史,镇守使在那边,也不敢触及虎须。”

吕从云也知道父亲不待见西王府宫家,也不再说他,西王府不行,不还是有南王府领头吗。

就是一旁的二弟也是点下头,四万八公,只要有一王领头,天下勋贵皆会跟随其后,这可不是说着玩的,毕竟天下都是那些勋贵一起合力打下的。

哪知道父亲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毫不顾忌形象,轻蔑的看了一眼南边,

“哈哈,你们竟然提他,要是说北王还差不多,你们俩竟然相信南王府郎家,刚刚你们也说了,在南边威风八面,也只能在那称王称霸了,更南边还有夜国,孟国,乌国三国,国虽小但是善战,南王府朗云也只能守着他一亩三分地,不得动弹,按理说三国任何一国都能打过,可是三者合一,他就只能乖乖地守在那,所以别说离开了,就是让他出兵五万,都不可能,不足为虑,你以为朝廷不知道,陛下不知道,就是因为如此,二王才保住兵权,对于朝廷来说,最有危险的是东王府和北王府,所以他们只能如此了。”

二人听到父亲的解释,有些喃喃不可置信,怎么会这样,和他二人想的完全不一样不说,更是颠覆之前的想法,怪不得父亲对朝廷恭敬有加,年年述职,不敢有丝毫懈怠,原来如此,老二吕士文忽然又问,

“不对啊,父亲,既然如此,朝廷不是应该削藩或者收回兵权,为何去年关外的洛云侯忽然崛起,虽然朝廷册封他为关内侯,可是实为列侯,统领关外四城,麾下怎么也有三十万之众,朝廷封的是不是太诡异了,不是说不再封了吗。”

吕代元摸着胡须,此事虽然突兀,但也是在情理之中,再说了,谁说朝廷不再分封了,

“哪里诡异,那时候,忠顺王下落不明,援军群龙无首,关外与其给了女真人,还不如给自己人,再说了,洛云侯此人实在是厉害,能把女真人打成那样,天下无人出其右,封了他就是稳定关外,关内部分边军可就腾出手了,老牌精锐边军,关内谁人是对手,你们也不要不服气,洛云侯是真的打出来的,虽然如此厉害,你可知道如今洛云侯可就在京城,替陛下分忧呢,你说他就算有实力也不会如此不智的。”

此言说完,二人皆是沉默不语,朝廷还是那个朝廷,也不是自己一个小小节度使府有什么想法的,之前想的太过于天真了,

“是,父亲,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是儿子有些想当然了,如今有些坐井观天了,不过也是他洛云侯运气好,换成是我,我也能一样。”

看着嘴硬的大儿子,吕代元叹息一口气,

“云儿,为父不希望你上战场,刀枪无眼,随时可能送命,如今有的咱们家都有了,何须拼命,再者说,你也不要不服气,女真人什么样子,关内人尽知,再说,忠顺王周建安怎么那么巧到了那,就集体失踪了呢,还是他们故意为之,不好说啊。”

吕代元起身,扶了下腰,意味深长的看了二人一眼,二人支支吾吾的回了一声,

“不会吧!”

“啊哈哈,云儿,为父只是告诫与你,万事不可轻动,想,也未曾不是坏事,想还不能想吗,做未必去做,我们大梁城,乃是南下咽喉要地,所以往来商会也多,咱们吕家过得滋润,眼红的人更多,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着把吕家拉下,取而代之,所以吕家的敌人是他们,不是别人。你想的那些都是白想,我们吕家没有那个实力,真要有那么一天,必然是待价而沽,万不可自绝于天下。”

吕代元此时可是昂起头,虎目圆睁,盯着两个儿子交代着,样子煞是骇人,二人从未见过父亲这样,快速点了点头,

“父亲,儿子明白,必然不会越雷池半步,待价而沽,静待天时,”

“好,明白就好,去,准备香案,打开节度使正门,你们二人随为父出门迎接信使,让朝廷,让皇上,让天下人看到我吕代元,吕家上下的忠心,”

“是,节度使大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