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559章 敲响登闻鼓声

红楼之平阳赋 第559章 敲响登闻鼓声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559章 敲响登闻鼓声

第559章 敲响登闻鼓声

皇宫东侧的长街上,

陆陆续续有马车匆匆而过,还有不少不知情的官员,都是三三两两组团而来,尤其是那些京城年轻的言官,早就等的不耐烦,掀开车帘,焦急的往外看去,但是在午门外,很多官员已然到了,下了马车,都围在那四下议论纷纷。

“诸位,你们怎么来了,可是哪里听到了什么风声。”

“王兄,你还卖什么关子,既然能来的,都是有人通知的,就算是后来的,到了这还能看不明白。”

“就是啊,只能说六部堂的人如何行势了,那宁国府的事,今日可是传遍了京城大街小巷,也不知真假,太邪乎了。”

“谁说不是呢。”

几人靠在一起说着话,

后面来的官员也是一样,相互寒暄了一番,然后相熟的几个人,悄悄地围在了一起,然后看着四下无人,就在那,谈论今日之事,是如何的诡异凶险,更多的是担心朝局的变动,更是为自己未来的升迁所担忧。

本以为来此的尽是文官之列,未曾想,襄阳侯柏广居,带着冯紫英等年轻武勋也到了午门之外。

也算是光明正大,尾随几个言官之后,下了马车,也跟着言官一起走了过去,当然不是穿着铠甲,都是一身官服,襄阳侯本人还特意束了发髻,温文尔雅的样子,哪里会想到是武勋之人,身后领着的几人亦是一样的装束。

襄阳侯几人来此,是镇国公意派人来传话,特意交代的,就是要到宫外午门处,看看这些文官有何动作,毕竟宫内之事,事关整个勋贵,虽然北静王和东平郡王,在陛下那里先出了手,可是那些鼻子都比狗还敏锐的文官,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宁国府的事,必然会以此为借口,趁机发难。

在南边的路口,来了大批的马车,到了街口不远的地方,从车上下来大批的官员,

柏广居心里暗道,来了。

叩首就拜,然后一脸坚毅的神色,只身下了马车。

所以襄阳侯柏广居接了信之后,急忙领着不少勋贵子弟,跟着街上的文官队伍,一起来到了午门之外,看着不少文官对自己等人嘀咕着话语,冯紫英哪里见过这场面,低声的问道,

“侯爷,这是怎么回事,晌午的事不是解决了吗,为何他们都聚集于此。”

柏广居毫不在意那些文官的目光,只是一些马前卒,不足为虑,文官六部堂的人才是让勋贵愁眉不展,都是资格太老的大山。

柏广居轻轻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午门前,那边越聚越多的文官,叹口气,

今日之事虽然凶险,可是要把握好,整個京城,将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了名声,只要熬过这一关,必然会有所成就,

“严从,万事有老夫,你就过去狠狠的敲打登闻鼓,越大声越好,最好让京城都能听到,身为言官,就是有一身为圣人之学赴死的风骨,不畏艰难,有些话,为师不能在别人面前说,”

我已经有了对策,三司会审,大理寺那边,还有督察院都还有位子,经此一事,你就选一处,先进去,但是要记住,严于律己,万不可失了文官的体面。”

“就像是做官,尤其是京官,许多京官碌碌无为,一生也就是这样,毫无出头之日,至于说言官,人数更多,尽是青年俊杰,要想在他们当中有一番作为,必然要出类拔萃,要有名声,

“哎,紫英,你看看,这些人就是得了消息,才来此的,要不然慌乱之间还能有心思想着来这,想必是六部堂官有了动作,只是不知谁领头。”

“紫英,谁告诉你今日的事解决了,不过是刚刚起了个头,朝堂会了面,私下里还要争,京城宁国府的事你可有所耳闻?”

卢文山此话,虽有些功利在里面,但也是发自肺腑之言,严从神情坚定,用力的点了点头,在车中跪拜下来,

“恩师,学生明白,必不会堕了老师的颜面,学生不比沈中新差。”

柏广居的话语有些沉重,平静的时候太过短暂,那些文官夺权的心思尽人皆知,可是大武立朝以来,以武立国,勋贵掌权至今,虽分润出去大部权力,可是兵权却牢牢握在手中,文官只能在地方处理政务,其他诸事需要看武勋态度,一直延续至今。

当今圣上继位之后,启用了文官,才有了之后一系列夺权之事,按理说,陛下应该继续给勋贵施压,可是为何今去两年,忽然态度有所转变,文官那边颇有些内乱之势,看不明白啊。

忽然,

可是宁国府的姻亲故旧遍布朝野,这样迎头而上必然不死不休,到时候,恐怕朝廷会有大的波澜,但是自己无官身在身,人言轻微,只能陪着襄阳侯来此观望,无用至极。

冯紫英看着眼前的官员各自围成一圈,尤其是那些年轻的言官,皆是慷慨激昂的痛斥宁国府贾珍荒唐之举,心中一惊,这是要向宁国府发难了。

迈着步子就往午门而去,登闻鼓,就在午门的右侧,由禁军把守。

冯紫英挠了挠头,京城宁国府的传闻,难道是宁府贾珍豢养方士的事,百姓传的有鼻子有眼,跟真的一样,冯紫英嗤之以鼻,都是以讹传讹,谁能信,

卢文山摸了摸手中的玉简,又说道,

“侯爷,听说是听说了,不过是市坊之间的谣言,百姓胡乱编造,怎能当真!”

“阁老,我等该如何,”

吏部的谢子安,已然来到了马车旁,轻声问道,车内的卢文山摇了摇头,

“等,等鼓声响起的时候,再和老夫一起去午门外,为严从助威。”

“是,阁老。”

片刻,

车内外就安静下来,只有卢文山心里知道,此时是给严从扬名立万的机会,别人,不得为之。

此时的严从,昂首阔步,迈着步子,已经接近了午门外,他的一举一动,显然引起了不少京官的注意,都在窃窃私语,谈论此人是谁。

柏广居站在午门的不远处,更是看得清楚,来人颇为年轻,一身傲骨,神色坚定,看样子应该不是部堂之人,面生得紧,为何只身一人来此,身边的冯紫英更是不认识此人,但是那气质在人群之中鹤立鸡群,说不上来的感觉。

“侯爷,此人是谁,难道他一人还想入宫不成。”

冯紫英问的话显得有些轻蔑,陛下龙体抱恙,怎么可能见他,襄阳侯柏广居更是有些狐疑,此人虽然面生,可是好像在哪里见过,只是记不起来了。

“本侯也不认识,但是好像有过一面之缘,既然来此,必然是有目的,看看再说,”

说话间,严从已然来到了午门外,

引起了守卫禁军的注意,就在众人的目光聚集的时候,严从伸手从怀中拿出明黄色的奏折,高举在左手中,大喊道,

“言官严从,有要事禀明圣上,宁国府欺君罔上,祸乱京城,当诛!”

此言一出,

本还是喧嚣的午门前,立刻为止静,所有官员都是不可置信看向那个年轻的身影。

严从又是一声大喝,

“宁国府不尊圣命,豢养方士,施法祸乱天象,乃至于京城龙脉受损,地龙翻身,如此逆贼,怎可安然无恙,严某虽是位卑官微,可是身为言官,虽不可为而为之,严从绝不让此等祸国殃民之人,继续祸乱京城。”

说完话,大步走向午门前东首之位的登闻鼓面前,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下,持右手,拿下鼓槌,涌尽全身的力气,就要狠狠砸下,

襄阳侯怎么也没想到,新皇登基至今,无人敢动的登闻鼓,竟有人要去敲响,

立刻大声喊道,

“且慢,留手!”

可是,严从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对着大鼓就是用力的砸下去,一下,两下,三下.

“咚,咚,咚!”

鼓声大作,午门外的官员皆是目瞪口呆,不敢相信一个不起眼的言官,竟然敢敲登闻鼓,实在是骇人听闻,要不是亲眼所见,实在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

随着鼓声响起,禁军守卫都愣在那,不知所措,有值守校尉立刻大喝一声,

“还愣着做什么,登闻鼓响起,大号陪响。”

“是,校尉。”

底下禁军赶紧把一旁的大号掀开锦布,然后一排人已然站在后面,鼓足了气用力吹了起来,

“呜”

声响大作,响彻皇宫大内的上空,传遍了京城。

南边街口,

坐在马车内的卢文山,听到鼓声号声,立刻睁开了双眼,

“是时候了!走,下车。”

“是,阁老。”

此时卢文山下了马车,一众官员紧随其后,一起往皇宫大内崇文门而去。

午门前,

冯紫英看着这一幕,急声问道,

“侯爷,他是何人,怎么敢敲登闻鼓,如何是好,还有,此人所说宁国府欺君罔上,实在是一派胡言,不就是养个道士,怎么就祸乱京城了。”

襄阳侯此时也有些混乱,怎么也没想到,竟有愣头青去敲登闻鼓,定了神,看着那人,手上拿着的奏折,明显不是临时起意,定然早有预谋。

那文官是要出手了,回头刚想问紫英一些事,就看到南边来了大批的官员,为首的正是吏部尚书卢文山,此人乃是南派文官的魁首,是他的出的手,麻烦了。

鼓号声响起之后,

早有御史快步来到登闻鼓,擦了擦汗,问道,

“敲鼓着何人?”

严从深吸了口气,把棒槌放在桌上,双手持着奏折,回道,

“我乃是六部给事言官严从,状告宁国府贾珍,欺上瞒下,祸国殃民,是为大不敬,请御史大人核查!”

“这,”

御史钟玉谷的手有些哆嗦,话也说得不利索,毕竟要是接了奏折,这天大的关系就截了下来,宁国府可是京城勋贵的中坚力量,老亲故旧遍布朝野,这愣头青是把天捅了一个窟窿,也不怕被砸死。

严从见到御史未接手中的奏折,嘴角有些冷笑,

“御史大人,为何不接奏折,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不敢接手。”

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神色坚毅,咄咄逼人,御史钟玉谷脸色极差,这一会的功夫,此地的动静,恐怕是早已惊动朝野,罢了,

“既然是敲了登闻鼓,哪有不受理之说,我乃御史钟玉谷,值守此地多年,虽然未有前者来此,今日,你既然敲了鼓声,定然不会忘记职责,在此等候,收了折子,递到陛下手里,是要开朝会的。”

交代完话之后,立刻接了折子到手里,然后施了一礼,就快步急回部堂,寻找上官御史大夫曹大人去了。

其余人都是在崇文门外,静待,等候朝会,领头之人就是卢文山,摸着胡须笑而不语,此事成了。

宁荣街,

张瑾瑜骑着马,还在想晚膳在荣国府如何吃,王熙凤的意思不言而喻,必然是老太太想打听一下宁国府的事,倒也无妨,说还是能说的,不过贾珍那个性子,想要他认罪,难上加难,虽然人不咋地,这个死不认账的脾性倒是让人欣赏。

王公公见到身边的人都去搜捕妖道了,也不是着急的事,就想回去给内相禀告一番,然后再商议下一步该如何,就在二人思索之际,从皇城方向传来鼓声,还有大号的声音,越传越近。

张瑾瑜抬头看向皇宫的方向,怎么回事,都快用晚膳了,怎么还敲起鼓来,还吹了大号,难道还有事。

王公公也是疑惑,这鼓声还有号声,怎么那么熟悉,可是一时间想不起来,身后的小云子,小声的问道,

“干爹,儿子听到号声和鼓声是从午门方向传来的,以前从未遇到。”

“午门传来的,伱可没听错?”

王公公心中一突,忽然想到了午门外的登闻鼓,鼓声响起必然伴随大号之声,只是登闻鼓非同小可,历年来无人敢敲,就被人遗忘至今,现如今响起,必然是有惊天之事。

“你在此盯着,加派人手继续搜捕妖道,杂家和侯爷,等会立刻入宫,准备朝会,不知是谁敲的登闻鼓,那么不是时候。”

王公公也不知是谁敲的鼓,太阳西沉,只有余晖挂在西城头上,这个时候开朝会,真是挑的好时间。

“侯爷,侯爷,出大事了,出大事了。咱们准备一下,立马准备进宫参加朝会!”

张瑾瑜被王公公一惊一乍的给吓唬了一下,刚刚还想着晚上在哪里用晚膳,还想去找李纨小聚一番,就被王公公坏了心情,还有,都什么时辰了,还想着朝会,怎么想的,

“王公公可是记错了,本候刚从宫里出来,你说准备一下参加朝会,参加朝会哪有晚上参加的,莫不是昏了头,给忘了!”

见到侯爷面色不愉,王公公知道侯爷是误会了,又想到刚才荣国府的小娘子,邀请侯爷去用膳,知道侯爷还有美事,急忙回道,

“侯爷,您误会了,杂家怎敢戏弄侯爷,晚上朝会必然是没有的,只是朝廷还有特例,就比如刚刚,侯爷可听到了皇城那边传来的鼓声,和大号声音,”

看到王公公煞有其事的话,张瑾瑜也有些不确定了,难道还真有晚上开朝会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