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560章 皇陵出大事了

红楼之平阳赋 第560章 皇陵出大事了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560章 皇陵出大事了

第560章 皇陵出大事了

宁国府门前,

一片肃杀之气,

猛然听到鼓声,还有些惊诧之意。

张瑾瑜看着王公公一脸焦急的神色,不像是说假话,所说的鼓声真没怎么听清,但是那个响起的大号声音,听的真切,军营聚兵的时候,必然和号角一起吹奏,早就熟记于心,本以为是禁军训练时候的吹响的声音,难道还有其他意思,

“王公公,本候刚刚是听到了大号声音,鼓声虽然听得不真切,但是隐约也有响动,这里可有什么说法不成,怎么和朝会牵扯上关系,是不是太牵强了。”

“侯爷,您别着急,听杂家细细说来,就这鼓声,和大号声,侯爷必定不陌生,军营里常有,可是在京城里面,尤其是皇宫午门前传来,那就大为不同了。”

王公公拿着佛尘摇了下头,语气缓慢,确定是午门传来的声响,也是感慨,谁那么大的胆子,竟然真的下手给敲了。

“哦,那你要好好说道一下,怎么个不同法,不会是有人擅自闯入宫中了吧,那也不对啊,禁军的人有不少在值守,谁那么猛!”

张瑾瑜想的有些差了,以为是有人强闯宫城所致,毕竟午门过后,就是崇文门,进了崇文门就是可直入乾清宫了,正想着,王公公脸色有些尴尬,

“侯爷,也不是有人闯宫,还没有谁那么大胆子,禁军守卫可不是吃素的,杂家说的是午门外,在东首立了登闻鼓,如有官员敲鼓,定要有御使接折子,呈给御使大夫,而后上报陛下,紧接着就是朝会商讨此事,这也是早就立下的规矩,

陛下登基之后,更是每日安排禁军值守,有人敲鼓也要伴随吹号,能让宫中听见,所以刚刚传来的大号声音,就是禁军吹的,只是自元丰元年开始,一直以来无人敲鼓,今日也不知何人如此大胆。”

听到王公公的解释,张瑾瑜这才明白为何会有夜色上朝之说,这天虽然还没黑,但是等人换好官服再去宫里,那就不知道什么时辰了。

可是张瑾瑜心中不明白,谁这么没有眼色,早不敲,午不敲,分要在自己饿着肚子的时候敲,什么事不能缓一天,再说了,他娘的折腾了一天,哪个人不饿吗。

“干爹,谁会这么大胆子,去午门敲那玩意,虽说有扬名立万的机会,可是没有确切的证据,许些小事拿到朝堂呈给陛下,敲鼓的官员可就,”

小云子把王公公扶进马车内,而后说了一些关心的话,王公公自然受用,拍了拍小云子肩膀,笑道,

“小云子,你要记住,两天内不能找到人,过了两天,你就要好好抓人了,其他的,给杂家盯住了宁国府,万不可有闪失,尤其是贾珍,不能出事,至于说荣国府,拦着就成。”

王公公轻轻地用手指抚摸着佛尘,似笑非笑的望着皇宫的方向,各方都在蠢蠢欲动,似有所求,不过,真正逍遥自在的反而是洛云侯,陛下极为倚重不说,武勋那边,侯爷也融入了边军体系,但是也和文官打下了交道。

“是,云公公!”

“原来如此,本侯倒也听说过登闻鼓,一直也未听说有人敲过,以为就是摆设,没想到真有愣头青,王公公,你说能有什么事这么急?”

见到侯爷走远之后,

小云子支支吾吾还是没有说出口,此中事有些忌讳,朝堂的官员,都是畏惧行此事的人,不说生死大仇,这一锤子下去,玉石俱焚无法回头了。

王公公见到侯爷说的轻巧,有些尴尬的无法接言,哪里是摆设,前朝就有了,只是无人敢敲罢了,至于何事,杂家又不在那,如何能知道。

张瑾瑜心中暗骂了一声晦气,再看了一眼荣国府的大门,叹了口气,到嘴的肉难道还飞了不成。

“行了,本侯这就去,此地的事,王公公自便,驾。”

养心殿,

武皇的寝宫外,

小云子站在车外,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答应着,随后,王公公一摆手,马车随即而动,随行的是皇城司近卫,一同离开此地。

身后的小云子收了衣袖,靠近身来,小声说道,

也不给王公公说话的机会,领着亲兵一夹马腹就奔离此地,让王公公有些傻眼,侯爷还是那么雷厉风行,一点面子都不留啊。

到了侯爷这个地位,还真没有能让他激动的了,呃,也有一样,就是美人,英雄难过美人关,甩了一下头,抬脚就上了马车,小云子小心的在身后服侍着,

“呃。”

“去给柳千户传令,搜捕的要仔细一些,不要快!”

“干爹,您慢一些,此地有儿子看着,你老先回去休息,有了消息一定告知,不会出差错的。”

“是,干爹,儿子记着呢!”

“哼,能来宫门前,去敲响登闻鼓的官员,必然是早有准备,你以为就他一人来的,杂家要是猜的不错的话,身后必然有人撺掇,给他出谋划策,敲鼓之人不过是投石问路的棋子罢了,今晚的朝会,必定是精彩万分,文武相争一番,谁会倒霉呢。”

“侯爷,杂家一直和您待在一起,如何能知道出了何事,既然能敲响登闻鼓,必有由头,想来事情不小,侯爷,您还是快一些准备过去为好。”

有一人匍匐在地,跪在那不敢动弹,此人就是御使大夫曹贤亮,畏惧的跪在那,

“陛下,午门外,有言官严从,手持奏折,敲响了登闻鼓,臣不敢怠慢,接待御使传递的奏折,立刻进了宫中,呈报给陛下预览,”

说完话,见到屏风内没有动静,细密的冷汗遍布整個额头,想偷偷观察内里情况,可是始终不敢抬头,忧心不已。

“嗯,朕知道了,你可知严从敲响登闻鼓,所谓何事?”

武皇坐在龙榻上,围拢了衣袖,在戴权的服侍下换上龙袍,登闻鼓一响,必然有朝会,严从,记得是吏部卢文山收的入门弟子,虽然京南之事有大过,但是揣摩圣意还得是他,顾爱卿始终略输一筹。

严从能来,必然是寻了事,转移朝廷的目光,把李首辅保下来,朝堂就能安稳,只是这个事,想到了宁国府贾珍和那个妖道,武皇脸色怒意闪过,祸国殃民,必要严惩不贷。

“回,回陛下,臣刚刚接到折子,略有耳闻,根据传信件的御使钟玉谷所言,言官严从状告宁国府威烈将军贾珍,畜养妖道,蛊惑百姓,祸乱京城乃至获罪于天地,天地异变,招来灾祸,实乃大不赦之罪,需要严惩不贷,更是要三司会审,彻查宁国府!”

刚刚更好衣,神情一顿,果然是卢阁老的手笔,打蛇打七寸,勋贵一方,这次被拿捏了,宁国府贾珍虽然混账,但宁国府曾经乃是八公之首,必不可能除爵,不然整个大武勋贵人人自危,只能以此为据,平衡一下,宁国府的贾珍应该是不能留了,那宁国府何去何从,还有玄真观的贾敬,真的是修道忘掉红尘,还是这些年故意避世,做为前太子周永孝的陪读,怎么会真的放下,还有我的好大哥,如今如何了,都说你死了,朕是不信的。

天家血脉留在民间,也好过皇家的残酷。

又瞥了一眼跪在外面的御史大夫,都是京城无用之人,只能看个登闻鼓,守个衙门坐堂,真要他们审查如此大案,实在是强人所难,关键此事牵扯重大,朕必须要有足够的把握,掌控局势才行,想来有些想法之人,会忍不住的。

“三司会审,这是要大办此案的,伱来说说,是你想的,还是别人给你出的主意,你来给朕解释解释!”

跪在外面的御史大夫曹贤亮,听到武皇在内质问,声音都打着颤音,

“回,回陛下,是臣无用,作为御使以来,毫无建树,只能守着部堂值守,全没有做主心思,午门外的登闻鼓,放置许久无人敲鼓,臣也就有了懈怠之心,未曾想还有胆大之人敲鼓,臣一时间毫无头绪,又牵扯宁国公府,臣心下慌乱,不知如何调查,所以递了折子,把此案移交给大理寺还有督察院,三司会审,决不能冤枉宁国府,彻查此案。”

说完,又是叩首一拜。

可是武皇听了,满脸的不愉,就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废物,最多是听话,却没有能力为君分忧,登闻鼓既然有人敲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御使用人还是要听话的,至于说三司会审,还需要吏部之人参与进去,勋贵那边也要出人,要的是平衡,想到这,就把御使大夫训诫一番,

“你倒是实诚,一推出去,你就没错了,此事确实需要三司会审,至于怎么审,还需要朝臣细细探讨一番,不能草率,至于你,要看好登闻鼓,还有御使的责任,有言官闻风而奏,紧要的事,必然要给朕拿过来,不要声张,可明白。”

“是,陛下,臣明白。”

“嗯,明白就好,奏折留下,回去准备在朝会上说说怎么回事,把那个言官看好,随时上朝。”

“是,臣,告退。”

御使大夫大喜,赶紧磕头退下,而奏折则被戴权拿过来呈递给武皇手中。

周世宏简单的翻看一下,言辞凿凿,写的犀利,是一篇好文章,执笔之人是个人才,只是太过莽撞,这一头扎过去,太猛了可能要呛死,但也是试探的机会,四万八公该如何应对。

忠顺王府,

忠顺王周建安刚刚回到府邸,就有一官员在府上等候,在廊儋上立在那,见到王爷回来,立刻拜道,

“王爷,下官有要事禀告,”

周建安见到来人是修陵寝的主官,面色微变,望着庭院里昏沉的天色,皱了皱眉,手捻胡须,沉声道,

“知道了,客厅回话。”

“是,王爷。”

陵寝主官急忙点了下头,也不敢多话,随着王爷进了客厅,等王爷落了座,陵官站在那继续施了一礼,

“王爷,属下有要事禀告。”

与此同时,忠顺王府后街道,有几骑慢快马,扬鞭疾驰而来,马蹄铁踏过青石板路,发出哒哒之音,到了地方之后,内务府工事监察太监急匆匆翻身下马,将缇绳随意一扔,跑进了府邸。

后门守卫的管事一愣,这不是内务府的人,来这做什么,纳闷间未敢出言问询,内务府来的太监却并有没理会他人,一路快步走到庭院,身形踉跄一下,直奔厅堂而来,

还未进门,惶恐道,

“王爷,大事不好了,”

“原来是宋公公,什么事那么慌张。”

忠顺王面色不愉快,自己这边正有要事相商,如此不懂规矩闯进来,

宋公公面有死灰之色,呢喃道,

“王爷,皇陵,皇陵那边…出事了,“

宋公公面色惊恐,压低了声音说道,

“出大事了。”

周建安瞳孔一缩,急忙站起身问道,

“宋监工,皇陵那边,到底出了何事。”

“皇陵东首的地宫塌方,有匠户至少六百余人正在施工,全部困在陵寝地宫里,还有两位主建的大匠也在下面,地宫里间房舍、游殿,寝宫也尽数坍塌。“

内务府监工宋公公断断续续,脸色灰白,声音还颤抖的嘶哑声,急速说道,

“皇陵坍塌,杂家是宫里的监工,出了事必然是被第一个被问罪的,只怕脑袋都要搬家了,王爷,杂家”

恍若一颗惊雷平地炸响。

忠顺王身形晃了晃,惊呼道:

“怎么会?不过是一个小震,本王府下房舍仅有一处坍塌,皇陵何缘坍塌?父皇的寝宫也……塌了?”

说到最后,心头一惊,只觉手足冰凉,是了,原本土木用料就是太差,因为户部那边银子被皇兄锁了,拨银太少,内务府这边也给的不足,土木采购也是自己上下其手,低卖高卖,如十成的银子用至半成也不足,再分润给他人的油水,最后用于修建的陵寝寥寥无几。

可之前问过寻来的匠作使,还有几名大匠户,都说并无大碍,怎么连那点儿大震都承受不住,就塌了?

再看向身后的了陵官,问道,

“你来此也是说的这个事?”

“回王爷,是这些,还有刚刚,在陵寝的驻地,匠作使他在屋内自尽了,”

陵官也是惶恐不安,虽然自己不参与督造,可是匠作使自尽,自己身为陵官,必然受到调查,该如何应对。

见忠顺王面色灰败,一副六神无主模样,宋公公等人的心也是凉了,恐怕身死之日不远矣。

“王爷,您可要想个办法啊,咱们都是一条船的人,杂家可都是为了王爷您啊。”

“本王,如今还能有什么办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