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724章 要不小赌一把

红楼之平阳赋 第724章 要不小赌一把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724章 要不小赌一把

第724章 要不小赌一把

含元殿,在篝火的照应下,依旧是蓬荜生辉,大气凌然。

入院的大门两侧,行军大帐早已经支了起来,排的整整齐齐,就连拒马也都做了出来,立在道路两侧,青石板的路面上,整齐的火盆分两侧而立,把路面照应的如同白昼一般。

院子中央的篝火旁,

张瑾瑜和襄阳侯柏广居,武英殿的储年,分主次位子并排而坐,面向南方,等着诸多考官的到来,瞧着被打扫一尘不染的路面,张瑾瑜笑了笑,问道;

“二位,索性现在无事,不如咱们打个赌,十两银子的赌注,猜猜,今个这个大门,谁先进来?”

二人一听,显然来了兴趣,襄阳侯柏广居身子往后靠了靠,换个舒服姿势,点了点头,

“既然侯爷有这個雅兴,为兄就跟了,不过这个彩头,是不是小了些。”

也不知真假,襄阳侯竟然摆起了派头,

张瑾瑜本想出言奚落一下,再加重注,但是一见到身边的储年大人,还需要照顾其脸面,

“哎呀,不愧是咱们的襄阳侯,财大气粗,俗话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无非是开个玩笑,哪里能认真的,你就说说谁能第一个来吧。”

听见张瑾瑜有些赖皮的话语,柏广居无奈的摇了摇头,“还是侯爷的嘴厉害,什么话到你口中,就变得都有理了,既然要猜,那就是谁都能说了,为兄也不客气,就选沈中新沈大人,他第一个来,”

也不怪襄阳侯这样选,沈中新一直雷厉风行,做事有板有眼,想来应该是来的最早,“这倒也是,沈大人做事一丝不苟,此事应该也不会来的太晚,这第一个入门的,理应是他。”

储年大人坐在身边,想了想沈大人平日里的为人,不说矜矜业业,但也是恪尽职守的人,所以,储年竟然也跟着附和道,他们二人一唱一和,让张瑾瑜噗嗤一笑,还真是想夸人,不一定需要夸出来,

“啊哈哈,哎呀,没想到沈大人的人缘那么好,竟然让你们二位赞誉上了,他要是知道,那不得好好谢谢你们二位,不过,这么说吧,谁都能来第一,就属他沈中新不会第一个来的,信不信?”

见到洛云侯笑呵呵的样子,二人皆是摇头不信,按照沈大人的府邸算路程,也绝不会那样慢的,毕竟距离皇宫也不算是很远,储年也没想出来洛云侯是何原因这样说,出声问道;“侯爷,您既然这样说,应该有其道理,不妨说出来个一二,让下官听听解释。”

“先别说这些,既然打赌了,先下注,你们二人是不是都押注沈中新能第一个到,”

张瑾瑜摆了摆手,追问着,不管什么赌,都是先下注,买定离手。

储年报以微笑,无奈摇了摇头,“还是侯爷精明,今个还真的押注沈大人了,想来应该是他。”

“好,既然如此,本侯也选一人,”

张瑾瑜摸着手中的茶碗,想了想心中的那些人,谁能来的最早,是那些言官,还是阅卷的官员,忽然,脑海中想到了两二人,一个是言官严从,另一个是大理寺的冯永文,只是他们二人之间,会是谁呢?“想了一下,还真有几个人选,但是既然赌到个人,本侯就选言官严从,他应该是第一个进来的。”

之所以最后会选他,无非是因为仗着他年轻,腿脚快,至于冯永文,会先来,但是上一次来了私信,说是邀请好友孟历一同阅卷,这样一来,就怕孟大人寻他一起来此地,这就慢了,所以最后,还是严从,此人刚正不阿,虽然见了一次面有些变通,更应该说明此人适应力极强,又把宁国府给敲了登闻鼓,胆子大得出奇,粗中有细,是个有想法的人,不过,洛云侯的话,也让身旁二人哑然失色,皆是不理解,为何侯爷会选一个言官,不过大部分言官,是作为巡考官的,怎么会来得那么早,理解不了,尤其是严从,旁人避之不及,洛云侯还真是,“侯爷,您这个押注之人也太过,出人意料了。”

储年张了张嘴,本想说此人太过犀利,到最后换成了出人意料,严从现如今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私下里都在传,此人乃是大武第一言官,不要命的主,未想到,洛云侯竟对此人另眼相待,襄阳侯身子微微顿一下,没想到侯爷竟然提起此人,现如今勋贵里,都在传言官的事,尤其是这个严从,谁提他的名字,都是咬牙切齿痛骂一番,虽然动不了严从分毫,过过嘴瘾解解气也是好的。

但是看到洛云侯的态度,就知道严从做的事,最起码是合乎侯爷心底的,倒是宁国府贾家,算是流年不利。

“侯爷既然能选择他,严从,可有什么说法?”

“还真没说法,就是直觉,本侯心中忽然想起了他,你们说怪不怪,”

张瑾瑜也有些纳闷,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还没睡呢,就能想起此人,还是因为宁国府的事,太感激他了,

这样的解释,让襄阳候他们二人无言以对,储年只能端起茶碗,喝了口水,问道,“好,既然都下注了,那就等等,看看到底谁能第一个来,对了,侯爷还没解释,为何沈大人偏偏不行,下官想了一会,也没想明白,”

储年大人好似胜利在握一般,故意问道,说不得来的最早的,会是那些阅卷的考官,绝无可能是那些年轻的言官,“那本候可就说了,储年大人别后悔,”

张瑾瑜看着储年他们二人,怎么说来着,死鸭子嘴硬,就卖了关子,

“侯爷尽管说,下官听着呢。”

储年又把手中的茶水一饮而尽,来了兴趣。

“好,本侯也不卖关子了,要说平日里,这第一个来的或许还真是他,但是今日,绝无可能,要知道户部那里,虽然清算了户部账册,但是烦心事那么多,必有牵挂,如此一来,恩科的事来的着急,准备不充分,来的不就要晚了。”

张瑾瑜估摸着应该是如此,说的头头是道,听的储年大人有些楞眼,说的好似也对啊,不过,个人看法,似有千变万化,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看一看身边的襄阳候柏广居,见其面色不变,问道,

“柏兄,你怎么看?”

“呵呵,侯爷这是偷换概念,刚刚所说的是有道理,可是沈大人不同,据我所知,沈大人办事一丝不苟,这些事或许早就备齐了,即使心情不佳,也不会耽搁恩科之事,反观侯爷所押注之人,乃是六部言官严从,此人状告宁国府的案子,一直悬而未决,必然分心此事,要我说,他才是心中焦急,不一定能准备好呢。”

说完,微微笑了笑,摸着桌子上的茶壶,给自己还有储年大人的茶碗里,重新添了茶水,笑呵呵坐在那,好似跟真的一样。

不过,未必说的没道理啊。

张瑾瑜想想,也有些摸不准了,斜眼看了襄阳候一眼,不愧是勋贵里的智囊人物,不管说的真假,有一套。

“还是柏兄能说会道,是不是真的,那就拭目以待吧。”

孟府,

都察院的孟大人,也是刚刚回了府上,入门的时候,就碰到洛云侯府的亲兵传话,

“孟大人,侯爷传令,所有考官必须今夜入殿,不得有误。”

“是,下官接令,”

也不等孟历再多问一句,亲兵直接翻身上马,一拉缰绳就疾驰而去,一眨眼时间,就隐没在街口处,只剩马蹄声传来。

看样子挺急的,想想也是,含元殿考官可不少,个个通知时间紧迫,又想了想都察院那边,也不知顺天府抽了什么风,把历年积攒的案子,重新整理送了过来,还有的悬案也送了过来,不知徐大人什么意思,思索间,迈步进了大门,

“老爷,您回来了?”

“嗯,夫人和小姐呢?”

孟历随口问了一句,想到前日,女儿登门荣国府,见了主家,也见了那个贾宝玉,听女儿所述,好像也只是中人之姿,并无出彩的地方,和外界传闻,明显不符,是荣国府藏拙,还是本来就故意为之,实在是费解,但是也听女儿说,此人参加了科举,持的是红签,这样一来,自己反而能好好观察一下了。是不迟疑,准备好东西,这就收拾一番去含元殿,也不知洛云侯为何那么着急,一路想着,

就到了后院,只见正堂屋内,灯火通明,显然夫人还未睡,推开门,就看见自己夫人和女儿,坐在内堂屋里炕上说着话,“夫人,怎还未睡?”

孟夫人此时早就听到动静,知道是郎君来了,起身就走过来给孟大人更衣,

“这不是担心老爷你吗,正好,月云也睡不着,妾身就和女儿说一些体己的话,说来说去,还不是荣国府的事,”

孟历刚想把袍服脱掉,忽然想到还要走,又把手停住,让准备接衣衫的孟夫人有些诧异,问道;“郎君可有事?”

“嗯,差点忘了,劳烦夫人把准备好的东西收拾一番,为夫今晚就要去含元殿,”

说完,走到桌前坐下,倒了碗茶水喝一口润润嗓子,走得急,连口水都没喝。

孟夫人明显有些惊讶,去含元殿,不是明日里去的吗,怎么会在今晚,

“郎君,为何今晚就要过去,历来科举,不是只提前一天的吗,怎会?”

“为夫也不知啊,是洛云侯派亲兵传的命令,说是侯爷下令,所有巡考官必须今夜入殿,不可有误,具体如何,还不知晓,”

孟历还真没想明白,什么事那么着急,不过主考官就是代表圣上,不能不听,听到郎君的话语,孟夫人脸色也不好看,三更半夜,瞎折腾什么,起身叫了身边伺候的丫鬟,让她去传话,把准备好东西装马车上,安排好之后,就回了内堂,“老爷放心,东西早已备好,搬上马车就行,但是女儿的事,伱要上心,这府里府外都等着信呢。”

孟夫人着急的原因,就是因为女儿年龄到了,另一方面,她偶然得知,冯家丫头那边,冯夫人准备来个榜下捉婿的戏码,给她女儿冯太英许个读书人,“你着什么急啊,等恩科结束才能知道,为夫心里记着呢。”

孟历水都没喝完,又被孟夫人把茶碗夺了下来,

“你就拿话敷衍我,你可知冯府那边,准备来个榜下捉婿的戏码,给她女儿冯太英找个好人家,这样就没人记得宁国府的事,你这个当爹的,怎么就不着急呢。”

看着火急火燎的母亲,孟月云有些羞涩,伸手拽了拽孟夫人衣袖,喊了一声,“娘,爹刚回来,您这样,”

“什么这样那样的,你也是个不争气的,也不知是不是犯冲,没遇上一个好人家,”

孟月云话还没说完,又被孟夫人给骂了一句,那火气,逮谁怼谁。

“夫人喝口茶,消消气,你说的不无道理,冯兄此法,也是逼不得已,虽然那事没有外传,毕竟能知道的,都知道了,其女太英,也是冯兄掌上明珠,他哪里不着急,只能出此下策,把祸患消除于此,

至于月云,选则太多,就算是现在入了荣国府,也是荣国府二房管家太太,以后就算分家,也能富贵一方,毕竟二房嫡脉老大,早就去了,头上也没兄嫂压着,当然,那贾宝玉有才不是更好,”

孟历放下茶碗,说的也是肺腑之言,这几日里,荣国府那边也算是打听清楚了,虽然事情繁杂,大体是了解个明白,不愧是老太君,王家,洛云侯都有牵扯,只要不犯错,富贵犹在,孟月云没想到父亲变化那么大,这是同意的意思,“父亲的意思是同意了?”

“暂且还没有,俗话说骑驴找本,万一,今岁恩科有极为出彩的人,学学冯兄的想法也未尝不可,哈哈。”

孟历竟然笑呵呵开起了玩笑,孟夫人则是脸色不喜,直接拒绝道;

“说什么胡话,绝对不行,榜下捉婿,说得好听,但是一不知其人品,二不知是否隐瞒娶妻之事,内外不知底细,如何能随便把女儿嫁于他,不妥。”

孟夫人显然是急了,脸色涨红,埋怨着孟大人信口开河,孟历连连苦笑,安慰着,

“夫人万不可着急,为夫刚刚说笑罢了,月云自然不能随着那些举子,去过苦日子,不光你说的那些,还有一点,人言可畏,榜下捉婿说得好听,但是大武立朝以来,就没了这些规矩,入乡随俗,咱们怎么可能那样做,这次,女儿看的中意就成。”

听到郎君服软,孟夫人脸色这才好看许多,平日里也只有女儿贴心,儿子尚小,还看不出来,所以,亲家自然是要挑一挑,“行了,时辰不早了,你和月云早些睡,为夫这就去了,太晚了也不好,就是不知冯兄那里,”

想到这,也坐不住了,理了理袍服,放下茶碗,竟然起身离去,让孟夫人,和孟月云有些担心,还想出门送送,就被孟历拦下,

“你们别跟着了,府上,万事小心些。”

留下一句话,

孟历这才转身离去,到了府外,直接登上马车,

“驾,”

随着车夫一声吆喝,马车缓缓而动,

坐在车上的孟历,看着车内,大包小包的包裹,心中一暖,还是夫人心疼自己,

“小孟,转道去冯府,”

“是,老爷,您坐稳了。”

车夫又是挥舞鞭子,抽了一下,马车在街口右转而去。

人走后,孟府的大门随之禁闭,孟夫人复又拉着女儿的手回了内堂屋子,

“行了,别担心你爹,过来,今个,咱们娘俩睡一床,”

“嗯,”

孟月云乖巧的点了点头,坐在椅子上,还在想着爹爹说的话,也不知是真的话,还是玩笑话,看着女儿这样子,孟夫人心疼的要命,坐下来,问道;“月云,还想着那些事呢,俗话说船到前头自然直,路都是人走的,想得再多也是无用,只这一次,看看荣国府二房的贾宝玉,是真有其才,还是银枪蜡头,当然,要是真的不中用,并不一定不好,你可明白?”

孟夫人低声耳语,如此说法,让孟月云很是无解,

“娘,此话怎讲。”

“哼,怎讲,”

孟夫人冷哼一声,内宅的事,就是和那些妾室打交道的事,无非就是这些勾心斗角,哪一个不想给自己生的崽捞些好处呢,

“就看你怎么过了,正室夫人,除了要管一大家子用度,就是和那些妾室争斗,那贾宝玉痴傻一些也好,省了你许多烦恼,有了子嗣之后,就甭管他了,要是真有真才实干,你反而过得累啊,那他就不可能不娶妾室,内宅的事无非就是这些,你从小聪慧,还看不明白。”

一番话,

说的明明白白,孟月云岂能听不出来,母亲内里的含义,好似也是这样,荣国府那边,两房嫡子的几人,都只是娶妻,没有娶妾,怪不得管家的二奶奶如此威风,或许就是如此(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