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744章 金陵的雨不小

红楼之平阳赋 第744章 金陵的雨不小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744章 金陵的雨不小

第744章 金陵的雨不小

夜幕降临,

江南金陵城上空乌云密布,仿佛压低了整个天际,片刻后,雨丝如细针,开始悄无声息地落下,紧接着,哗哗的雨声迅速响起,仿佛千军万马奔腾而下。

本还是安静的金陵城,瞬间喧闹起来,

忽然,一道银色的闪电划破天幕,紧接着是一声声震耳欲聋的雷声,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吓得不少百姓,四散躲雨,

“报,知府大人,南城秦淮河水位暴涨,已经过了警戒水位。”

“报,知府大人,城内镜湖水位大幅上涨,已经淹没第一层阶梯。”

金陵知府衙门,

知府贾雨村坐在衙门正堂,一身官服一尘不染,看着来回报的差役,神色难堪,这才片刻的功夫,河水就暴涨了三成,也难怪,外面的雨下得太大了,好像也是今岁入夏后的第一场雨,来的倒是晚了一些。

只是想到今夜,京城来的杨公公,要不了多久,就会到了码头,又该如何迎接,也不知杨公公此番来江南又所为何事,“知府大人,外面雨势太大,不少官员问询,是否还去码头迎接杨公公,还是在城里等待即可。”

金陵同知胡大人,步履匆忙的走了进来,一抱拳问道,

身上的蓑衣早已经湿透,脚下的一双靴子,也是泥泞不堪,显然,雨势太大不是说笑,尤其是脸上的愁容,挂在脸上,老远就寻得见。

“文玄,不必惊慌,更不必忧虑,杨公公不是没来过,有些事也不是我们这些文官,能够插手其中的,你也不想想,这段时日,江南闹得最凶的还不是景大人他们,京城的大公公,没声没响的,说来就来,你说,当如何?”

贾雨村坐在府衙大堂书案之后,尤自镇定的抬起头,一双精明的眼里,散发着自信的神色,显然,如此气度的知府大人,显然是胸有成竹,或许,机会就在眼前,

“大人的意思,宫里面这时候来人,是为了苏州织造局,还有江南改田为桑的事,那不是就说,在咱们头上,又来了一尊菩萨?庙门可就多了!”

衙门同知胡文玄一脸的惊惧,刚来的这位大人,和布政使庄大人闹得不愉快,没过多久,又来了一位杨公公,听说还是宫里司社监的掌印,这尊菩萨的分量可不轻啊。

“大人所言在理,下官有句不该说的话,也不知朝廷是不是想当然了些,改田为桑,乍一听是好的,可是江南上好的田亩之数,尽在世家勋贵手里,百姓的田亩寥寥无几,不说盐商,就说苏州织造沈万和,所有生丝产出都需要经过他的手,要想从他手里过一层,可不是简单的脸面问题,至于让百姓改田亩种桑叶,更是无稽之谈,哪有人愿意啊,”

胡文玄好似是在抱怨,其实也是提醒,俗话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就怕上头的菩萨多了,他们这些人,左右为难,办了事,还落得埋怨。

贾雨村面色阴沉不定,站在书案之后,来回踱步,想到这几日,庄大人来信,要自己看好自己一亩三分地,不得插手江南改田为桑的事,另一边,景大人则是发了公函,要衙门知府,负责收税定田亩的档案记录,并派人协助巡阅使衙门的人,负责收税,一个衙门,两个政令,听谁的,此时再来一位大公公,看样子想躲也躲不过去了,

“现如今,能应付就应付,应付不了的,就拖着,景大人那边,衙门该记录记录,至于收税的事,暂且不急,庄大人那边,咱们就经常汇报,至于杨公公这边,别人不去,咱们必须去,码头那边,你我二人同行,咱们也该为自己想想了!”

贾雨村在心中盘算了一番,他作为金陵知府,这些事怎么也绕不过去,一个庄大人,一個景大人,再加上一个就要到的杨公公,江南这点官场,必生波澜,如何做事更是需要仔细斟酌,所以杨公公那里,必不能怠慢,别说是下雨,就是下刀子,也要到码头迎接!“是,大人,卑职明白,人马车架,早已经备好,就在府外等候,大人,何时动身?”

同知胡文玄抹了脸颊的雨水,沉声回道,府衙的准备都齐了,甚至于,衙门这里,还单独包了一处酒楼以做备用,说来也奇怪,布政使庄大人,竟然没有派人来交待,这接应杨公公的议程该如何,奇了怪了!

“事不迟疑,现在就走,咱们不走西城门,走南城门绕道,直奔码头,杨公公那边想来也就是今夜,应该就会到了,而后,接了杨公公的架,再一同回城,至于其他人如何迎接,遇上了再说!”

贾雨村眼中精光一闪,江南政坛,谁不想插手其中,与其被动牵扯进去,还不如主动寻求机会,想之前,庄大人派人来传话,记录田亩的事,万不可参与,就在庄大人传话没到一日,景大人也派人来,说是,田亩之数记录,务必要细细记录在案,做到能随时查阅,私底下的意思,不就是庄大人想阻拦,景大人改田为桑的事吗,但是为何要阻拦,是政见不同,还是背后有人指使,贾雨村想了几日,百思不得其解,随后几天,就有公文到了,说是京城御马监掌印,杨公公南下,有消息传来是要接管苏州织造局的,宫里面来人,也想要插上一手,这样说来,

改田为桑的事,势必要执行下去,那庄大人,恐怕就独木难支了,除非东王府的人插手。

“报,大人,车架已经备好,随时可以出发,南城门处,有我们的人接应,并且景大人传话,所有官员去西城门集合,另外沈员外在江南春已经备好宴席。”

堂内,

有衙役来报,贾雨村此时已经回神,看向还在等候的胡同知,立刻走下高堂,

“咱们走,同坐一辆马车。”

“是,大人。”

胡文玄点点头,转身跟上,而后,马车缓缓的消失在雾雨中,总归是先一步离去,不少衙役身穿蓑衣,紧紧跟随在后面,只是一些繁琐的旗子,都被撇下。

此地衙门的变动,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一切显得静悄悄,就算有着动静,随着雨夜的大雨,一切悄无声息。

“轰隆隆,”

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照亮雨夜中的金陵城,就算是镜湖的湖水再平静,如今也是雨声入耳,水声入墙。

甄家后院书房,灯火通明,堂内的书案上,整整齐齐的放着两封书信,而且书信的封漆,皆是被撕开过,书案之后,坐着的是甄家二爷甄应嘉,堂下站着的乃是大掌柜乔红月,“哼,真有意思,那么多日子了,景大人竟然能坐得住,坐得稳,核查田亩之数,不过是小事,应该早就算清楚了,江南多少上等良田,多少下等田亩,凭着景大人的手段,不难不知道,你说,这封信来的,什么意思?”

堂下站着的乔红月乔大掌柜,闻言一愣,微微颔首,弯了身子,一抱拳回道;

“二爷,自从上次,小的把织造局秦主事的一些账册,送到景大人的府上,景大人的笑容做不了假,只是这几日,为何景大人一直不动手,想来应该就是等今日,杨公公今夜到金陵城,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哈哈,说得好,这封信,就是景大人写的,田亩之数核查完,还来问我,改田为桑之策,应该从哪里入手,呵呵,明显就是试探,他想怎么改,还需要问其他人,简直是笑话,”甄应嘉也有些怒意,本想把织造局的事给甩掉,谁知景存亮那个老狐狸,竟然没有上钩,织造局所有人员一动未动,沈万和更是把江南最大的酒楼都给包了下来,准备迎接杨公公,是他提早知道了杨公公会来,还是景大人给传的信,如此张扬的做法,可不是沈万和以往的性格。

“二爷,莫焦莫燥,景大人身负皇命,他不得不去做,可是江南的这些世家勋贵,霸着田亩之数,多达半数之多,景大人想要改田为桑,那粮食产出就无以为继,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景大人的思量,现在动手太鲁莽了,所以他必定要缓一缓,至于”

乔大掌柜又是微微颔首,迟疑了一下,回道;

“至于织造局的沈万和,确实有些反常,小的觉得,不是他沈万和想这样,而是他故意为之,杨公公从京城南下,此事极为隐秘,他一介商贾可比不少江南的那些大人知道的晚,亦或者说,不是景大人传的话,会不会是杨公公提早就派人知会了他,”

乔红月的话,让二老爷甄应嘉浮想联翩,有没有可能,就是因为沈万和的动作,让景大人有了顾忌,不敢动手,毕竟江南第一富商沈万和的名头,可不小啊。

“你说的也没错,很大的可能,就是如此,沈万和那么大的转变,的确耐人寻味,有些话,他从不和甄家说,”

甄家二爷叹口气,要是沈万和和甄家联手,江南地界生丝锦布,尽在他们掌握中,有些事,有着这些富贵,何必再去做其他的呢。

“二爷,沈万和恐怕有沈万和的苦楚,甄家每年的锦布,可都没有少一批,要是他真的和咱们联手,恐怕沈万和的日子就没几天了,东王府,还有布政使庄大人,到如今,可一点动静都没有呢,小的也是加派了人手四下打探,只发现金陵盐商苏胖子,在撒银子四下采买物资,小的回到了商会,几乎把所有库存全盘给他了。”

乔红月回来的这些日子,把甄家商会里面的库存之物,全部以低价盘给了金陵第一盐商苏家苏金凯,如今的苏金凯可不是以往那个嚣张跋扈的样子,攀上了洛云侯府之后,愈发的低调了,几乎在江南寻花问柳之地,寻不见他的身影,但又处处是他的身影,也不知苏家到底奉上了多少银子,北上的船只几乎没有断过,匪夷所思,提到了苏州盐商苏金凯,甄应嘉的眉目就显得有些不愉快,也不知此人有多大的造化,能攀上侯府的富贵,还有那个黄如泰,近乎和狗一般的跟着,这几个月,可谓是在金陵城风光了一阵子,各大商会都有他们的身影,银子也是大把的往外散去,着实震惊了不少人,尤其是不少官员的注意,可惜,无人敢动,只能眼见泼天的富贵往北而去,只因为洛云侯那个杀才,刀子太过锋利了,

“哼,苏家之所以那么风光,第一个就是攀附上了洛云侯,想来洛云侯抄家时候,贪墨的那些金银玉器,古董字画,还有银子都留在苏家了,记得前些日子,不少官员府上,什么时候多了好些东西,还不是苏家送的,要说苏金凯也真的替侯府卖命了,江南各大商会这一阵子,银子可是赚了不少,”

说完,踱步到书柜之前,拿出台子上的一个云纹玉雕,温润夺目,在火光的照耀下,更是异彩连连,这个就是汪家私藏的宝物之一,只可惜汪家了。

“回二爷,是赚了不少,仅仅是小的商会,南城和码头的几个仓库,全都空了,连内府历年的陈货,都被买的一干二净,府上不少的暗账,都抹平了不少,倒也是好事,尤为难得的是苏家给的真金白银,所以小的回来之后,把带来货物,换给江北那些世家,换回了不少铁料和粮食,和苏家接触一下,苏家竟然出了三倍的银子,全盘了下来,二爷当年在北王府留下的暗账,也给平了。”

乔红月顿了一下,小声的说着这些密事,虽说苏家举动可疑,但是甄家借着此等机会,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嗯,那咱们的猜想就是对的,也不知洛云侯抄家,抄出了多少,苏家是明面上的,万不可动,动了他,洛云侯可真敢动刀子的,只是不知关外到底是不是真的苦寒困顿,这么缺钱粮不成。”

这也是不少关内世家和勋贵一直在意的,早些年的时候,女真人肆虐,外外别说商路了,就是很多小家族都是直接搬迁到了关内,平阳大捷之后,少数恢复了商路,也只是到了平遥城,至于再往北的平阳城,也没见到何摸样,不过洛云侯的兵马,在京城大比的时候,确实震惊天下,

“二爷,甭管他是不是真的,姑且算他是真的,朝廷那边,可是不惜代价的把流民全部往关外送过去,这些人可都算是洛云侯家奴,就算是奴才,这饭食,也需要管的,朝廷的目的再明显不过,小的在北地的时候,可听说了,关外平遥城外,时不时的还有女真骑兵掠过,要说女真人能咽下那口气,谁能信。”

乔红月在云阳郡的时候,可没少打探北地的事,尤其是关外洛云侯的封地,本以为女真人退了之后能老实一些,但恰恰相反,有不少走私的商会,皆是损失惨重,一方面是平遥城的驻军查得严,另一个就是城外草原上,时不时有女真人骑兵掠过,凡是遇上的,基本上就凶多吉少了,也引得落月关守将,不到落日的时候,就禁闭城门。

“嗯,也是,”

甄应嘉拿着玉石细细摩挲一番之后,又重新放在书柜上,毫不起眼,谁也不知道此玉价值连城。

转过身,回到书案之后,理了一下袍服上的褶皱,复又坐下,拿起了另一封书信,笑了笑,“洛云侯暂且不说他了,五年之内,他是没有太多精力和实力,注意关内,朝廷运送流民去关外,未必不是压制他,至于五年之后,洛云侯府要是挺了过来,未必不是另一个西王,”

脸色凝重,又闪过一丝迟疑,此事,未必没有人想不到,或许朝廷,另有深意,拿起的另一封书信,又重重放在桌面上,

“这封信,是江南布政使庄大人三日前来的,说是江南之地,一直风平浪静,有些事做不得,甄家能放手就放手。”

“二爷,这,庄大人的意思是?”

乔红月有些没听明白,按理说景大人做事,庄大人即使不给便利,也不会横加阻拦,可是为何,庄大人明里暗里,非要阻拦呢?“是啊,庄大人又是何等意思,景大人改田为桑也不过是朝廷的命令,庄大人按理说不会这么不理智,就算不同意,也不该横加阻拦,想来,这是触动庄大人的利益了,就在那些田亩之上,必有文章,亦或者是其他的事牵扯,罢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甄应嘉也是少许无奈,虽说甄家在江南无人可撼动,但许多事也由不得他,

“二爷不必担心,无论是谁,在江南都要给甄家几分薄面,至于上面的事,二老爷装作不知不就成了,今夜,杨公公的楼船就要到码头了,景大人也传了话,要不少官员士绅,就在西城门阁楼上等候,毕竟外面雨势太大,”

“呵,在西城门阁楼上等候,要说真的去迎接,那也是在码头迎接,可是在西城门上,这算是有礼,还是无礼。”

甄应嘉微眯着眼睛,略有些思索迟疑,觉得事情可没有这么简单,织造局那边,杨公公到了,景大人就没了染指的机会,这样一来,后续能出什么事不好说啊。

“沈万和可去了?”

“回老爷,并未去,好像说是在酒楼等候。”

“这个老狐狸,”

乔红月的话,让甄应嘉神色一动,看来杨公公也不是没有人的,恐怕这个沈万和,是攀附上去了,

“那咱们不去西城门,酒楼那边也不去凑热闹了。”

“这。是。二老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