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761章 祸事临门何解

红楼之平阳赋 第761章 祸事临门何解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761章 祸事临门何解

第761章 祸事临门何解

荣庆堂内,

气氛刚松下来,复又紧张起来,一波三折,众人看向那过来报信的婆子,贾母苍老面容上不由现出一抹诧异,喃喃问道:

“这时候,宫里来人上府上做什么?”

心道,难道是因为那日闹得笑话,不应该啊,就算是顺天府想找麻烦,也不会先闹到天家那里,再说了,除了闹事的两个小崽子,其余人都放了回来,说明徐大人本意,不想闹大,会是什么呢,

王夫人在一旁坐着,面色澹漠,本还轻松的面容上,听着这话,似是同样想到了这一层,心头不由“咯噔”一下,转眸打量向那婆子,一颗心倒也随着手中的佛珠,齐齐攥紧了起来,不会是宝玉在宫里面出了事吧。

堂内在座的人可能有些不明白,烦躁中带着许些不安的焦躁,让人心中难受不已,薛姨妈紧挨王夫人身旁的绣墩上坐着,一张丰润、白净的脸盘上,疑色在眼角皱纹的沟壑中聚起,却有些看不懂门道,只得转眼瞧向自家女儿宝钗。

宝钗察觉到自家母亲目光,只是轻轻摇头,柳叶细眉下,水润杏眸中见着丝丝讶异,这几日,她倒并未听到荣国府还有其他的事?想了想,也就是宁国府还有贾家族人闹的事,哪里还有其他的。

凤姐听了叙话声,明艳动人的少妇脸上,讶色密布,心头也涌起如贾母一般的猜测,许些事,传到了宫里。

至于问罪或者嘉奖的圣旨?

都有些不明所以,问罪也不是这个时候,嘉奖又从何说起,贾家一直都是安稳行事,靠着王家和近来的侯府,不说声势大振,却也锦上添花,宁国府那边更是不动分毫,所以一时间狐疑,

这会子,黛玉、探春、湘云也凝睇而望,瞧着那报信的婆子,却从其惶惧的眼神中,渐渐察觉出一些端倪。

林黛玉虽不说话,但是那玉容偏头看了过来,端茶碗的纤纤玉手悬在半空,一双见着恬静、澹然的细眸,滚露深思。

“林姐姐,你说会是什么事?”

惜春还小,坐不住,瞧见此事,忍不住好奇,小声偷偷问了一声,林黛玉摇了摇头,“我也不知,无非想来是前些日子的事,话又说回来,宫里来人斥责,也不是如此啊。”

林黛玉的话,三春具是听到,更有些不解,那不是斥责,还能是嘉奖了。

就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贾母也瞧见了婆子不淡定的眼神,问道;

“出了何事?”

却见那婆子忽地拿一双略显“惊慌”的目光,投向老太君,哆哆嗦嗦的说道。

“老太太,宫里天使,说要宁国府什么,还要宣旨结案。”

那婆子一言既出,几如石破天惊,平地生雷,在荣庆堂中掀起轩然大波。

“啪嗒!”

贾母手中茶盅,倏然落地,一时间,瓷片碎得到处都是,茶水横流,地毯上浸着大片带着茶叶的水痕,在红白相映的地毯上,污迹刺目。

“什么,这么快。”

二太太王夫人和大太太邢夫人,具是有些不可思议,这才几天,就要处置宁国府,不是才刚刚审了一次,就要结案了,王熙凤丰润、妍美的脸蛋儿上,满是难以置信之色,旋即转眸看向一旁的探春,却见探春脸上同样满是不解神色。

宝钗和黛玉,蹙了蹙柳叶细眉,心头涌起阵阵狐疑。

贾母惊闻噩耗,如遭雷殛,苍老身形摇晃了下,身旁的鸳鸯和琥珀吓了一跳,赶紧伸手扶住。

倒是将那婆子吓得一缩脖子,连忙垂下头来。

贾母急声问道:

“宫里为何要要这么着急宣判,贾珍就算是有罪,也不至于没有查明就结案啊?”

难道在家吃喝享乐,安享尊荣,这也犯了国法?

天家不念旧情?

而正在众人说话的空档,忽然屏风后有婆子低声喊着,

“老太太,太太,二老爷来了。”

分明是贾政在前院外书房中,与一众清客相公闲谈着,骤然听到宫中天使至荣府传旨。

贾政径直从外书房与一众清客中离身,先前往花厅见到宫里来的云公公,听其简单叙说经过,心头大惊,随即神色匆匆地来到荣庆堂来见贾母。

寻了众人好接旨,并且在外,贾赦也慌乱的收拾一番,正在着急赶来,让丫鬟先给云公公端茶递水,

“母亲。”

屏风处,一身蓝黑色短领长袍,头戴士子方巾的贾政,心头沉重地走进荣庆堂,往日儒雅白净的面皮,见着惶恐惧怕之色,不等贾母发问,就急声道:“母亲,养心殿的云公公,就在荣禧堂等着传旨,大哥在那接待呢。”

“有没有说什么事儿?”

贾母说话间,上前抓住贾政的胳膊,苍老面容上满是急迫,旋即又问道:

“其他各府可有信传来?”

王夫人、薛姨妈、邢夫人等人也看向贾政,期望能从贾政脸上神色中读到一些向好面来。

听到贾母提及其他各府,宝钗心头微动,水露杏眸盈盈如水,望向贾政。

也不知侯府知不知道这些事,或许是天家故意瞒着呢,恩科才过去一天的时间。

王熙凤云岚出岫的眉眼,笼上一层忧切。

探春、黛玉同样蹙眉,凝神静听贾政言语。

至于荣荣禧堂的贾赦,此刻已面如死灰,心头一时间涌起各种猜测,贾珍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诏狱岂是那么好进的。

不怪贾赦如此想,毕竟,文官中,早就对宁国府所作所为恨之入骨,惊动上天,获罪于京城,算是大逆不道啊。

急匆匆赶来,也是无言以对!

贾政目光复杂地瞥了眼贾母,叹道:“母亲,珍哥儿的事拖了那么久,所有事情早就查有实证,虽然妖道没抓到,可是那妖道被太平教的人救走,乃是皇城司的人亲眼所见,还死了好些人,文官那边,严从再次上书,要严惩宁国府贾珍,文官大多都支持,所以现在天使就在花厅外传旨。”

此言一出,贾母心头就是一沉,苍老的嘴唇蠕动着,惊声道:

“严从,妖道,太平教。”

如今朝廷上下,乃至于整个京城百姓,谁不知道,太平教乃是朝廷心腹大患,欲除之后快,贾珍参合进去,九死一生。

太平教三个字,落在众人耳畔,心头无不一惊。

“母亲,宫里天使还在荣禧堂等着,让大哥暂代贾家全族先去接旨,如是怠慢,不定有不测之祸。”

贾政面色愁闷,开口道。

贾母紧紧盯着贾政,拐杖勐砸地面,斥骂道:“贾家是一体,他何德何能,能代表全族,如今有了机会,竟然还是这样不体面!”

因为武皇一直没有理会宁国府的事,具体如何处置,比如褫夺爵位、下狱论死,再加上贾政所言,和早已经商讨的,贾母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或者说,早有定论。

祖宗的爵位要是保不住,这才是天大的事,至于最后,贾珍下诏狱论死,竟然还排在后面。

贾母长续短叹道:“这可如何是好啊。”

见贾母神色不对,贾政面带担忧,哀声说道:“母亲,还请保重身子啊,珍哥儿案子,由宫里处置。”

“既然如此,其他人留下,你二人同去接旨,”

贾母闻言,不等贾政继续劝着,连忙摆手把贾政往外赶。

贾政见此,长叹一声,也不多言,转身向着外面随行去。

不提荣庆堂中,一片兵荒马乱,人心惶惶。

荣禧堂内,

云公公坐在那安稳着喝着茶水,贾赦站在一旁陪着,堂外,

一众衣衫鲜丽、身量高大的皇城司近卫,持刃在外相候,腰悬宝刀,在廊檐之下列成几队,不避风雨,许是身经百战,神情就多见阴狠。

而轩敞、雅致的厅中,云公公静静坐在楠木椅子上,并未碰小几上的糕点,而是抬起颌下无须的阴柔面容,打量着高悬的赤金青龙大匾,其上赫然题有太祖御笔“荣禧堂”三个大字,一旁还列着“某年某月某日书”。

哪怕不是头一次过来传旨,也为这等累世公侯的底蕴,感慨不已,荣国府体量,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只是宁国府,算是败了,

“如此钟鸣鼎食之家,世受皇恩,却不知珍惜,非要以身试法,以致身陷囹圄,何苦来哉?”

云公公瞧了四下,心思电转之间,就将某种情绪驱逐,心头反而响起一声嗤笑。

就在云公公思绪纷飞之时,只听到沉重而杂乱的跫音,由远及近,只见贾政,一人进入厅中,站在贾赦身边,二人,一个脸色仓惶,一个脸色灰败。

见正主来了,云公公不再等候,“一等神威将军贾赦,工部郎中贾政,并同接旨。”

云公公起得身来,拿出圣旨转过身,冷冷高喝了一声。

贾赦愣怔了下,眼眸低垂,撩开前袍,就在荣禧堂,当初两任荣国公会客宴饮之地,跪将下来,头颅紧紧垂下。

“臣,贾赦,接旨。”

贾政在一旁,一同跪将下来。

“下官接旨。”

因是问罪圣旨,内监中官自也不会允其再寻蒲团,恭听圣旨。

彼时,

外间雾气朦胧,天色阴沉,愈发阴沉的紧了,好似是要下雨一般,刚刚还晴空万里,瞬间就变了颜色,风吹着门窗声,落在贾赦与贾政耳畔,时间都恍若漫长了许多。

云公公高喊:“奉上御,贾珍身为三品爵威烈将军,深辜朕望,贾珍父子,目无君上,枉顾天恩,危害朝廷社稷,信奉妖道,窃取朝廷气运,引发京城之异象,罪大恶极,处以极刑,以正天恩,另,宁国府乃是朝廷勋贵,有恩于朝廷,不忍爵位断送,让贾家族人另选一人,过继宁国府一脉,继承爵位,品级不变,留下恩惠,钦此。”

因为事涉勋贵,牵扯众多,武皇周世宏也算是快刀斩乱麻,直接定了罪,留了恩。

贾赦手足冰凉,听着圣旨所言,只觉字字犹如千钧,压得喘不过气,拜着,声音艰涩道:

“臣,替宁国府接旨,谨遵圣谕。”

“下官领旨谢恩,”

贾政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贾珍父子会断送性命,复又想到,宁国府爵位未丢,心底暗自松了口气,

云公公尖锐、阴柔的声音在这一刻显得有几分诡谲,环顾左右,道:“贾恩侯,接旨吧。”

说完就把圣旨递了过去,贾赦颤颤巍巍的伸手,把圣旨接过来,靠着贾政搀扶,才得以起身。

贾赦面色苍白,如丧考妣,嘴巴无意识翕动,但却一个字都发不出,起身后,想到贾珍还和自己有商队,准备北地走私的事,心中一惊,急声问道;

“云公公,此事还有没有缓和的余地,贾珍是听信谗言,所以才误入歧途,可否有条活路?”

“贾恩侯,宁国府的事,荣国府可别说一点信都不知道,妖道霍乱国公府,贾恩侯竟然不过问阻止,是不是也有失察之罪,”

云公公细长的眸子,打量着贾赦,补充道;

“要不是有着洛云侯的一丝颜面,荣国府的斥责,也少不了的。”

闻听洛云侯之信,贾赦激灵灵一个冷颤,好似大梦初醒,向着一旁的贾政,急声说道:

“侯爷还在监考,他还是主审官,宁国府的案子,是不是要过问一番,救他一救。”

贾政看着已是六神无主、慌不择言的贾赦,暗暗叹了一口气,一时间,却什么话都说不出口。

然而这时,云公公又转眸问道:

“贵府的尤夫人,也是牵扯其中,应一并带走,到宗人府夺其诰命,其人现在何处?”

“什么,公公,一介女流之辈,还要去公堂诏狱不成。”

贾政闻言大惊,这一去,名节身份可就难保了,逼死人的不是,

云公公在前来时,已阅览过北镇抚使递交的卷宗,对案情经过已是了然于胸,定罪之外,就是把宁国府的人全部羁押,诰命尤夫人也要一并处置,但是私下听闻,侯爷那一日让宁国府当家太太躲到了荣国府,所以还有些犹豫。

“郎中勿要着急,并非是下诏狱,到宗人府亲自画押,夺了诰命,就可离去,要是担心,贾官人还可以派人跟着,在衙门口等着,拿了文书之后,再回来,”

这时,外间打探消息的婆子,闻听也要拿尤夫人,吓得几乎打了一个激灵,向着荣庆堂一路小跑而去。

荣庆堂中,

几是一片愁云惨澹。

薛姨妈和二太太坐在罗汉床上,唉声叹气,面色愁闷。

一旁围拢着探春、迎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正自出言劝慰着。

史湘云和林黛玉,都是轻轻摇头。

邢夫人倒是无所谓,面无表情坐在那,眼神翻转,不知道想些什么,更多的是看着屏风处,心里竟然有了一丝期待。

凤姐脸色也不大好看,道:“二太太,您可知是是什么情况?”

“我如何能知,你是管家的,府上里外的消息,你不知,如何来问我。”

二太太心中烦闷,也没有给王熙凤好脸色,让王熙凤吃了挂落,其实,对宁国府的事,贾珍身陷令圄,倒也不知是何缘故,心头似乎并没有……那般急切,或许,爵位还能有落在宝玉身上的希望。

此时,

外间的事,早就传了进来,贾政无法,随后就点头同意,让贾政安排人,跟随这一起过去,又怕污了名节,让府上安排车架护送,至于贾母,只是心神受累,只得在鸳鸯和琥珀搀扶下,起身喘口气,

二太太见人还没来,着急问道;“老太太,可有回旋余地,宫里,侯府那边,可救一救。”

贾母恍若受了提醒,连忙看向一旁侍奉的林之孝道:

“快去打发人看看,侯府那边侯爷可曾留下了话,在派人去玄真观给敬老爷传信,让他抓紧时间回来?”

“是,老太君。”

林之孝赶紧应声出去,安排了小厮直接骑着马,奔去城外玄真观,请敬老爷出山,

屋内,

众人还喘喘不安,婆子跑进来,忽然又喊道;“老太太,宫里的人,去西院,拿尤夫人了,”

“什么?”

王熙凤一声惊呼,这是,尤夫人怎么也会牵扯其中,难不成爵位不保,赶紧问道;“老太太,尤夫人怎会牵扯其中,要去哪?”

“这倒是不要担心,不过是夺了诰命的身份,去宗人府那边,除了身份备档,现如今是要救贾珍他们父子的性命,”

贾母一时间慌了心神,还没有想好怎么办,邢夫人在一旁未说话,看向二太太那边,竟然面色不变,都是人精,想问又不敢问,“圣旨都下来了,如何能救,宁国府的爵位,可是这祖宗传下来的,也不知如何了?”

贾母眼神一凝,狠狠拍了拍桌子,“老大家的,都什么时候了,事关珍哥儿的性命,你怎可还记挂这些,爵位是保住了,可是宁国府一脉,都是祖上的血脉,也应当保下来。”

这样一说,邢夫人暗自有了喜色,爵位还在,袭爵的人,保不准是谁,大房可还有个贾棕的,就连贾母身边的二太太,捏着佛珠的手,也松了气劲,好了许多,想的还是自家的宝玉,宁国府的爵位,未必不是宝玉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