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762章 荣禧堂接圣旨

红楼之平阳赋 第762章 荣禧堂接圣旨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762章 荣禧堂接圣旨

第762章 荣禧堂接圣旨

荣庆堂内,

瞧着众人的脸色,惊闻噩耗,不免乱的方寸,可是宁国府嫡脉真的要死完了,牵扯的可不是一家两家,贾母面色变了变,终究忍不住,急声说道:

“鸳鸯,扶老身过去,咱们一起,再去见见宫里天使。”

宁国府上下,老老小小都牵扯其中,此刻的贾母心头也有了一丝不妙之感,打算再亲自去见见宫里的天使。

这是执掌百年公侯之家的太夫人,还未彻底退化的政治嗅觉。

鸳鸯开口应了一声,然后与琥珀、翡翠等丫鬟,还有林之孝家的等一众婆子,搀扶着贾母,出了荣庆堂。

这时,王夫人、邢夫人对贾政与贾赦二人的安危提心吊胆,也随着一同向着荣禧堂而去,薛姨妈自也不好留在原地,与宝钗交代两句,只能随着王夫人一同前去。

因为一来是诰命夫人,二来都上了年纪,不比年轻媳妇儿、姑娘,纵然是见着中官、内监,也不需怎么避讳。

史湘云苹果圆脸上见着担忧,问道:“林姐姐,我们也去看看吧。”

林黛玉其实也有些担心前面的局势,怎么会这么突然,但见着一众大大小小的姐妹,迟疑了下道:

“这会儿外面都是内监,我们这般过去……”

不好再说,人一多,又不知传了什么话,

“前殿不要去,到后面的帘子,避一避,听一听也是好的,”

迎春等人点了点头,算是应了下来。

一时间,钗黛,迎春、探春,湘云,就连王熙凤也起得身来,领着各自房里的丫鬟,一众莺莺燕燕,向着荣禧堂后堂而去。

此刻已近傍晚,天空乌云密布,疾风渐盛,庭院之中,黑幕如帘似雾,就是这样,雨竟然还未下下来,

荣禧堂中,

因外有近卫、小黄门把守,内里并未点着烛火,视线略显昏暗。

云公公还在等候着,贾政打发下人去唤尤夫人,故而,好整以暇坐在荣禧堂中一熘排开的十六张金丝楠木椅上,端起一旁的茶盅,低头品了一口。

顺便,还拿了糕点送入口中,果真是勋贵府邸,糕点的味道,不输于宫里啊,又想到了宁国府那边的事,贾珍父子就算后来保下性命,可是诺大的国公府,又是由何人来继承,这一点,怕是难了,会不会陛下留的一个后手,历来世家勋贵,夺爵位,不择手段的可不少,吃了糕点,又喝了一口茶品,嗯?怎么有些发苦,刚刚喝的还好,如今吃了糕点,再入口,觉得有些难以下咽,细细品了一口,这是去年的旧茶,入口微涩,这位宫里的云公公一下子就品得出来。

其时,刚刚新春方过,南边的新茶还未到,京城自无新茶下来。

抬起细长眸子,看了一眼贾赦,脸色颓然,一副垂头丧气模样,本该是管家的大房,如今只能困守家中,贾政在一旁陪着,则不敢坐,儒雅面容上满是苦闷之色,低头问道:

“公公,宁国府那边,可还有活路?”

云公公闻言,随着一声“哒”的声音,放下手中盖碗茶盅,白净面皮上竟堆起一丝笑意,云公公的威势,也是越发的威严了,只是因天光昏沉,荣禧堂中未点烛火,半边脸颊藏在晦暗阴影中,隐约有着几分可怖:“如是旁人问,咱家说都不会说,但既是郎中相询,那容咱家细言一二。”

“还请公公指教,下官洗耳恭听。”

贾政面色恭敬,拱了拱手,往前面凑了凑,急声说道。

一旁的贾赦,这时也微微抬起头,仔细听着,试图寻找一线转机,真要是贾家威势不在,下坡路就在眼前,虽然他一向恼怒贾政,恨其母不公,可是也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

云公公点点头,说道;“那日大朝会,想来郎中也去了,登闻鼓响,严从上书,群臣哗然,物议沸腾,科道言官,内阁阁臣皆要严治威烈将军之罪,以正国法!甚至,更有人说,京城贾家嫡脉,不能约束族人,监察其恶,其间或有人揣测,贵府宁荣两支,早已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圣上大为震怒。”

贾政面色一变,心头“咯噔”一下,原本对贾珍遭难的切切心思,反而被对荣国府的担忧取代。

一旦落了口实,祸从口出,宁国府犯事,荣国府定然逃不了干系,一众族人那么多,贾家毫无出路啊。

这并非是手足之情,不及同族之谊,而是荣果府一旦出事,贾府才真正是天塌地陷,再无生还之路。

贾政急声道:“公公,此为无稽之谈,宁国府和荣国府早就分了家,虽然近门,可是宁国府为贾家族长,荣国府就算是想过问,也无从问询啊?”

“贾郎中不必着急,是与不是,你们最清楚,据皇城司来报,恩科科举之后,你们主家拦着族人不准参加恩科,以至于闹得沸沸扬扬,再者嫡脉的家事,也被族人捅了出来喊冤,贾珠之死,大喊冤枉的人不在少数啊。”

话也不多,云公公坐在那,仅仅小声开了口,就把贾政说的脸色惨白,恩科的事,是他夫人拦着的,贾珠的死,亦然与他有关联,科举前,痛打贾珠,有些伤了肺腑,恰巧那几日,天色阴沉,夜冷,受了风寒,其后回来,就落下病根,反反复复,至于为何中举之日而去,他那几日在部里盘账,却也不知,听闻噩耗,痛不欲生,

云公公面色恭敬,朝着养心殿的方向拱了拱手,说道:“幸圣上烛照万里,并未听信这些微浮言。”

也就是说,公公的意思,就是荣国府暂且无恙了,贾政暗地里实为松了口气,只要荣国府无事,京城贾家就会稳如泰山,至于宁国府,荣国府众人,从心底,并未当成贾家人的族长,徒有名分罢了。

云公公说的也是实话,并未有欺瞒,毕竟荣国府的贾赦,闲赋在家,逛窑子是名满京城,任谁都能瞧见他的身影,而贾政又极为古板,在工部做事倒也勤恳,要说荣国府他们二人,和宁国府贾珍搅合在一起,攀附上,就算有进行攻讦。

朝廷也不会信,否则,堂堂言官那些人,早就上书弹劾了,与贾珍沆瀣一气?那还不如告其谋反,更为可信一些。

所以,有些折子,皇上看完后,未批红,直接罢折子,这些都是小云子伺候的时候瞧见的,所以说,贾家动一动,又不多能大动,爵位更不能招惹。

贾赦坐在那,发白的脸色也有些红润,心头这才松了一口气,正要开口。

忽然,一个仆人进入荣禧堂,禀告道:

“老爷,老太太,大太太、太太来了。”

小云子闻言,面色一整,老太君她们来了,赶紧起得身来,向着外间望去。

贾母毕竟是荣国太夫人,一品诰命夫人,纵然是天子见到,以示尊老爱老,也会给予几分薄面,当然前提还是贾家在朝堂中有人,就算是老太君入了宫,也只能去后宫,和娘娘们相见。

小云子为天使,起身以示敬老即可,实不需出外相迎,只是京城多有传言,贾家男子可不惧,但是女子应当多留意,国公府的门面,可就是这群女人撑起来的。

贾政还想问话的时候,听说贾母前来,脸色微变,迎将出去。

这时,

贾母已在鸳鸯、琥珀等丫鬟的搀扶下,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在廊檐下,又有丫头从后面拿着油伞跑了过来,以备不时之需。

彼时,

天空灰暗一片,远处天际传来的闷雷声愈发紧促,庭院假山山石凹坑,树木枝干上,都仿佛感知暴雨将要到来一般,沉闷不动,至于泥土早已湿润未干,还在述说之前雨夜,伴随着微风,将一股刺骨的湿冷之意袭上邢夫人、王夫人、凤姐等人心头。

好似大难将至一般。

贾母迈过门槛,进入荣禧堂正厅,第一眼,自是为云公公那一身红色袍服所吸引,那是上三品内侍总管的袍服,苍老身躯一震,面色苍白,原本的云公公,都已经到如此地步了。

之前跟在内相身边,也不过是一个伺候的小太监,现如今平地青云,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洛云侯统领关外,那些跟随的心腹将领,不还是官身换了一遍,想到这,神色复杂了许多,三春他们的婚事,又想了许多,“母亲,儿子不孝,累母亲花甲之年,还受此惊吓。”

贾政面色愁苦,快步迎上前去,搀扶着贾母,都是他无用,文官不怎么待见他,勋贵这边,又都躲躲闪闪,就算是北静王都叹气不语,他一个小小郎中,如何能把贾珍救出来。

云公公这时打量着满头银发的老妪,整容敛色,说道:

“荣国太夫人,圣上口谕,老太君也勿要着急,宁国府贾珍父子违背国朝律令,轻信妖道,霍乱京城,引为太平教眼线,证据确凿,圣上龙颜震怒,百官群情激愤,命咱家拿捕宁国府上下,只判主谋,余者轻判,爵位还需要来太君斟酌袭爵之人,报于陛下,还望贵府配合。”此言倒是解释,也没有什么客套话,算是把宁国府的事,一并给托付于老太君了。

贾母闻言,转眸看向云公公,问道:“这位公公,只能如此了吗?万般没有一点活路。”

毕竟是荣国太夫人,此刻身在荣禧堂中,许是来自冥冥之中两位国公的“瞩目”,心头自有一股底气,高声问道。

云公公皮笑肉不笑回道:

“老太君,着急也没用,圣上既命咱家处理宁国府的事宜,自是有着证据,以往都是三司会审,如今是三司六部同审,文官勋贵皆有答复,此案无从更改,是铁案,太夫人如要查问,可至宫中求见圣上,不过,依杂家看,太夫人还是另想法子为好。”

贾母一时间,沉默不语,云公公的意思再明显不过,陛下是定下了调子,想要更改,难于登天,只能依次请动太上皇才行,可是去了长乐宫,必须要联系勋贵,最后,只能等贾敬来了再说。

邢夫人、王夫人脸上都有几分不好看,就算是薛姨妈,更是忐忑不安,她可没有见过宫里来的贵人,眼看眼前的人威风使然,隐约有些惧怕之意,就像是初次见到洛云侯一般。

云公公此刻的语气,多少还是有着几分不客气,自有几分心思在里面,陛下的决断,不容更改,就是有变数,也要有个说法。

瞧了一眼天色,问道:

“这时候也不早了,贵府尤夫人,如何还未找来?”

贾政就去问着一旁的小厮,寻人的事。

就在这时,进来一个小厮禀告道:

“老爷,尤夫人没在院里。”

贾政面色一急,问道:

“可有去其他地方找?问一问西院的人,来往的丫鬟,人呢?”

不多时,又进来一个小厮,道:“老爷,西院的丫鬟来说,尤夫人陪着大奶奶去了姚记商号,买一些糕点去了,已打发人去找了。”

“那好不快去,把人手,都带出去看看,马车备好等着。”

“是,老爷。”

又是一阵鸡飞狗跳,院内好一番喧闹。

过了一会儿,

外间仆人进来禀告道:

“二老爷,尤夫人已经到了门口,这就来了。”

荣国府门前,李纨面有忧虑,担心不已,“尤嫂子,实在不行不去了,咱们去侯府待着,”

“哎呀,别担心,无非就是夺了我这诰命身份,留下一条薄命,就是老天待我不薄了,”

尤夫人双眼微红吗,显然是哭过的,贾珍父子的事,寻找她的时候,小厮统统都说了,虽然他们父子不算是个好东西,但对她,确实不错的,这一次,失了性命,难免悲痛。

下了车之后,擦了擦眼角泪水,迈步走了进去,留下李纨一人,神色复杂,堂堂国公府诰命夫人,这就要被剥夺诰命之身,以后又如何看得开,

“奶奶,咱们不能留在这,还是要先回去,”

素云瞧了瞧周围还有皇城司的人马,显然是府上出了事,就先劝道,李纨见此也知道此地不可久留,遂点点头下了马车。

荣禧堂内。

众人徇声望去,只见尤夫人,一身蓝布衣衫,竟未穿罗裙,如男子一般穿着,亦有一股英气在脸上,绝美的面容,就算是女子见了,也心生欢喜。

只是贾政就是皱了皱眉,贾赦眼中却隐含一丝惊艳之意,没想到尤夫人竟然有这样女人味,难免有些口干舌燥。

凤姐心头一痛,原本苍白的脸色,愈见柔弱,如何不知尤夫人是刚刚哭过的?

尤夫人此刻,往日那张白里透红,恍若桃花的面容,已是苍白如纸,多情的桃花眼,慌乱目光微微垂下,被两个丫鬟搀扶着,一脸的哀伤。

尤夫人进入正厅,整理思绪,朝着贾政与贾母行了一礼,脸色苍白,在一旁站立,低眉顺眼。

“尤夫人,想来你也知道事情如何,跟着云公公去一趟宗人府,把文书签了,诰命身份,没了就没了!”

贾政哪有什么安慰的言语,把话说了出来。

“谢政老爷记挂,宁国府如今算是家破人亡了,留我一人本就是不应该,收回去就收回去,”

尤夫人眼含泪水,呢喃道。

贾母这时闻听此言,又看了一眼贾赦与贾政,抬眸看向荣禧堂匾额,只觉一股悲凉无端袭上心头。

偌大年纪,见着不肖儿孙,只觉眼前一酸,泪眼朦胧之间,似乎见到自家相公代善,正在主位椅子上笑意吟吟,心头大恸,哭道:“我这都是造了什么孽啊,贾家竟出这些不省心的孽障来。”

这番话,算是把贾政和贾赦两位,也给骂了进去,此言一出,贾政身形微震,只觉心如刀绞,无地自容,“噗通”一声跪下,泪流满面,叩首道:

“母亲,一切是儿子的错,平日里没有照看好族中的事,以至于宁国府的珍哥儿犯下此等祸事,朝廷也算是网开一面了。”

见得此幕,

薛姨妈、王夫人、邢夫人也在一旁劝说着贾母,各自安慰着。

贾政带来的小厮,也近前去搀扶着贾政,只有贾赦,脸色涨红,羞愧的无以复加,往后躲了躲,闷声不吭。

云公公冷眼旁观这一幕,也不言语,荣国府的事,他们自己解决,至于其他的,他也不能太过了,侯府的态度也是关键。

贾母哭过一阵,拿着手帕,看向一旁的贾赦,道:

“你平日里和宁国府走得近,这种祸事,当如何是好?”

贾赦这时,抬头看向贾母,心头惶惧不胜,急声道:“母亲,快让敬老爷回来,去宫里求圣上恩典。”

贾母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他要回来,哪里还有生路在,修道闭关之人,再次沾染尘世间的事,因果加身,必然大祸临头。

此刻,

后堂之中,探春,惜春,迎春,林黛玉和薛宝钗等人隔墙听着荣禧堂正厅中的争论,相互对视一眼,彼此都能看到脸上的愁容和凝重,天家对勋贵下手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