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125章 联动造势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125章 联动造势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125章 联动造势

第125章 联动造势

相对内敛的传统文化,使得国人比较倾向于闷声发大财。大富大贵后,招摇显摆,往往会被认为是招惹祸端的行为。

此类说法,也不是通行天下的真理。就像“人穷莫走亲,富贵不还乡”与“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两种说法同时存在,且各有各的拥趸一样。

文娱圈子讲究的就是商业互吹,彼此拉踩,争名夺利。

涉及到实实在在的金钱,还是要矜持一点,不要太遭人恨,但是出风头的时候,就不能谦让了。

小声聊了一会演唱会筹备的细节,见到影片开始放映,金尚和南大彪停了下来,认真观看着寄托着南家兄弟野心的开山之作。

影片开幕,闪过贴片广告和主创人员名单后,伴随着主题曲,闪过了“大时代”三个大字。

最开始,确定的电影名,并不是这个,而是叫《黄金年代》,寓意是那个思潮泛滥,风起云涌的年代,从传统社会快速过渡到现代化国家的浪潮。

金尚觉得自家亲祖父波澜壮阔的一生,倒也当得起这个名头,他就是数十年的历史的缩影。

只是,电影截取了一个时间段的小故事,说“黄金年代”就有些过了。

南家兄弟建议使用《江卿世家》,虽然比先前的“黄金年代”要合适一点,到底有些偏了。

如果是讲深宅大院的恩怨情仇,或者家族传承,历史渊源之类的,倒也合适。

可这部电影本质是带有诙谐喜剧风格的时代片,所谓“世家”、“豪门”之类的名头,并不一定恰当。

再说了,所谓的“江卿世家”,经过唐末五代的军阀混战的削弱,早没有豪门大阀的气魄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威风早已不再,“五姓七望”也再没有左右王朝更迭,历史兴衰的能耐。

所谓“江卿世家”,在五代末、宋朝早期,还在川蜀,湖广等南方地带扎根颇深,嫡庶不婚,甚至只与同等级家世联姻的风气依然在,可随着天下一统,这些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世家余孽”,再没有圈地自守的基础了。

宋初为了压制骄兵悍将以及地方上的巨室卷土重来,还不止一次下过禁令,不准再以“江卿世家”的名头自居。

现如今,除了极少数文献中还有这个词,一些研究历史的学者,都不一定知道它的来龙去脉。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就不要当做“噱头”来炒作了,没用的。

最后,选了“大时代”这个相对平庸的名字,也是无可奈何。

影片的主要内容,虽然不是金融炒股,血亲复仇,也多少沾一点边。

故事背景,是以金尚的祖父为原型的双主角之一,立志振兴民族工业,开厂置业,最后在一系列黑色幽默般的巧合下,不仅生意失败,企业破产倒闭,人也变得疯疯癫癫,下场凄凉的故事。

相比起含着金钥匙出身的纨绔子弟,作为对手戏的“真主角”的形象,虽然塑造得很正派,但是内涵丰满程度,反而有所不足。

太标准,太完美的草根英雄,确实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但是不够真实,反而是对手主角身上的傲慢,急躁,蛮横,激进,立志高远却眼高手低的作风,将一个被时代所击倒的富家子弟,刻画得淋淋尽职。

影片的结局,晚年凄凉,落魄的中年男子,在不离不弃的家仆和侍女的照顾下,过着平淡且让人心酸的生活。最后一个镜头,是一群小孩子打扮成职场精英,装模作样地配合着开会,待主家心满意足,仆役发了点糖果糕点后,一哄而散的模样,让金尚想起了前世电视版《天龙八部》,侍女们请附近的无知孩童扮家家酒,让疯了的慕容复过皇帝瘾的大结局场面。

与之相对的,穷小子逆袭后,功成名就,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桥段,反而没有这个镜头让人感慨颇多。

本质上,金尚的祖父不是一个坏人,只是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而过的芸芸众生之中的一员,出生富贵之家的他,也是存着为国为民做点实事的大好青年,只不过,世界变化太快,跟不上时代的他多次踩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能遭遇那么多打击,临老才承受不住打击,精神失常,金尚也不得不感慨,其意志还是很坚定的,换个承受不住的,破产个一两次就轻生的也不少。

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以一个小故事影射那个时代的电影,播放完毕后,前排的南大龙回过头来问到:

“如何?”

“总体质量不错,演员选得好,导演尺度把握不错,背景音乐也还凑合,就是主题曲有点平庸。”

“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吟诗作对,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这还是优中选优的结果,其它的,更差……”

“就这样吧,尽快召开看片会,然后上映。”

“确定不改了?”

“都这个样子,很成熟了,我觉得还行,但是,是不是真的‘能打’,还要经过市场检验。影迷说好,才是真的好。”

以金尚前世阅片无数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绝对不差,质量是过硬的,能不能赚钱,就看南家兄弟的宣发能力。

“小金觉得前景怎么样?”

南大彪希冀地问着,专业人士的意见,普遍很看好,但是,金尚这样的年轻人的好恶,更加重要,真正愿意走进电影院,掏钱看电影的,还是以小年轻居多。

“不会亏,至少不会大亏!宣发嘛……”

金尚想了想之后补充道,

“可以激进一点,宁愿少赚,也一定要将观影次数,总票房给拉起来。咱们的《大时代》三部曲,投入这么大,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看着,市场反应就是风向标,一旦结果不错,那就是顺风局,上上下下都乐见其成。”

虽然有很多人看不惯南家兄弟这种半道闯进圈子里的人,但市场繁荣,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大时代》市场反应不好,冷嘲热讽是肯定的,要是真火起来了,对大家都有好处。

试看结束后,金尚在南大彪的引荐下,和导演、编剧和主演等主创人员认识了一下,就和南大彪去商量具体的宣发手段了。

“传统的手段要继续,商场,地铁,写字楼广告牌,广播,电视,报纸都要跟上,网上渠道也会跟进。还有,我让祖母的随笔文集赶紧再版,宣传攻势不求铺天盖地,但是主要观影群体一定要覆盖到位。对了,买票问题,一定要重视,大彪叔赶紧将影院管理权接手,然后将部分电影票放在网上售卖,主打一个‘戴义琴演唱会门票难买,参演的电影票却好买’的风潮。”

“网上售卖,这合适吗?以前没这么干过……”

“打折啊,大彪叔!比较火爆的场次原价线下购买,冷清的凌晨场,工作日时间段,反正也卖不掉,要是影楼直接低价抛售,可能会让买原价票的观众不满。但是放在网上就没那么多事了,时间段不好的打折票,有本事去网上买,谁也管不着。”

现在的电影票,实在是太贵了,在京城平均月工资刚过千元的现在,全国电影院平均价是二十元打底,普遍在三十元上下。

明明市场不好,还不降价保命,你敢信?

这个票价,已经不是杀鸡取暖,涸泽而渔的问题了,简直就是在将观众赶走的既视感。

即便真有人想看电影,这高高在上的票价,也让人敬而远之。

“凌晨场打折?”

南大彪有些犹豫,

“这会不会影响黄金时段的电影票销售?”

“大彪叔,你想差了!”

金尚哭笑不得地劝道,

“要是凌晨和工作日这等冷门时间段都一票难求的新闻登报,会不会吸引更多好奇的观众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影,这么好看?”

“观影风潮?我明白了!”

一时的票房损失不足为虑,只要口碑起来了,自然有源源不绝的影迷买票捧场。

将前因后果整个琢磨了一遍后,南大彪也渐渐回过味来。

“阿尚,你的商业布局……有点意思!”

线上宣传,网络购票,租售网点,再加上杂志报刊,漫画制作,参股了常棣文化,还有老金的足球俱乐部,本地生鲜超市和火锅城,制衣厂,一系列被互联网串联起来的商业渠道,可以形成联动。

互联网,本身也许并不值钱,但是它可以为其它业态赋予更多可能性。

就好比网络购票,也是拿捏各地影楼和院线经理的手段。

虚报,谎报,瞒报,偷票房的事,不管前世今生,都是存在的,一旦销售渠道移到网上,事实上压缩了现场人员上下其手的空间。

“深谋远虑!你不会是好几个月前就想到这一步了吧?”

“没那么夸张!大彪叔,因势利导罢了!我才刚上路……”

露出一个一切尽在掌握中的矜持笑容,金尚谦虚地说着,

“实际操作,还是要大彪叔来,我的主业毕竟在今夕文化,影视院线这边的事,实在是管不过来,有什么需要我协助的,提前跟我说一声就行了。”

“好!有你这个关联公司帮忙,我也能轻松不少。明天下午,我让人将宣传海报送过去,和你的单曲碟一起送到各地租售网点……”

“联动宣传!”

“就是这个意思!两千年世家本世纪最后的荣光,多好的噱头!要感谢冼老夫人,如果不是她老人家,老黄家还没这么出名。”

传统大家族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逐渐瓦解,融入了新时代的市民阶层,以金尚的祖父为原型的《大时代》只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只不过……

“后期制作这么快的吗?”

“赶工嘛,再说了,都是比较成熟的歌曲,用不着太过复杂的调整,多雇几个帮手,加班加点,很快就完成了。”

“行吧!”

以梅疏影为艺名发布的《明月几时有》,以元休为艺名发布的《送别》和《口是心非》,后期都不难,很快就能和歌迷见面。

京城本地,最迟明晚就能上架,主要大中城市,两天之内也能全部铺设到位。

这就很好了。

临走之前,南大龙还要叫人一起去搓一顿庆功,被金尚婉拒了。

影片大卖,再来聚一聚不迟,现在就没这个必要了。

回家的路上,金尚和李萱找了个还算凉快的小馆子,吃了点家常菜,又去附近的商场逛了逛,买了点日用品,才不急不慢地回到家。

女朋友李萱去书房学习,准备下个月的注册会计师考试,金尚则翻看着随手买来的几份晚报。

上面有今年高考的官方标准答案。

不仅如此,金尚总算是看到了几篇关于金尚的新闻。

一位以前当过出题老师,也阅过卷的大学教授,点评了一下金尚的那一首《渔家傲》,以及放在社交平台上的那一首《鹧鸪天》。

两篇的风格都偏向于豪放,和金尚本人的做派如出一辙,不同的是,《鹧鸪天》明显更加狂妄,虽然也表现了一定的蔑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洒脱心性,到底太过不拘一格了。

《渔家傲》在狂放之余,其实还带着淡淡的惆怅以及无所适从的自省和渴望扬帆起航,寄望未来的美好畅想。

就字里行间的评价来看,文艺界对《渔家傲》的评价,要比《鹧鸪天》要高一筹。

这也与前世李清照和朱敦儒的名气对比,以及流传后世的评价相符合。

『就文化修养和鉴赏水平来看,这一世的文人明显要高一筹啊!』

略过几篇对今年考题难度的批评后,金尚看到了一篇综合评论,里面有几位著名的教育专家,将金尚公布的答案和标准对比后的评分区间。

文科总分在七百一十三到七百二十二之间,理科在七百二十五到七百三十四之间。

很明显,答案更加客观的理科,扣分极少,以最严苛的标准来看,也极度接近七百五十分的满分了。

往年理科状元基本在七百分出头,文科六百八十多,少有超过六百九十的。

今年难度还这么大,分数线明显会下降一大截。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