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26章 眼红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26章 眼红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26章 眼红

第226章 眼红

主要工作完成后,金尚、魏双萍和齐招云都比较放松,晚上去当地县城比较热闹的地方逛了一下,吃了不少当地美食,还买了一些特色纪念品,才心满意足地返回酒店休息。

第二天上午,三人在张云鹰的带领下,去参观了本地农业的驻地,以及几个主要生产基地,还实地考察了“北大仓”农业电商网站的运营情况。

亲眼见过后,金尚对这家平台的威胁程度,又调低了一个等级。

论基础和底蕴,它还是很足的,只是在互联网技术上十分孱弱,就是个广告介绍页面,加了个磋商功能而已,也就是比孙大器的黄页网站更进一步,更加了一些交易功能,本质上,依然只是个广告展示平台。

其实想想也对,京城里的信息科技公司,大部分技术水平也很一般,互联网思维更是没有。就连今夕文化这个比较成功的文化科技公司,想要招揽一些有能力的技术员都比较难,更不用说远在北地的农企了。

新兴高科技公司,对所处环境的要求极高,稍微上点规模的IT大厂,没听说过将总部放在三四线区域城市的。

大城市有大舞台,有能力的都会抢着去,有野心的创业者,就该在京城和强者为伍。

中午吃过午饭,稍作休息,一行人又去当地主管部门拜访,聊了一下场面话。

对外投资三个亿,都够公共开支使用好几年了,不可不慎,就算是民间商业行为,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流向,想不关注都难。

这也是金尚觉得浅水养不了大鱼的缘故,两三个亿的合作,已经是本地好多年难得一见的大生意了。搁在京城,也只配在主流报刊上有一个豆腐块,想要做专题,还得花钱买版面。

和一些不太熟悉的干部,一起接受了本地媒体的采访,说了点场面话后,这次远来考察的事,差不多接近尾声了。

下午四点多,金尚、齐招云和魏双萍登上了返程的飞机。

待平稳过后,金尚居高临下地看着下方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和起伏很小的丘陵,不由得感慨道:

“天选龙兴之地啊,全世界能够相提并论的,也只是有北美大平原,东欧大平原和南美巴塔哥尼亚能相提并论了。”

农业时代,这些地方的价值就不低了,到了工业时代,它们的巨大的价值和潜力,才真正显现出来。

还有个别地方,农业条件好得更夸张,比如旁遮普,红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等,只是这些地方面积有限,潜力并不是特别突出,起不到“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十分适合机械化作业,更难得的是,地下还蕴含着丰富的矿藏资源,气候也不是特别恶劣,工业时代的力量,完全可以将些许小问题给解决。

金尚在前世穿越之前的年代,国内的农业重心,其实就差不多往北移了,三江汇聚的黑土地,渐渐成了主粮种植基地,南边已经开始偏向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了。

当然,这只是总体趋势,各个地方情况不同,总有差异。

齐招云叫了一杯咖啡,喝了几口,提提神,对感慨的金尚问到:

“金总似乎特别关心衣食住行这类基础民生的发展……”

“必须如此啊,我是很看好祖国未来发展的,衣食住行就是定海神针,从古到今,能在这四个简单的‘字’里掌握精髓,站稳脚跟,自然而然会有一番成就。”

“可是,咱们公司的侧重点,不是在文化和科技方面么?”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文化和科技,是在解决了穿衣吃饭后才考虑的,根基不稳,文化科技再发达,也是镜花水月,华而不实。”

“您还真有信心。”

实话实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家都差不多有共识了,可到底能强盛到什么程度,大家心中都没底。赶超世界一流,重新成为主宰世界的举足轻重的力量,至不济,重铸区域强国的辉煌,也不错。

心气还在,到底衰落已久,底气不足,不敢过分畅想一个底蕴尚在,体谅巨大的国家重新崛起所能爆发的可怕力量。

这一世,比前世更强,只要安安稳稳发展一二十年,回过头来再看,曾经那些专家的预测,都像是笑话一般。

将这些太过空泛的话题略过,金尚对齐招云问道:

“这些时,法律纠纷处置得怎么样了?”

“波澜不惊。唯有一些行业会社,举报咱们不正当竞争的事,还在互相举证中。”

“怎么,还真有人告?”

齐招云微微一笑:

“不怪他们着急,市场份额的每一个微小变动,就会导致巨大的冲击。”

“能赢吗?”

“问题不大。我们公司的流程还是很规范的,很多数据都是清晰可查的,所谓低于成本价格倾销挤占市场份额的事,完全不存在。”

不正当竞争判定,相当复杂,但是,有几条红线,最好轻易不要触碰,其中之一,就是用远低于成本的价格,恶意竞争;再就是,事实上对消费者享受物美价廉的服务产生了阻碍。

偶尔做促销,大幅压低价格还行,可要是执着于以本伤人,将竞争对手挤垮之后,再独霸市场,这种行为,肯定会引来主管方的调查。

今夕商城的问题不大,因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使得平台的出货价远比实体市场要低,可即便如此,毛利润也是在盈亏线之上,压根够不上低于成本价倾销。

只要不触碰这一条红线,其它的都是扯皮的小问题。金家父子是京城土著,并非是没有人脉的外来者,不用盘外招恶心别人就不错了,肯定不会被坑。

“金总的尺度把握得很好,哪怕是折价促销,也挑不出毛病来。”

“行吧。这方面的麻烦,就交给你去解决了。对了,秋招近在眼前,你看看能不能招揽几个法学应届毕业生,公司法务部门的实力,还是太孱弱了。以后公司业务越来越多,法律纠纷也会多,总靠你一个人,忙不过来的。”

“了解,回去后我就做一个人员需求清单。”

说了点琐事后,三人闭目养神,休息了一会,吃了飞机餐填饱肚子。

这年头的航空公司,服务还是很周到的,居然还卖酒,一点都不怕乘客喝多了闹事发酒疯?

六点多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三人才拖着行李箱,走出了机场,乘坐出租车,回到了公司,将公务文件整理放好,才各回各家。——

和父母通了个电话报平安,后开车回到家里,久违地,李萱居然在下厨。

“咦!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倒是变勤快了?”

“我本来就不懒好吧!”

系着围裙的女朋友,抄着锅铲走了出来,没好气地瞪了金尚一眼,

“回来了?考察结果怎么样?”

“比预计的更好一点,这次融资,应该是妥了。”

“那就好,公司的现金流有点紧张了,没有融资,就得减弱折扣补贴力度了。”

“别担心,真有问题,我会注资。”

这段时间,金尚本人持有的资金,已经不少了。作词作曲,发行专辑和单曲,授权合作等,进账不少。

这些收入,并不是所有都归于今夕文化,金尚又不是毁家纾难,舍己为人的圣人,归自己的,一分都不会少。

可公司要是有困难,适当接济一下,也是可以的,总不至于真的让它出大问题。

今夕文化的运营,其实没什么问题,收入节节攀升,在削减宣传广告费用后,已经趋于好转了。

真正的压力,还是在贷款额度太高,每个月支付的利益不少,抽走了不少现金流。

通过各种渠道贷款,利息已经有很大优惠了,可依然显得很高。

杠杆加起来后,如果停止了“滚雪球”,那就必须控制财务风险,量入为出,再像过去一个多月那样,狂飙突进,是不可能了。

面对困难,金尚的想法也很简单。

多发几张单曲和专辑,卖歌,出诗集,出书,策划游戏,靠“文抄”来短时间回笼资金。

“节流”是不可能节流的,到了这一步,不进则退,互联网的发展,就是一条烧钱之路,没有撤退可言。

只要度过这一段时间的困难期,否极泰来就在眼前了。

通货膨胀的尾声还没彻底过去,这个时候,赚到的钱,快速花出去,好钢用在刀刃上,才是发展壮大的关键举措。

对一家迅速发展壮大的创业公司来说,会赚钱很重要,会花钱更重要。

“说起来,我的那一张单曲碟,销量破二十万了没?”

“快了。”

“那就是没有咯,我还以为会更高一点,可惜了。”

金尚放下行李,简单洗漱一下,走进厨房,和李萱一起下厨,

“辛辛苦苦谱曲作词,好多天业余时间的忙活,收入还没一百万。比戴义琴差远了,闹心……”

“你心可真大,都想和‘歌王’相比了?”

“有什么不敢的?不过,现在已经有人称戴义琴为‘歌王’了?”

“发了一张单曲碟,都已经卖了两百好几十万份,这可太夸张了。近乎平均每一百个家庭,就有一家购买,这是什么概念?”

李萱颇为感慨地说着。

这还是性价比不高的单曲碟,要是发售专辑,一千万保底,两千万有望,更高,就得看宣发和歌曲质量来拔高上限了。

现如今市场上发行专辑的均价在二十五元左右,名气越大,价格越高,戴义琴的上一张专辑《最初的梦想》,定价是三十五元,依然很畅销。

年底的下一张专辑,要不要继续涨价,还得看情况。

正因为是如此赚钱,戴义琴在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自身也难免处在风口浪尖上。

一个唱歌的,唱几首歌就有数亿的收入,哪怕这些钱,由包括创作,录制,拷贝,宣传和发行等上下游产业链很多“玩家”分享,戴义琴实际赚的肯定远没有那么多,可依然很让人眼红了。

京交所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年利润还没有戴义琴发一张专辑赚的多,这种情况,肯定会惹来一些相对传统和保守的业外人士批评。

唱歌的“戏子”登堂入室,再加上公众人物的特殊属性,在面对普罗大众的非议的时候,总是处于被动状态。

如果没有得力的靠山护持,估计会不好过。

十几年前,戴义琴就遇到过类似的事,只不过,现在情况变了,南家兄弟并不是好欺负的,在金尚的引荐下,戴义琴也参与了《三国演义》和《来吧冠军》,和电视台的一些中层干部关系也不错,应该不会再发生被抵制“退圈”的事发生了。

“戴义琴的人气旺盛是一方面,我给他的歌,也是难得的经典。这算是互相成就的好结果,要是我本人唱,估计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我看是你想蹭热度赚更多钱吧?多卖一张单曲碟,你赚多少”

“两毛五,不是很多。”

“这还不多?我可是听说,分成协议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签的,更何况有这么高……”

“这算什么,专辑才是大头。”

嘿嘿一笑的金尚,觉得自己赚钱的速度已经很快了,只不过,小马扎乐队的名气还是太小了,没法将利益最大化。

接下来一段时间,除了今夕商城的融资项目,公司已经没有什么大事折腾了,金尚的业余时间也会变多一点。加快歌曲发行速度,编写更多脚本,让麾下编辑们忙起来。

时间有限,不可能都“抄”,很多金尚本人也记不住,只能给个大概,让麾下的员工补充细节了。

“也不知道《家有儿女》和《我爱我家》的剧本怎么样了,电视台那边等着开工咧。”

明天上班,抓紧时间去看看,到了什么程度,如果差不多了,就可以让南大彪那边准备起来,招募导演和制片,选拔演员了。

电视剧不是电影,没那么麻烦,除了年度大戏,并不需要太过精雕细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