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6章 扬长避短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6章 扬长避短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6章 扬长避短

第26章 扬长避短

以前就算是丢人,也可以当缩头乌龟蒙混过去的老黄家,在当时可真是彻底名动全国了。这要是搁在两百年前,有好事者整理出一部类似《红楼梦》的章回体小说,名传后世都不成问题。

要强了大半辈子的冼老妇人,最后似乎玩累了,将一大堆笔记和手稿托付给儿子金时,自己去游山玩水,拜访各地名山古刹去了。

金尚本科毕业,硕士进学,冼桂珍匆匆赶回来,参加谢师宴和升学宴,送了一箱子不知道从哪带回来的佛陀、护身符、宝葫芦、阴阳板等东西后,又塞了一大堆“零花钱”,很快就离开了。

除了偶尔能在报纸杂志上看到几篇冼老妇人的随笔散文,金尚已经快三年没见过她了。

上次听老金提起,据说正在雪域高原徒步旅行,洗涤心灵污秽,感悟神灵真意。

就算是金尚去了,估计都受不了高原反应的摧残。冼桂珍都一大把年纪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身体那么好,成天到处跑还精神奕奕。

提起那个奇女子,南大彪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两人说了会电影筹备的事,不知不觉天色都暗了下来,婉拒了和南大彪一起去喝一杯的邀约,金尚和还在整理文书的黄漪漪打了个招呼,让她早点下班,关好门窗后,开车回到了学校附近的公寓。

和李萱通了个电话,让她等会过来后,金尚亲自下厨,炒了几个小菜,给自己倒了杯啤酒,才听到了门铃声。

“咦?今天居然如此有闲工夫,自己做饭吃?”

被迎进来的女朋友,一眼就看到了许久没见过的场面。

犹记得那个夜晚,正是因为金尚认真炒菜,一丝不苟,脸上挂着十足认真的模样,让李萱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个小弟弟的真诚与魅力,才心甘情愿地被他的花言巧语所骗。

也许,厨艺不是决定两人走到一起的关键,但它确实是打破心房的最后一丝巧劲。

“其实,对我来说,下厨的时间,相当于是在放松……”

金尚笑着将盛满饭的碗和筷子递过去后,笑盈盈地回应道,

“我和父亲两个人一起生活,总有管家和保姆照顾不到的时候。所以,厨艺是必备生活技能。不需要多好,在肚子饿了、有需要的时候,能够给自己做一桌子菜,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我就不行了,完全没有那样的体验。”

所以,别说做饭,煮鸡蛋下面条都够呛,如果没有学校食堂,李萱就只能靠烧开水泡方便面度日了。

对此,金尚早有了解。

你能指望一个上大学之前,给自己梳头扎辫子都不利索的女孩子家务水平有多高,实在是想多了。

至今,李萱都留着过耳短发,齐肩后就忍不住要去简短,都是过去的遭遇带来的条件反射。

两人美美地就着家常菜吃完晚饭后,休息了一会,说了点有关学校的私密话后,悠闲地对坐着,在阳台吹风赏月,谈天说地。

金尚将这段时间关于如何安排李萱的事情坦诚地说了一遍,思索了一会的李萱,将手边的橘子汁喝了一大口,才慢条斯理地说道:

“你对自己公司将来的定位,是互联网科技公司,而且还要兼顾线下商业么?”

“嗯!”

金尚认可了对方的判断,

“互联网不可能独自生存,必须要有实体补充,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才能稳当。现在将侧重点放在线上,不是线下不重要,而是资源有限,能力不足,没法兼顾,只能集中力量在轻资产的互联网领域开拓。等在即时通讯这个重要赛道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形成事实垄断后,再来弥补前面落下的功课。还有……”

顿了顿之后,金尚还是决定多说几句干货,

“互联网企业的尽头,你觉得是什么?”

“科幻世界,第二生命?”

“那个太遥远。”

忍不住嗤笑了几声的金尚摆了摆手,

“本质上,互联网企业干的事情,只是将线下的商业模式,搬到了线上,没有本质变化。它可以是网上收租的虚拟商场,放高利贷的虚拟钱庄,不见面的掮客交易,一群人骂街发泄情绪的舆论垃圾场。”

科技?

所谓的互联网技术,并不会生产任何实质性的产品,他只是将现实中有的,或者人类想象中的事物,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在眼前。

只有等到人工智能发展到真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人类,提高生产力的程度,才会有实实在在的产出。

当然,到了那个时候,人类也得担心自己是不是能降服得了自己创造的虚拟生命了。

“一开始,社会各界可能会对互联网科技的表现形式所迷惑,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副作用就让人看明白,这玩意会有脱实向虚的副作用,严重打击实体经济,就好比……”

金尚竖起食指,指着不远处高楼上的一座电信基站,悠悠地说道:

“如果我的即时通讯软件大行其道,不仅方便好用,还不要钱,打电话发短信的人是不是要少很多?”

李萱略一琢磨,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如果真的好用实惠,那肯定不错,省了不少电话费,挺好的呀!”

“对你挺好,对电信部门呢?”

“诶?”

本质上,这可是在挖电信局的根,大家都不打电话发短信,上哪赚钱去?

就算将来的网费和卖流量的收入,会远远超过卖话费,一九九五年的现在,说破天也不管用。

从基础电信公司,基站建设,电子元器件,研究院,大学教程,都是围绕现有体系运转的。

大家都过得好好的,突然冒出一个民营公司要打破大家的铁饭碗,会有什么下场?

“你是说?”

李萱忍不住吐了吐俏皮的小舌头,缩了缩脖子,伸手指了指天,

“上面有阻碍?”

“那是肯定呐,每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想要长久生存下去,肯定会打破旧格局,重新分配利益。”

前世的QQ有没有被勒令关停的风险?

有,而且还不小!

如果不是外国互联网公司打了个样,国内不好贸然强压,再加上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困难重重,过分限制小型创新公司的生存空间有些不妥,以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岗再就业),哪有私人公司与国争利的资格。

即便侥幸活了下来,电信移动公司也自己做了“飞信”这样的同类软件展开竞争。

如不是国企僵化的体质和落后的运营方式实在适应不了变化太快的市场,QQ早就被泰山压顶般地碾压成渣滓了。

同样的事情,在其它互联网公司身上,多多少少都发生过。

线上商业模式的发展,势必会抢夺一部分线下的利益。当经济处在突飞猛进的阶段,饼子越做越大,虽然分得的份额变少,量却是增加的,矛盾还不明显。

一旦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线上线下互相看不顺眼是肯定的。

“现在我可以不考虑太遥远的事,可一旦我的公司发展壮大,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就不得不考虑一些商业之外的竞争了。”

纳税大户,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高科技企业认定,慈善捐赠,社会影响力,舆论导向等等,总得有一样,让主管部门认识到你的价值,才会在公司遇到非常规打压的时候,出手保护你。

“这就是你们京城爷们经常考虑的事,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嘛!”

金尚云淡风轻地说着,也没有过分强调什么,只是向李萱述说着自己的思路。

在很长一段时间,互联网公司,都是噱头,看不到什么实际产出,估值被吹得虚高,泡沫破裂就死一大片。

所以,必须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产业,让大家意识到,金尚不是成天吹牛的骗子,开的公司也是正经的,不会一跑了之。

前世的几大互联网巨头,带给公众的印象完全不同。京东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科技公司;阿里是吃了卖家吃买家,遍地假货还放高利贷的二道贩子;腾讯是靠抄袭起家,推广网络游戏坑害小朋友的游戏公司;

为什么大众会对差不多同时期崛起的几家互联网大公司有这么大的认识差异?

归根结底,京东发展之初,就是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战略,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民间舆论、社会反响和官方层面形象最正面的一家。

脱实向虚容易,由虚转实可就难多了。

“那么,你打算让我怎么帮你?”

两人聊了好久,李萱才正色问道,

“总得有计划,我才好提前学习一点必要的知识,做好准备。”

“本地生活!”

金尚斩钉截铁地回应道,

“这就是我想的破局方式,扎根社区,下沉基层不能成为一句空话。等即时通讯软件投放市场之后,就结合线下,服务于京西地区群众的衣食住行,并逐渐推广到全京城,站稳脚跟后,再找机会推广全国。”

“你不是说,要尽快形成规模效应,让先发优势大到无以复加,才有资格考虑其它么?”

先垄断,再控制市场,这是必经之路。李萱也认可金尚的这套理论,只是,现在就开始布局重资产的线下业务,会不会太早了点?

“不同的时间段,迥异的外部环境,也需要不同的玩法。”

云淡风轻地笑着的金尚,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金扫帚带来的反馈也偏向正面。线上和线下组合出击,占据了京城市场,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至于如何占据全国市场主流,现在还不是考虑太遥远未来的时候。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领域,早一年和晚一年的差距极大,前世互联网巨头们的崛起,带给金尚的不仅有成功的经验,还有失败的教训。

事实上,一九九五年的现在,金尚布局即时通讯的难度,比九九年的腾讯还要小很多。没有竞争对手,家有余财,虽不丰厚,也能让金尚扛过最开始的艰难时期,不至于窘迫到扛不住,一百万兜售还卖不掉的地步。

同样都是地头蛇,老金家的底子可能比老马家还要厚一点,不足的地方,就在于金家父子在电信互联网领域的人脉有欠缺,技术积累也远远不如。

所以,靠官面上的人脉,让通讯、移动和互联网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赏点残羹冷炙,挣扎求生的路,不适合金尚,相反,金时在本地看似零散的产业,基本围绕在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方面,多多少少有点利用的价值。

不是老金不想干别的,而是其它门槛太高,玩不了。

火锅城和生鲜超市、制衣厂,满足本地居民最基础的穿衣吃饭的物质需求;足球俱乐部和藕断丝连的影视文化产业,突出的重点就是玩乐,满足老百姓享受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

“资讯服务,零售贸易,物流配送?”

李萱有些疑惑。

这些行业,如今都是技术含量不高,利润也很微薄的夕阳产业,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却赚不到几个钱,吃力不讨好的典型。

不仅如此,还得重金投入,加码固定资产,才能长久地经营下去。

以金时和金尚父子两人了的家底,根本不可能玩得下去。

“所以,我才说本质其实是本地生活。一开始是不能大手笔投入的,主要还是要依附于足球俱乐部、餐饮、服装等,先站稳脚跟,再慢慢拓展业务。比如……”

顿了顿之后,金尚继续解释道:

“火锅城和生鲜超市优惠券,球票打折,网吧限时折扣返现,成衣团购,库存清仓等等,很多时候,不是没有商机,而是供需错配。”

“那这个公司可能赚不到什么钱。”

“当然,我计划至少五年内保持微利,十年内能够稳步扩张,逐渐占据京城乃至整个北方的同城快递就够了。”

说到底,这只是本地生活服务型公司早期的雏形,因为没有移动互联网,很多设想中的点子,根本没有实现的基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