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88章 周边物业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88章 周边物业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88章 周边物业

第288章 周边物业

母子两人断断续续地聊了些工作和生活上的事,各自的看法,也并不完全相同,但大抵还是能合得来的。

据老金所说,早期的梅杏红是个相当强势有主见的人,夫妻两人能够走到一起,性格互补也有很大关系。

家里有个我行我素的老祖母,上面还有两个心高气傲的姑姑压制,最小的儿子金时虽然也有点小聪明,从小到大,个性是相对压抑的,养成了比较绵软,外柔内刚的秉性。

真要是两个互不退让的男女组成家庭,那还不得天天火花带闪电,吵个没完?

有了金时这个事事愿意先退让一步的丈夫,妻子梅杏红自然也能借坡下驴,顺势和解。吵吵闹闹这么多年,一度分居,依然能重归于好,也算是天作之合吧。

至于金尚这个“意外”,说不上多余,但也没起到太大的正面推动作用,倒不是说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有多差,如何合不来,主要金时和梅杏红两人是真正能互相理解,彼此依靠的良人吧。

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金家上下,包括金尚在内,都是十分有性格的人,成长环境所致,大家都愿意互相磨合,可谁都不愿意轻易认输。

生在这样的家庭,虽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也不至于无聊就是了。

有一搭没一搭地诉说了,到了《家有儿女》重播的时间,梅杏红抄起遥控器调台,和女朋友李萱兴致勃勃地观看。

不得不说,今夕文化旗下这半年制作的电视剧项目,收视率有高下,投资有多寡,口碑都很不错,上上下下参与其中的人,基本都是获利的,让公司在本领域的知名度节节攀升,接下来的众多项目,推进也越来越顺利。

搬了把椅子在阳台,斜靠着晒太阳,翻看着今天的早报,看了下,没什么太过重要新闻,文化新闻板块中,戴义琴的演唱会占据了不少篇幅,其它知名影视明星的八卦也有一些。

以往的报道中,八卦绯闻的占比并不多,从去年到今年,可以很明显感觉到,娱乐属性越来越浓了。

搁在几年前,明星的家庭生活,个人动态以及粉丝互动之类的小道消息,在主流媒体刊载的可能性极小。

除此之外,长篇累牍的社论文章在减少,普罗大众的阅读倾向正在往碎片化发展,三言两语就阐明的短篇新闻开始成为主流。

不止是报刊,各种各样的杂志发行火热,也与此不无关系。

大部头的巨著发行量越来越低,深受老百姓喜欢的分类刊物,小说连载,时尚流行等,在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同时,也是推波助澜的一分子。

如今已经有所谓的专家学者在感慨,国人的阅读时间越来越短,大家都不爱看书了,等到互联网时代到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了,电影时长被压缩到一个半小时左右,电视剧从接近一个小时缩短到二十几分钟,文艺范的博客被宣泄情绪的微博取代。

最典型的就是网络连载小说,读者看了个开头,找不到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亮点,就会迅速被抛弃。

上个月,《东方漫客》和《少年绘心》漫画编辑组给金尚提交过一份分析报告,如今慢节奏的传统漫画,越来越不受欢迎了。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大家都很难沉下心来,欣赏一本小说,读一本漫画,观看一部比较晦涩,需要仔细回味的影视剧了。

『浮躁!』

金尚本人甚至觉得,自己都在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很难停下来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的时代,想要不被裹挟,其实挺难的。

偶尔因为不太冷静,而做出了冲动的选择,也在所难免。好在,金尚是有超前眼光,以及有“金手指”保驾护航的穿越者,稍微肆意一点无妨,只要不犯大错就行了。

正在暖洋洋地晒太阳,发散思维的时候,后面响起了敲玻璃门的声音,金尚回头,就看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老金。

“在想什么?叫了几声都没答应……”

“没听见,发呆中。事情忙完了,这么快?”

“新店开张,有什么难的?”

金时搬了一副小马扎,坐在金尚身边,端着玻璃茶杯,喝着清香四溢的浓茶,自从在家不怎么抽烟后,用喝茶及吃点小零食替代,多多少少也有点替代效果。

“这几年,京西地区发展越来越快了,老小区拆迁,新的楼盘一个接一个地推。其它地方暂且不提,咱们这……火锅城和生鲜超市这两年生意好多了。”

“城市化的红利,尤其是这几年,控制好风险,稍微激进一点,也还可以吧。”

做衣食住行的生意,只要不是太过超出承受范围内的加杠杆,总体上肯定是有好处的,区别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老金的生意,基本都是要配合当地发展而调整的类型,大势判断对了,都不需要太突出的能力,中人之姿就可以玩得转。像老爹这种秉性尚可,能力水准之上,低调稳重的性格,按部就班地发展,更对他的胃口。

“大姑妈那边不熟,你和二姑妈,都是走一步看三步,生怕手里的几个子被别人骗走,或者亏了的谨慎性格,是祖母教导的结果?”

“这不仅仅是生意上的事……”

闻言一笑的金时,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事业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可以接受衰落,但不能衰败。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多少重头再来的机会。等你成家,就知道了。”

“是嘛。”

金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有家室的人,并不是不知道,承受一定的风险,可以承受超额的收益,只不过,考虑后果,并不能仅仅计算事业上的得失,还有对家庭,对亲朋好友的影响。

一个家,偌大的家庭,甚至是几代人的恩怨情仇,哪里是一时的得失所能决定的?

老金手里积蓄,确实是先祖传下来的,但未必是全部给他的,而是为了保证子孙后代福泽绵长所留,仅仅为了一代人的意气之争,就行“乾坤一掷”之豪赌,成了固然好,输了的话,这个家就败了。

“大家族,甚至是门阀士族的思维方式,传承为要……”

“不止是豪门,但凡合格的一家之长,都必须这样考虑,否则,是祸非福。”

直到此刻,金尚才明白,前世的自己和今世的金家大少爷,到底存在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那个世代贫农,靠两三代人参军考学而发展起来的乡下熊孩子,城市新青年,已经彻底远去了,这一世的金尚,是个家道中落,但没有太衰败的大贵族后代,不用为五斗米折腰,也没有为创业第一桶金发愁,上有父祖扶持,虽不能提供全方位的保驾护航,至少在起跑线上,就比全国九成九的同龄人要领先好多了。

金尚因为家庭的关系,从小是没受到过太严格的精英化教育,老金也没什么严格教育,宣扬什么家族为先的事项,但他确实是在那样的氛围中长大的。

小金已经不怎么和黄家那些亲戚来往了,老金可是实实在在的纨绔弟子,哪怕是改了姓,也是黄正廓的嫡长子的庶孙,当真是有资格当个大少爷的。

甚至,这都不是个人和金家的问题,前世和今生的历史差异,造成的最大不同,就是这种宗族大家长责任制的传统观点,不止是金家这种相对富裕的家庭,哪怕是偏远的乡下农村,小门小户之家的尊长,也是类似的想法。

搁在过去,那叫耕读传家,如今,说法变了,本质还是一样的。

“家国情怀,小家与大家,当真是……”

大不相同啊。

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并不能消除文化与民族的禀赋,只是隐藏得更深。就比如金时,相比起创业发大财,守护家业,传给子孙的念头更重。

“爆发不是常态,要是子孙没有相配的德行,守不住家业,引来豺狼虎豹的窥视,更加麻烦。相比起发大财,我更想家里人多一点,兴旺一点,好好享受一下教训子孙的乐趣。要不是你确实很厉害,我也不想你去做什么互联网创业。多置办点土地,添几家店面,其实更稳妥。结果……我也不多劝了,以后,多考虑考虑长远的打算。所谓的事业,你做得再大,又能怎么样,握得住吗?”

“受教了。”

金时能在京西混得开,其实也是披了黄正廓孙子的虎皮,金尚是独生子,连个帮忙的兄弟姐妹都没有。完全靠所谓的公司制度,控制一家超级财阀的希望,难度还是不小的。

如果不是有几门得力的亲戚,金时都不敢想自己的儿子会怎样,走上前台,和一帮资本厮混,以前的黄家,都不亲自下场的,扶持几个代理人,隐藏在幕后就够了。

两人说了会家里的琐事,屋内的阙胜招呼大家吃午饭了。父子两人回到客厅,金尚奇怪地问道:

“祖母今天又不在?”

管家老边答道:

“老夫人去找老朋友谈点事情,可能晚上才能回来。”

“这么忙啊。”

天气转暖之后,冼桂珍的交际也活跃起来,时常和留在京城的熟人小聚。金家父子也没多过问,只要不是一言不合就跑到莫名其妙的地方远足旅游就行了。

这个季节,大家的食欲并不是很旺盛,好在老边在家服侍多年,深知每个家庭成员的喜好,做的菜式也很讨喜。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过午饭后,母亲梅杏红看了会电视,就回屋午睡了。

“下午,你有什么事?”

“准备去片场看看,难得周末,我这个金主兼制片方大老板,去慰问一下干活的人,也正是时候。”

“也好,天气不错,过些时,就比较热了。”

金时也没有提什么意见,反正待在家里也是无所事事,

“我听说,你最近公司关于影视剧拍摄和版权购买的开销挺大的,就没想过在外面找钱?”

“这已经是忽悠了不少外行投钱的结果,真要是全靠自己砸钱,我也撑不住。”

“你这……还是悠着点,长远打算再好,短期营收撑不住,也是有风险的。”

“我会注意的。”

“那我就不提了!你要是有空的话,去一趟你二舅家,二灰这小半年可是彻底放了鸭子,父母经常不在家,老大也忙,指望两个一天到晚在外面玩的姐姐管教也不现实。”

“我记得,梅逢春时常抽空去管教吧?”

“她也是学生,马上就大四了,哪有时间天天看着堂弟?”

“好吧。”

那个十岁左右,长心眼比长个头还快的小萝卜头,金尚也觉得确实该教训教训了,不然的话,天天邀请同学来家里打游戏也不好。

“你这个表哥,他还是很服气的。”

“我给他最新的游戏机和卡带,让他在同学朋友面前倍有面子嘛。”

小孩子之间的恩怨情仇,金尚也是略知一二的。

安排好行程后,金尚载着李萱,开车来到位于城北的影视剧摄制中心,看着一排搭建的摄影棚,好几个剧组同时制作中,还有一些并不是今夕文化的项目,也是万分好奇。

“刚起了个头,就有不少团队来光临,看来,这一行市场不小。”

李萱也好奇地看着一个个带着妆容,或休息,或背诵台词,来来去去的忙碌演员们,好奇寻找着,看能不能发现一两个熟面孔。

“还真有明星啊。”

“那是当然,否则,怎么吸引游客前来赏玩?”

其实游客的消费只能说是锦上添花,金尚和梅应年设想中最赚钱的,还是周围的特色别墅,以及商业物业的运营。

一个有人气的影视城,能够吸引大量的从业者,围绕着他们能够开发出一系列的产业,不说别的,租赁廉价公寓、卖盒饭、群演经济甚至是通勤出租,都能大赚特赚。

卖房,肯定是快速回笼资金的手段,高质量的物业,才是稳定长久的现金流来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