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89章 精诚合作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89章 精诚合作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89章 精诚合作

第289章 精诚合作

时间还早,李萱和金尚边走边逛,看看平时很少接触的影视圈工作现场。

“咱们两个,就这么进来,没问题吧?我看门口有保安在抓陌生人,防止狗仔娱记进来偷拍。”

“没事的,你看咱们挂着吊牌,看着就不像来捣乱的人。”

“就这破证件,都不知道是干嘛的,有用?我看送盒饭倒垃圾的都比咱像是这里的工作人员。”

李萱没好气地说道,

“打个电话让人接进来就好了,干嘛偷偷溜进来?”

“有趣,而且只有这样,才看得到真实的样子。”

别看金尚还只是个小老板,真到基层视察或者体验的时候,也容易被“安排”,看不到大家真实的模样。

这次来,倒不是要找茬,而是想看看几个主要项目的推行速度。

首先看到的,就是以畅销小说《境界的智慧与人生》改编而成的电视剧《花束》(暂定名)的现场。

这本书,在网上的热度,比今夕文化推广许久的《三国演义》热度还要高,让金尚大跌眼镜。以一本软科幻小说来衡量,也就在中上的层次,可它能得到广大书迷的喜爱,足以证明,它确实在某些方面,满足了大众的期待。

相比麾下编剧们的信心满满,金尚本人对这本书的影视化前景并不是太看好,之所以还是决定投拍,也是考虑到广大原著粉丝的存在,使得影视剧也不会太过遇冷。

《花束》的投资并不高,除了挑大梁的主角需要找个演技优秀,名气较大的好演员,其它配角都不是很重要。

“大男主”扛剧的影视剧,不找个明星说不过去。

当项目邀约发出去后,让金尚意外的是,好几个当红小生冲着原著《境界的智慧与人生》的名头,表示想要出演。

“这部剧的筹划过程,让我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个不大不小的错误。娱乐圈的未来,肯定是以世俗化,碎片化,平民化,甚至是恶俗化的方向发展,文艺属性会越来越淡,可在现在,圈内圈外还是将影视从业人士视作文艺工作者。知名小说影视化的吸引力,还是相当大的。”

“那……以前怎么就没人拍?”

“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容易亏本。当下的业内情况,不说组局,即便剧拍好了,想要找个合适的平台播放都难,变现渠道狭窄,所以,各方对投资的热情都不高。除非,在文艺或者商业上成功的希望很大。”

要么拿奖,要么赚钱。

《花束》这个项目,其实比较尴尬,说它文艺,但又不是那么“正宗”,科幻这种相对较新的类别,很难得到前辈的认同,至于商业成绩,大家都不傻,知道现在能够回本的,基本都是小成本情景剧和喜剧,以及大投资,大明星,大制作,名导演,砸钱宣发的大片。

主演哪怕演技优秀,超水平发挥,也难以获得奖项,商业化前景也不是很乐观,对投资人和影视公司就很鸡肋了,但对需要曝光的明星来说,这是个极佳的赚口碑的好机会,所以,哪怕今夕文化开出的片酬并不高,依然有人愿意接。

在这个商业片方兴未艾,文艺片还没彻底没落的年代,文艺青年们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他们人数可能不太多,分布却很广,能够带动舆论观点,让大家信服,间接推动“路人粉”关注,这就很厉害了。

“所以,你文艺才子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

“对,比我想象中的有价值。这几年,要迅速变现,待互联网时代来临,就往意见领袖的路子上切换。”

“那……拍一些小成本,小清新,十分有格调的文艺片,还是很有必要的吧?”

“是的,我已经让人调查市场了。原创要谨慎,已经经过市场检验的IP,可以多试试,就当是锻炼人了。”

趁着大片时代没有来,明星的片酬也很低廉的时候,多拍片,也是好事。

金尚搓了搓手指,嘿嘿一笑。

“只要保证不亏本就够了,如果有一个能大爆,那就赚大了。影视剧是否受老百姓欢迎,其实是很难预测的,先投点小钱,试试水也好。”

“那……这部《花束》,你觉得会怎样?”

“叫好,但不是很叫座吧。这种类型的影视剧,上限不高,但是很‘吸粉’,容易得到‘铁杆’的支持。”

这也是金尚觉得,投拍一些类型片,哪怕短期内会亏本,也要继续做的原因。对有志于在这一行深耕的今夕文化来说,这就是个打基础的过程,光靠买和蹭别人的项目,是不行的,得有自己的“基本盘”才行。

站在不远处,观察导演指点演员,录制影片一会后,李萱在金尚耳边小声问道:

“我还以为会发生明星耍大牌,导演和制片抖威风,群演被打压的故事,结果……波澜不惊嘛。”

“都是混口饭吃而已,哪有那么多事?报纸上的那些八卦新闻,不用全信。”

“假的?”

“不,有很大一部分是真的。可与绝大部分影视剧拍摄相比,九牛一毛。私底下可能有龃龉,明面上,还是维持着和睦,公事公办的。”

拍摄影视剧,其实是个辛苦活,这年头可没有什么豪华商务车,保姆车之类,更没有什么口齿不清,台词都说不清楚的情况。

要知道,现在绝大部分国产片,秉持的是如无必要,不加字幕的作风。

换句话说,当演员,尤其是台词比较多的主角,不说有播音员的水平,至少得有资深话剧演员的档次,否则,压根就找不到工作。

花里胡哨的套路暂且不提,基本业务能力不过关,连入行的资格都没有。

电视剧《花束》的导演和主角扮演者,金尚都不认识,李萱倒是有点印象,就是叫不上名字。

“有点名气的二线演员和导演,能力倒是不错,能将片场指挥得井井有条。而且,拍摄进度似乎不错。”

提起这个,金尚就有些头疼。

另一边的《外来妹》的拍摄,就比较麻烦了,场地不好找,许多本色出演的群演,也偶尔出状况,耽误进度。还好几名主演比较敬业,实力也不错,才没有出大乱子。

公司派出的负责人,有超过三分之一都在协调那边的事。厂房改造的摄影棚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换场地或者重建,成本飙升,谁都承担不起。

相对轻松的,是《我爱我家》续集的拍摄现场,都是实力派演员,要求不高的亲情剧,不说手拿把捏,也算得上轻松了。《家有儿女》续集的进度要慢一点,但也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在搭建的录音棚外,李萱好奇地去看灯光师和美术师调整,化妆师紧急给演员补妆,金尚则和同样来检查工作进度的朱静筱闲聊。

“你这个……得亏情景剧不那么讲究,否则,都要穿帮了。”

“凑合凑合嘛。”

金尚无奈地耸耸肩。

拍电视剧,没那么十全十美的好事。

主角一家,背景设定是普通市民家庭,可再看看家具,电器和身上的衣服,哪有一点“普通”的感觉?

上万的电脑,家里就有两台,孩子脚上的鞋子是几百块一双的名牌,一家人穿的用的,鞋子,衣服,包包,化妆品,手表,手机,无绳电话,游戏主机等,这是普通工薪家庭能够用得起的?

甚至,还有一台二手小汽车,这年头,哪怕不是全新的,开得起车的家庭,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肯定不会是为衣食住行所累的贫寒之家。

“这不是没办法嘛,剧情需要,而且,赞助商给钱挺多的。”

商业广告赞助,很早就有了,但是,如金尚这般,将广告植入做得这么露骨,这么多的,朱静筱也是第一次见。

特写镜头次数,曝光几秒钟,远景还是近景,商标露出角度等,都有严格规定。

明码标价,按秒收费。

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都没这么讲究。

花样繁多的植入方式,让朱主任大开眼界。

“台里的改制,还是落后了,外面的商业公司,都是这么玩的么?相比之下,咱们找酒厂,药厂和保健品公司‘化缘’,还真是小巫见大巫。”

“你这也是谦虚了,我听说六点半到八点的新闻时段,真是一秒钟就赚一辆豪车,当真是……羡煞旁人。”

“赚得多,开销也大啊。”

朱静筱没好气地撇了撇嘴,

“好多节目,都是谈不上什么赚钱效益的纯公益,一个都不能少。”

“那……咱们合作的几部电视剧,广告卖得不错吧?”

“还行,算是不无小补吧。综合频道的任务挺重,你也知道,《三国演义》这个大制作,就是个吞金兽,无底洞,虽说台里直接投资不多,可消耗的人力物力也不少。想要拍好,也不能疏忽大意。”

第二部,预计在七月前后,暑期播出,特意选了这个时间段,也是为了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关注。从“十八路诸侯讨董”到“中原逐鹿”的故事,是《三国演义》的精华,基本上,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和故事,大部分发生在这个时间段。

第一部只是牛刀小试,第二部开始,故事越来越精彩,作为年中最重要的制作项目,参与颇深的朱静筱,也倍感压力。

“戴义琴那边怎么样了……”

“两场演唱会推迟到下半年,这几个月,应该会待在京城……”

第二部关于赵云的戏份已经拍完了,现在的难点在于第三部的大场面,千军万马的骑兵奔袭,长坂坡七进七出,不止是演员,上上下下工作人员都感到了压力。

年前拍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时候,一场骑兵冲刺出了点意外,马匹受惊,弄伤了两名演员和一名驯马师,还好不严重,否则麻烦就大了。

在这个特效技术不过关,没办法用电脑制作大场面的情况下,实拍,还要拍好,不仅成本巨大,还伴随着风险,成了,就是一代经典,失败了,估计就要上戏剧和电影学院的反面教材了。

“等他回来了,去马场多练练,白马银枪赵子龙,是接下来的重点之一,宣传片可是以他为卖点的。”

汉末群雄,真正被视作帅哥的,还是有几个的,但最为人所知的,还是赵云和周瑜,饰演美周郎的演员的名气和戴义琴完全没法比,选哪个,压根就不是个问题。

“好!上半年没什么大事了,目前以这部剧为主,全力以赴。”

两人又说了点琐事,朱静筱感慨地说道:

“你那边……《三国演义》的书,卖得不错吧?”

“还行。”

金尚喜笑颜开地回答着。

实体书不便宜,正版书店零售三十五元,网上打折均价在三十左右,精装版四十九。即便这样,销量也不错。

去年《三国演义》实体书销量四十五万,今年的电视剧上映后,三月份一个月就超过了五十万,四月份过了大半,超过四十万,略有下降,依然爆卖。

按照金尚的预计,这样的高销量,是持续不了多久的,过几年,平稳过后,年销量,可能会维持在六十万上下,随着人口增加而略微上升。

实际如何,还不得而知,互联网对实体书的冲击,也不可小觑。

当然了,即便这本书每年只卖两三千万的总金额,金尚也很满意了。

印刷机开起来,除了物料费,成本低廉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工业时代的强大,在这一行体现得极为明显,反而是创作和前期筹划,后期宣发开销更大。

“小金做事,还是靠谱的,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让大家都有得赚。没人会排斥这样的金主,将来,你在这一行,会混得开。”

“借您吉言了。”

大制作,需要大平台展示,精诚合作,对大家都有利。尤其是今夕文化旗下那么多待开发播出的项目,即便不在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次一级的,也挺好,比覆盖面不大的地方台强多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