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32章 置业计划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32章 置业计划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32章 置业计划

第32章 置业计划

父子两人说了点较为私密的话后,金时不由得问道:

“你那个女朋友去哪了,回学校了?”

“送一送老师和同学,明天休息一天,后天才正式开始实习。等毕业典礼过后,再入职。”

忙碌了这么多天,就算有“金手指”协助,也感到相当疲惫的样子。

金尚略微自嘲地笑道,

“工作日正常上班,周末比赛日还得做准备,待《京西都市报》和《知音杂谈》走上正轨之后,更是会忙得不可开交。光有热情还不够,身体还不能差了,否则,承受不住这样的工作强度。”

创业其实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在公司发展到足够的规模之前,老板不亲力亲为,基本不可能成功,纯粹浪费时间和生命。

不过,摊子铺得有点大的金尚,还是决定接下来半年,要稳一稳,将根基扎牢了,再寻求进一步成长。

老金也是这样的看法。

在这一点上,父子两人达成了一致。

“外部人才不好找,内部人才的价值,就要尽量挖掘。黄漪漪那个小姑娘,不是学人事的么?让她学以致用,出点主意。”

“那是人力资源,不仅仅是人事……”

金尚没好气地纠正道,

“她的本事还是有的,如果毕业后愿意留下来,那就再好不过了,是除了王燕编辑之外,我最看好的人才。前几天她还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组建法务部以及重组财务部门,我觉得还是有点道理的……”

慢条斯理地喝了几口清茶,小金继续解释道:

“法务部的组建可以缓一缓,暂时借用俱乐部的人力,财务问题确实刻不容缓。今天税务局送了‘依法诚信纳税示范单位’的锦旗过来,既是为了加强联系,也未尝没有提醒公司,不管从哪条标准来衡量,‘今夕文化’已经不是小规模纳税人,而是一般纳税人了。相应的制度都得完善,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由我掌握大局,俱乐部的会计负责具体实施,得请拥有专业资质的人来做账……”

“财务啊,有能力,还靠谱的不好请。”

这一点,老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要商贸繁荣的大趋势不改,专业财会人员就是稀缺人才,到哪都是香饽饽,今夕文化的招牌还不够亮,不一定能从社会上招到比较靠谱的。

一般来说,像这种初创公司,找一些没有证,能力还过得去的人先顶一顶,一边工作,一边努力考取资质,花个一两年时间,先上船,后补票,是比较普遍的做法。

当然,考证上岸后,一脚将老东家给蹬了的也比比皆是,辛辛苦苦培养人才,为他人做了嫁衣裳,那可就太亏了。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全职员工超过二十五人,算上临时工和实习生,接近六十人,每个月营收逼近两百万大关,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似乎猜到了金尚现在的形态,老父亲由衷地告诫道,

“我知道你有很多将要付诸实施的大计划,对未来的设想很美好,但是,人不要被自己强加的无形压力给摧垮了。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你还得学会享受生活,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前行。真要是将全部精力都用在创业上,那还有什么意思?十多年的学生时代,应该带给你足够的经验教训才对。人呐,就得对自己好一点,才不枉此生。”

“嗯。”

小金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这么个人,爱财,更爱享受,不会为了赚钱而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

这种生活状态,几乎是京城土著们从先祖身上继承过来的传统。他们之中,大富大贵的不多,但也基本衣食无忧,继承的财产,只要不是特别败家,也能顺顺利利地挥霍一辈子。

所谓“中产”这个形容,绝对不是用时间和生命拼命打工,年薪几十万上百万,买个大城市的商品房,就算数的。

中产中产,你得“有产”才行,这个“产”,不是房子、小汽车,更不是银行存款和不知道收不收的回来的理财产品,而是能够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

金家父子这样的,掌握的资产虽然不多,到底也是有产者,能够雇佣其他人创造更多价值,和那些不显山露水、真正掌握了更多核心资产的“中产”和硬核资本家有较大差距,依然比许多看似体面的高级打工仔要活得更加舒坦。

如金尚这样,执着于在新兴科技产业开拓的事,他们极少会去做。

『去北方承包几个矿,开几个农场,甚至买几栋楼收租,也比投什么互联网要稳妥得多。』

这是“老钱”们几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生存智慧,资本在利润率不是太高,但是绝对稳妥的领域沉淀下来,绝不轻易尝试有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新兴产业。

从老黄家分离出来,改姓金后,金家父子两人已经失去了先祖们的资本,靠着几家小作坊维持着还算体面的生活。

两世为人,金尚因为不愿意余生碌碌无为,才想着要干一番大事,改变世界还很遥远,至少,得在未来二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当然,小金虽然有很强烈的折腾心思,其实也有些认同老金的看法……

“这段时间,我确实过于执着了,精神状态有点亢奋,又有点焦虑。这不是长久之计,我会尽量调整的。”

说着的金尚顿了顿之后,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对了,我给你的镇纸,效果如何?”

“还行吧,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似乎都有些改善。这段时间应酬多了点,能够勉强撑住,多亏了它……”

“那只是个辅助,帮助持有者规避一些风险,你还是不要指望太多,毕竟不是万能解药。”

寄宿了平心静气、驱邪避灾能力的貔貅镇纸,在老金手里,比在小金手里更有用。

国际上,全球化进程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运作而加快,国内经济的增长速度突飞猛进。不仅是国民生产总值飙升,人口膨胀速度也很惊人。

上个月公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总人数比五年前增加了九千多万,年均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二。

这是什么概念?

出生率总体保持在较高的位置,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导致国人平均寿命变长了许多。

五十年前平均三十五岁,四十年前就到了五十七岁,十五年前六十八岁,今年公布的数据,超过八点七亿人口,平均年龄逼近七十岁大关。

人生七十古来稀!

以后,古稀老人估计不会少,不常见的耄耋老人也会越来越多。

不管从哪方面来讲,似乎都在往好的一方面发展,老金那半死不活的制衣厂,都成了香饽饽,忙得不可开交。

当然,问题也是有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供需严重错配。许多企业经营困难,不是市场上没有需求,而是在不成熟的商品经济环境下,“无形大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生产和消费脱节了。

国家太大了,在发展初期,确实会有一些难以逾越的关隘,需要时间来慢慢弥补。

『互联网,就是厚积薄发之后,一飞冲天的助推器。通讯、社交、电商、传媒、文娱、网络支付、本地生活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那一天的到来,不远了。

谈话的尾声,金时叮嘱金尚有时间多开发一下“家传金手指”的能力后,才说了今天急着赶回来的要事。

“我跟别人约好了,明天中午去看房。”

“看房?”

“你不是要买房吗?南边世界公园附近的温泉别墅不错,有几个老朋友想在那边置业,准备组团一起去看看。”

“买别墅也要拉帮结派?”

金尚有些意外,按理说,买别墅这种十分私密的活动,自己看好拿主意就行了,用得着如此高调组团前去?

“有什么不对?房子好不好很重要,和谁做邻居更重要。花了大价钱置办的家,你总不会愿意和一大帮除了钱啥都没有的煤老板或者天天在小区草坪上搞聚会活动,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钱有闲有人脉的暴发户住一个小区吧?”

“咱们家,可能还不如那些煤老板暴发户吧?”

你瞧不起他们,他们还不一定愿意和你这样的“穷酸”当邻居呢!

金尚小声地嘀咕着,却被老金不客气地打断了。

“别废话了!我就是这么个意思,同样是别墅区,里面住的什么人,讲究可多了。你明天上午早点将事情办完,和我一起去,顺便认识几个邻居……”

“都还没看,这就定了要买?”

“条件早就谈妥,就剩下现场验看了,中介要是敢忽悠咱们,以后也别想在这个圈子混了。”

得罪了一大帮本地土著金主,京西这片土地,估计很难有立足之地了。

“好吧!”

买房这件事确实不好拖延,而且越快越好,从目前的人口走势和紧急发展情况来看,房价很快就会大幅上涨,早点入手,也是好事。

说定明天的安排,金尚和金时分别后驱车来到学校附近的公寓,李萱早就等候多时了。

第一天实习,体验上班的节奏,确实让女朋友有些适应不过来。工作场合,表面看起来,似乎不如学校苦读辛苦,实际上心里承受的压力要大很多。

金尚一边洗菜择菜,淘米做饭,一边对好奇的看着男朋友下厨的李萱问道:

“黄主任和龚院长那边反应如何?”

“还好,似乎很有兴趣。学校本来就不排斥本校毕业生回馈校园,不管怎么说,你这也是实打实地掏钱了,只要不是有违原则的问题,应该很顺利。”

李萱很自信地宽慰着还有点担心的金尚,

“咱们学校的大学生创业中心,到底是什么样子,你大概没去过,不知道有多么烂;还有学生会,以前还能组织一些反响不错的活动,现在……不值一提,连勤工俭学都能做到学生去院办举报他们的地步,可见有多么无能。”

相比之下,金尚这两个多月的所作所为,当真是一股清流。

听着李萱将学校发生的一些奇葩事当做趣闻一般说了出来,金尚除了时不时地附和几乎,丝毫没有停下手里的活的意思。

因为在学校几乎没什么朋友,除了和“小马扎乐队”的那几个塑料兄弟来往,对发生在学生之间的小事,金尚压根就没怎么关心过,也没有和自己聊八卦的同龄朋友。

正静静地倾听的小金,闻的一个熟悉的名字,不由得开口问询道:

“震点乐队?他们还真的坚持下来了啊,找了哪路神仙当后台?”

自金尚和他们不来往之后,在南家兄弟开的音乐酒吧见过一次,就再无音讯,原本还以为他们已经混不下去,放弃了,没想到居然还没散伙。

京城师范大学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几乎不可能混地下音乐圈,玩乐队是因为爱好,而不是真的准备吃这碗饭。假如他们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可能回老家都会被打断腿。

“你呀,别觉得他们没了你,就玩不转了。听小道消息说,他们在附近的酒吧驻唱,也混了个脸熟。有人牵线搭桥,将他们送去周边音乐节表演,多多少少有点人气了。”

“就他们那水平,还音乐节?垫场都不够……”

“用专业的水平来衡量,确实不行,和那些有名的地下乐队和音乐人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但你不能只盯着几个出挑的,以为那就是圈子里的平均水平啊。”

“你的意思是,他们不行,其它乐队更差?”

李萱双手托着腮帮子,没好气地说道:

“这不是理所当然的?都是业余乐队,能好到哪里去?‘震点乐队’身上还披着一层名校才子的皮,噱头很足了。”

“原来如此。难怪以前我的‘小马扎乐队’校园演出的时候,居然还有不少粉丝捧场。”

金尚点点头,明白了自己先前的认知错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