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33章 离校前夕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33章 离校前夕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33章 离校前夕

第33章 离校前夕

玩乐队,需要激情和天赋,更需要努力与实践,过去几年,金尚出钱支援“小马扎乐队”,着实让他们少走了许多弯路。

不说别的,设备与训练场地就从没有受过苛待,同样不如意的业余同行,有几个租用专门的活动场地的?

五六年的时间,就算天赋不足,勤学苦练之下,应该也能和其他同行拉开不小差距了。

小金看不上的“震点乐队”,在一群“菜鸡”中,已经是比较出挑的“战斗鸡”了。

“你以为,他们是冲着你的脸蛋去的?”

见金尚一副恍然大悟后又有些纳闷的精彩脸色,李萱不由得噗呲一笑。

“不是吗?”

“我初次见到的你,还是填报志愿之前的校园参观,小小的个子,比吉他高不了多少,身材消瘦,唱腔稚嫩,就是个小屁孩,完全没有让人分泌荷尔蒙的冲动。就这条件,要是乐队水平还不行,谁会搭理你们?”

“哪怕是实话,也太不给我面子了吧?”

金尚无奈地叹道。

以前是太小了,和同学玩不到一块去。现在是太忙了,和其他研究生同学也少有交集。

脸嫩而不能服众这种事,还真没办法迅速扭转,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改善。

外联合作,商业谈判,出席活动,金尚都会带着郑良知和黄漪漪,不仅仅是为了壮声势,也是为了防止给人留下老板太过年轻,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坏印象,进而怀疑今夕文化的实力。

现在都是如此,几年前的金尚,要是不砸钱,“震点乐队”的人也不会和自己称兄道弟,一起玩校园乐队了。

两人谈天说地,聊了好久,直到金尚将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来,才暂时告一段落。

吃过晚饭,李萱靠在沙发上看电视,金尚将碗筷洗干净收拾好后,天已经黑了。

除下围裙,清了清身上的油烟味后,金尚才说了点正事。

“明天你有活动吧?”

“嗯!毕业了,马上就要各奔东西,大家都挺不舍的,所以聚会挺多。你毕业的时候,是个什么情况?”

“那个时候……我还不能喝酒,很多地方不招待。所以,几乎没人叫我。”

“不是因为年纪太小,而是没朋友,所以没人喊你吧?”

“知道还问?”

迎着李萱促狭的笑意,金尚不快的表情,全挂在嘟着的嘴角了。

“让你认清现实嘛!对了,下周四的毕业典礼,你的演讲稿准备好了没?”

“那玩意还要准备?将去年的稿子照着念一遍,都没人发现。都是大话套话,谁会听?”

“还是要注意一点,顾忌一下学院的面子。”

“知道了。”

这点小意见,金尚还是听进去了。糊弄归糊弄,表面工作还是要做好的。

“明天上午,我要去公司看看,主持报纸和杂志的发行。孙大器也要过来,商量一下网站改版的事。事情办完,下午要去看房……”

“看房?”

李萱一愣,旋即反应过来,进而追问道,

“看谁的房?”

“我要买房啊,没跟你说过?”

“没印象!怎么突然要买房了?京城房价太高了,不划算……”

“能买,就尽量早点买吧!”

金尚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轻飘飘地说道,

“前些时的人口普查数据看到了没?五年总人口增加九千万,千禧年之前突破十亿的可能性不小。那么多人,将来走上社会,都要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总不可能都窝在农村种地吧?”

“这跟房价没有直接关系吧?”

“你留在京城发展,会嫁给一个无房无车,天天为房租发愁的穷小子么?”

“看情况,要是真的喜欢,一起奋斗也可以。”

“你的父母家人呢,会同意?”

不待对方回答,金尚继续说着让人不寒而栗的话,

“你成长的家庭,已经算是有点气候的小康之家了,将来的女婿只要不是特别穷,就不打紧。绝大部分同胞,可没有你的底气……”

闻言的李萱脸色一肃,认真地琢磨了一番后,才不得不认同了金尚的判断。

“那就是说,房价未来还会涨?”

金尚斩钉截铁地答道:

“必定大涨,尤其是京城。”

“你也是懂经济学皮毛的重点大学毕业生,不可能看不明白。房子即将成为严重稀缺的商品,现在买不起,以后更加买不起。未来二十年,买房将是绝大部分寒门贵子鲤鱼跃龙门,改换门庭的最佳机会。越早买越好,尤其是想要在大城市发展的农村孩子。”

这次国运鼎盛赐予每个人的机会,越早抓住,得到的好处就越大。

金家父子,要是没有其它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尽一切努力买几栋楼,当个包租公,余生过得也挺舒服。

就是可惜了满心的理想与抱负。

至于李萱嘛,对买房的需求不是特别强烈,但是也不排斥。

躺赚的机会,只要不是特别为难,能抓住就尽量抓住吧!

“那……我也要买!”

“呃?”

见李萱的小脸满是期盼,金尚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我买的是温泉别墅,第一期比较便宜,每平才七千,现在二期起步价一万三,估计成交单价会在两万多。三坏内的普通商品房,现在的单价,也才四千多。这价格差距太大了,而且……”

顿了顿之后,金尚继续解释道:

“有条件的话,自住兼顾投资,买别墅还不错。纯粹为了投机,买别墅不划算,去买比较靠近市中心的商品房,将来涨幅会更高。而且,我估计五年内,房价依然会上涨,但是不会暴涨。所以,买可以,不必着急……”

金尚的劝告,李萱完全没有听进去,而是十分坚定地说道:

“我要买,爷爷说从小就开始给我积攒了很多嫁妆,拿出来买一栋别墅应该够了。我在京城有了房,家里人就不会总是劝我回老家了。”

“那你也不必急着买房啊,你住得过来吗?我家的房子都住不完,要不是为了方便,才懒得操心这些。而且,买别墅也是社交的一部分,选对了邻居,对将来的生活也有好处。”

“我将爷爷接过来,等父母老了,也能住!”

“看不出来,你也是个身家不菲的小富婆啊。”

买房嘛,虽然感觉对李萱来说,有点多余,但总归是好事,不会亏本就是了。

说着的金尚,立刻给联系金时,说明了情况,让看房团加一个名额。

李萱则急忙给家里打电话,说了大概十几分钟,才勉强和家里达成一致。

“怎么用了这么久?”

“父母有意见,还好,我说服了爷爷。”

“几十万的交易,就这么突然做了决定?”

“又不是打水漂了,买别墅,还是在京城,能有什么问题?”

京城大,居不易!

太平盛世,皇城根下买房,稳赚不赔,就看赚多赚少。

“那你明天就没法参加同学聚会活动了,上午去跟着黄漪漪熟悉一下公司的运作,下午一起去看房。”

“知道了,我去通知班长!”

实在不能取消或者推迟,就只能缺席了。

虽然暂时稳住了家里人,但是会不会真的买下,还有得衡量,

“我爷爷和母亲过两天要来,既然是买房置业,总得亲眼看看才好掏钱。”

“嗯!”

确实,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儿说要买别墅,千里之外的家长前来把把关也很正常。

只是,这是来看房,还是顺便来看准女婿的?

小金总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

第二天上午八点半,当金尚驱车载着李萱来到公司的时候,其它员工已经为今天的发行工作忙碌了一会。

到办公室坐定,黄漪漪比较忙,要去五处球迷之家检查,核对账目和物料消耗,一时半会回不来,郑良知在和京城妇联的来人商量着如何扩大发行面的事。

人手不足,只好暂时让李萱打下手。花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才勉强将积累的公文给处理了。

十点钟左右,结束外联工作的郑良知前来报喜,十五万《京西都市报》已经卖了将近十一万份,售罄是大概率事件;《知音杂谈》五万册已经卖出了超过四万份,多个渠道送来了增加备货的请求,京城妇联更是增订了三万份,王主编已经紧急联系加印了。

“小金,你是对的,人民群众不是不消费,而是咱们没有制作出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已经过了知天命年纪的郑良知,经验丰富都不足以形容他的本事,早年也是体制内颇有前途的干部,临老了想要发挥余热,也未尝没有证明自己还没到颐养天年的时候的心思。

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郑良知眼睁睁看着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带领一群愣头青,开创了一番事业,也是感慨良多。

小金老板在具体事务上,很听得见专业人士的意见,可在大略上又顽固得可怕。对一名创业者来说,这是必须要有的优良品质,可是,一想到做决策的是一名刚满十八岁不久的孩子,上上下下的员工们还是有点不放心的。

《京西都市报》还算中规中矩,是一份很典型的侧重于本地生活,偏向体育新闻和市井八卦的小报。报纸不同于一般生意,有可能触碰到很多领域敏感的神经,所以,金尚只是调整了一下目标客户方向,就将具体事务交给赵荣珍主编负责了。

《知音杂谈》不一样,这份杂志,金尚力排众议,确立了现在打着歌颂人情和人性之美,坚持真实、及时、生动、独家地报道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方针,几乎全盘放弃了曲高和寡的主流文艺,将客户目标对准了都市女性,新青年,城市新移民,家庭主妇等群体。

这个年代,还没有经历过太多“鸡汤”洗礼的人们,对《知音杂谈》这种比较新颖的大众杂志的追捧程度,超出了许多人的意料。

京城妇联在先期的内部传阅中,就收到了很正面的反馈,但是,过投放市场后,受欢迎程度还是让人感到惊喜。

加印派发的事情好办,已经通知人去办了。

“郑老叔,这几天麻烦你了。公司已经走上了正轨,您也可以多陪陪家人。今天是周末,您还是早点回去带孙子吧!”

“你下午不是要去看房?这里得有人盯着,赵主编和王主编写稿审稿也很忙,琐事也不能轻视……”

金尚笑了笑,不再劝。

养病十多年后付出工作,总比以前躺在病床上,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要强得多。

男人没有事业,就如女人出门没有包包一样,人生缺少了重要的点缀。

就在一老一少说话的时候,有段时间没见的孙大器带着工程师杨琦上门拜访了。

对郑良知说了一些工作安排后金尚带着李萱进入会客室,就见到黄漪漪正在招待两名客人。

满脸堆笑的金尚迎了上去。

“孙老板气色不错,看来最近生意应该有气色了。”

“托小金总的福,还算可以。”

熟稔地寒暄的孙大器,已经没有了初次见面时候的小心翼翼,“黄页”生意走上正轨之后,带领着麾下干将在京城闯荡出一番天地的信心也足了很多。

两人落座之后,会客室又进来两名男子,金尚为其他人介绍着。

“刘燕青,公司技术安全员,目前主要维护网吧软硬件……”

为首二十五六岁,比较矮小的男子,就是金尚从网管中提拔的一位技术还过得去的互联网发烧友,是所有网管的头目,平时也负责教一教初次上网的新手客户如何操作。

“尹飞扬,网站维护专员,以后就由他和你们对接,今年刚毕业的小伙子,没什么经验,还望多多担待。”

二十一岁,满脸青春痘的小尹,今年刚毕业,拿了毕业证就急匆匆地前来入职了。

技术水平就不提了,祖籍湘西,来京城读书,为了留在本地,拒了学校安排的去大西北架天线的工作,听说了网吧开业生意红火的消息后,主动送上门的大专生,试用了一个月,才签了正式录用合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