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34章 业内风波起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34章 业内风波起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34章 业内风波起

第34章 业内风波起

再加上几名有点编程能力的网管和招揽的“野狐禅”程序员,就是今夕文化所有的技术力量了。

这其中,实际动手能力最强的是刘燕青这个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不太精通的“万金油”,技术理论水平最高的,居然是金尚这个半路出家的老板,足以证明这家文化公司在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的技术能力,到底有多么差劲。

万事开头难,哪怕是些歪瓜裂枣,金尚也不嫌弃。前世的“东哥”还是学社会学的,一年多的时间,编程能力就达到了可以接“私活”赚外快的程度了。

如今能力差点不要紧,关键是有没有在这一行深耕的决心,金尚会给他们提供成长学习的机会,将来能不能混出头,就看个人是不是肯钻研了。

人到齐后,时间宝贵,就省去了多余的寒暄,杨琦将随身携带的电脑接通网络,后连上投影机,将网站开发界面放大,让众人有比较直观的感受。

“杨工,你们公司的设备升级换代,鸟枪换炮啊。”

金尚说笑着,比较拘谨的杨琦咳了几声后,回应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技术发展速度极快,五个月前国内刚刚对公众放开网络,浏览器还只能读取文本。如今,已经可以加载较为麻烦的图片,生成复杂的大型页面了。”

“所以,我设想中的网站类型,实现了吗?”

杨琦笑而不语,点开了网站展示页面,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今夕文化”几个艺术字组成的图标,后面按照自然排列,紧凑地分布着几个区块按钮,下方的小字显示着分门别类的新闻标题。

随意点开一个链接,二级页面打开,一段今早刚刚发布的体育新闻出现,言简意赅的文字中间,夹杂着几张清晰度不是太高的图片。

和十多年后那种丰富的网页展示效果相距甚远,但这已经足够将金尚想要表达的信息发布出来了。

“不错不错,贵公司的技术确实很强。”

杨琦略微尴尬地解释道:

“金总,这不是我们厉害,而是浏览器更新换代了。原来的那种……太简陋了,根本没有展示图片的能力。半个月前,浏览器开发商发布了现在这一款,加入了一种新的计算机语言,功能加强了很多。”

“这不是挺好嘛,硬件更新换代很快,软件也得同步跟上,才有我们‘兴风作浪’的余地。杨工不用谦虚,能做到现在这个样子,你们也是出了大力气了。我虽然不是专业的,但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外行,看得出技术含量有多少……”

“谢谢小金总的理解。”

客户满意,杨琦也长舒了一口气,今夕文化每个月缴纳的维护费都不带拖欠的,孙大器和杨琦自然要尽全力维护这个优质客户。

“不过,有一点,我还是要提醒一下。浏览器开发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工具,肯定是好事,但是,他们的商业模式,很可能会侵蚀操作系统的利益。我听说关于浏览器的标准之争已经快要白热化了,基础操作系统服务商下场是迟早的事。”

“可以理解。”

前世微软和网景在浏览器领域争夺了好多年,最终微软以自家浏览器绑定操作系统的策略,大获全胜的故事,金尚也是听过的。

正是因为这场浏览器之争,直接引发了公众对微软的疑虑,进而推动对其反垄断调查,成了间接刺破互联网泡沫的引子之一。

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胜负直接关乎生死,极少有中间选项,当同个细分“赛道”开始拥挤的时候,“卷”起来就特别残酷。

赢者通吃,在这一行太普遍了。

当然了,现如今的什么操作系统、浏览器大战、程序语言标准什么的,和今夕文化没有任何关系。

接下来,杨琦详细地讲解了一下新版网站的维护方式,以及后台操作的注意事项,后让金尚等人实际体验了一下后,又解答了一些问题,才结束这次的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

接下来,金尚让刘燕青和尹飞扬抓紧时间熟悉新版网站的操作,同时让赵荣珍和王燕提供一些素材,好作为网站内容而发布。

许多新闻和文章,不适合在《京西都市报》和《知音杂谈》上刊载,放在北方联合在线网站上就没问题了。

等正式改版为综合门户网站,信息处理量大增,网站基础建设还能外包给孙大器和杨琦处理,其它的就只有今夕文化组建的团队自己维护了。

技术问题不好量化评价,网站点击率可是实实在在的,只要能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让更多人被吸引过来,就是成功。

将事情安排好后,金尚和李萱吃了一顿工作餐,准备休息一会就驱车去世界公园看房,李萱则接到了一个紧急联系电话。

几分钟后,金尚瞪圆了双眼,看着一脸无辜的李萱。

“你爷爷和母亲这就到了?”

“嗯!”

有些茫然的李萱,条件反射般地点头。

“要不要去机场接?”

“不用了,他们在南苑机场,已经下了飞机,等会直接去世界公园,先去附近逛逛,让我们待会去汇合。”

京城南四环外,就有一个军民两用的机场,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随着京城不断扩容,原本的荒郊野岭,如今也是亟待开发的城市边缘地带。

占地面积极广的机场,就显得挺碍眼了。一度谣传机场要搬迁到更加靠南边的地方,讨论了好几年,依然没有定论。

从南苑机场直接去世界公园,确实比到足球公园,再绕一个大圈子南下要近很多。

“不是说过两天,怎么现在就到了?”

昨天晚上商量的事,今天中午就来个突然袭击,老李家的传统,就是雷厉风行,给人惊吓么?

同样没有想到的李萱,也有些措手不及的样子。

“我也不知道,爷爷说本来昨天晚上就准备买机票连夜来京城的,眼瞅着赶不上了,才改签到今天上午。”

“那你是不是听错了,不过过两天,是过两个小时?”

金尚没好气地嘀咕着。

这年头机票可不好买,也不便宜。直到两年前,坐飞机还得正规单位出具介绍信才有资格买票。如今只需要身份证件就够了,但是航班少,改签难,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难度大得超乎一般人想象。

有本事连夜坐飞机,千里迢迢来京城的家庭,可不一般。

“以前我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啊。”

说起这件事,李萱也是一头雾水。

“你到底啥家庭出身的千金大小姐?要买别墅,几十万说拿就拿,家中长辈也不简单的样子。”

“鄂北小县城的地头蛇,没听说家里有什么了不起的背景,只有个亲戚家的叔叔说要提副市长了,地图上都难得找到名字的小地方,不值一提。”

闻言的金尚不自觉地抽动着嘴角,以前经常自我调侃,自己挖到个宝藏女孩,难道家里真的有矿?

“我真傻,早就该明白的。离家上大学之前,梳头都不会的千金大小姐,哪有简单的。京城别墅说买就买,飞机想坐就坐,这能是普通家庭?”

“你会不会想多了?京城这么大,潜伏的大鱼数不胜数,倒也罢了。我们老家那种鬼地方,小圈子里基本都是沾亲带故的,买几张机票怎么了?很正常!”

“就当你说得有道理吧!”

两世为人,十多年没出过京城的小金少爷,这次是真的体会到了前世和今生最大的区别。

国运有涨跌,强弱有不同,今生最大的幸运在于,核心领土已经六百年没有遭遇大的战乱了,对天灾**的应对也还得当,没有造成太大危害,这就使得地方上比较容易出现传承久远的坐地土豪。

在现代化建设领域,此世的祖国可能慢了一步,但是远没有到五千年精华被抢掠一空,只得筚路蓝缕,近乎白手起家重建国家的地步。

穷苦人家肯定有,但是,地方大族只要把持一地,围湖造田,辛勤耕耘,哪怕田亩所出远不如工商之利,顺顺利利积累六百年,也很肥了。

如老黄家这等坐拥不靠谱的“金手指”的豪强,最巅峰时期,豪富程度堪比金陵四大家族“贾史王薛”那般存在,和隋唐时期的“五姓七望”,就差立下堡坞养私兵了。

云梦李氏和江夏黄差了不止一筹,出了小县城就没人认得,可不代表他们几百年来就是吃干饭的,没点积蓄,哪能在小地方逍遥自在?

当然,传统宗族社会掌握地方大权的时代早就过去了,黄正廓的子孙都快把家败得差不多了,小地方的“坐地虎”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即便如此,李萱的长辈们,手头挤一挤,拿出几十万在京城买房,还是办得到的。

金尚和李萱合计了一会,该如何应对长辈质询后,两人提前一步驱车南下,和李萱的爷爷与母亲汇合。

李萱的爷爷李乐平,外表看上去是个很普通的老头,微微佝偻着背脊,花白板寸头发,嘴巴上的胡须剃得很干紧,精神很好,双目炯炯有神。

见面之后,老头和孙女寒暄了几句,就上下打量着金尚,似乎要将这个孙女口中还不错的小伙子看个通透。

其母亲穿着很普通的单薄夏装,戴着遮阳帽,观其眉眼,和李萱似乎有点像,但是整体气质有点不同。

和女儿看似清冷精干,实则有点文青迷糊的李萱不同,母亲曹恒不管表情态度还是作风都有点咄咄逼人。

“小伙子,听说你十八岁?”

“是的,今年硕士研究生毕业!”

“还真是年轻有为啊,家里是做什么的?”

“做点小生意。”

“商人啊,那可不够稳妥,还是得有点实实在在的东西传家才行。”

“您说得有道理。”

金尚略尴尬地附和着,难怪李萱的长辈对买房似乎并不怎么排斥的样子,看来他们家祖上就是那种传统的兼并土地,买房置业,一代代积累,发展壮大的大地主。

在他们看来,经商的都是赚的浮财,没有土地,何谈耕读传家?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这是亚圣孟子的话,大意就是没有固定资产(土地)的普通人,肯定靠不住;不立下根基,心思不定的人,相对比较容易去干违礼犯法、为非作歹的事。

这也是儒家传承中,对成家立业这件事,丈母娘格外苛求住房的核心依据。

说白了,咱们的“文化基因”,时刻在提醒同胞,不要相信“无恒产”,成不了家,立不了业的人。

连个房子都没有,将女儿嫁给你,谁知道将来你会将家安在哪里,会不会抛妻弃子不告而别?

商人?

贩夫走卒之辈,不值一哂。

似乎意识到母亲的态度有些不对,李萱连忙解释道:

“他家有祖传的足球队、球场、制衣厂,还有生鲜超市和火锅城,都是自家物业。”

“喔!”

曹女士应了一声,脸色好看了点。

有产业,有名,有地,有工坊,还有商铺,似乎也不太差,虽然比万亩良田,高楼广厦,亭台楼阁差了不少,好歹也是家业。

而且,安家在京城,也是加分项。

“我们家萱萱从小娇生惯养,什么都不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小金多担待。”

闻言的李萱不乐意地抱怨道:

“哪有你这样说女儿的?我现在已经不同了……”

“就你那点道行,我还不知道?”

曹女士狠狠地瞪了女儿一眼,后继续说道,

“这附近的公园挺多,风景也好,就是周围的房子太小了。这就是京城的别墅?简简单单的独栋小洋楼而已……”

“阿姨说的是,京城就这条件,还卖得老贵。归根结底,还是地少人多的缘故。”

不仅李萱的母亲曹恒不太满意,金尚路过附近的别墅区的时候,也多多少少有些失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