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352章 砸钱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352章 砸钱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352章 砸钱

第352章 砸钱

至于布局教培行业后,是不是会引发新一轮的行业内卷,金尚是没法预估的。

反正最后都要有人赚这个钱,还不如自己来,稍微提高门槛,不让劣币驱逐良币,保质保量地让家长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成绩。

只要考试这种选拔方式还存在,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就不可能低。

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普通家庭养两三个孩子的比比皆是,五个以上都不是一个两个。

未来几年,人口大幅上涨是可以预见的,只有城市化推进到一定程度,才有有可能缓解这种趋势。

都不需要超前的眼光,看看大街小巷遍布的培训班就能了解。

今夕文化涉足教育行业的时间并不长,以前都是以《京西都市报》为基础开展活动,经过一年半的耕耘后,在当地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于是赵荣珍就想着横向拓展已经没有太大空间的小报业务。

连载小说副刊在经过多方权衡后,金尚驳回了新设连载杂志的建议,但是教育板块还是成功分离出来,名为《教研学刊》的月刊杂志诞生了,以需求最为旺盛的数学和英语为主,物理、化学、地理和语文等为辅的内容,勉强得到了本地中小学的老师和家长的认可。

目前发行了四期,在旗下的培训班与合作学校得到了推广,至于能不能继续扩大影响力,还需要努力,当然也得有更大的支持和投入。

将赵荣珍的计划书看了一遍,大抵还是不错的,在金尚眼中,全都是“要钱”二字,着实让人有些头大。

免费是不可能免费的,但也不贵,维持住运营开销而已,比外面的同行要便宜多了,且有公司信誉背书,更加让人放心,

不出几年,今夕文化将会成为一家遍布全国的超级公司联合体,如何将数以十万计的人力凝聚成一个整体,光靠“金扫帚”的加持可不够,得有真正贴心的实惠来留住人心。

“相比收益,些许风险,值得冒。况且,只要做好内部监控,把握好质量,应该不会出纰漏。”

今夕文化能够开出高于同行的工资,但不宜在待遇层面过于夸张,好升不好降,以目前的公司制度来看,在有“金手指”保驾护航的情况下,离职率是偏低的。

又商量了一会,金尚才目送两位干将离去。

这年头,能够保障员工住宿问题的企业,是顶好的,能够解决小孩上学问题的,更是凤毛麟角。

斟酌了一下词汇,赵主编说道:

“前段时间,金总说过的内部托儿所已经有两个试点了,目前情况来看,还可以,能让大家方便许多。”

赚钱的路子那么多,课外培训就足够折腾了。

工资奖金不好直接提高,在软福利方面有所突破,也能提升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

“员工子弟学校么?我懂了!”

金尚不是会因为这些不足就裹足不前的犹疑之辈,既然决定要做,就会相信赵主编的能力,既然她能将《京西都市报》打理得井井有条,兼职处理其他事务也很得体,应该不会在这件事上掉链子。

“有运营困难,需要引入外部资金整合的现成学校么?”

“我知道,就是有点担心舆论方面的问题,这一行……很敏感,赚钱是赚钱,出问题了,栽跟头也很惨。”

见金尚脸色不变,赵主编试探着问道:

毋庸置疑,公立学校正在快马加鞭地筹建,上上下下已经很努力了,可到底够不够用,大家心里都没底。

“不知道金总是想要赚钱,还是以慈善为目的,后者的话,纯捐资助学就很好了,具体事务,交给专业的人做,如果是想要营利,恐怕……不是个好主意。”

“难点在哪?”

至于教培资质,线下授课地点,本地中小学的参与,相对而言还要容易一点。

“金总,传媒业涉足教培的,据我所知,已经有好几家报纸准备试水了,咱们虽然领先一步,能不能啃下最大的蛋糕,还不好说,现在多投入一分,以后就多赚十分。”

“小学初中阶段要麻烦一点,高中相对容易,但是都不好入手。”

“资质问题,以金总的关系,应该还能搞定,关键是好的老师不好招,正儿八经地办学和教培还不太一样,差异还挺大的。”

很多城里人都不了解,一直到新世纪过后十五年,一二线核心城市都存在为数不少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说到这,金尚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不由得问道:

未来一两年内,公司在京畿地区的直属员工可能超过五千人,直接对应上万的适龄儿童,再加上今夕文化的年轻化趋势很明显,从幼儿园到高中,需求大得惊人。

“暑假快到了,希望能开个好头……”

好不容易说服老板认可,赵主编也长舒了一口气。

大就是好,全就是强。

这一世的情况更加复杂,国土面积大,人口增长迅猛,估计等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就会接近前世同期,后劲更加强劲。

这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的玩法,而是胃口极好的财团的本能在作祟。

这段时日,小金个人债务高企,但今夕文化的现金流还是很充裕的,总体而言,十分健康,拨款投入不是问题,难点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整合京西地区的优质资源,并顺利往整个京畿地区扩张。

最后,金尚还是同意了。

“如果我要办私立学校,现如今,好做吗?”

“只好这样了。”

『教育行业不赚钱?就看想不想赚钱罢了,单方面信息不对等的领域,全看掌控者的良心!』

“幼儿园和小学,主要以半慈善为主,初中和高中则致力于升学,英才培训,至于多大规模,看将来的情况,如果有得力的人才主持大局,就可以适当扩张,没有的话,专注于京畿,人口大镇,或者以员工子弟学校为方向。”

“我的建议是,先成立专门的教育集团子公司,专门运营,以收购整合为主,自建为辅,前者能快速成型,后者……太慢了,一家规模以上的小学,建设周期在两年左右,从无到有组建师资力量,招收学生,估早则三年,迟则五年才能完全走上正轨。”

教育,需要投入和专注,抱着三心二意的态度从事,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来。

京西为首都新兴都会区,外地人还挺多的,落户难,孩子上学难,是影响员工归属感的两大顽疾。

互联网领域的生态闭环?

金尚和他的战略伙伴的野心可不止如此!

老黄送过来的资产包里,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公益事业用地,有的租给别人,有的没怎么派上用场。

“就这么办!这件事不太着急,但要放在心上,既然决定做教培,那就顺便将周边上下游都着手布局吧。”

“极少,但不能说完全没有,我要找熟人打听一下。”

就这么闲置太可惜了,得想办法利用起来,建学校是很好的方法,即便不靠它直接赚钱,可消费市场在那,能带动利益也很大。

不说别的,教辅工具书,课外培训等,就能以此为根基,发展壮大。

当然了,这其中,还有许多亟待翻越的关隘。

一念至此,金尚拨通了黄正廓的电话。——

十二月三十一日,一九九六年最后一天,和老黄讨价还价一番后,勉强说服他帮忙疏通,原则上排除了金尚在教育行业攻城略地的难点后,金尚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玩意投入大还是小,全看个人胃口,目前还是秉持着有多大能耐,办多少事的态度,不求一口吃成个胖子。

好就好在,原本就是有基础的,老金门下就有好几块公益事业用地租给附近的学校了,关系还不错,以前就经常联络,以后合作的机会也不少。

另外,京城北方联合足球俱乐部也与本地足球特色小学有深度合作,多多少少能说得上话。

老黄那边打通资质审核的关卡后,剩下的,就是掏钱了。

两个亿在四个季度里分批投入,在这个年头,不算小了。

了却了一桩不大不小的心事后,金尚来到球队训练场,观看着场中教练和球员们互动。

一线队早就放假了,只有各级青训还在,时不时出去和其他俱乐部梯队打练习赛。

大部分球员都是本地人,今天过来,是俱乐部惯例,外地的以及度假的就不提了,还留在京城的,几乎都来了。

主要目的,还是一年到头,上上上下见个面,熟悉一下,联络感情,早锻炼只是象征性的,待会发点纪念品,领点奖金,吃顿午饭,就要解散了。

近四十年前的那一场分裂,对球队的影响是深远的。

团结,几乎成为俱乐部的最高要求,一切有妨碍球队凝聚力的威胁,都会被排除。

双臂抱胸,看着成年球员带着年轻人轻松地热身,金尚通过白泽眼镜,看了下大部分人的能力和潜力后,对明年的保级信心更足了。

稍微有一点青黄不接,老球员能力下滑,但还能踢,队长巴桑次仁明年就三十七了,一般球员这个年纪早就退役了,他的身体状态维持得不错,在保级队里踢个主力不成问题,凭借丰富的经验,还能提升球队的稳定性,这一点尤为重要。

年轻球员还很稚嫩,好在拼劲十足,有人带着,能发挥出七八成实力,就够了。

再签三四个有实力的外援,保级问题不大。

长达一年的激烈联赛,比拼的不是一时的爆发,而是长久的耐力。通俗点说,就是比烂,只要自己少犯错,大概率成绩不会太差。

想要更进一步,甚至争夺冠军,那就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正在感慨的时候,察觉到背后传来一阵脚步声,金尚回头一看,姗姗来迟的艾吉玛从更衣室走了过来。

“小金总……”

“好点了?”

“差不多了。”

不久之前,受了点小伤,正在休养的艾吉玛,差不多要开始做恢复训练了,看其走路的姿态,应该还没有好利索。

“这次国足集训感觉怎么样?”

“和其他人不熟,有点难以交流。”

年中的时候,艾吉玛就在国青队打了几场热身赛,表现尚可,国足集训也参加了两次,没在重要比赛中出过场,年底据说有贺岁杯、邀请赛之类的比赛,结果自己在训练中受了伤。

是不是有人故意“下黑脚”还不好说,总之三个月内是没办法上场比赛了。

以前他去集训,形单影只,连个熟人都没有,多多少少有些孤单,以后,北方联合足球队也是顶级联赛球队了,情况应该会有所改善。

除了队长,艾吉玛是目前名气最大的招牌球员。

“慢慢来吧,球队升级太快,许多建设没有跟上,明年保级,要靠你了。”

“我明白,球队氛围很好,大家实力不足,经验不足,但都很努力,以后会好起来的。”

“嗯?说得好像你知道其他球队什么样一样,没有对比,你怎么了解的?”

“队长教我的!什么更衣室拉帮结派,球员和教练不合,领队争权,技术总监不甘寂寞之类的。”

说着的艾吉玛不由得笑了起来。

早年成名的巴桑次仁,从顶级联赛到业余联赛,几乎跑了个遍,论见识,国内没几个职业球员有他广博,大起大落,什么不知道?

相比之下,北方联合足球俱乐部,算是很可以了。

好不好,都是对比出来的。

“我还是很庆幸来这里踢球的,听说老家的小伙伴,有的骑马摔断了腿,有的骑摩托飙车出了事,还有的犯了事进去了,我要是没被球队收留,大概下场也没什么不同。”

西海边待业人员嘛,说得不好听,就是游手好闲的草原暴走族,没有大学可读,充沛的精力没地方发泄,容易惹是生非,也不是不能理解。

踢足球虽然算不得什么终身事业,到底也是职业球员,要是踢出来了,还是很体面的。

“保持下去,说不定哪一天就能荣归故里。”

艾吉玛咧嘴一笑,对小老板轻轻点头。

“对了,有件事,忘了说!”

带着健康古铜色面容的小伙子扭扭捏捏地说道,

“以前,我不知道梅疏影是小老板的表亲,向她示爱过……”

“诶……有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

“结果呢?”

“没有回应。”

“你这是大胆跨行啊,勇气可嘉。”

说着的金尚拍了拍艾吉玛的肩膀,

“别怪我没提醒你,她可不好惹,真要是正面打架,你可不一定是对手。”

“不会吧?”

“比你想象的还可怕。”

梅逢春那个家伙,小时候仗着女孩子发育早,将小金欺负得够呛,后来还学过拳法格斗,战斗能力挺强的,绝对不是花拳绣腿,练的也不是“歹徒兴奋拳”,一般小伙子还真不是对手。

“那……还是算了,本来就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不是一般的女明星。”

有名气,家世不普通,让艾吉玛顿时打退堂鼓。

“想姑娘了,也不是什么坏事。”

艾吉玛比金尚还要大三岁,这个年纪,心思不定很正常,要是能像巴桑次仁一样,在本地安家落户,结婚生子,以后被挖走的可能性也低很多。

球队的支柱,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挖走,很伤士气的。

像艾吉玛这种实力突出的本土球员,当真是各家俱乐部的香饽饽,他比巴桑次仁幸运,刚出道就有老大哥带着,不至于走弯路。

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努力回到顶级联赛的队长,已经濒临退役,踢不了两年了。

最好的年纪,全在蹉跎中过去了,十分可惜。

相比起一个个球员,金尚更加关注球队的整体状况。

目前甲子组联赛的中下游球队,市场估值在六千万到八千万之间,可实际买**这个要高出不少,像京城北方联合足球队这种身上满是故事的球队,翻一倍都买不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足球队会越来越值钱。

『门户网站改版吧,加强体育板块影响力,顺便……配合今夕视频,拿下网络独播权!反正……现在也要不了几个钱,培育市场的同时,为挂牌上市增添一点噱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