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138章 屯田制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138章 屯田制

作者:圣代新君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30:25

第138章 屯田制

第138章 屯田制

孙策本想回家,可跟在金茂身边总是有很多惊喜。

内政、军事、农业规划,仿佛给孙策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然而,金茂却狠心地又将这扇门给关上。

“乖侄儿,你的母亲和弟弟妹妹都在慎县担惊受怕,你还有闲心在这里胡闹?”

孙策很想说,这不是胡闹。

但金茂语气中逐客的意思非常明显,孙策脸皮薄,拉不下脸赖在这。

离开前孙策终究忍不住问道:“要什么时候您才会让我学?”

金茂本就故意吊着孙策,答:“等你归来之时。”

孙策重重点头:“希望您信守承诺!”

金茂笑着答应。

离开历阳县,孙策并未急着回家,而是带着千余随从前往庐江郡,那儿有他的总角之交。

周瑜!

可惜,在周家待了没两天,孙策就不得不启程前往寿春县。

因为金茂只给了他二百石粮草,加上程普偷偷给他的二百石,也就四百石粮草。

而孙策又不知规划和节俭,来到庐江郡的这一路上就消耗差不多。

待了两天,周瑜也扛不住家里的埋怨,只能催促孙策快点回去。

“金扬州有一句话说得很对!”

临行前,周瑜无奈地对孙策说道:“行军打仗就是要精打细算。”

孙策也明白,上一回他能一路连胜,那全是各种巧合,再来一遍真不一定能做得那么完美。

另外,周家的窘境,孙策也看在眼里,刚打完仗什么都缺,能为他补充粮草就已经弥足珍贵。

这样的朋友,孙策还奢求什么呢。

他很高兴拥有周瑜这样的挚友。

但也没舒畅几天。

寿春县,孙策刚到这就又没粮了!

他是个好面子的人,少年嘛。

以至于一路上没有精打细算,缺粮了!

最终孙策无奈解散这支千人队。就算跟家人汇合后,他也养不起。

孙坚还为粮草的事卖战马,更别说孙策了!

“金扬州又是如何做到的?”

孙策又一次刷新对金茂的认知,手下要养着一万五精兵,还有余粮救灾,神了!

幸好,这次周瑜有邀请孙策前往庐江郡舒县定居。

孙策自然没理由不答应,这次回来也为接母亲以及弟弟妹妹去舒县。

历阳县。

送走孙策,金茂非常不愿意,但人家没心思跟着伱,万一将来给自己树个强敌,那才是傻子行为。

所以,金茂宁愿多等几年。

待孙策什么时候真心来跟他了,再教也不迟。

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

“豫章郡、吴郡两地流民尽快接来九江郡。”

金茂吩咐着:“马上就到七月了,不能耽误九江郡晚稻播种。”

“通告全郡,幸存汉民高战俘一等,若想跟战俘同流合污,那就一齐降等,若有恶劣者,夷三族!”

目前九江郡人口,满打满算也就全盛期四分之一的样子,也就是十万左右,这还是将战俘全算上的预估数量。

算上豫章、吴郡两地二十万流民,勉强能恢复到全盛时期的七八成。

当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九江郡仅存的豪强大族要么失去根基,要么就全家消失,等到流民进入,整个郡将被金茂完全消化,成为仅次于豫章郡的粮仓!

将来只要守住淮河,东面可遥望徐州广陵、下邳两郡,西面可遥望荆州除南阳外的所有郡县!

诸侯军阀混战时,自保之余还能再进一步拓展实力。

那都是后话。

眼下金茂却有更头疼的事!

“让谁来管九江郡?”

一旁的戏志才连连摆手,他可干不来。

豫章郡很重要,顾雍做得很好,不能调动。

吴郡产铁,也很重要,最近虞翻不仅没犯错还立功了,动不了。

会稽郡阚泽年纪轻轻头都快秃了,要是来管九江郡,怕是会成为金茂手下第一个英年早逝的谋士!

剩下金云能力差了点,其他人就更别指望了。

“唉~人才啊!还是踏马的缺人才!”

金茂看着堪舆图出神,猛然间看到九江郡就在豫州隔壁。

“荀彧!”

怎么把这位给忘了。

现在距离这么近,是不是可以把荀彧招揽过来啊?

以他现在的实力地盘,荀彧总能看一眼了吧?

“志才,帮我写一封信!”

戏志才非常清楚金茂的想法,不由得泼冷水道:“主公,文若自有主张。”

“若是他愿来,自然会来。”

换而言之,不愿来,强行绑来也没用,就跟孙策一样。

顶级人才都很有个性。

金茂脸又垮了,道:“志才啊,你要是不能给我找个人来管九江郡。”

他直勾勾地看着戏志才。

后者知道,这是赶鸭子上架,要他管!

戏志才眼珠一转,道:“主公,九江郡刚经历战乱,光凭几个文士如何能治理得了?”

“除此之外,您是否想过,万一山贼强盗再度横行,百姓又该如何安心种地?”

金茂觉得很有道理,示意戏志才继续说。

“主公请看!”

戏志才来到堪舆图前,指着九江郡四周。

“如今九江郡已成一片赤地,四周各州郡也没好到哪里去。”

金茂不断点头,北边豫州盗匪之患还没平息,东边徐州黄巾又重新闹起来,西边庐江郡刚经历大战肯定也有诸多匪患。

南边丹阳郡就更不用说了,祖郎根据地的山越不好好处理,还能再爆发一波大乱。

看起来,九江郡完全被孤立。光靠流民想要恢复生产,同时又恢复民生,难如登天。

就算土地再肥沃,不能跟会稽、豫章、吴郡三地连成片,将来发展起来,也将是别人嘴边的一块肉。

当然,戏志才还没想到那么远,他只是凭借直觉,以及不想跟社畜一样当牛做马,才往这方面去思考。

“主公,您觉得九江郡实行屯田制如何?”

戏志才提到的屯田制在西汉时期就大规模运用在四方边疆,对于会稽郡来说也不算稀奇。

因为金茂现在兼任的会稽郡南部都尉,一开始设立时,本质上就是个屯田官。

永宁县和东冶县就是这么建立起来,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不过,西汉那时候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经济社会制度,第一个实施屯田制的人是曹操。

眼下曹操还在洛阳当议郎,所以,戏志才提出的屯田制也算是因时因地制宜。

“细说!”

金茂对历史不懂,但对屯田制很感兴趣。

戏志才行礼道:“先请主公见谅,这个制度我也是刚刚想到,还不完善。”

金茂肯定道:“没关系,多大点事。”

戏志才这才开始将心中所想大致托出。

也就是在金茂原有的合作基础之上,再加一条。

“所有土地归主公您所有,不论士卒、俘虏、百姓全都只能获得一定比例分成!”

戏志才又根据各阶层福利待遇不同,分成比例也不一样。

士卒最高,能有4-5成,耕战期间包吃住、包分配,偶尔还包配偶。

百姓其次3-4成,包吃住、包分配。

流民包吃包住,五年内不参与分成,五年后看情况分配田地屋舍。

俘虏,戏志才原定是终身不参与分成,金茂觉得太过于残忍,应该给他们一点希望。

最终,俘虏按照投降态度,分为四个等级,从五年到二十年不等。

并且俘虏的后代与流民同等,若是一家子都是俘虏,可以累计缩短年限。

比如父子二人都是二十年,父亲苦干十年死了,这十年可以加给儿子,也就是说,儿子只需要十年就够能获得百姓的身份,反之亦然。

此外。

二十万流民按照军队一样,编成四个区,分别设立一名田官。

每个区五万人,编队到什伍,按照军事管制,要遵守军法。

这就有两个好处。

一、不耽误耕种,甚至比百姓种地还好使。

二、将来有大量的兵员可以随时招募,只要经过简单训练就能成为普通战力。

将来,万一有敌寇入侵,攻破九江郡都无比困难,可以给后方三郡形成良好的缓冲地带。

“妙啊!”

金茂赞叹:“志才,你不亏是吾之子房啊!”

这次戏志才欣然接受这个称呼:“多谢主公夸奖!”

“不过,我倒是还有个问题。”金茂犹豫道:“丹阳郡怎么办?”

丹阳郡刚好卡在豫章、吴、会稽、九江四郡中间,如鲠在喉。

再加上丹阳郡守周昕态度良好,金茂实在不好意思,现在就翻脸赶人走。

戏志才笑容危险道:“主公,不可因小失大,有些时候,仁慈会伤到您自己。”

金茂还是很犹豫道:“周昕不是敌人,我对他下不了手。”

戏志才非常欣慰,跟着这样的主公也就不用担心,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既然如此,主公就给周昕一个机会,看他能不能把握得住。”

戏志才建议道:“我等也可以在丹阳郡回收一些无主之地或者荒地,实行屯田制。”

“吸纳原祖郎所部山越以及附近百姓,依照九江郡例进行屯田。”

“若是周昕乖乖顺从照做,一切好说,若是不从…”

金茂伸出右手往下一斩道:“驱逐或杀之!”

戏志才恭维道:“主公英明!”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