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139章 庐江郡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139章 庐江郡

作者:圣代新君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30:25

第139章 庐江郡

第139章 庐江郡

庐江郡治舒县。

陆康已经64岁了,在这个时代绝对的高龄人士,比金茂两个爷爷年纪都大。

跟普通老人不同,陆康头发灰白身体却很健壮,去年还诞下一子,取名陆绩。

经过几个月的大战,刚刚歇下来,陆康就感觉到力不从心,就连面对漂亮的妾室,都变得有心无力,化主动为被动。

过去几个月精力消耗过大,陆康就将诸多政务丢给周家处理,他则逗弄幼子,偶尔再展现一把男人雄风。

日子过得非常惬意。

这天。

“金刺史将要来庐江郡拜访?”

“可知是有什么事?”

周杰如实回陆康道:“禀明府,金扬州欲谈庐江郡屯田一事。”

顿时,陆康十分生气:“简直胡闹!”

这些日子,九江郡轰轰烈烈的屯田行动,不只是扬州六郡,就连附近几州都闹得沸沸扬扬。

不管金茂如何向上申辩,他一个还没下发正式任用文书的人这么干,实在过分。

守城剿匪,陆康、周昕是非常支持的,都上表为金茂说话。而且九江郡人都快打没了,屯田确实是快速恢复的好办法。

那些不赞同的人,无非是周围几郡犯红眼病的某些人。

明眼人都看得出,等金茂消化掉九江郡,不是诸侯胜似诸侯。

到时候,就算金茂没有实际名义,想要撤换他也不容易。

陆康生气的点不在于这,而是庐江郡在他八年多时间的治理下,风调雨顺,百姓和士族和谐共处,完全不需要什么屯田制来制造矛盾。

这是政见上的不同!

周杰小心翼翼说道:“明府还需早做准备,我听说丹阳周郡守因迟迟不肯施行屯田制,已经遭受来自金扬州莫大的压力,怕是不能久任。”

“他岂敢?!”

陆康又惊又怒,不由地又想起这段时间,王朗和盛宪所说的话。

“难道…”

陆康立即将不该有的念头挥出脑外,对周杰说道:“多谢提醒,我会早做准备。”

次日。

陆康没等到金茂,反倒是等来了王朗。

自从大战结束,王朗就想借机上任会稽郡守,却遭金茂强行留人,要王朗在九江郡帮忙实行屯田制。

王朗怎么可能答应,一气之下就来到庐江郡。

老家肯定回不去,去洛阳告状,王朗又怕半路被豫州盗匪给杀了,索性来庐江郡给陆康上眼药。

奈何陆康油盐不进,就是不听王朗胡说八道,反而斥责其为什么不去帮金茂的忙。

王朗以超出职责的理由回绝。

陆康也就不再多废话,也不再接见。

今天接见王朗,显然陆康还是受到消息的影响。

“拜见明府。”王朗姿态放的很低,以下级面对上级的礼仪对陆康行礼。

“王太守是要陷老夫于不忠吗?”陆康起身侧让,不受这礼。

王朗哭丧着脸道:“一介丧家之犬,有何颜面自称太守。”

陆康沉默。

王朗也没再恶心人,道:“我今日前来,乃是为金扬州之事。”

“我听说金扬州欲在庐江郡行屯田制,此事有违律法,还请陆太守务必拒绝!”

陆康不置可否道:“我自有分寸。”

王朗不再多劝,与陆康谈经论典,一直到夜幕降临才离去。

陆康很反感王朗的做派,却很欣赏王朗在经书方面的才华,不由地叹气:“有才华的人不体恤民情,体恤民情的人又不治经书。”

“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并非好事。”

陆康决定,要给金茂好好上一课。

又过了两天。

金茂在八百骑兵护卫下,来拜访陆康。

八百骑兵皆是亲兵卫,且三百多匹战马,是在祖郎手中缴获得来。

郡守府大门洞开,陆康带着九江郡文武以及各望族代表迎接,这是给金茂最高规格的礼遇。

“陆太守费心了。”

金茂赶紧下马步行过来,拱手道:“见过各位。”

众人纷纷回礼。

只有陆康不轻不重的刺了句:“金扬州不必如此,礼不可废!”

金茂扭头跟戏志才对视一眼,都感觉到这趟不会太顺利。

一番寒暄过后。

郡守府分左右两列坐下。

不等金茂开口,陆康率先提及陆逊,拉进两人关系。

“逊儿能被金扬州收为义子,实乃他此生最大的运气。”

金茂笑着说道:“能收陆逊为义子,我也很高兴。”

陆康含笑点头问道:“不知您将如何教导逊儿成才呢?”

这一点,金茂还真没怎么想过,上回收人做义子后,诸事繁忙也就忘了。

现在旧事重提,金茂有些不好意思道:“暂未想过。”

顿时陆康板起脸来:“难道您看不上我陆家,这么轻视我家子弟?”

“敢问您当初又为何要收逊儿做义子?”

“难道您是在欺负我逊儿从小丧父无人照料?”

“若是您实在没空,我可以代为管教,等逊儿成年,再为您效力也不迟!”

陆康怒道:“义子一事,就此作罢!”

金茂赶紧赔笑脸道:“您说的哪里话,先前之战,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哪有空闲去照顾陆逊啊。”

“现在不一样,我有空了,能教导陆逊。”

陆康神色稍缓,问道:“您将如何教导呢?”

金茂掰开手指头算道:“先认字,再学数数,然后我再教他兵法、如何治理内政…”

能想到的内容全都说一遍,金茂相信,在这样的实干教育下,陆逊肯定会成为超越历史的牛人。

谁知,陆康却问道:“您怎么没有教授有关德行的内容啊?”

这倒是把金茂给问懵了,思想品德教育,总不能把后世红色革命思想给搬到这里来吧?

也太超前啦!

随即,金茂想起这里的启蒙教育之一,说道:“我可以用《劝学》教授他。”

堂下不由发出一阵压抑的笑声,一篇《劝学》怎么够?

陆康却没笑,问道:“您对《劝学》理解有多深呢?”

能有多深,金茂赶紧岔开话题道:“您放心,我肯定会聘请名师教导逊儿的德行。”

“今天我来找您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是屯田制吧。”陆康说道:“我不赞同那么做。”

金茂万万没想到,陆康会果断拒绝,不由愣神问道:“为什么?”

陆康并没有找很多理由,简单阐述庐江郡的情况。

“庐江郡百姓已经习惯原有制度,冒然改制,会发生动乱。”

金茂不想就这么放弃,问道:“您不想让百姓们过得更好吗?”

“您的治下真的能安居乐业,百姓都有余粮吗?”

“难道您认为百姓过得更好,并不是一件好事?”

金茂横臂扫过庐江郡各族道:“难道一定要让百姓们被这些吸血虫吸干,您才会改变吗?”

庐江郡各族敢怒不敢言,只有周家没什么表情。

陆康斟酌用词道:“并非如此。”

“庐江郡跟九江郡不同,没有那么多流民也没有那么多俘虏,更没有那么多失地。”

陆康反问道:“难道您是要夺取大族的田地再还给他们吗?”

“这跟强盗又有什么区别呢?”

金茂极力否认:“那不一样!”

“会稽郡已经证明屯田制可行,庐江郡不一定要按照九江郡一样。”

陆康摇头道:“那是因为您在会稽郡威望很高,会稽郡大族才心甘情愿地帮助您。”

“若是没有他们的帮助,您会有今天吗?”

金茂很想说不是,但他确实剥夺了三郡豪强大族的权利,才有今天这个地位。

陆康说的没错,确实是有大族豪强在牺牲,无可抵赖。

但将来肯定不是!

陆康趁机拿《劝学》举例。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并非天生比别人强,而是善于借助外物。

借指金茂不能总是排斥士族,要善于借助力量,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金茂也并不是排斥士族,顾雍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被陆康这样偷换概念,金茂还是决定反击。

当然,不能夷三族,陆康又没做错什么事,又很得民心,这么做只会让金茂名誉扫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金茂用《劝学》的话反驳:“您不试试怎么知道,屯田制好不好,行不行?”

“没有今天的努力,哪来的光明未来?”

陆康还在用《劝学》反驳。

这方面金茂哪是对手,制止道:“学识我不如您,但实践您不如我!”

“若是您觉得屯田制太早,庐江郡可以先实行会稽郡旧制。”

“您总不愿百姓饿肚子吧?”

陆康陷入沉思,只要不实行屯田制,对他来说是好事。

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先前陆康有多依赖士族,现在就有多遭受牵连。

仅仅几家反对,陆康就难以决断。

金茂和戏志才对视一眼,眼底浮现杀意。

如果连合作共赢都不行,那庐江郡这些人就没用了,找个理由铲除了事。

人群中,一直旁听的小周瑜扯了扯叔父周崇。

后者会意,起身道:“周家愿意照会稽郡旧制行事。”

周家作为庐江郡最大士族,这一开口,效果立竿见影。

反对声即刻消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