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219章 孙坚杀孔伷,金茂得人才

第219章 孙坚杀孔伷,金茂得人才

第219章 孙坚杀孔伷,金茂得人才

袁绍没想到庸碌无为的袁术,竟然有这般智慧。

“不用了,大家一起做个见证即可。”

袁绍说道:“在座共有八人,就按照八票投选,谁得的票数多,谁就获胜!”

“慢着!”袁术第二次站出来阻止道:“在座明明只有七人,你又不是南方联盟之人!”

袁绍轻笑一声,不做抗辩,随意道:“那就按你说的办。”

袁术自知不敌,却还想做一下抗争。

很快,结果出来了,不出预料,袁绍四票,袁术加上自己也才三票。

袁术本人倒是非常意外,没想到诸侯里还有两位支持他的人,可惜,不记名投票不知道对方是谁。

就在袁绍大局在握,想要正面击败袁术之时。

没想到,袁术还有大招:“这次票选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意思,我提议下一次等扬州牧、益州牧、荆州刺史和豫州刺史汇合,再做一次选举。”

袁术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要炫耀己方实力。

袁绍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愚蠢的弟弟就不能长点脑子,自己说的这四个人里有几个是真心要支持其上位当盟主的。

还自鸣得意,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袁绍不想再跟袁术浪费时间,说道:“出尔反尔,非君子所为。”

“既然结果都已经出来,后将军当适可而止,大家都是一方诸侯,何必再做置气行为?”

袁术慢里斯条地穿着衣裳,初夏的夜晚还不算炎热,人少了的大帐有些空旷,不添加点衣裳容易着凉。

“袁渤海请自便。”袁术开始耍起无赖:“你有联军,我也有联军,大家都是盟主。”

“扬州牧已告知于我,他将全力支持我讨伐董卓。”

淦!

看着袁术那张欠揍的脸面,袁绍真的忍不住了。

“袁公路!扬州牧狼子野心,伱竟与其同谋!?”

这个时候,袁术正好系上腰带,“腾”地站起身,吼回去:“袁本初!注意你的言辞!”

“难道你想要破坏讨董联盟吗?”

看着袁术油盐不进的样子,袁绍很头疼。

不理会肯定是不可能的,袁术占据南方最富有的两郡:南阳郡和汝南郡。

这是南方联军的粮库所在,所有人想要讨伐董卓,就必须得到袁术的支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

不然,联军不攻自破,所谓的讨董不过是一句笑话。

这也是袁术自信的由来。

不让我当盟主,那大家都别玩了!

看谁耗得过谁!

而这个盟主,袁绍也决不能退让。

这不仅关系着名声,更关系着袁家资源倾向。

看袁术现在的样子就清楚了,没有袁家资源的倾斜,怎么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又重新聚集起两万人马。

因此,奈何袁术不得的袁绍,只能败退,以求来日再做打算。

看到袁绍败退,袁术不禁得意起来:“还得是我,联合扬州牧果然是最正确的选择!”

起初,金茂来信时,袁术手下的谋士阎象、杨弘都不同意,言称这是金茂的计策,希望袁术不要中计。

可智慧如袁术怎么可能答应。

从天子下诏开始,南方局势已经趋于明朗,荆州南部五郡再也拦不住金茂的吞并,零星抵抗最终都会死在金茂麾下的那群如狼似虎的战兵手中。

虽说袁术没跟金茂交过手,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孙坚,这两位善战之人对金茂那是敬畏有加。

轻易不愿招惹,就算招惹到了,也只想躲得远远地。

这也是孙坚要放弃南阳郡的原因,别看南阳郡没多少大江大河,可四周的山林注定,这里将会是金茂的主场。

南阳郡迟早也要落入金茂手中,时间长短而已。

而袁术以优势兵力败给孙坚,以此类推,比孙坚还强的金茂该有多厉害。

总之,袁术自认为在武力上斗不过。

现在有了天子撑腰,别管背后是不是董卓在搞鬼。

只要一天没有推翻董卓,那天子就还是天子,天子下诏就还有效。

一旦打起来,金茂就是手握名义的一方。

次日。

袁绍私底下来找袁术商议。

袁术接见了袁绍,可谈判过程极其艰难,可以说毫无进展。

袁术一口咬定,不给盟主就不配合。

袁绍也是一步都不肯退让。

两人又闹了个不欢而散。

曹军大营。

袁绍向曹操问计:“孟德啊,时间紧迫,我不能在此久留,不日就要回冀州。”

“可南方该怎么办?”

曹操并未带着郭嘉,却跟郭嘉有过讨论,两人一直认为,金茂并不会支持袁术到底。

明面上,好像董卓的糖衣炮弹策略非常成功,实际上,金茂向来喜欢吃掉糖衣吐掉炮弹。

因此,袁术不是关键,粮草也不是问题,金茂才是最主要的人物!

“解铃还须系铃人。”

曹操淡然道:“袁渤海,何不询问一番扬州牧?”

“我观各路诸侯,也就是孙豫州的队伍尚精锐,其余之人要么主将老衰如陶谦,要么士卒新练无战力。”

“若是得到扬州牧的认可,袁渤海再带上几路愿意讨董的诸侯,大事可成矣!”

袁绍听得十分意动,起身来回踱步几个回合后,开始思量。

计划赶不上变化。

袁绍本意是要以讨董的名义,压制金茂的发展,可现在有袁术这个傻缺挡着,那就不得不做出改变。

相比偏安一隅的金茂,董卓才是袁绍的心腹大患。

只要解决了董卓,那北方就再没有人能大得过袁绍,还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想通这一切,袁绍猛地一击掌:“好!就这么办!”

“我这就给扬州牧写信!”

曹操高兴地唤来人,令其送来竹简、笔刀。

袁绍接过笔刀,看向曹操说道:“联络各诸侯就要麻烦孟德了。”

曹操拍胸膛保证:“本初放心!包在我身上!”

又过了一日。

有曹操当说客,除了孙坚和袁术,袁绍如愿以偿地得到各路诸侯的支持,轻骑返回冀州。

当袁术得知消息脸都要被气歪了,连夜就要赶走会盟于南阳郡的各路诸侯。

“尔等吃我的,喝我的,到头来不支持我,却去支持袁绍那个庶子!”

“滚滚滚!”

“都给我滚出南阳郡!”

不管他人怎么劝道,袁术的态度都很强硬:不听话就滚,粮草辎重一粒子都别想拿到!

曹操起身就走,返回陈留郡。

孔伷、陶谦、张邈、刘岱等意见不统一。

孔伷不想走,这一撤,孙坚肯定要往前压,可其他三路半诸侯却以粮草不足为由,不管孔伷先走一步。

孙坚看准时机,联合袁术突袭孔伷。

孔伷部曲大败身亡。

袁术合并孔伷残部,大军扩充至两万五千。

孙坚分文不取,以四千战兵入主豫州颖川。

袁术非常满意,以四方联盟盟主的名义通告天下,呼吁南方诸侯一齐讨董。

应者了了,全是些不入流的货色。

但袁术来者不拒,三个月的时间,挑选其中精锐,扩编至五万大军。

孙坚也不闲着,招揽颖川郡乃至豫州盗匪入伍,挑选其中精锐,军队扩编至两万。

时间来到八月。

金茂稳住荆州后方,鉴于现状,给荆州五郡设立军屯新制。

苦于没有执政人才,金茂向荆、扬两州广发招募檄文,以考试的方式,招募人才。

这篇檄文则由荀彧书写,借用了荀氏名头,倒是吸引来不少良善士族、寒门子弟。

鲁肃、张昭、张纮、步骘、严畯等大小千余人才。

金茂对别的人不熟悉,对鲁肃倒是非常上心,特意接见了他。

鲁肃今年十九岁,个头跟周瑜有得一拼,都是八尺的大高个,长得极为壮实,不像个文士,反倒像个武将。

金茂见其儒生打扮,不由地好笑,“你这体格该去打仗啊,当执政人才太屈才了。”

鲁肃来自临淮东城,家境富余,本不会来到江东,奈何孙坚部曲都是些盗匪,行事无所顾忌。

导致大量豫州难民往四周扩散,周围徐、兖州难以接济,使得秩序进一步崩坏。

鲁肃见机早,带着家人往南避祸,又恰巧遇到金茂招揽人才,这才报名一试。

不曾想,考试极为简单,只是考察范围有些广泛,天文地理无所不含。

最终,鲁肃以总成绩第五被录取。

可谁也没料到,金茂竟然没有召见总成绩排第一的张昭,反而召见了他这个第五。

面对金茂的调侃,鲁肃恭敬地回答:“回州牧的话,我自幼习武,只为防身,并没学过上阵杀敌之法。”

金茂开心地笑起来,倒不是鲁肃的回答好笑,而是又得到一个大才而高兴。

这可是语文课本上《草船借箭》的主角之一!

“无妨,我也就问问。”

金茂笑着问:“我看子敬(鲁肃表字)各方面都有涉猎,不知你可有特长?”

鲁肃先是作揖,然后仔细思索才回答道:“我善于治家。”

“什么?”金茂以为听错了。

鲁肃恭敬地重复道:“我善于治家。”

有没有搞错!

这也太谦虚了吧?

金茂不由地好奇:“子敬祖上何处?”

鲁肃回答:“商贾之家,没什么出名人物。”

金茂肃然起敬,那确实算是治家有方,不然,一个商人的家庭怎么可能培养得出鲁肃这样的人才。

这个时代的商人地位很奇怪,名义上很低贱,实际权势却凌驾于大多数人之上。

因为他们与士族官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再加上很有钱,治家有道,总是能出现很多出名的人物。

像徐州糜家、冀州甄家之类。

不过,商人之家之所以会被鄙夷,大多数是因为没有气节。

而鲁肃是商人中少有的气节之辈,简直就是异类。

“鲁子敬,你可愿为我效命?”

鲁肃一直全神贯注,小心注意着金茂的一举一动冒然听到这句话,整个人都懵了。

这可是天下最大的诸侯之一!

能比金茂更大更强的人,只有董卓,就连袁绍、袁术,单个拎出来都比不过!

这样的大人物,突然抛出来橄榄枝,鲁肃震惊那0.1秒实属正常。

好在鲁肃的反应够快,在金茂尚未察觉到异常便恭敬地行礼道:“鲁肃拜见主公!”

声线中透露着激动,由不得鲁肃不激动。

他从小家境殷实,不缺吃穿,对钱财一点也不看重,反而很有眼光和魄力。

在鲁肃眼中,金茂严格执行的新制,仿佛为他量身定制一般,极其适配。

本身,鲁肃不是士族,也对士族的恶性深为不耻,奈何没有能力去改变。

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眼前,怎么能让鲁肃不激动。

金茂也很激动,又收获一位顶级人才,将来不说统一全国,至少在江东这块地界上,总没人敢再和他呲牙。

“好好好!”

“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

激动过后,就是现实。

金茂脸露为难道:“只不过,我与荀文若有过约定,将来不论是哪般大才加入进来,都得从底层小吏做起。”

“你看荀彧就在建业县委身于我,当个书佐。”

当然,荀彧马上就要连跳三级高升成为县令一事,金茂没有明说。

鲁肃却非常认同道:“荀文若并非浪得虚名,主公我愿从小吏做起,就算只是个计吏也可。”

计吏也就是会计一类的小吏,底层中的底层。

没想到鲁肃这么上道,金茂说道:“你放心,这只是个考验的过程,通过考验每一个季度考核一次,优异者晋级。”

又对鲁肃保证道:“只要你干好了,连升三级都是小事。”

金茂靠近小声道:“这可都是内部消息,可别外传。”

没想到,鲁肃拱手道:“主公我有疑问。”

“讲!”

“主公为何不把考核奖励公之于众?”

鲁肃问道:“如此一来,就算心中有疑虑的人,得知奖励如此丰厚,必然会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这难道不是件好事吗?”

“对啊!”金茂击掌称赞道:“鲁子敬!我果然没看错你!”

这只是一件小事,但确实会极大地激励全员的上进心。

试想一下,要是有个诸侯每三个月一次考核,优异者能连升三级,那一年之后,最优秀的人还不直接成为顶层?

这放到谁身上,不得心动到想要尖叫?

不过,这其中也有问题。

金茂都还没封侯,难道说最优秀的人才,他还能升得比金茂还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