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220章 刘表准备背刺袁术

第220章 刘表准备背刺袁术

第220章 刘表准备背刺袁术

这件事有些难办,涉及到新制完善的问题。

好在金茂手底下人才济济,不说刚招募的鲁肃、张昭、张纮、步骘、严畯等人。

就说荀彧、荀攸、戏志才、周瑜、顾雍、虞翻、阚泽这些智囊团,智商绝对够用!

于是,金茂大手一挥,给所有人一个进言的机会,并给在外的荀彧等人分别写信告知事情经过。

这件事耗时日久,不是短期能够解决,金茂准备放在年底开会时,统一处理。

现在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办。

那就是荆州五郡,各地驻守的人事变动。

扬州豫章郡、会稽郡都已经成为大后方,没必要留太多老人,可以当做新人的历练之地。

顾雍、阚泽就能够解放,来荆州任事。

豫章郡可以交给荀彧代管,这里是整个扬州产粮最多的地方,不容有失。

由此也能看出顾雍在金茂心中的地位。

这次金茂准备启用顾雍,帮忙统管荆州五郡。

至于早就嚷嚷的要当州刺史的周瑜,武陵郡紧邻益州,又有张飞、董袭两员猛将帮忙,要是拿不下来,那就是周瑜他自己的事,跟金茂有什么关系?

反正金茂已经放权,让周瑜放开手脚地干,只有一个原则:只准占便宜不准吃亏!

作为游击战传人,金茂深信伟人的战略。

只要周瑜肯打游击,刘焉肯定焦头烂额,忙不过来。

不过,事情也有例外。

阚泽不愿离开会稽郡,想要在故乡山阴县开办学校,教书育人。

金茂同意了,并要求这所学校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能进去读书,而且不止教授经典,还要教数数、天文地理等等。

由于思想来自后世,金茂索性将后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等级传给阚泽。

令其通过考试选拔教师与学生,小学不用选拔,初中开始就要选拔。

这个时代已经有学校开始分类,比如蒙学、太学等等,因此,阚泽接受起来也很容易。

只不过,招生是个大难题,倒不是找不到人,而是要读书的人太多了。

当然,那都是后话,金茂反正习惯做甩手掌柜。

既然阚泽想当个教育家,那就全交给他就好了。

阚泽不来荆州,少一个人治理,金茂决定留下鲁肃,作为江陵县书佐。

因金茂就在江陵县,这个职位明眼人都看得出官小却前途无量,也都明白,鲁肃已经成为金茂的心腹。

一时间,同期的张昭等人不由地嫉妒不已,也不知金茂到底看重鲁肃哪一点。

他们自然不会知道,金茂才不知道鲁肃的能力,只是听到这个名字很熟才招揽为心腹。

统管的人才有了,还少各部门的管理人才。

金家、刘家的人才,也该拿出来历练了。

堂哥金云被指派为长沙郡守。

大伯金山升迁代会稽郡守。

其实,金山、金云功劳是不够的,但谁让他们是金家人呢?

刘甘为江夏郡丞,刘平为桂阳郡丞,这对父子为人处世都很有特点,能跟山民打成一片,因此,山民众多又靠近扬州的两地交给二人作为试炼之地,方为最佳。

当然,也有更好的人选。

但金茂想要看一看,金家、刘家的人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尤其是金云,作为金家年轻一辈唯二人选,需要担起大任。

所以,金茂将戏志才治理过的长沙郡交到金云手上,也算是一家人之间的过度。

零陵郡人口曾过百万,就算经过动乱也有九十余万人,还是个适合种地的好地方,金茂决定由戏志才牵头,乌伤县老一代工农业人才为基础,在零陵郡开展耕种规划。

一如曾经的豫章郡。

乌伤县民可以说受了金茂恩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上千个曾经只能在地里刨食的农夫,以及只知道榨油的工人,都当上了官。

虽说只是底层小吏,那也是官,阶级跃迁了属于是!

曾经金茂对百姓的承诺都在实现,扬州百姓都在传颂其一诺千金的美名。

这批刚晋升不久的小吏,加上还在努力的工农技术人员,就是金茂统治荆州的基础。

各武将的职责也在改变,从清剿变成驻守。

因此,原先适用于清剿的武将都得换掉,换成有耐心的将领。

选拔方式也很简单,就是考试。

又选拔出一批从百姓中冒尖的驻守武将,他们大多数都是老万人中的精锐,金茂一视同仁,给予关羽等人相同的待遇。

驻守武将的职责,主要协助执政之人,缉拿盗匪、维持治安、处理琐事,有点类似后世的警察。

并不需要太强大的武力,反而要有耐心和同理心,这是战争武将所不具备的特质。

有了驻守武将,郡县兵就需要从正规军剥离出来。

为此金茂特意在荆州、扬州各县按照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一,招募新兵。

这批新兵不入新兵营,但每年有一轮考核,愿意从军且优秀的人才,可以参加新兵营选拔,成为正规军。

就算晋升失败,只要还想参军,也能留在新兵营再参与一轮选拔。

两州十一郡加上广陵郡,共一百五十七县,总共招募六万余人,平静一县四百人。

俸禄并不高,训练量也不重,农忙时还能回家耕地,算是金茂部曲中少有的具备时代特征的郡县兵!

然而,两州招兵形势,呈现两极分化。

荆州招不到人,扬州报名人数远大于招募人数,甚至有人为了一个名额大打出手。

金茂这才想起来,距离上次招兵已经过去近两年时间,扬州百姓那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入伍。

谁知,整个扬州总共才招三万兵,报名人数却有三倍!

九万还多!

索性,金茂将荆州郡县兵全换成扬州兵,言语不通,那就学!

也不用学别的话,就学雅言!

荆州本地人不会说雅言?

也学!

学不起来,就等着冤案错案爆发吧!

金茂还因此事特意命人写下白话版檄文,传告荆州全境。

荆州百姓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想来参军。

但是!

晚了!

扬州兵招募已经结束,三万余人即将登陆荆州。

这些都是最年轻最有闯劲的那批人。

新招六万余人,武备又成了大问题。

广陵郡外加曲阿县,满功率一年,也就只能在制造农具之外,产出一万套完整武备,其中还不包括马铠。

这六万余人连破烂货,都装备不起来。

无奈金茂只能命人制作木制长枪,也就是枪头削尖的那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金茂向南阳郡、汝南郡,重金求购铁材。

袁术队伍壮大后,钱粮就成了大问题,正发愁呢,没想到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当即就以卖成品武备的价格,卖了一万套破烂。

金茂来者不拒,只要你敢卖我就敢买,反正我油多!

袁术不要油,想要换粮草。

金茂不同意,经过协商,双方以一半粮草一半菜油完成交易。

尝过一次甜头后,袁术还想卖半成品铁材。

刘焉、刘表得知情况,立马写信阻止。

然而,袁术才不鸟这两个废物,我行我素,该干嘛就干嘛。

谁让刘焉太贪了,就连贪得无厌的袁术都自愧弗如。

四方联盟就此破裂。

刘焉赚得盆满钵满,开开心心返回蜀地。

没了刘焉掣肘,袁术越发放肆,完全把南阳郡当做自家后花园。

最受伤的人,就只有刘表!

襄阳县。

九月底。

已经到了秋末,正常秋收基本上结束,但刘表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这个四方联盟丝毫没有起作用不说,还把南郡底子都差点给掏空,百姓口袋里再也榨不出丝毫油水。

但刘表毫不在意,该征收的税一点也不少!

百姓苦不堪言,明明今年大丰收,过的日子却还不如灾年,不少人往南逃离。

对此,刘表看见了就当没看见,反正南郡也没多少百姓,逃了就逃了,只要士族豪强还在就行。

可豪强们却不这么想,没了百姓,他们上哪压榨?上哪招人耕地?

于是众豪强闹到蒯家,蒯良、蒯越没办法,又找到刘表说情。

刘表刚刚失去四方联盟撑腰,手中万余军队完全就是世家大族私兵组成,说话完全硬不起来。

就算心中再不愿,明面上也不能跟士族作对。

“子柔(蒯良表字),异度(蒯越表字)先坐下来喝碗茶。”

别看刘表快五十岁的人,那方面能力还不错,蔡夫人已怀上身孕,蔡家自然而然地站在刘表这一方。

因此,蒯良、蒯越也不敢太过放肆,面对刘表的邀请,非常有礼地接下。

“使君,南郡本就失去江南半郡之地,若是江北夷民再逃散。”

蒯越忧心忡忡道:“恐怕使君的根基不保,难以在荆州立足。”

表面上大家能客客气气,真要涉及到实处,才不管那么多!

蒯越这番话看似在提醒刘表,实则威胁。

意思很明白:不听话,我们就换个人当荆州刺史。

刘表是个人精,自然听得明白,忧心忡忡道:“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二位可以办法阻止?”

见刘表上道,蒯越这才提议道:“我有一计,可让使君获得百万夷民!”

蒯越始终对底层百姓存在偏见,一直用鄙视的口吻做对比。

刘表狐疑道:“难不成,异度所说的乃是夺取南阳郡?”

随即刘表使劲摇头道:“万万不可!那可是后将军驻地,我又如何是他的对手。”

“况且南边还有金茂贼子虎视眈眈,我若有一丝异动,死无葬身之地!”

蒯越毫不意外,拱手反问道:“使君继续等下去,跟死无葬身之地又有何区别?”

刘表知道蒯越说的有道理,但他都快五十岁的人了,怎么可能低头认错。

蒯越也明白这一点,继续说道:“南阳郡各族早已对后将军怨声载道,使君想要得到此地易如反掌,只需派一人联络各族,事则成矣。”

“只不过,使君还需得到一人的认可。”

刘表明知故问:“何人?”

蒯越也不拆穿,说道:“扬州牧!”

刘表猛地站起身,复又唉声叹气。

“本刺史曾得罪于扬州牧,又如何能得到他的许可?”

“除非我亲手将荆州拱手于人,送给扬州牧,他才肯放过我。”

这些话,蒯越早有预料,便道:“我愿为使君出使江陵县。”

刘表激动地站起身,快步走下台,至少表面上非常贤明的样子。

他抓住蒯越的手,眼含热泪道:“异度乃吾之腹心,想必定能说服扬州牧。”

这话说得可太双标了,既然是心腹,怎么还硬性派给指标,好像完不成就不用回来似的。

蒯越多聪明的人,哪听不出来,却毫不在意道:“必不负所托!”

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刘表的脸色也轻松许多,甚至能装作严肃的表情说道:“本刺史也不能被人小觑了。”

“南阳郡之行,就由我亲自去一趟吧!”

大义凛然的样子,还以为刘表要去英勇就义。

实际上,蒯越说出那番话来,就表明南阳士族已经跟南郡士族接触上来,不管派谁去,只要不被袁术发现,就都没危险。

换句话说,刘表这是抢着去收买人心。

恰好,蒯越要的就是刘表主动承担这项责任。

不得不说,刘表长袖善舞,拉拢关系真的是一把好手。

当初,单人单骑进入荆州,娶蔡夫人,重用蒯越、蒯良兄弟,很快就在南郡打开局面。

奈何南有金茂,北有袁术,还有个不讲理的孙坚。

最可恨的还得数西边的刘焉,半点实事不干,还顺走许多好处。

刘表这才施展不开拳脚,但也不差!

再差还能比刘表刚入荆州时差吗?

反正最终的损失都由士族豪强承担,刘表也就是动动嘴皮子,浪费一些跑腿的时间。

不止如此。

看眼下的情形就能发现,刘表获益许多。

首先,南郡士族已经被刘焉、袁术折腾坏了,唯有刘表的名声还算可以,这些人除了投靠刘表还有别的出路吗?

其次,刘表已在南郡扎根,比早先单打独斗厉害多了。

这才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想当初,金茂刚落地一年时,还在乌伤县打滚,没爬出山沟沟。

而刘表已经获得半郡之地!

这位座谈客没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