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289章 袁术焦头烂额,曹操抄作业

第289章 袁术焦头烂额,曹操抄作业

第289章 袁术焦头烂额,曹操抄作业

七月,徐州彭城。

曹操自从拿下徐州以来,励精图治,非常重视农业发展,这不初春就载种下从扬州淘来的早稻种子培养。

可收获却不尽人意,扬州早稻亩产能达到3石,可徐州却只能得到2石甚至更低。

可就是这么点产量,却一下子还给曹操带来近二十万石稻米的收入,解了燃眉之急。

还得多亏了毛玠、枣袛、韩浩三人屯田之效。

从此开始,曹操就非常明确一件事:金茂不可力敌!试想,他仅用十几万亩水田就获得如此可观的收入,要是换作金茂,那每年得进项多么恐怖的数字?

而曹操又是个非常出色的军事家,深知打仗就是打一个经济战。

那金茂每年都收入恐怖,还打个毛!

南边不敢去招惹,曹操就得想办法往西边、北边拓展势力。

世事难料。

豫州境内出现一股极其强悍的贼寇,袁术六万大军竟无法奈何,甚至波及到了曹操的徐州。

目前,袁术碍于脸面,没有主动向曹操求援,但却变相地索要粮草。

说实话,曹操宁愿武力支援,都不想给粮草,纯粹浪费。

不说袁术以前怎么样,就说现在,打个仗毫不吝啬,一点计划也没有。

袁术并不败在兵锋不利,而是被这伙贼寇给游击拖垮了。

不用袁术特意说明,曹操都能猜到,这伙贼寇绝对跟金茂脱不了干系,甚至就是金茂派来的。

现在天下的诸侯形式,日渐明朗,小诸侯就剩几个苟延残喘掀不起风浪。

能够让袁术焦头烂额的诸侯真不多,再加上人数不多,纪律严明,不用想也知道来自于谁。

因为天底下没有哪个诸侯的军纪有扬州军那么严苛!

之所以说袁术即将波及曹操,那是因为两人同盟,要是袁术撑不住,袁绍肯定会下场出手,到时候,曹操逃不掉。

不过,现在曹操有新的思路。

回首过往。

讨伐黄巾,曹操赚到两笔声望,一笔在汉灵帝时期,另一笔就在去年青州黄巾。

有了声望,招募智谋之士就轻松简单地多了。

东郡陈宫、东阿县程昱,颖川陈群,三人比较出名。

还有如陈留毛玠乃是曹操同乡,枣袛、韩浩原是曹操麾下将领,毛遂自荐来屯田。

武将也充沛了许多,除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之外,又添乐进、于禁、李典三将。

于禁是鲍信部下,讨董失败后跟了曹操。

乐进、李典都是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招募。

再加上早期投效的郭嘉,以及荀氏的荀谌、荀衍两兄弟,曹操自觉比不上金茂、袁绍,却比董卓、袁术之流强多了。

有了班底,各方面制度也要跟上来。

以法治民、以法治军、主张执法如山,强调法不阿贵。

设而不犯,犯而必诛,要求严格法令规章,赏罚分明,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这倒不是借鉴金茂的新制,而是曹操一直以来贯彻到底的思想。

这天,曹操来找郭嘉。

“奉孝。”

“如你所料,镇南将军对袁术动手了。”

彭城一座三进宅邸中,郭嘉浑身酒气,双眼迷离地磕着五石散。

曹操才住四进的宅邸,却给郭嘉找了个三进宅邸,可见恩宠。

然而,郭嘉脸上丝毫不见高兴,反而一日比一日地放浪、颓废。

不为别的,就因为曹操到现在也没敢给郭嘉升官,导致军中很多将士都不知道有他这么一号人物。

本以为恰逢明主,今生定有所施展,没想到结果还是一样。

就算曹操画大饼能力再强,也掩盖不了郭嘉的绝望。

明明他已那么努力,还帮曹操出谋划策,多下徐州,结果就换个来后再议?

“少吃点。”曹操夺过来郭嘉手中的五石散,“对身体不好。”

郭嘉也不挣扎,双手抱头,换个舒服的姿势问道:“主公来此何事?”

曹操很无奈,他也知道郭嘉气愤的原因,可徐州从事或者别驾之职真不能给。

既然决定不能得罪金茂,曹操就不想让金茂知晓郭嘉在他这里。

不然,谁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郭嘉现在的表现却在证明一件事,曹操即将失去他。

鉴于此,曹操艰难做出决定:“自然是有好事来找奉孝。”

郭嘉无动于衷,甚至打了个哈欠才问道:“是不是两年后,我又能升官了?”语气中不乏嘲讽之意:“封侯拜相?”

这是对曹操画大饼的一种抵制,傻子才会天天吃大饼。

“正是啊!”曹操惊喜地拍大腿道:“奉孝料事如神啊,我正想上表封你为关内侯!”

郭嘉忽地一下起身,脸上醉意瞬间消失,万万没想到曹操这次画了张更大的饼!“主公!何必拿我当三岁小孩?”

郭嘉忍不了,大声道:“若您不想给,直说便是!”

当初真是瞎了眼,郭嘉后悔看上曹操这样的主公,看看如今的金茂,当初他要是答应邀请,现在少说也是个郡守!曹操似乎丝毫不介意郭嘉以下犯上,笑着说道:“我要派你前往长安,向陛下请诏,其中就有请封伱为关内侯的表书。”

郭嘉呆愣当场,万万没想到曹操来真的!关内侯在列侯之下,没有食邑,却也是侯爷,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封赏!

列侯就是亭侯、乡侯、县侯,冠军侯在列侯之上,算是名誉称谓。

“当真?”郭嘉哪还有醉意,使劲抓住曹操衣袖道:“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曹操微笑骂道:“奉孝快放手,我这新做的锦袍都要破了!”

郭嘉手舞足蹈,全然不管曹操刚刚所说要去长安的话。

“太好了!”

“主公,我这就去准备!”

郭嘉迫不及待地问道:“何时出发?”

曹操抚平衣袖道:“随时出发,等你什么时候准备好就能出发。”

郭嘉高兴地下去准备,独留曹操目光深邃地看着远方,喃喃道:“若是你去了长安回不来,就不要怪我了。”

思来想去,曹操认为送走郭嘉利大于弊,对金茂也有所交代,以后寻求合作也没那么困难。

人才难舍,可要是跟大业相比,对曹操来说,都不算什么。

况且,曹操也没有明确说要郭嘉走,只是找了个理由打发出去罢了。

曹操骑马回到自家府上。

大儿子曹昂出来迎接,牵走曹操胯下神驹绝影,走近大门就看到三儿子曹彰追着二儿子曹丕揍。

曹彰跟曹丕同岁,却生的格外壮硕,曹丕虽然比同龄人要高大些,却不如曹彰。曹丕见到父亲回来了,立马逃到身后躲起来,曹彰却是个彪,才不管拦路人是不是曹操,一头的撞上来。

“哎哟。”

曹操顺势一倒,压住曹丕的同时,又抱住曹彰,放声大笑。

“彰儿好勇力!”

若是说曹操最喜欢的儿子,必然是大儿子曹昂无疑,具备曹丕心智的同时,还能有曹彰的勇力,可谓文武双全,颇类父。

第二个就是喜欢这个曹彰,倒不是别的,就是因为曹彰够虎!

曹丕被曹操压在身下一声不吭。

直到曹昂安顿好绝影,才看到这般情景,顿时大叫道:“阿翁压到仲弟啦!”

曹操这才后知后觉地站起身,埋怨道:“我说今日怎么这地板如此柔软,丕儿你怎么也不吭一声啊?”

曹丕憋得满脸通红,被曹昂扶起后,到了声谢:“多谢大哥。”

而后有模有样地又给曹操一礼道:“阿母说,为人子,孝义为大,阿翁只是坐了一会儿,孩儿没什么的。”

“胡说八道!”曹操立马训斥道:“别听你阿母胡说,要是伤了身子,你小命不保!”

“可是…”曹丕还想争辩。

“好了。”曹操抱起曹彰随口道:“去找你阿母吧。”

曹丕委屈地哭了:“喏…”

不曾想曹彰看到曹丕走了,挣脱曹操的怀抱,一溜烟朝曹丕逃走的方向跑了。

“虎崽子。”曹操笑骂一声,扭头看向曹昂道:“今后多带丕儿耍耍,妇道人家懂什么?”

“喏。”曹昂回答地非常干脆。

曹昂并非卞夫人所出,而是曹操早年病逝的刘夫人所生,由正妻丁夫人抚养长大,各方面都很优秀,深得曹操喜爱。

表面上,曹操却对这个儿子非常严苛,不管什么事都丢给曹昂做,就连冲锋陷阵也没特别照顾。

这就使得曹昂早熟的同时,成长地极快,年仅十八就已能独当一面。

曹操来到后院,卞夫人正抱着曹植哄睡,她见到曹操来了,赶忙起身行礼。

曹操前冲两步,搂住卞夫人埋怨道:“抱着孩子就别乱动了。”

仿佛之前说妇道人家的人,不是他曹操。

卞夫人美艳动人,生过三个儿子身材依然一级棒,更有一股成熟的韵味,看得曹操口舌生津。

“哎呀。”卞夫人推开急色的曹操,道:“程先生等候多时了,你还有心思想这个。”

“仲德?”

“还能有谁?”卞夫人斜眼道:“难不成还有第二位程先生?”

顿时,曹操收起脸上轻浮之色,双手往身后一背,迈开八字步,往正堂走去。

等到曹操离开了,曹丕才敢从屋外钻进来,眼中含泪道:“阿母…”

另一边。

程昱并非一个人来,身边还有个陈群。

“仲德!”

曹操人未至,声先到。

“哈哈。”

刚迈进门,曹操就看到程昱、陈群二人,面露惊讶道:“喲,长文也在,当真是稀客。”

“程昱(陈群)拜见主公。”

“免礼。”曹操笑着走到上首,随意一坐,道:“都坐,都坐。”

“有什么事,坐下来说。”

程昱跟陈群对视一眼,程昱低下头向陈群作揖,便退到一旁坐下。

显然,两人来找曹操的目的并不一样。

陈群拜道:“主公,我想请假回老家一趟,那边贼寇盛行,我想将家人迁到徐州定居。”

曹操一听这话就知道,陈群哪是要回家,分明就是袁术求援,却又好面子,不肯当面说,拐着弯子来。

因为陈群老家在颖川阳翟,经过几轮黄巾之乱,那儿早就成了盗匪的乐园。

孙策所扮演的贼寇,自然选择从颖川开始作乱。

袁术空有六万兵力,愣是逮不住这千把号人。

没办法,颖川郡到处都是贼寇,袁术除非把所有贼寇给剿灭了,不然,绝对抓不到孙策等人。

而这就是一项费时费力费粮草,却毫无所得的破事。

依袁术的脾气,会管才怪。

交际花陶谦便给袁术出了个馊主意,让颖川各族向各路诸侯求援。

到时候,肯定就有人来帮忙。

如此一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赶走这伙贼寇,何乐而不为?于是,便有了陈群的求助。

其实,也并不只是陈群收到家族求援,荀谌、荀衍也收到了。

只不过,荀氏两兄弟考虑到荀彧就在金茂麾下,便书信一封给荀彧,希望能管用。

“友若(荀谌),休若(荀衍)如何?”

曹操也想到了这一环节,问道:“他们要回老家看看吗?”

“不知。”陈群如实回答:“我一收到家书,因担忧过度,便来找主公。”

曹操点头道:“子脩(曹昂),去请二位荀军师来。”

也不知曹昂躲在哪,忽地冒出来道:“喏。”

陈群退下,程昱自动上前拜道:“主公,早稻之事我已经查明,收成少并非农人耕种亦或是耕地的问题。”

“哦?”曹操不自觉坐正身子问道:“那是为何?”

程昱如实汇报:“据扬州卖粮种的商人说,此事乃是镇南将军不传之秘,且今后的稻种若是不能及时更新,产量还会逐渐减少。”

“最低有多少?”

程昱满脸为难道:“那人也不知晓,他卖出的稻种说是粮种,实则乃是扬州、荆州所产未去壳的稻米,粮种完全不搭边。”

曹操再一次感叹:“镇南将军真神人也!”

心底又一次坚定不能为敌的想法,曹操才说道:“看来此事,只能与镇南将军接洽才能解决。”

不接洽,直接偷?曹操早就了解过了,金茂麾下有专门育种的人,这些人不可能被收买。

而那些农人若是将稻苗卖出去,那也得活着载种到异地才行。

这就防止被盗版的可能性。

现在,郭嘉马上就要去长安了,曹操就有足够的筹码去跟金茂谈判。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