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290章 曹操:陶谦还敢回徐州?削他!

第290章 曹操:陶谦还敢回徐州?削他!

第290章 曹操:陶谦还敢回徐州?削他!

程昱汇报完,荀谌、荀衍就到了。

“拜见主公。”

荀谌、荀衍二人的举止仿佛就是翻版的荀彧,除了个性不同,“三若”各有千秋。

荀谌可为谋主,荀衍则是全能一些,低配般的荀彧。

“哈哈!”曹操高兴地起身,张开双手道:“友若、休若来了。”

早先只有郭嘉的时候,曹操确实有点饥不择食。

后来荀谌、荀衍不断展现各自价值,曹操的眼光也就高了,对于郭嘉摆烂的行为也没那么多的纵容。

只不过,明面上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坐。”曹操热情招待道:“先坐。”

荀谌、荀衍都不是郭嘉那样的激进派,跟荀彧相似,大是大非面前会主动开口,一般情况下都会听从别人的安排。

等到两人落座,曹操又东拉西扯地说了许多家常,而后才拉回到主题。

“天下纷乱,民不聊生。”

“如今早稻收获,却不尽如人意。”

曹操收敛笑容,站起身悲天悯人般背起双手,凝望着门外的天空。

“程仲德告诉我,这是因为种子的缘故。”

说到这里,二荀就大概猜到曹操的意思了。

果然。

“我欲大兴屯田,奈何没有合适的种子,必须要想镇南将军求购。”

曹操转过身看向二人道:“可如此宝贵之物,想来价值不菲,若是换作我,定不会轻易给予。”

“因此,劳烦二位代替我出使荆州一趟。”

“希望镇南将军看在天下黎民疾苦的份上,帮我一把。”

“我曹操必然感激不尽!”

荀谌并没急着开口,年纪更大的荀衍起身拜了拜,问道:“主公愿以何等代价求稻种?”

曹操平静道:“我不是说了吗,为了天下黎民。”

荀衍又拜了拜,便退下了。

这是变相拒绝的意思。

曹操看向荀谌。

从年纪上来说,荀谌比荀彧小一点,同时也更加激进一些,当然是相对于荀彧来说,而非郭嘉。

荀谌站起身,拜了后,直视曹操的眼睛,问道:“主公是要我兄弟的性命来求取稻种吗?”

“怎么可能!”曹操一甩袖子道:“友若把我当成什么了?”

“我岂是那样的人!”

荀谌不依不饶地问道:“那主公凭什么求取稻种?”

他开始一一分析:“镇南将军并非圣人,亦有七情六欲,如何就能以天下为己任,为了虚无缥缈的百姓,而培养一位将来的敌人?”

“你说什么?”曹操猛地回身,仿佛十分愤怒地质问道:“我与镇南将军同朝为官,如何就成了敌人?”

见曹操一副死不承认的模样,荀谌终于明白,说再多话也是无用,便学着荀衍的模样拜了拜,便退下,不再说话。

“嘿嘿嘿。”

曹操见状,说道:“你们就是经不起玩笑。”

“不好玩!”

“一点也不好玩!”

说罢,曹操像个无赖一般回到座位上,道:“那就请二位去一趟荆州吧,成与不成就看天意了。”

没办法,曹操哪敢大庭广众之下,去说要付出什么代价,那不是给袁绍、袁术落下把柄了嘛。

只能用这种近乎于无赖的方式,暗示荀谌和荀衍二人,这一趟不必建功,能联络上就算成功。

“我手书一封,聊表歉意。”曹操像是无意地随口说道:“希望镇南将军是一位心善之人。”

说罢,曹操就在竹简是奋笔疾书起来。

不一会儿,一封手书便写好了。

曹操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竹筒、封蜡,小心打包好。

再起身来到荀谌、荀衍面前。

等到荀谌荀衍站起身,曹操才郑重地将竹筒交到荀谌手上。

“友若,休若。”曹操拉起两人的手,搭在竹筒之上,道:“相信镇安将军看了后,会同意借稻种于我。”

荀谌心中隐隐有所猜测,但不敢肯定,荀衍倒是最先反应过来,抽出手拜道:“主公放心,此信若是半途有所毁坏,我定会销毁!”

曹操激动地捉住荀衍双手,道:“那就拜托休若了!”

有些事不能明说,因此交给聪明人去做才是最佳选择。

等到荀谌、荀衍二人下去,曹操唤程昱上前,低语道:“代我照看好友若、休若家人!”

程昱抬起头,对上曹操锐利的眼神,便低下头道:“明白。”

曹操抬起手,想拍程昱肩膀,却因身高差距过大,便拍了拍腰,后大笑着出门。

这可把程昱弄得心中忐忑,莫不是他这把老骨头被曹老板看上了吧?

“不可能!”程昱把不该有的念头甩出脑海,众所周知,曹操喜欢少妇,怎么会还喜欢龙阳之好?

绝对不可能!另一边。

曹操出了门,便带着亲儿子曹昂骑马来到军营。

就算上半年进项二十万粮食,曹操麾下十万大军每天也只能喝两顿稀的,还得下地干活。

操练的时候,士兵们才能吃干饭吃到饱,而且还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

曹老板抄作业,将扬州军训练的精髓给学了去,操练时只有合格的士兵才能吃干饭吃到饱,其他人最多给一碗稠粥。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士兵训练热情,还节省了大量粮食,更是能种出粮食来,自给自足。

简直是天才的想法。

要真说起来,这只大军更像是拿起武器的农民,或者说屯田军。

相对应的,士兵战力肯定没办法跟扬州军相比。

但只要比周围诸侯的军队强就行了。

经过十八路诸侯讨董,手中还有最早招募精锐的人仅剩金茂、袁绍两人。

就连董卓都是精锐尽失,还折了个大将徐荣。

因此,曹操只需要比袁术等人的军队强就行。

袁绍本来就是盟友,金茂能不招惹尽量不招惹。

为此,曹操特意送出郭嘉,希望能撇清自身的关系。

军营中。

正在操练士兵的于禁听说曹操父子来了,便将手中之事交给副将李通打理,自己则准备跑去中军大帐汇报。

不曾想,曹操径直来到练兵场,身后跟着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乐进等将领。

显然,这些人得到消息的时间,比于禁要快得多。

“文则,不必停下,继续操练!”

曹操骑着绝影来到指挥高台附近,满意地看着两万人演练。

这是十万人马中精挑细选的精锐,曹操有意打造一只模仿扬州军主力营的部队。

曹操还想在此基础之上,再编练一只骑兵。

可惜,战马一直都是稀缺的战略兵种,就算是曹操也缺战马。只有西北凉、并、幽三州,才盛产战马。

“文则真是块练兵的好料子!”

曹操不吝夸奖道:“半年时间就能为我练出一只强军来,当真有才!”

乐进深感赞同,但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四人就不这么看了。

扬州军什么样,他们都见识过,一比较,两者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过去那么久,很难说扬州军现在进化成什么样了。

毕竟,战争才是最佳练兵手段,一场大战下来,活着的就是老兵。

两三场大战后,不是成了兵油子就是成了精锐。

可扬州军经历了多少大战?说一句精锐中的精锐,丝毫不过分。

“子孝(曹仁)。”曹操眯着眼看着面前不断变换的阵型,问道:“你觉得我这两万大军,能够拼掉多少扬州军精锐?”

曹仁催促战马上前两步,抱拳道:“禀主公,若是两两展开对战,我认为能抵过五千之数。”

“可打仗并不以人数、兵力取胜,而要靠谋划。”

“我认为,若是谋划得当,就算是拼掉扬州军所有精锐,也未可知也。”

曹操大笑道:“子孝说得不错!”

“若是谋略得当,别说是两万精锐,就算是扬州军倾巢而出,也能一朝覆灭!”

“可我们也不能小瞧了天下人。”

曹操收敛笑容道:“难道说只有我们会用谋略吗?”

“不可能!”

“因此,真正打起来,我们当重视对手!”

曹仁送上一记马屁道:“主公英明!”

曹操非常满意,右手举起马鞭指向前方道:“等这只兵马练出来了,子孝、子廉二人各领五千人。”

“元让、妙才也各领五千。”

“镇南将军有金木水火土五营,那咱们就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营!”

曹操嘿笑一声道:“今日不定哪一营为青龙营,等明年,哪一营立的功多,那一营便为青龙营!”

这下子,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四人之间不再和谐,火药味十足。

其实,金茂并没有设什么五行主力营,这是曹操独家赠送。

且各家的叫法都不一样。

总之,扬州军已经彻底打出名气来,谁也不愿意再去轻易招惹。

不论是精锐程度,还是后勤保障,全都是吊打当前任一诸侯的级别。

等到吃午饭的时间,士兵们在各将领的安排下,有序埋锅造饭。

早就有人在中军大帐设宴,曹操只需带着诸将过去就能吃上一顿热乎的饭菜。

由于今年收获了大量稻米,今日的主食也就变成了粗糙难以入口的稻米。

相比于粟米和面食,早稻口感极差,勉强能入口罢了。

对于百姓来说,没什么差别,可对曹操这样锦衣玉食的人来说,就遭老罪了。

从吃饭的方式就能看出在场这些人小时候的家境区别。

曹仁、曹洪跟曹操一样,只喝酒、吃肉,粗糙的米饭看都不看一眼。

夏侯惇、于禁、李典偶尔巴拉两口,便不吃了。

唯二不受影响的夏侯渊、乐进,丝毫不受影响,猛猛地旋。

倒不是说夏侯渊家里穷,而是这家伙能吃苦。

乐进倒是真的穷,早年游走时,什么饭没吃过?酒足饭饱。

曹操说起袁术的事来:“豫州境内有一股悍匪,可把豫州牧给愁坏了。”

“这不,又给我来信,催促发兵。”

“可我哪有兵马去支援豫州牧?”

夏侯渊不合时宜地出列抱拳道:“主公,给我一千骑兵,定能除掉这伙贼寇!”

曹操战术性后仰到一半,骂道:“胡闹!”

“我哪有一千骑兵给伱挥霍?”

“此去豫州颖川何止千里?”

“你能不能动动脑子,谁给你补给?”

夏侯渊理所当然道:“自然是豫州牧提供粮草啊。”

“呵呵。”曹操怪笑起来:“嘿嘿!”

“妙才啊。”曹操郁闷道:“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你那么鲁莽呢?”

“都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你怎么就不吸取教训?”

曹操站起身,双手叉腰道:“还记得十八路诸侯讨董那会,孙坚受袁术驱使,一路势如破竹。”

“结果怎么着?”

曹操身子前倾道:“袁术听信小人谗言,断了孙坚的粮草供应,给了董卓喘息之机。”

“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

“若不是扬州牧,恐怕董卓都打到关东来了,还能有我等什么事?”

曹操环顾左右,道:“你们说这样的豫州牧,他会提供粮草?”

“做梦!”

“省省吧,妙才。”

夏侯渊不解地推下去,不知道曹操到底想说什么,问题提出来不就是要去解决的吗?

夏侯渊不理解,夏侯惇、曹仁倒是有所猜测,但不敢肯定。

曹操心思多变,谁也不清楚他心里真实的想法。

“话又说回来。”曹操说道:“豫州牧不把心思放在处理这股流寇身上,反倒打起我的主意来。”

“就在上个月,豫州牧派那该死的陶谦来占沛国。”

“要不是收粮在即,我早就宰了这老东西!”

曹操义愤填膺道:“徐州在我的治下欣欣向荣,陶谦有什么资格拿回去?”

曹仁立马出列拍马屁道:“主公说得对!”

“末将愿率五千人马,必斩杀陶谦狗头!”

这个时候,大家伙才反应过来,原来曹操的目的在这,一个个争强着请战。

轮到夏侯渊时,这哥们急了,大吼一声道:“主公!只要给我一千骑兵,两日之内,我必战陶谦头颅!”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夏侯渊。

大家都统一说要五千人马请战,怎么就出了个愣头青,一千骑兵就能突突了陶谦?

你以为你是冠军侯呢,一个月纵横万里?

谁知,曹操还真就信了夏侯渊鬼话:“军中无戏言!”

夏侯渊抱拳道:“可立军令状!”

“好!”曹操大喜道:“我等着妙才凯旋的那一天!”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