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294章 董卓服软,欲结盟金茂

第294章 董卓服软,欲结盟金茂

第294章 董卓服软,欲结盟金茂

腊月寒冬。

长安郿坞白雪皑皑。

董卓刚下朝,便命人快马加鞭赶回郿坞,要去看还未周岁的儿子。

从长安到郿坞的一路上,不时能看见一两具僵硬的人形体,躺着不动,董卓却视而不见。

暖阁,这是董卓特意为貂蝉和儿子所设立的楼阁,即便屋外寒风冷冽,感觉能将人的骨头都冻裂开,暖阁内却温暖如春。

“旭儿。”

董做卓身披大氅,一路三步并两步,哈着寒气,像个肉球一般来到暖阁外,人还没到,大嗓门就喊得半个郿坞都听见了。

推开门,暖风想要逃出来,寒风想要冲进去,倒是行成了几个气旋。

董卓装模作样地拍了拍身上的积雪,小心翼翼跨过门槛,来到屋内。

只见绝色貂蝉身穿轻薄,怀中抱着个肥肥胖胖的婴儿。

看到董卓来了,貂蝉缓缓起身,刚刚生育后的身子更加丰腴,随着貂蝉动作行成波浪般的运动。

“太师回来了。”

听到貂蝉柔柔酥酥的嗓音,董卓只瞥了眼就把目光投向还在熟睡中的婴儿。

蹑手蹑脚来到貂蝉身旁,董卓仿佛没有闻到对方身上的体香,小心翼翼地接过婴儿,想要亲近一番。

却不想,婴儿受董卓手上的冰凉刺激,顿时惊醒,哭闹起来。

“哇哇哇!”

董卓手忙脚乱,想扔又不敢扔,幸好貂蝉眼疾手快接过来,才避免一场悲剧。

也是奇怪,婴儿到了貂蝉怀里就停止哭闹,打了几个哈欠就又睡了过去。

“嘿嘿。”

董卓站在一旁傻笑,抓耳挠腮却又不敢碰的样子,惹得貂蝉笑出声来。

董卓仿佛看不见貂蝉绝美的笑容,眼中只有婴儿。

就这么傻乎乎看了半个时辰,董卓才意犹未尽地走出暖阁,去处理重要事物。

徒留貂蝉一个人留在暖阁内惆怅不已:“难不成我的姿色衰减了?”

自从儿子降生,董卓就没再碰过貂蝉一次,甚至连正眼都没瞧,这让貂蝉很是苦恼。

王允已经死了,美人计也使过了,如今的貂蝉更想像普通人一般渡过余下半生,不为别的,就为了刚出生的儿子。

儿子的亲爹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貂蝉觉得重新获得董卓的宠爱才是要紧事。

不然,将来要是有个什么意外,她的儿子就没什么能够依靠。

要让貂蝉相信董卓的善良,还不如相信天下太平呢。

另一边。

董卓来到书房,为了节省开支,书房里只生了两盆火炭,温暖程度没法跟暖阁相比。

因此,董卓身上的大氅都懒得去掉。

书房中,李儒早就等候着,见到董卓推门进来,李儒起身行礼。

董卓背着手,眉头紧皱,一边走,一边纳闷:“刘焉、刘表搅和到一起也就罢了,怎么连曹操也要插一手?”

原来是郭嘉代表曹操到了长安,天子应下曹操的请求,封其为徐州刺史,拜郭嘉为黄门侍郎,留京任用。

这本是一件小事,曹操在董卓眼中还排不上号,完全不用去拉拢。

拍在前面的金茂、袁绍、袁术、公孙瓒等,才是最需要注意的人。

但是,郭嘉太跳了。

一个小小的黄门侍郎今天受刘焉邀请,明天受刘表邀请,就算是杨彪等望族都发出邀请。

而郭嘉来者不拒,短短半个月时间,郭嘉就成了长安城中吃手可热的人物。

最令董卓摸不着头脑的事,郭嘉还深受皇帝刘协信任,多次召进宫中。

也不知刘协到底被灌了什么**汤。

在董卓看来,郭嘉所作所为肯定全是曹操授意。

南边金茂就不断施压,导致韩遂、马腾先后离去,后又有一篇檄文传来,离间朝堂,使得刘焉、刘表为首的宗室派,纷纷向董卓发难。

本就烦心事够多了,郭嘉还要来横插一手,真不知死字怎么写。

“文优,曹操可有西进的可能?”

董卓起了杀心。

先前金羊弄的拿出皇宫事变,董卓也不是没得到好处。

刘和被诛,幽州精骑被董卓略使手段就收归麾下,整个长安终于没有人敢正面跳出来,跟董卓唱反调。

有且仅有刘焉、刘表之流,敢在朝堂上阴阳怪气,仅此而已。

“自然不可能西进。”李儒在尚书令上越发得心应手,由内而外地有股子自信。

“曹操据徐州,西有袁术,北有田楷(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南有镇南将军,任何一方都不好招惹。”

“就算曹操再有野心,也难有作为。”

董卓听完,紧皱的眉头却没舒展,冷哼一声:“难有作为?”

“文优你错了!”

“曹操定有所动,否则岂敢插手朝堂之事?”

“当真以为我是好招惹的吗?”

这一点,董卓倒是误会了。

郭嘉来到长安确实是曹操的意思,但是郭嘉到处拜访却不是曹操的意思,完全是个人行为。

当然,这不重要。

李儒顺着董卓的思路去走,想到一种可能:“曹操若要动,南边定不敢过河,只能往北…”

李儒双眼放光道:“难道袁绍要对公孙瓒下手了?”

刘虞被公孙瓒杀害的消息,早就传到长安,不然,董卓哪敢轻易杀刘虞之子刘和。

“定是如此!”

董卓凝望东北方向,道:“刘虞深得民心,公孙瓒暴虐害之,必遭反噬!”

“若我是袁绍,定要趁机发动大军,一举击溃公孙瓒,则北方大定。”

李儒接话道:“而曹操趁机占领青州,据有两州之地,如此一来,袁绍、袁术据有四州,曹操有两州之地,这就有跟金茂抗衡的力量!”

“主公!”李儒拜道:“为今之计,当速与袁绍结盟,方可抵挡金茂。”

董卓深深叹气道:“袁绍可并非常人,普通官职无法满足他,就算是三公之位,恐也无济于事。”

李儒知道这是事实,袁绍家世不说,就眼下的势力范围,再加上将来灭掉公孙瓒后的势力,封个车骑将军都少了。

“要么不给,要给就给到最大!”李儒咬牙道:“可拜袁绍为大将军!”

董卓猛地抬头,怒声李儒道:“文优可知大将军意味着什么?”

大将军意味着天下兵马大权,理论上能指挥天下所有兵马,位在三公之上,不仅能跟董卓平起平坐,理论上还能指挥董卓麾下兵马。

李儒自然知道,拜道:“主公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难道您还想给金茂拜为大将军?”金茂?

一瞬间就豁然开朗,董卓认真思考这种可能性。

要是真的封金茂为大将军,也不是不可以,坏处很多不必多说。

但也有好处。

首先,董卓被金茂教训了两次,深知其厉害之处,相比起北边袁绍联盟,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不论从军事,还是从经济方面来说,金茂辖区全都是遥遥领先全国。

先前韩遂、马腾入关,搞得司隶民不聊生,百姓纷纷往南逃跑,两百多万人口,逃了一半。

只有少数地主豪强跑去北边,大部分百姓豪强全都逃南边去了。

别管南边的新政有多苛刻,从百姓意愿就能看出好坏。

如果跟金茂结盟会有什么好处?首先司隶地区总会安稳下来,就算只剩一百多万人口,仔细一点,也能整出十几万军队。

到时候,往西讨平韩遂、马腾,董卓就能据有凉州、并州,加上司隶就有三州之地。

别看人口少,能用作兵丁的青州男子却不少,且民风彪悍,稍稍训练就是一只强军。

再凭借关中丰腴土地的耕种,过几年,董卓就能重回巅峰。

现在,董卓早已没有先前的狂妄,也不会幻想西凉军无敌,平定天下。

他只想为儿子董旭,打下一片基业罢了。

“文优言之有理啊!”

想通一切,董卓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高兴道:“就该跟镇南将军结盟啊。”

“若是早封镇南将军为大将军,不就没那么多事了?”

董卓惋惜道:“悔不当初,我真是有眼无珠啊。”

李儒目瞪口呆,结结巴巴道:“主公…您怎知金茂…镇南将军愿结盟?”

“素闻镇南将军爱兵如子,更何况,那位还是他最得意的族子。”

董卓冷笑着斜睨了李儒一眼,道:“你是不是跟那些士大夫待久了,都忘记西凉人的观念?”

“只要有足够多利益,莫说是族子,就算是手足兄弟又如何,还不是在利益面前反目成仇?”

李儒被董卓这么一警告,慌忙地低下头,不知作何回答。

董卓眉头再次皱起,心中滋味莫名。

看李儒的样子,似乎真的被关东士族给腐蚀了,难怪最近来郿坞的次数都少了,而且语气中的敬畏也不见了。

“你下去吧,传蔡邕来见我。”

董卓不耐烦道:“另外,给我拟订敕封镇南将军为大将军的诏书。”

“喏。”

李儒心中又惊又慌,都不知道怎么离开的书房。

直到寒风一吹,李儒才惊醒过来,回想种种,冷汗冒出。

董卓一连串的失利,确实给了外界文武自信,但李儒非常明白董卓的为人。

能在关键时期,伺机而动,董卓要不是没有出色的人才辅佐,早成就大业,哪还轮得到袁绍、曹操之流?同时,董卓的狠辣无情,别人不知道,难道李儒还能不知情。

当然,董卓对自家人还是很好的,就算董承那么作死,董卓也曾原谅。

“啪啪!”

李儒狠狠给自己扇了两个大嘴巴子,想将自己扇醒。

这些日子,李儒确实深陷士族的糖衣炮弹中无法自拔,导致今天在董卓面前出丑。

“吕布的前车之鉴还在眼前,我怎么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想明白后,李儒做起事来,又重新恢复曾经的毒辣手段。

书房中。

董卓听到蔡邕来了,赶紧命人将他从榻上扶起,气喘吁吁地来到门口,亲自为蔡邕开门。

“蔡邕拜见太师。”

“伯喈何必多礼。”董卓满面笑容地扶住蔡邕道:“外面冷,快进屋暖和暖和。”

蔡邕叠手作揖才步入书房。

“来,坐。”董卓热情地招待。

蔡邕五十岁了,年纪不比董卓年轻,赶忙又一礼,问道:“太师召我何事?”

现在的蔡邕在为董卓编写汉史,任职左中郎将,拜高阳乡侯,因受董卓信任的缘故,被士族所排挤。

董卓却不急着说事,而是家长里短的叙旧。

“我听说令爱丧夫已有半年余,可曾有新的婚配?”

蔡邕爱女蔡琰,表字文姬,著名才女,嫁给卫仲道没两年就死了丈夫,如今守寡在家。

“多学太师挂心。”蔡邕拜道:“文姬不想再嫁。”

董卓满脸可惜道:“我听说文姬未曾育有一儿半女,如此才华不能流传下来,当真是可惜。”

蔡邕低头不答。

董卓眼珠子一转,就有了歪主意,问道:“不知文姬是否爱慕英雄?”

“镇南将军年少有为,不日,我将上表拜他为大将军。”

“若是能够成就一段姻缘,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啊。”

蔡邕听出董卓话中的意思,无非就是想用他的女儿来拉拢金茂,进行一场政治联姻。

之所以不用董卓自己的女儿,蔡邕也理解,金茂那样的人物能看得上董卓女儿才怪。

现在的金茂可不是早年那个扬州乡巴佬,而是能揍得董卓哇哇叫的超级诸侯。

将来统一天下的人,很可能就是金茂。

蔡文姬别看是个寡妇,嫁给金茂做妾还是委屈了,正妻肯定做不成了。

但是蔡邕猜不透董卓的意思。

难道董卓就不担心,蔡邕嫁女后,变成金茂的人?虽然有疑问,但蔡邕并未说出口,道:“多谢太师好意,我回家便问一问文姬。”

董卓满意地点头,像是为自己的聪明才智点赞,这才问道:“伯喈可知册封大将军,需要哪些礼仪?”

“我欲册封镇南将军为大将军,若是镇南将军不来长安,又该如何做?”

董卓可不敢让金茂来长安,那家伙一来就是一大伙人,到时候,就不是董卓说了算了。

蔡邕这才想起前面董卓确实说过这个话,一番沉吟后,说道:“此事与礼不合。”

看到董卓又皱眉,蔡邕补充道:“我回去查一查典籍,想必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董卓舒展眉梢,笑着道:“那就劳烦伯喈了。”

“这是我应当做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