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295章 刘焉 刘表联合董卓

第295章 刘焉 刘表联合董卓

第295章 刘焉 刘表联合董卓

刘焉从益州逃出,来到长安城,就被拜为太尉,名义上统领全国的武将。

实际上,也就统领其麾下两万出头的军队,还参差不齐,精锐甚少,徒有其表。

张鲁、张修等将领有封为中郎将的,也有成为校尉的。

反倒是刘焉的四个儿子,刘诞、刘范、刘瑁、刘璋,得了大便宜。

老大刘范原为左中郎将,现封为荡寇将军。

老二刘诞原为治书侍御史,现封为御史。

老三刘瑁封为平寇将军。

老四刘璋拜为议郎。

别看议郎只是个言官,实际上这是晋升光禄大夫或者外放郡守的必经之路,算是个跳板。

光禄大夫就是九卿预备役。

刘焉四个儿子中,刘瑁类父,颇有刘焉的风范,刘范继承了刘焉的武勇,刘诞继承了刘焉的智慧,刘璋啥也没继承。

但是刘焉最疼爱的却是小儿子刘璋,因为刘璋孝顺。

早先,刘焉入蜀时,只带走了老三刘瑁,这就是刘焉作为父亲的另一面。

望子成龙!

可惜,时间短暂,刘瑁没能完成历练发生蜕变,不然,刘焉岂会败得这么惨。

好在盘踞长安的董卓元气大伤,给了刘焉可乘之机。

不过,刘焉并未像前任忠臣王允那般,傻乎乎对董卓发起自杀式进攻。

得到太尉之职后,刘焉又玩起了益州时的那套,听调不听宣。

这可把皇帝刘协给气得够呛。

然后,刘表来了就倒大霉,不仅没有捞到一官半职,还被刘协怀疑其跟金茂是一伙的。

到最后,刘表靠着惊人的人脉关系,捞了个九卿,大鸿胪。

原大鸿胪杨彪再度成为三公之一的司徒,也就是原王允的官职。

说实话,杨彪接到任命的时候,腿都在打颤,这不是把他往死路上逼吗?

前任司徒王允死了还没一周年呢,这么快就换他来了?

这天。

刘焉在太尉府大摆宴席,宴请刘表,与会人员还有司徒杨彪,司空朱儁。

酒也喝了,肉也吃了,美女也看了,刘焉说:“今日主要商议一下如何稳固长安,并联合各地诸侯,共同对抗董卓的残部了。”

“杨司徒、朱司空,你二人皆为朝中重臣,更应发挥表率作用,共同为朝廷的安定与繁荣尽一份力。”

“我等当齐心协力,共扶汉室,驱逐奸邪,恢复中原之繁荣。”

言罢,四座皆默然,各自心怀鬼胎,但面上均表现出赞同之色。

杨彪本是汉室忠臣,此刻却身处险境,他深知这太尉府的宴席并非简单聚会,而是暗流涌动。

他瞥了一眼刘表,只见其面色凝重,显然也意识到了局势的复杂。

他暗自思忖,这长安城的安宁,究竟能否如刘焉所言,靠他们这些老臣来维护?朱儁愚忠,他虽知刘焉野心勃勃,但心中仍存一丝侥幸,希望能通过众人的努力,共同抵御董卓的威胁。

然而,酒宴上的气氛让他深感不安,他知道这场宴席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权谋与算计。

刘表深知刘焉的脾性,两人都是想要割据的军阀,只不过被金茂打得差点生活不能自理罢了。

刘焉还想试探,他举杯,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今日我们聚首,皆为朝廷大事而来。但各位心中所想,刘焉亦能略知一二。杨司徒、朱司空,刘太常,我们当坦诚相待,共商大计,为朝廷的长治久安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场众人哪个不是老狐狸,刘焉此言一出,众人皆心照不宣,知他意在试探。

杨彪神色凝重,朱儁面露忧色,刘表则微微一笑,表示愿闻其详。

席间气氛顿时紧张,各怀心思,却都默契地保持着表面的和谐,等待刘焉的下一步动作。

刘焉作为东道主,不能让气氛沉凝,暗骂一声狡猾,便继续说道:“我们需从各地招募勇士,扩充军力,加强长安的防御。

同时,还需派遣使者,联络各地诸侯,共商大计,形成合力,方能彻底铲除董卓余孽。

望各位鼎力相助,为朝廷的稳定与繁荣共同努力。”

这话说给小孩子听还差不多,董卓也就是对他们有威胁,对于金茂、袁绍等诸侯来说,算个屁啊。

董卓不被这些人吊起来打就好了,前两次董卓在洛阳的败战说明一切。

而且在座众人没一个消息不灵通的,都知道董卓在极力拉拢金茂。

因此,刘焉这些话还是表面之词,真实目的依然没有说出来。

朱儁、杨彪、刘表三人耐性十足,就等着刘焉说实话。

眼看这些人油盐不进,刘焉无奈叹息道:“诸位既然不相信在下,便请回吧。”

“我对汉室的忠诚日月可鉴!”

杨彪听了想笑,当初是谁派张鲁劫杀使者的,当没发生过是吧?

可刘焉有两万兵马,不用担心董卓第一个清算,但杨彪等人就没那么好运了。

没办法,杨彪跟朱儁一齐看向刘表。

同为宗室,刘表跟刘焉的关系跟亲近一些,有些话也由刘表说出来比较好。

刘表叹息,起身拜道:“太尉何必说些虚言,今日召我等在此,若是只为此事,那我就告辞了。”

“慢!”刘焉喝问道:“刘景升!难道你不想匡扶汉室?”

刘表叠手作揖,就是不发一言。

看刘表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刘焉很是恼火,却没什么办法,都是千年的狐狸,演什么聊斋?“站住!”

刘焉再次大喝一声,又让刘璋带下人、舞女、侍女离开,刘瑁、刘范、刘诞带人把院子围起来,隔绝有人偷听。

刘表见状也不离开了,知道这是正戏要开场了,缓缓回到座位坐下。

刘焉深呼吸道:“这里没了外人,我就说一下我的看法。”

“天下纷乱至此,金茂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欲联董灭金!”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杨彪、朱儁、刘表三只老狐狸,再也没法保持淡定,大惊失色。

“刘君朗!你知不知道伱在说什么?”

刘表跳脚般喝问道:“你还是汉臣吗?”

刘焉目光坚定,继续道:“董卓虽为祸乱之源,但金茂的野心更为可怕。

若放任其壮大,必将危及汉室根本。

因此,我提议我们联合董卓的残余势力,共同对抗金茂,方能有一线生机。”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但无人敢轻易反驳刘焉的决心。

刘焉继续道:“董卓虽残暴,但金茂之野心更为昭然若揭。

为保汉室江山,我们必须联手一切可用之力,包括董卓的残部。此乃权宜之计,望各位深思。”

杨彪、朱儁、刘表面面相觑,刘焉的决心令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是倒行逆施!

刘焉言辞坚定,令众人震惊。他竟欲与董卓残部联手,共抗金茂,这无疑是逆潮流而动。

然而,杨彪、朱儁、刘表三人明白,这将是一场关乎汉室存亡的抉择。

杨彪很是意动,但五室四公的杨家没脸面说出同意的话来。

杨彪猛地站起身颤声道:“刘君朗,你此计虽大胆,但恐引发天下大乱。金茂虽强,我等亦可徐徐图之,何必与虎谋皮,自陷险境?”

刘焉冷笑:“乱世之中,何谈徐徐图之?若不早做决断,汉室危矣!”

杨彪神色冷峻道:“竖子不足与谋!”

说罢,便要起身离去,却遭到刘瑁的阻拦。

“刘焉!”杨彪咬牙切齿问道:“你这是何意?”

直呼他人姓名,说明杨彪非常愤怒。

不等刘焉说话,朱儁出来打圆场:“杨司徒,且慢。我等当以大局为重,刘太尉之言虽惊人,但亦有其道理。此刻非是争执之时,应深思其意,再做定夺。”

朱儁的平和态度暂时缓和了紧张的氛围,但众人的心中都明白,这场宴席肯定开不下去了。

杨彪决然道:“某与汉室共存亡!”

这场景颇有当初刘焉胡说八道的风范。

朱儁羞愧道:“我不如杨司徒也!”

朱儁不再劝阻,反而跟杨彪站一起,朝刘焉拜道:“太尉放心,我与杨司徒必定守口如瓶,绝不透露一言半句!”

而后,朱儁、杨彪二人对天发毒誓。

刘焉这才摆手,让二人离去。

席间就剩刘表一人,刘焉看过来问道:“景升,你意下如何?”

刘表沉吟片刻,道:“太尉之议,虽为汉室计,但风险极大。金茂势力强盛,非轻易可图。而董卓虽败,其残部亦非善类。此计若成,或可暂保汉室安宁,但一旦失策,恐天下大乱。容我再三思量。”

刘焉微微颔首,表示理解刘表的顾虑。他深知此计风险极大,但亦是当下能想到的唯一出路。

他拍了拍刘表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景升,我明白你的担忧。但汉室危在旦夕,我们必须果断行事。望你深思熟虑,早日作出决断。”

两人都是被金茂迫害的受害者,更加能引起共鸣。

只不过,刘表没有兵马相助,顾虑更多一些。

刘焉自然也想得到这些,否则也没那么好说话。

“这样吧。”刘焉说道:“待我去联络董卓,景升只需在事成之时,为我摇旗呐喊,如何?”

刘表听后,微微点头,道:“太尉深思熟虑,既已决定,我便在长安静候佳音。若事有可为,定当全力以赴。”

说罢,刘表亦告辞而去。

刘焉目送其离开,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长安城的暗流,正逐渐涌动。

之后几日,刘焉又面见了郭嘉。

郭嘉这个小滑头,什么话也没答应,就扯着曹操的大旗做事。

刘焉也没明说计划,试探一番郭嘉的态度后,便知道曹操威胁不到长安。

对长安唯一有威胁的人还是金茂。

此时此刻,刘焉已将司隶地区当做自己的后花园,想再次凭借此地起飞。

这天。

刘焉在朝会后拦下董卓车架。

“太尉何事?”

董卓正准备提议拜金茂为大将军一事,如今朝堂再次回归到他的掌控之中,完全不怕刘焉等人练手。

只不过,有王允的前车之鉴,董卓也不想轻易重启战端,太伤了。

因此,面对刘焉,董卓尽量保持心平气和。

刘焉看了眼身后不断从未央宫里走出来的百官,低声说道:“太师借一步说话。”

董卓会意,邀请道:“太尉便与我同乘一车如何?”

这是试探,刘焉接受,说明接下来的事情不会太差,反之就要做好开战的准备。

刘焉也知道这一点,虽然不想被人戳脊梁骨,但事已至此,没有后路,咬咬牙,上了董卓的车架。

“太师。”刘焉开门见山说道“天下大乱,金茂崛起,我等皆为汉室臣子,当以国事为重。

太师虽败,余威犹在,我愿与您联手,共抗金茂,保汉室江山。望太师深思,共商大计。”

董卓瞳孔震动,万万没想到刘焉竟然是来联合的。

“哈哈哈!”董卓放声大笑,大声道:“刘焉!我岂会容你!”

在刘焉愤怒的眼神中,董卓又小声道:“今夜我会登门拜访。”

而后,董卓再次大声道:“滚吧!”

随后,百官便看到刘焉狼狈地跳下董卓车架,惹来一阵哄笑。

刘焉暗恼:“董卓脑子不好使啊!”

两人只要联手,这件事就瞒不住,还掩盖个什么劲啊?多此一举!刘焉总感觉,董卓有借机报复的意思,可一想到能联手,他只能忍了。

当晚。

董卓悄悄上门来找刘焉时,半个长安都知道了。

实在是阵仗太大,董卓怕被行刺,带的人特别多。

吓得刘焉还以为董卓要屠城了。

幸好是虚惊一场。

但越是这样,刘焉就越是觉得白天董卓让他当众出丑的事,肯定是在报复。

太尉府。

满脸不开心的刘焉和偷摸着来的刘表一起等董卓到来。

四周早已戒严,没人知道刘表也来赴宴。

“哈哈!”董卓还是人未到声先到:“太尉何在?”

随着刘瑁领着董卓来到宴会地,看到刘表的那一刻,董卓没有丝毫意外。

这个时候,刘焉才明白为什么董卓要那么干了。

合着刘表这个老银币早就接触了董卓。

至少比刘焉早,很可能那天宴会后就去找了董卓。

而董卓要掩护的对象并不是刘焉,而是刘表!

“好个刘表!”

刘焉没想到还有被人阴的一天。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