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350章 刘协白手套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350章 刘协白手套

作者:圣代新君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30:25

第350章 刘协白手套

第350章 刘协=白手套

洛阳怎么样,金茂并不感兴趣,河北科举第一届炸出不少大鱼,各行各业的基层人才也不少,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就能投入到国家建设中。

原本十六强的墨家、道家代表以及接触者,也全都被金茂留下来任职。

那就进厂!

先把火药整出来,否则把道观全拆了。

诸子百家就没有能逃脱幸免的,最次也得当个印刷厂工人,怎么说也是读过书的人,总比大老粗们好用。

来参加辩经盛会的人也没想到金茂竟然是这样的暴君。

建安六年(201),七月。

河北第一次科考完美落下帷幕,选拔各类学子、新科进士共三万余人,筛选后,仍有一万三千余学子愿意为新时代效劳。

至于剩下的一万七千余人,则被金茂全部送进洛阳。

还美其名曰,汉室忠臣就该陪伴皇帝左右。

九月。

洛阳秋收。

刘协十分感概地跟陆逊再一次进行收割比赛,附近有许多茫然的士子,也有转变观念的老学究。

但终究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并不认同刘协的与民同耕理念,坚持自己那一套思想。

夕阳西下,陆逊直起腰,喊了声:“陛下,时辰不早了,该回去了。”

刘协从另一侧冒出头来,道:“又一日过去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是啊,时间过得可真快,陆逊凝望夕阳,犹记得进洛阳前金茂对他说的话,他并不后悔做出那样的决定。

义父身边谋臣如云,武将如雨,又有诸葛亮、庞统等一众新生代崛起,不会出现断代的问题。

反观刘协处境艰难,不被老一辈认可,也不被新时代学子所认可,两边不是人。

但陆逊知道刘协心中的志向,这是个极其骄傲的人,有自己的坚持,陆逊也想为刘协出一份力。

“陛下须知源远流长的道理,事不能一蹴而就。”

刘协笑骂道:“好你个陆伯言!得了天下第八的头衔,竟要教训起朕来了?”

陆逊谦虚道:“哪有什么天下第八,虚名罢了。”

刘协摇了摇头,眼神中却闪烁着对陆逊能力的认可与欣赏:“你太过自谦了,陆伯言。你的智计与胆略,在朝中乃至天下皆是有目共睹。朕的困境,或许在你眼中,正需那份‘源远流长’的智慧来化解。”

言罢,刘协收敛了笑容,目光变得深邃:“朕虽身处逆境,但心向光明。朕不求一蹴而就,只愿能步步为营,稳固根基,待时机成熟,自能引领我大汉重回巅峰。”

陆逊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刘协的不易与坚韧,遂郑重其事地道:“陛下有此决心,乃我大汉之幸。臣虽不才,愿倾尽所能,为陛下谋划,助陛下渡过难关,共创辉煌。”

两人对视一眼,无需多言,彼此间的信任与默契已深。

“陛下!”

这时,内侍慌慌张张地乘车赶来,大呼道:“伏皇后喜得龙子,您快去看看吧!”

“哈哈哈!”刘协大喜道:“伯言,朕有后了!”

陆逊同样非常高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走!”刘协拉住陆逊的手,一同来到马车上,内侍自觉让出位置。

“随朕一同见一见,你刚出世的侄儿!”

这一夜,皇宫里充满喜庆。

洛阳城内的百官还以为刘协有孩子后,该振作起来。

谁知,刘协非但没有遂这些人的意,反而变本加厉起来。

十月初一,大朝会。

郑玄为首的大儒当面斥责刘协:“大汉社稷都要被贼人夺去,陛下还要听信谗言吗?”

说罢,这些人把矛头对向陆逊:“此子乃是贼人之后,陛下若真是非不分,那臣等…”

“说呀!”刘协头顶十二冕疏,身穿黑红龙袍,整个人显得越发威严,道:“怎么不继续说下去?”

还不是上一次,金茂派人杀得太狠了,百官去其半,这次虽说补充了人手,可个个噤若寒蝉,只敢隐晦地在背后说金茂坏话。

“哼!”刘协冷笑道:““朕倒要听听,尔等口中的‘贼人’与‘是非不分’是何道理?朕自登基以来,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为的是重振汉室,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陆逊,其父虽有过错,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朕观陆卿之才,实乃国家栋梁,朕欲用其才,以安天下,何错之有?”

“至于尔等,口口声声大汉社稷,却只见尔等党同伐异,不顾国家安危,只图个人私利。若真有心为汉室,何不将精力用于辅佐朝政,抵御外敌,而非在此大殿之上,行此诬陷忠良之举?”

“朕知尔等心有疑虑,但朕更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陆逊之才,朕已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非尔等片面之词所能动摇。朕意已决,即日起,陆逊晋升为尚书郎,辅佐朕处理朝政,望诸卿能同心协力,共谋国是,勿再作此无谓之争。”

言罢,刘协目光如炬,扫视全场,只见群臣或低头不语,或面露惊异,却无人再敢出言反驳。

“即日起,不愿下地者,可自挂印而去。”

刘协开始放大招:“尔等若是真拿朕当大汉的皇帝,便听从,若是不愿便作罢!”

此话一出,满朝皆惊。

洛阳本地的粮食产量哪够养活这群虫蠹,全是刘协向金茂求来的粮食。

换句话说,刘协手握这些人的经济命脉。

这时,郑玄被人推举出来顶缸,道:“老臣遵旨。”

大汉建国以来,就没有要对七十长者干活的道理,郑玄这么做无疑是在骂刘协不孝。

“六十以上者可免除。”刘协才没那么傻,当即下诏道:“十五以下,六十以上者皆可免除徭役。”

这确实算得上是徭役了。

而后刘协又补充一句:“若有谎报瞒报者,与庶民同罪!”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哗然,众人皆感意外又钦佩刘协的果断与智慧。他非但没有被郑玄的暗讽所激怒,反而借此机会展现了其仁政之心,既顺应了民意,又巧妙地化解了尴尬,更树立了法律的威严。

群臣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思量,这位年轻的皇帝,看似柔弱,实则深谙治国之道,既有宽容之心,又不失雷霆手段。郑玄也是微微一愣,随即苦笑,他原本只是想借此机会提醒刘协勿要太过严苛,却没想到反而促使刘协做出了更为人性化的决策。

“陛下圣明!”一位老臣率先跪拜,其余大臣也纷纷跟从,整个大殿回荡着颂扬之声。刘协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沉稳与自信,他深知,真正的治理并非简单的命令与服从,而是要在法度与人情之间找到平衡点。

随后,刘协话锋一转,谈到了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国家经济,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鼓励农耕、兴修水利、减轻商税、促进贸易等,旨在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他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但在场众人却少有人会赞同。

天下都是姓金的说了算,你一个傀儡皇帝在这里说个几把。

“朕意已决,望诸卿齐心协力,共筑大汉盛世!”

“臣等遵旨。”百官十分违心地回应着。

下朝后。

陆逊拗不过刘协,一同去探望侄儿,半路上终究忍不住问出心中疑惑。

“陛下当知,百官真心实意应和者了了,为何还要说那些话。”

确实,刘协的治国理念越发跟金茂趋同,这也是百官所无法忍受的关键点。

“伯言啊,不瞒你说。”刘协感概道:“越是与百姓相处久了,朕就越发理解皇叔的做法。”

“朕曾以为,帝王之道在于权谋与制衡,然则亲眼目睹了民间疾苦,方知真正的盛世,非但要有稳固的江山,更需有万民之心的归附。皇叔以仁德著称,他教会了朕,真正的力量源自民心所向,而非朝堂之上的虚与委蛇。”

“朕今日之言,虽知难以立刻改变百官之心,却也是向天下宣告,朕有意效法先贤,以民为本,力求让大汉的每一寸土地都沐浴在和平与繁荣之中。朕知前路艰难,但朕相信,只要持之以恒,以身作则,终能感化群臣,共赴此道。”

“至于百官的反应,朕早已有所预料。人心各异,思想难齐,但朕不会因此而退缩。朕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朕的决策是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为了百姓的福祉。朕相信,时间会是最好的见证者,它会证明朕的选择是否正确。”

“伯言,你乃朕之肱骨,朕希望你能理解朕的苦心,继续辅佐朕,共同实现这大汉盛世的愿景。朕知你心怀天下,智勇双全,有你相助,朕信心倍增。”

还有另一些话,刘协并没有说给陆逊去听,金羊故事还历历在目,刘协不愿陆逊走上金羊老路,所有的肮脏与邪恶,就他一个人来背吧。

陆逊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所能,辅佐陛下,共筑大汉盛世。无论前路如何坎坷,臣都将与陛下并肩作战,直至成功。”

“那就好!”刘协转移话题道:“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说一些有趣的事吧。”

刘协看向陆逊问道:“伯言今年十七了吧,可曾婚配?”

陆逊闻言,脸上掠过一抹红晕,谦逊地答道:“回陛下,臣确实年方十七,然国事繁忙,加之家道中落,尚未有暇顾及婚配之事。臣以为,当先立业后成家,待国家安定,百姓安康之时,再论及个人私事。”

刘协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伯言果然志存高远,朕甚感欣慰。不过,男儿志在四方,亦需有佳人相伴,方能相得益彰。你乃我朝栋梁之才,朕自当为你留意,若有合适的女子,定当为你做媒。”

陆逊连忙躬身行礼,感激道:“臣多谢陛下隆恩,但臣以为,婚姻大事,当由天定,缘分到时自会水到渠成。目前臣只想一心辅佐陛下,为大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协笑着拍了拍陆逊的肩膀,道:“好一个死而后已,朕有卿等忠臣良将,何愁天下不定?不过,朕也希望你能在为国效力的同时,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再说吧。”陆逊顾左言它,道:“有中意之女,我自会迎娶,可满朝公卿却无一人可入我眼啊。”

“食色性也。”刘协调侃道:“不曾婚娶,也可纳妾嘛,朕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后宫嫔妃已过一手之数,你可倒好,至今也未曾有一个女人!”

“不会吧!”刘协惊呼道:“莫不是伯言有龙阳之好?”

“罢了,朕自忖有几分姿色,就便宜了你小子。”刘协故作严肃道:“说好了,朕乃真龙,你只能做没卵子的金乌。”

陆逊恼羞成怒:“陛下竟敢如此取笑我!”

“士可杀,不可辱!”

说罢,陆逊扭头就要走。

刘协慌了神,伸手却没抓到陆逊衣襟,赶忙解释道:“玩笑罢了,伯言可不要当真啊。”

陆逊脚步一顿,说道:“陛下看好吧,明日我便找个女子!”

说完这句话,陆逊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

刘协满是意外地对身旁人问道:“你们猜陆伯言是否敢说敢做?”

没人回答,陆逊敢在刘协面前打闹,他们可不敢。

三日后。

刘协收到消息,哭笑不得。

原来陆逊确实找了女人,却是去怡红院。

怡红院那可是情报机构,谁不知道这位小爷是吴王义子,哪敢让普通姑娘伺候,第一天就由花魁陪着。

第二天,消息就传到金茂耳中。

第五天,周瑜家才貌双全的族女就送到了陆逊府上,同行的还有十位样貌中上的美人作嫁妆。

金茂亲自赐婚,并写信叮嘱陆逊,不要出去鬼混,要玩就在家玩,要是染了一身的病,非得把他抽筋扒皮不可。

这个时候,聪明的陆逊才知道怡红院是什么样的存在,羞愧地无地自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