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349章 老家伙夺冠也要送进洛阳

第349章 老家伙夺冠也要送进洛阳

辩经大赛的结果毫无悬念。

儒家郑玄夺冠,亚军倒是惊掉人眼球,竟然是荀悦,季军没什么好奇怪的儒家孔融,庞统也不错第四名。

前三都是老家伙,郑玄七十五快入土,荀悦五十二、孔融四十八半入土。

庞统就显得极为突出,同样年轻且惜败于庞统的诸葛亮一样亮眼,毕竟诸葛亮擅长的并不是墨家或者法家,而是儒家。

庞统在擅长的法家领域击败诸葛亮并没有什么好得意,而诸葛亮仅一票之差败给庞统,足以说明实力。

为此,诸葛亮十六强的结果,很多学子都不满意,想要重新排列。

金茂并没有安排重赛,而是安排了一场荣誉辩经会,从学子和失败的选手中挑选四人与前四名进行一场辩论,议题不限。

不出意外,诸葛亮、司马懿、迩衡上榜,倒是陆逊也能入选,反倒是出乎金茂预料之外。

一看排名,八强!

那没事了。

只怪金茂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庞统身上,并没有注意到八强赛就被荀悦淘汰的陆逊。

本以为这次诸葛亮肯定要一鸣惊人,毕竟他的对手可是冠军郑玄,哪知道,诸葛亮像个学生一样请教了许多问题。

可把金茂看得恶心,特意安排诸葛亮大战郑玄,结果就来这一么一出,太恶心人了。

不止如此,司马懿、迩衡跟荀悦、孔融就像越好一样,谈天说地,哪有正赛时那么激烈。

反倒是陆逊跟庞统的争论最为激烈。

最终陆逊惜败在学龄上,若是两人同年,胜负未可知。

至此,金茂非常满意陆逊和庞统的表现,决定好好培养。

然而,陆逊却出乎预料地提出要进洛阳游学。

刘协、陆逊、金临三人结拜的事,金茂早已知晓,没想到在刘协最困难的时候陆逊不离不弃,也要去帮忙。

金茂很是失望,陆逊离去那天都没有出城想送。

“主公,公子定有自己的打算。”

宛城城头,庞统身穿黑色文官服,劝金茂道:“陛下在洛阳孤立无援,有公子在身侧,总比孤军奋战要好。”

金茂扭头看向庞统,后者毫不畏惧地对视。

“你想说什么?”金茂问道:“或者说,你知道什么?”

陆逊似乎知道金茂很生气,一句话也不敢多说,就匆匆离去,也许有话跟庞统说了也不一定,毕竟这两人自从上次辩论结束后,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主公。”庞统低头行礼道:“公子确实有些话让我转告您。”

“说吧。”金茂凝望着往北离去的车队,这么多年了,他还是不理解这个时代的文人思维。

“喏。”庞统再次一礼,而后用十分敬佩的阳光望向远方,说道:“公子说,天下都已归于主公,难道就容不下一位无亲无故的皇帝吗?”

“定然不会!”

庞统再次朝金茂一礼道:“主公的行为意义深远,曾经或许没人理解,如今理解之人无不敬佩不已。”

庞统仿佛看穿金茂想法,非常肯定地点头道:“如今的陛下,应当是其中之一,他非常尊敬、敬佩您,也将您当成最后一位亲人。”

金茂点头,刘协的所作所为全都在他眼皮子底下,如果他不是皇帝,金茂会像陆逊一样收为义子,悉心培养,这也是棵好苗子,可惜了。

庞统仿佛受到鼓舞般,说道:“主公以民为本,社稷为重,君轻之,颇有尧舜之风,当为今世明君!英主!”

金茂微微一笑,眼神中既有欣慰也有深邃,他轻轻摇了摇头,道:“士元啊,你过誉了。我虽有心向善,力求治世,但深知帝王之路,非一人之力可成,更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是士人、武将共同守护的家园。我所能做的,不过是尽力引导,让这艘大船在风雨中更加稳健地前行。”

“至于尧舜之风,那是古之圣贤的典范,我辈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乱世中,找到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道路,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国家繁荣昌盛。这不仅仅是我的责任,也是你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说到这里,金茂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庞统在内,都感受到了他话语中的重量与期待。他继续说道:“士元,你智计过人,是我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我希望你能继续发挥你的才智,不仅为我出谋划策,更要为这天下苍生谋福祉。记住,真正的智者,不仅要能够洞察时局,更要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

庞统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金茂的期望与信任,躬身行礼道:“主公放心,统必竭尽所能,不负所托。愿为主公,为这天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金茂满意地点点头,问道:“最近那几位还是不松口?”

金茂虽然承诺辩经赛冠军享有不同数量的科考拟题,但不是那种一道题就是长篇大论的类型。

因此,要求每一位出题者,必须要将问题精简,要不是太过惊世骇俗,金茂都想整出后世的选择题,填空题。

不然,一场考试就是旷日持久,学子几万甚至十几万,耗费多大就不说了,改卷考官又得要多少人?

这都是钱粮啊!

但是郑玄为首的老学究很顽固,就是不肯降低标准,说是要按照古之标准来。

大赛结束都十天了,考题依然毫无动静,金茂为此事烦着呢。

庞统点头道:“几位名士不曾松口。”“狗屁名士!”金茂忍不住爆粗口道:“我恨不得把这些名士全踏马砍了!”

“真踏马气人!”

随行的亲兵、谋士都是金茂亲信,很久没听到金茂骂娘,冒然听到就忍不住笑出声,而后又意识到,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立马忍住,可憋笑多难受啊。

“想笑就笑吧。”金茂斜眼道:“这里又没外人。”

“哈哈哈!”顿时,城头欢声笑语。

“士元,我不想见到这些老家伙,你像个办法赶走他们。”

庞统不假思索道:“陛下在洛阳无人可用,正好可让诸位大儒进京选士。”

“同时,主公可向天下通告此事,让“有志之士”进京赶考,接触者可在洛为官。”

金茂歪过头,斜着眼看着庞统,这小子长得丑,心也够脏,这么歪门的招也能提得出来,真不怕成为人人喊打的存在啊。

不过,金茂就喜欢这样的庞统,不做作,哪像诸葛亮,有偶像包袱一样,尿不到一个壶里。

金茂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轻拍了拍庞统的肩膀,那力道中带着几分赞许:“士元啊,你这脑袋瓜子真是转得比那洛阳城外的风车还快。这法子既解决了眼前的麻烦,又顺道给咱洛阳城添了几分活力,还能让天下英才齐聚一堂,为陛下所用,一举多得,妙哉!”

语气中多有调侃。

“传我的命令,即刻起草诏书,昭告天下,洛阳将举办盛大的选士大会,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前来应试。陛下要亲自挑选,为这大汉江山,再添栋梁之才!”

对于洛阳被封锁的消息,外界很少知情,只要对汉室还有忠心的人基本上都会屁颠屁颠赶来。

到时候,洛阳人口多起来了,外面不稳定因素也少了,金茂正好趁机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北方总是混乱也不是个办法,沿用江南的老传统,金茂还是觉得文武双管齐下,来得更加快捷有效。

顽固派不用讲道理,清洗掉更省心省力。

顺从派早就知道该这么做,等到顽固派死光了,骑墙派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最后温水煮青蛙,把大部分不稳定全都消灭,天下就真的进入短暂的太平时期。

“士元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面对金茂的提问,庞统说道:“老家伙们不在,主公该决定河北科考的题目。”

“哦对对!”金茂拍一拍额头道:“士元可有主意?”

庞统初出茅庐,并没有理会其他谋士们不悦的表情,直言不讳地说道:“我观主公所办学校的学子所学颇为繁杂,却又分门别类,由此而生发一二想法。”

“但说无妨。”

庞统拜道:“古有孔子因材施教,今有主公有教无类,不若分成两部分考生。”

“一类以经学典籍为主,考学子的多年积累,另一类则以杂学为主,挑选有一技之长的学子。”

金茂手指点了点庞统道:“说的好!继续说!”

这不就是后世技校生和普高生的区别嘛。

庞统得到夸奖,便将心中所想仔细说出:“主公,臣以为,经学典籍乃我华夏文化之根基,深研其中,可培养学子之道德情操与治国理政之才。此部分考生,当以四书五经为基,辅以历史、文学、哲学等科,旨在培养能够继承并发展我中华文化,具备深厚学养与高尚品德的栋梁之才。未来,他们将是国家之重臣,社稷之栋梁。”

“而杂学一类,则包罗万象,涵盖算学、农学、工学、医学、天文地理等实用技艺。此部分考生,无需拘泥于传统经典,而应注重实践与创新,鼓励其专研一技之长,成为各行各业之精英。如此,既能满足国家建设之需,又能促进民生福祉,实现人才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再者,主公可设立奖学金与奖励机制,对表现优异者给予表彰与资助,激励学子们勤勉向学,追求卓越。同时,学校之间亦可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与技艺比拼,促进不同领域学子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启发,共同推动学问与技术的进步。”

“此外,臣还建议,学校应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合作,邀请各界贤达来校讲学,拓宽学子们的视野;同时,也应鼓励学子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金茂听后,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道:“士元之计,深谋远虑,那你认为何人出考题为好?”

庞统先是拍了个马匹,道:“主公才是深谋远虑,早就命各位将军、君侯命题,只需将这些命题分门别类,各自归入两种类别之中即可。”

金茂闻言,微微一笑,点头道:“士元所言极是,我确有此意。将军们久经沙场,其命题自能紧贴实战,让学生们在纸上亦能感受到战场的紧张与策略;而君侯们,学识渊博,又兼通政务,他们的考题则能引导学生们思考国家治理、百姓福祉等深层次问题。如此,既能锻炼学生的武艺与策略,又能培养其治国理政之能。”

他稍作停顿,目光更加深邃,继续说道:“不过,我尚有一虑。单纯依靠将军与君侯的命题,虽能全面,却恐缺乏一些新颖独到的见解。士元,你可有妙计,引入更多元化的声音,让考题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庞统略一思索,拱手答道:“主公所虑极是。臣以为,除了将军与君侯的命题外,还可设立一个特别环节,邀请三万学子优异者以及个院校教师们也参与其中,甚至可邀请匠户、医者出题。”

金茂听后,拍案叫绝:“好!士元此计,实乃画龙点睛之笔。如此一来,我学府之考试,必将成为汇聚天下智慧、启迪未来之星的盛会。即刻传令下去,着手准备,务求此次考试圆满成功,为我朝选拔更多栋梁之材!”

庞统躬身领命,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具体安排,眼中闪烁着对即将展开的新篇章的期待与信心。

而金茂也非常满意,原本只是整治河北之地的一场考试,现在不仅能完成初始目的,还能选出有用的人才,更能试推行科举制度。

随后,金茂看着庞统昂首挺胸离去的背影,不禁感概:“凤雏不愧是凤雏,确实有过人之处,可惜卧龙孔明也不知在想什么,竟然犹豫了。”

只是庞统头角峥嵘,这次虽然得到金茂的青睐,却得罪了一众谋士,今后的人际关系可就不一定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