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348章 庞统VS诸葛亮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348章 庞统VS诸葛亮

作者:圣代新君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30:25

第348章 庞统VS诸葛亮

第348章 庞统VS诸葛亮

年底辩经!

全国十三州,别说那些隐居山林的隐士,就连并州、凉州、幽州这些偏远地区的土老冒都要来掺一脚。

尤其是西凉屯田校尉韩遂,作为凉州士人的代表,更是连官都不做,也要参加盛会。

必须准假!

无奈金茂只能给自家坐镇在外的谋士们开后门,每人能在科举考试上出一道题。

这下子,武将们又不干了。

凭什么文士能出题,武将就不能出题?

很好,金茂就喜欢这样的武将,只要吭声过的武将也都要出题,谁要是出得烂,可别怪金茂当众指名道姓地曝光了。

到时候,全天下都知道,某某有勇无谋,那真是丢大脸了。

年关将至,荆州宛城比以往更加热闹,各学派大佬云集,这次既是弘扬本学派的大好时机,又是为各自学派正名的盛会。

儒家学派中的古文学派郑玄,为当世硕果仅存的大儒,可以称得上儒家百科全书,样样精通。

但郑玄也并不是没有对手,今文学派领袖王肃就是最有力的竞争对手,此外,古文学派又分为公羊派和谷梁派,郑玄更倾向于谷梁派,公羊派何休曾多次向郑玄发起挑战。

然而,这次盛会跟以往并不相同。

诸位大儒虽说不会通力合作,却也要合力抗敌才行。

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诸子百家可谓是受到致命打击。

如今金茂给出这么好的一个机会,那就不得不想办法把儒家从神坛上拉下来。

墨家三派已经放下成见选择合作,道家虽然崇尚黄老派无为的思想,但这次显然是老庄派更有攻击性。

道家这几百年受到儒家打压,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道家再落寞也比墨家要强。

这次盛会,将会以道家为首,联合墨家等诸子百家,对儒家发起攻击。

有趣的是,以荀子为代表的荀家和法家,这一次站在儒家对立面,颇有一种儿子长大要分家的既视感。

这种行为受到孟子学派和其他儒家学派的猛烈抨击。

所谓最可怕的敌人来自内部,道家和墨家的伎俩就那么几招,反倒是脱胎于儒家的荀家和法家最难搞定,他们最懂儒家的弱点。

腊月初八,吴王金茂让各家选出代表,并告知所有人,这次辩经将会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

赛制按照擂台赛、淘汰赛、八强赛、半决赛、总决赛的形式进行。

最终获得冠军者将享有一年免喷权,各学派见了冠军都得低头行礼,称一声大师。

既然是第一年举办,那肯定就有第二年、第三年…

金茂准备将这件盛事,每年都举办一次,不为别的,就为诸子百家再次兴起。

就算有糟粕,随着时间推移,也会只留下精华。

各派都是读书人,哪还看不懂金茂的骚操作,要不是评委是三万学子,大家伙早就不干了。

就这样,时间来到腊月十五。

汉末第一届经史辩论赛正式打响。

预选赛分为一百个场次,每个场次都有三百名学子,每名学子对辩论双方都可投一票,也可弃权,全看双方的辩论精彩与否。

每场只要获得一半以上的票数就能晋级,进入淘汰赛。

打擂的规则也很简单,只要能说服台下学子,就算挑战成功。

也就是说,要是每个场地都有辩论,那就有两百个学派。

实际上,没有那么多学派,但有这么多人,其中儒家学派人最多,自然最占优势。

但不管哪个学派,都得靠真才实学才能站稳脚跟,从擂台赛进入淘汰赛。

当然,擂台赛一开始就有两名代表对擂,若是有人觉得台上的人不过如此,便可登台挑战,就算是台下的学子也能登台一战。

看起来十分混乱的赛制,实际上也真的混乱。

好在金茂每个擂台设置了时间限制,一个时辰后,就会有一个结果,到底是超过两人晋级,还是少于两人晋级,只能拭目以待。

很快,第一次擂台赛结果出来了。

三万学子竟有三十五人挑战成功,其他各学派共有四百五十三人挑战成功。

要知道,这三万学子可全都是接受新式教育的人,最长学年还不到三年,竟也有天才存在。

金茂特意接见了这三十五人,出言勉励几句,可把这些学子给高兴坏了。

这次梦想实现了,接下来就只需要爆发自己的小宇宙,跟各学派拼了!

可惜,天才只是敲门砖,第一轮淘汰赛,三十五人就无一幸免,全遭淘汰。

毕竟,淘汰赛的观战学子高达上千人,运气不再是实力的一部分,或者说运气对实力的影响有限。

腊月十八。

经过一轮紧张的淘汰赛,终于决出了十六强。能闯到最后的这十六人无不是各派翘楚。

其中儒家各分支占了七个席位,剩下的九个席位则是九家学派分走。

值得一提,荀家代表荀悦、法家代表庞统分别占了九个席位之一。

也就是说,儒家实际上占走九个席位,毕竟这两家全都脱胎于儒家。

更有趣的事,诸葛亮被选为墨家代表参赛,占了一席。

更有趣的事,第一场对决就是诸葛亮对庞统。

如此有意思的场景,金茂岂能不到场,完全就不管郑玄等大儒的辩论场面,直接来到两人的场地。

“吴王殿下!”

“殿下来了!”

金茂作为三万学子的偶像,那人气绝对离谱,这一走动立马引起海啸一般的呼声,就连其余正在辩论的学子们也都羡慕地望过来,恨不得自己这边的辩论立马结束。

“见过殿下。”庞统和诸葛亮也不敢托大,纷纷站起身迎接。

金茂来到台上,对着千余学子伸出双手,往下一压,顿时场面安静下来,就连那些偷跑过来的学子也都轻手轻脚,生怕发出声响。

可见一斑。

“都坐好,还在进场的学生不要发出声音。”金茂从背后掏出喇叭,用最大的声量说道:“这一场辩论由我主持出题。”

此话一出,又引起一片骚动,随即被金茂一个眼神镇压。

诸葛亮和庞统则双眼炽热,明白今日必须要分个高下,两人针锋相对,眼中有刀子。

“今日辩题。”金茂十分满意两人的状态,卧龙凤雏到底谁才是排位更高的存在,今天就先小试牛刀。

“律法!”

“正方辩题,律法有情。”

“反方辩题,律法无情。”

金茂从袖子里拿出两根玉签在手中,一面刻着正反,另一面光滑。

庞统和诸葛亮已经熟稔程序,开始互相谦让。

金茂看得心烦,手中玉签打乱后,强行分配。

结果,诸葛亮分到反方,庞统分到正方。

“正方、反方皆有一刻钟准备时间,准备时间结束后,正方先回答。”

话音刚落,庞统便充满战意地拜道:“殿下,我不需要准备时间,现在便能作答。”

诸葛亮毫不示弱,同样起身拜道:“我也一样!”

“好!”金茂左右看了看,宣布道:“辩论正式开始!”

庞统中气十足地说道:“法以人为本,人以法为天!”

“法律,乃社会之基石,国家之根本。它非但约束了民众的行为,更保障了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与自由。以人为本,意味着法律在制定与执行时,应充分考虑人性之善与恶,平衡公平与正义的天平。人以法为天,则彰显了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如同苍穹之上的北斗,为迷茫者指引方向,让社会在秩序中前行。”

“法虽重要,亦需人情之润。法条冰冷,人心却温热。若一味强调法之威严,而忽视人之情感与需求,恐将法变为枷锁,而非庇护。故,我言:法贵在执行之宽严相济,情法交融。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亦需体谅民情,使法律成为促进和谐而非制造对立的工具。人心向背,方是法之生命力所在。”

“非也!”诸葛亮对法家也是颇有造诣,并不逊色于庞统,按照反方辩题律法无情,开始反驳道:“庞士元所言,情法交融诚然乃理想之境,然则历史长河中,多少朝代更迭,皆因情重于法,法纪松弛,终至国将不国。法者,定国安邦之基石,无情则公,有情则私。试想,若法律之天平倾斜于情感一侧,何以确保公正无偏?又如何让百姓信服,社会秩序何以稳固?”

“再者,法律之威严,非仅在于条文之冰冷,更在于其执行之坚决,不偏不倚,方能彰显正义之光。若执法者心存私情,随意变通,法将不成为法,而变为特权者手中之玩物。此等情形,非但无法引领社会前行,反而将民众置于混乱与不公之中。”

“况且,法律之制定,本就源自民众之需求与意志,是对社会秩序与公共利益之保护。它虽看似无情,实则蕴含着对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切关怀。因此,执行法律时,我们更应强调其公正性与普遍性,而非轻易以情感为由,开法律之方便之门。”

“总之,法律之无情,非冷酷无情,而是超越个人情感,以公正、公平为尺,衡量世间万物。唯有如此,方能确保社会之稳定,人民之安宁,国家之长治久安。此乃法家精神之真谛,亦是历史无数次证明之铁律。”

第一轮交锋互相平手,庞统深知诸葛亮对厉害之处,继续深挖律法有情的论点。

“孔明言之有理,法律之公正无私,确为基石。然,吾所言之‘法律有情’,非指法律本身含有私情,而是强调法律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应蕴含对人性深刻的理解与尊重,以及对社会正义的深切追求。”

“试想,若法律全然不顾人情冷暖,无视民众疾苦,仅机械地执行条文,恐将寒了民心,失了民望。真正的法律,应当是刚柔并济,既要有铁面无私的刚性,也要有体恤民情的柔性。它应如同一位智者,既能严惩恶行,维护秩序,又能洞察世间百态,适时调整,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正义。”

“再者,法律之‘情’,亦体现在其与时俱进的灵活性上。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法律若不能紧跟时代步伐,适时修订完善,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念,便会沦为束缚社会进步的枷锁。因此,法律在制定与修订时,必须充分考虑民情民意,倾听民众呼声,确保法律既能维护社会秩序,又能促进社会和谐。”

诸葛亮也不示弱,在台上踱步到七之数,便有了新观点。

“律法无情,然智者立法,旨在以无情之规,束有情之界,非为冷酷,实为公正。”

诸葛亮深谙此道,他继续说道:“世人常言律法如铁,不可动摇,实则不然。铁虽坚硬,却可熔铸以成器;法虽严明,亦需人心之温以润之。吾等立法者,当以公正无私之心,铸就法律之基,使每一条法条皆如明镜,映照人心之善恶,不偏不倚。”

“律法之无情,非是对人情的漠视,而是对公正的坚守。它要求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态时,能够超越个人情感与偏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评判是非。正如我昔日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虽知路途艰难,亦不曾因私情而改其志,正是秉持了这份对理想的执着与对正义的坚守。”

“故而,法律之无情,实乃有情之至。它让每个人在法律的框架内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不受身份、地位、财富之限。当法律成为社会的共识与信仰,无情之中便蕴含了最深情的关怀,因为它确保了每一个生命都能在这片土地上自由、尊严地生长。”

接着两人互不相让,斗了个天昏地暗,以往半个时辰便能分胜负,今天斗满一个时辰,直到庞统和诸葛亮的嗓子都争哑了,金茂才恍然惊觉,中止了比赛。

此时,台下学子已过五千,金茂让所有人投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