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389章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389章

作者:圣代新君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30:25

第389章

幽州。

赵云须发皆白,膝下有两儿两女,女儿都已经嫁人。

两个儿子赵广、赵统则在手下任职。

可惜赵云太过忠直,不曾给两个儿子开过后门。

大儿子赵统没有继承赵云的武将才能,一直在后勤忙碌,现在只混到长吏位置。

次子赵广倒是有点武力值,可惜生不逢时,即便是幽州地界也没什么大战能打,偶尔出现的小部落叛逆也根本轮不到他来简陋,从军五年才混到骑兵屯长。

抓住这个关键,魏延早就向金哲申请过某些许可。

幽州大营。

魏延朝赵云抱拳道:“末将代替四皇子殿下向赵将军问好。”

赵云抱拳回礼:“魏将军客气了,四皇子殿下近来可好?”

魏延笑道:“殿下一切安好,且对赵家两位公子颇为关注,特命末将前来询问,看是否有机会让两位公子能在军中得到更多的历练。”

赵云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他自然明白魏延此言背后的深意,却也清楚这是为子谋前程的正当请求。他沉吟片刻,道:“犬子才疏学浅,恐难当大任。”

魏延摇了摇头,诚恳地说:“赵将军过谦了,赵统虽长于后勤,但其治军严谨,条理分明,实乃难得之才;赵广勇猛果敢,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如今边疆虽暂无大战,但小规模的冲突与巡逻任务却从未间断,何不借此机会,让两位公子轮流参与,既积累经验,又能磨砺心性?”

赵云听后,心中暗自思量,魏延此言不无道理,且四皇子的关注无疑是对赵家的一种支持。于是,他缓缓点头:“既如此,便有劳魏将军多加提携,让两个孩子能在实战中有所成长。”

魏延见赵云松口,心中一喜,连忙应承:“赵将军放心,末将定当竭力相助,不负殿下与赵将军厚望。”

随即,赵云又转向一旁沉默不语的赵家两位公子,眼神中满是期许与严肃:“你二人此番随魏将军出征,定要谨言慎行,虚心学习。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不仅要勇猛果敢,更需智谋与团队协作。记住,你们的每一次行动,都代表着赵家的荣誉与责任。”

两位公子闻言,神色坚定,齐声答道:“孩儿明白,定不负父亲与魏将军厚望,定要在边疆历练中有所作为,为赵家争光。”

赵云见状,心中稍感宽慰。他深知,真正的成长,不仅在于武艺的精进,更在于心性的磨砺与责任的担当。于是,他再次嘱咐道:“此外,你二人还需时刻留意边疆的民情与地势,这些都将是你们未来治国安邦的宝贵财富。记住,民心所向,方能战无不胜;知地知天,方能百战不殆。”

魏延听后,亦是频频点头,心中对赵云的深谋远虑更加敬佩。

“将军,北方苦寒,今年又极其寒冷,四皇子殿下在新城独木难支。”

魏延说出这次的目的:“还请将军能调拨军粮以助殿下渡过难关。”

赵云迟疑道:“军粮之事非我所能定,待我向陛下写信进言才能定下。”

“将军!”魏延焦急道:“四皇子殿下在新城日夜操劳,只为稳固边疆,保护我大汉子民免受外敌侵扰。如今寒冬腊月,粮草短缺,若不及时支援,恐怕士气低落,民心也会动摇啊。新城乃是我大汉边疆之重镇,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末将斗胆,请将军务必尽快设法,哪怕先调拨一部份军粮应急,也好让殿下能稳住局面,再图后计。末将愿以性命担保,定会将这批军粮安全送达新城,不负将军厚望!”

“不可。”赵云摇头拒绝道:“陛下将整个东北边疆托付给我,这是莫大的信任,我怎能尚自做主?”

魏延一咬牙,建议道:“将军,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您可考虑飞鸽传书至京城,说明此地紧急情况,同时请求陛下速派援兵与粮草。而在此期间,末将提议从邻近的几个郡县临时征调些存粮,并动员百姓捐赠,虽非长久之计,却可解燃眉之急。再者,加强新城防御工事,提高警惕,以防外敌趁虚而入。末将愿亲自领兵,一面护送征集的军粮,一面加强巡逻,确保万无一失。请将军三思!”

“不行就是不行。”赵云还是拒绝道:“魏延,你我皆知,飞鸽传书至京城,一来一回,时日非短。而今局势紧迫,远水解不了近渴,况且陛下对于边疆之事,需经朝臣商议,决策缓慢。征调邻郡存粮与动员百姓捐赠,虽看似可行,实则易引发民怨,动摇民心,此乃兵家大忌。至于加强新城防御,自是势在必行,但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惊扰百姓,适得其反。你领兵护送军粮并加强巡逻之议,勇气可嘉,然则兵力分散,更易为人所乘。我赵云一生征战,深知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前首要,乃是探清敌情,知己之短长,方能制定出万全之策。你速去召集各将领,我们共同商讨应对之策,集思广益,定能找到一条既不失民心,又能解困之道。”

魏延愤恨道:“将军当知,某些事并非没有代价!”

“贵公子之事,可是四皇子殿下耗尽资源才运作所得,难道将军您是如此贪婪之人吗?”

“放肆!”赵云暴怒,目光如炬,声震屋瓦,“魏延,你我同袍多年,我赵云岂是那等为一己私欲而置大局于不顾之人?我所言所行,皆是为了这蜀汉的江山社稷,为了万千百姓的安宁!你休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将军息怒,”一旁的一位谋士连忙上前劝阻,“魏将军一时激愤,言语有失,还望将军海涵。眼下正值多事之秋,我等更应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赵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道:“魏延,你我皆知,战场上刀剑无眼,胜负往往系于一念之间。我赵云虽不才,但誓与诸位并肩作战,直至最后一人一骑,也绝不退缩。然而,智者因时而动,因势而行,盲目冲动只会徒增伤亡。你我都需冷静思考,如何在保全实力的同时,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至于你提到的‘代价’,我赵云一生光明磊落,行得正坐得端,若真有错处,我自会承担。但若是有人妄图以此为柄,要挟于我,我赵云也绝不会坐视不理。四皇子殿下对我有知遇之恩,我自然会竭尽所能报答,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会牺牲大局,来满足个人的私欲。”

“好了,此事到此为止。”赵云挥手打断还想争辩的魏延,“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团结和策略,而非无谓的争执。你,还有你们,都是蜀汉的栋梁之才,我希望我们能共同携手,找到一条既能解救当前困境,又不伤根本的妙计。”

“若你还是觉得不妥,末将便请四皇子殿下收回成命,我还未死呢,犬子再怯懦尚有我身上的亭侯爵位可继承!”

魏延没想到赵云如此刚直,但他也并非凡人,早就准备第二套方案。

“我听说将军治下爱民如子。”

魏延眼中含泪道:“难道新城的百姓就不是汉民吗?”

“难道在将军眼中,些许军粮还不如百姓性命重要吗?”

“难道将军没想过,若是陛下知晓此事,当是何等震怒?”

赵云闻言,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显然被魏延一连串的质问触动了心思。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魏将军言重了,云岂会不顾百姓死活?新城百姓自然也是我大汉子民,云无时无刻不在挂念他们的安危。至于军粮,确是眼下燃眉之急,但云更不愿看到的是,因一时之需而令百姓流离失所,这是云作为将领,更是作为汉臣,所不能为之事。”

“至于陛下,云相信,若陛下知晓其中艰难,定会理解我等的苦衷。况且,我等身为臣子,首要之务便是保境安民,而非擅自决断,引发动荡。魏将军所言收回成命之事,云不敢苟同。四皇子殿下既有此令,必有他的考量,云愿与诸位同仁共商对策,力求既能解粮草之急,又不至累及无辜百姓。”

“魏将军,你我同朝为官,皆是为国效力,何不放下成见,携手共渡难关?云提议,我们不妨集思广益,看看能否找到既能筹集军资,又能兼顾民生之策。如此,既能不负陛下重托,又能对得起天下苍生,岂不两全其美?”

魏延听后,神色稍缓,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深知赵云为人正直,心怀百姓,此番言论亦是出自肺腑。于是,他点了点头,道:“赵将军言之有理,是末将过于急切了。既然如此,末将愿与赵将军一同,寻找那两全之法,共赴国难。”

赵云点头道:“这样吧,军粮不可轻动,此事还需上报朝廷,但我以私人名义为四皇子殿下筹措一批物资,魏将军以为如何?”

魏延沉默片刻,思考可行之处,随后缓缓开口:“赵将军此计甚妙,既能避免直接动用军资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又能以实际行动支持四皇子。只是,筹措物资亦非易事,尤其是要确保物资能够安全送达,不落入敌手或遭奸臣中饱私囊。”

“魏将军所虑极是,”赵云沉吟道,“我意,可联络沿途忠义之士,以及各地商贾,以秘密渠道运送。同时,派遣可靠斥候,沿途侦查,确保安全。此外,还需准备多套方案,以防万一。”

魏延闻言,眼中闪过一抹亮色:“赵将军考虑周全,末将佩服。此法若行,既能解四皇子之困,又能彰显我军仁德,实乃上策。末将愿亲自负责联络事宜,确保万无一失。”

“好!”赵云拍案而起,目光坚定,“你我二人同心协力,定能不负陛下厚望,亦不负天下苍生。即刻起,我们便分头行动,魏将军负责联络,我则着手筹备物资,并上书朝廷,阐明利害,争取朝廷的理解和支持。”

魏延领命后,即刻着手安排细作,秘密散布于各路诸侯及民间,以探听各方动态,同时准备快马信使,以备不时之需。他深知,此行的成败,不仅关乎四皇子的安危,更关乎大汉江山的稳定与民心所向,因此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不容有失。

另一边,赵云则迅速调动军需部门,清点库存,调配粮草、药材及必要的军械装备,确保救援行动能够迅速且有效地展开。他还亲自草拟奏章,言辞恳切地分析了当前局势,强调了救援四皇子的重要性,以及对彰显朝廷威德、安抚民心的积极作用,力求获得朝廷的全力支持。

与此同时,赵云亦不忘加强营地防御,以防敌人在此时趁机偷袭。他布置了一系列明暗哨岗,确保营地内外信息畅通无阻,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迅速反应。他还召集了营中的智囊团,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救援计划,确保每个环节都能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随着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整个军营内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赵云与魏延虽各自忙碌,但心中都怀揣着同一个信念——为了大汉的安宁,为了百姓的福祉,他们必须全力以赴,不负重托。而这场精心策划的救援行动,也将成为他们二人军事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夜幕降临之际,赵云亲自带领一支精锐小队,悄无声息地穿越了敌军防线,进行了一次实战前的最后侦查。他们利用夜色掩护,巧妙避开了敌人的巡逻队,不仅确认了被困百姓的具体位置,还意外发现了敌军的一个薄弱点,为后续的突袭行动提供了宝贵的情报。

与此同时,魏延则在营中加紧训练士兵,模拟各种可能的战斗场景,确保每位战士都能在实战中发挥出最佳状态。他不仅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还特别注重个人技能的提升,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魏延深知,只有士兵们心无杂念,技艺超群,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所向披靡。

为了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赵云和魏延还秘密联络了周边友军,争取到了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