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390章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390章

作者:圣代新君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30:25

第390章

赵云的两个儿子赵统、赵广押运这批物资。

魏延最终还是看在物资数量的份上,答应给赵云这两个儿子谋一份好差事。

虽说物资数量不如军资多,但已经是赵云所能筹措的最大数量。

而且这批物资还有个限制,就是要还的。

总体上来说,魏延只觉得这份功劳受之有愧。

半个月后,物资成功送达新三城,可惜路上就损耗了一小半。

不过,四皇子金哲仍然喜出望外地对着魏延说道:“魏将军辛苦了!此番能得此批物资援助,对新三城的防务与民生都是极大的鼓舞。赵统、赵广两位小将军护送有功,待本王回京后,定当在父皇面前为他们请功,以示嘉奖。”

魏延闻言,心中稍安,他知道四皇子金哲虽年轻,但识大体,懂得恩威并施。他拱手回道:“四皇子言重了,此乃末将与赵云将军共同之责,能解新三城之急,实乃大幸。只是,物资损耗之事,末将难辞其咎,请殿下责罚。”

金哲摆了摆手,笑道:“魏将军无需自责,路途遥远,损耗在所难免。更何况,能得大半物资安全抵达,已是超出预期。本王更看重的是将军们的忠心与能力,而非区区物资的数量。”

随后,金哲转而看向赵统与赵广,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两位小将军英勇不凡,年少有为,将来必成大器。此番押运之功,本王铭记于心,待到战事平息,定有重谢。”

赵统与赵广连忙躬身行礼,谦逊道:“多谢四皇子殿下夸赞,我等只是尽忠职守,不敢言功。若能为国效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金哲微微一笑,扶起二人,语气中满是欣慰:“国之栋梁,不在于年岁,而在于心怀壮志,勇于担当。你二人既有此决心,便是我新汉之福。此番经历,必将成为你们成长路上宝贵的财富。”

接着,他环视周围众人,神色变得凝重:“诸位将士,前路虽艰,但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每一次的艰难险阻,都是对我们意志与勇气的考验。本王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待到胜利之日,本王将与诸位共饮庆功酒,共享荣耀时刻。”

众将士闻言,无不精神抖擞,士气高涨,齐声高呼:“愿随四皇子殿下,誓死保卫新汉,共创辉煌!”

金哲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好!今日之誓,天地为证。让我们携手并进,为了新汉的未来,奋勇前行!”

言罢,他大手一挥,示意队伍继续前行。

这天新三城陷入狂欢之中,宰羊杀牛忙得不亦乐乎。

百姓们对四皇子金哲感恩戴德,歌颂其公绩。

金哲并不居功自傲,反而将功劳推给赵云、魏延等人。

百姓们知道后,将这件事当做美谈,树碑立传。

魏延感概道:“四皇子殿下如此谦逊,实乃我辈之楷模。我等受殿下提携,更应殚精竭虑,为新汉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激起了更多人的共鸣。

赵统则微笑着补充道:“百姓的拥戴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但荣誉属于集体,是每一位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以及后方默默付出的百姓共同铸就的。我们应以此为动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随着夜幕的降临,新三城的灯火逐渐亮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庆祝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希望。孩子们在街头巷尾追逐嬉戏,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大人们则围坐一起,分享着各自的故事,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金哲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步入城中心的一片空地,那里早已搭建好了庆祝的舞台。他登上高台,环视四周,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责任感。“新汉的未来,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但明天,我们又要踏上新的征程。让我们携手,不仅为了新汉的辉煌,更为了这片土地上每一个笑容,每一份安宁,不懈奋斗!”

台下的百姓听后,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将这份决心与希望传递到了每一个角落。在那一刻,新三城不仅仅是一座城,它成为了所有人心**同的梦想与归宿。

随着夜幕降临,璀璨的灯火渐渐点亮了整个新三城,映照出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的幸福与憧憬。彩色的气球与缤纷的烟花在空中交织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仿佛是上天对新汉未来的美好祝愿。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如同最纯净的乐章,为这庆祝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欢乐。

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时刻,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走上前台,分享他们的故事与梦想。有农民讲述着丰收的喜悦,感谢新汉政策带来的农业革新;有工匠展示着他们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每一件都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有科学家与工程师,他们激动地讲述着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无限憧憬。

这些故事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每一个人。人们开始意识到,新汉的未来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崛起,更是每一个人生活质量的提升,是文化的繁荣,是科技的飞跃,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庆祝活动持续到深夜,但没有人愿意离开。这份团结与热情,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在星光的见证下,新汉的儿女们许下了共同的誓言:无论未来路途多么坎坷,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为新汉的明天添砖加瓦,共同书写属于这片土地的辉煌篇章。

随着誓言的回响,一股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在新汉的土地上悄然滋生。各行各业的人们开始自发组织起来,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到田野乡间的辛勤耕耘,从繁忙的都市到静谧的小镇,每一处都涌动着创新与奋斗的浪潮。艺术家们以笔为剑,描绘出一幅幅展现新汉风采的壮丽画卷;学者们则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未知,为国家的持续发展提供智慧源泉。不久之后,新二城守将霍峻得到消息,跑到赵云那里哭诉。

“赵老将军,您可不能偏心啊,霍峻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继续说道,“如今新汉上下,万民一心,百业俱兴,惟独我这新二城,地处边疆,资源匮乏,又时常受到外族侵扰。您看,艺术家们用他们的才华点亮了整个国家的文化之光,学者们也为国家的未来铺设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可我这里,士兵们连基本的粮草供应都时常短缺,又怎能安心守卫边疆,保护百姓安宁呢?”

赵云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边疆稳定对于整个新汉的重要性。他轻拍霍峻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霍将军,你的苦衷我岂能不知?但国家正值发展的关键时期,资源调配自需权衡利弊。不过,你放心,我赵云虽已年迈,但护国之心未减。我会亲自向陛下陈情,请求加大对边疆的支持力度,同时,也会动员各方力量,为你筹集所需物资,确保新二城的安全与繁荣。”

霍峻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他感激涕零地跪倒在地:“多谢赵老将军!有您这句话,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新二城的将士们,也定将誓死守卫边疆,不负国家厚望!”

“只是百姓苦啊。”霍峻又哭诉道:“新三城有牛羊吃,为何新二城的百姓没有?”

赵云闻言,眉头紧锁,神色凝重:“百姓之困,确为我辈心头之痛。新二城地处偏远,资源匮乏,此乃不争之事实。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竭尽所能,改善其境遇。我意,可从内地调拨部分粮草,优先保障百姓基本生活所需,再逐步引导他们发展农耕畜牧,自给自足。同时,加强与新三城的贸易往来,学习其养殖技术,互通有无,逐步缩小两地差距。”

“此外,”赵云继续说道,“我还将提议陛下,在新二城增设学堂与医馆,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与健康水平,从根本上增强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教育乃强国之本,健康乃民生之基,二者不可偏废。相信通过这些举措,新二城的百姓定能逐步走出困境,迎来属于他们的好日子。”

霍峻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赵老将军高瞻远瞩,霍峻佩服之至!请老将军放心,我必全力以赴,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让新二城的百姓感受到国家的温暖与关怀。我们共同努力,定能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生,成为边疆的坚固屏障!”

赵云欣慰地点点头,拍了拍霍峻的肩膀:“好!有你在,我放心。记住,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只要我们心怀国家,心系百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将军所言极是。”霍峻问道:“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支援我新二城牛羊?”

赵云公事公办道:“此事我需向陛下禀报,待得朝廷批复,我自会亲自押送牛羊等物资前来,确保新二城的民生所需得到及时补充。同时,我也会建议陛下考虑在新二城增设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灌溉系统改善、道路修缮等,以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百姓生活水平。霍峻,你作为地方守将,需密切关注民情变化,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好军民关系,让新二城成为边疆的一颗璀璨明珠。

此外,我还会提议加强新二城的军事防御,增设哨所,训练士兵,确保边疆安宁,让百姓能在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安居乐业。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困难,更要为新二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霍峻,你肩上的责任重大,但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和忠诚,定能不负陛下与百姓的期望。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再聚首,共赏新二城的繁荣景象!”

“不行啊。”霍峻哭着脸道:“此地距离洛阳数千里,一来一回近万里!”

“如此遥远的路途等到陛下回信,春天就到了,那时候还要牛羊做甚?”

赵云无奈道:“此事我也无能为力啊。”

听到这话,霍峻猛地精神起来,质问道:“难道就因为新三城有四皇子殿下,将军就如此偏袒吗?”

赵云皱眉道:“原来你说的是这件事。”

然后赵云将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解释道:“如今我身负分文,爱莫能助啊。”

霍峻了解事情真相后,无奈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

“别无他法。”

霍峻叹了口气,目光转向窗外,冬日的阳光稀薄而冷冽,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将军可知,新三城百姓正饱受寒冬之苦,若无足够的牛羊御寒过冬,恐怕会有不少人家难以熬过这个严冬。我虽为一介武夫,却也深知民生艰难,不愿见百姓流离失所。”

赵云闻言,神色凝重,他缓缓站起身,背负双手,在屋内踱步。“霍将军忧国忧民之心,云深有同感。但此事牵涉甚广,非你我二人之力所能及。四皇子殿下在新三城推行新政,确有诸多不易,我等在外,更需谨言慎行,以免给殿下添乱。”

“话虽如此,”霍峻不甘心地说道,“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而无动于衷吗?”

赵云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望着霍峻。“并非无动于衷,而是需另寻他径。你可曾想过,或许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筹集物资,比如联合商会,或是发动民间捐赠?我虽不能直接提供牛羊,但我可以助你联络各方,共同商讨对策。”

霍峻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此言有理,是我过于急躁了。将军若能从中周旋,想必能有所收获。我这就去准备,争取早日解决百姓的燃眉之急。”

赵云点头应允,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找到了一丝温暖的力量。他们知道,前路虽难,但只要心怀百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