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古代有工厂 > 第251章 小周后的误会 第三更,感谢yan

第251章 小周后的误会(第三更,感谢yang1969万赏!)

考虑到还有几天空闲时间。

王琛没有着急回北宋,而是想要准备妥当后再回去。

首先,自己在北宋的生活用品“奢侈品”店肯定不能断了供应,这是如今在北宋最大的盈利项目之一。

他打电话给生活用品批发市场的苏文菊老板娘进货。

“苏老板。”

“嗳,王总,要进货?”

“嗯是的,之前我进过的货每样给我来一万件,明天上午送到淘宝城附近的仓库,有没有问题。”

“没有没有,总共一百八十万。”

“好的,明天货到了我银行转账给您。”

“谢谢王总。”

“呵呵,咱们正常做生意,有什么谢不谢的。”

苏文菊还挺会说话,她笑呵呵道:“话不是这么说,您在谁那边拿货不是拿?有生意给我做,我肯定要谢谢您。”

躺在乡下二层卧室床上的王琛开玩笑道:“真要谢?那您请我吃个饭得了。”

“没问题,明天晚上,您看如何?”苏文菊建议道。

王琛想了想,否决道:“再过几天吧,明天我可能还有点其他事。”

苏文菊笑了笑,道:“好的,回头联系。”

挂断电话。

王琛伸了个懒腰,觉得自己有点不厚道,上回答应请苏文菊吃饭,结果过了这么久半点动作都没有,今天还反过来“敲”对方一顿饭,啧啧,自己果然有奸商的潜质。

其实本来明天和苏文菊吃顿饭也没什么,不过他是真的有事情。

王琛再次拨通了一个号码。

嘟嘟嘟。

第一遍忙音,没打通。

静候了五分钟,他再次拨通拨打,这回很快就接通了,“哈喽史密斯。”

“老板,有事吗?”对方传来史密斯的声音。

王琛顺手从床头柜摸出一根香烟叼在嘴里,再次拿起打火机“吧嗒”点燃,吮了一口,腾云吐雾道:“你还在香港吗?”

“在,有什么事您吩咐。”

“是这样,我想让你以公司的名义去买些东西回来。”

“好的,什么东西?”

“帮我先买五百万左右的太阳能发电家庭电站回来,对了,一定要让厂商给我视频安装方法,详细到每一步,另外,再给我买点家庭用的电线回来,你来国内采购就行,回头不需要出关,直接送我仓库里就行,具体位置待会我发给你。”

“好的。”

交代完事情。

王琛结束了史密斯通话,他想先买五百万左右的太阳能家庭发电站回北宋试试看效果,毕竟距离厂房竣工应该没多长时间了。

家庭电站的话安装起来不太麻烦,不像高压电之类,而且按照视频教学的话,他觉得只要不傻子,基本上都能够学会安装。

随后他又拨打了陆丰的电话,让其给自己再买点挂壁式空调、电灯、台式电脑和投影仪等等电器。

王琛觉得想要在北宋发展,自己任重而道远,肯定不可能全靠自己亲力亲为,得教点“学生”出来。

想着,他捧起一旁的笔记本电脑,在网上下载了很多小学生教材、中学生教材,乃至数学、物理学、化学等等。

自己成为了静海知州,再加上老赵家的鼎力支持,他准备开始在自己管辖的领地里开始改革,不论是教育、民生还是其他方面,反正做长远打算吧。

……

第二天。

王琛和苏文菊完成了交易,付出一百八十万获得了一万套生活用品。

大概在下午四五点的时候,陆丰也把各式各样的电器和电工所需的一些器材工具弄了过来。

第三天。

王琛见着了风风尘尘送太阳能家庭发电站过来的史密斯,因为史密斯是以外国公司的名义采购,这些家庭电站都是质量最好的东西。

有时候国人就是这么奇怪。

卖给外国人的都是好东西,相反,卖给国内的东西比较坑。

第四天。

王琛又零零碎碎买了不少东西,包括黑板、粉笔、圆珠笔、钢笔、墨水等等,绝大多数都是和教育方面有关的东西,诸如本子之类。

准备妥当。

第五天上午的时候。

王琛在海通自己的别墅里进行了定位传送。

……

回到北宋。

因为采用的定位传送,能量最大值并未发生任何变化,还是21130点,四百二十二个立方空间很大了,可是这次他带回来的东西不少,依旧塞得满满的。

王继恩的宅子里。

上午时分,刚一跑进去,王琛便看见王继恩匆匆从里面跑出来,他打招呼道:“义父。”

“琛哥儿你可算回来了。”王继恩埋汰道:“今天都十四了,要是你再不回来,我就要发动人手满汴京找你了。”

是啊,不知不觉在现代社会待了十几天。

王琛是掐准了时间回来的,他笑着说道:“我这不是回来了么。”

“虽然是纳妾,但是咱家还是请了很多达官贵人过来。”王继恩絮絮叨叨道:“陛下都说要亲自过来贺喜一番,你呀,年纪上去了,还未娶妻,所以哪怕只是纳妾,为父同样重视不已。”

王琛颇为感动,道:“谢谢义父。”

“还叫义父?”王继恩认真地看过来。

王琛一拍脑袋,知道自己疏忽了,户籍都转到王继恩名下了,再加上王继恩确实对他非常好,王琛没有再像之前那样有任何芥蒂,真心实意道:“谢谢父亲近日来操劳。”

王继恩显得非常高兴,“你呀不用谢我,只管尽快让柳姑娘有身孕就行,咱们王家香火全靠你了。”

古人对香火的重视超出了很多人想象。

甚至上升到孝顺不孝顺的地步,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想而知对香火的重视程度。

而王继恩是太监,即便娶妻也不可能生子,那么王家香火的重任,自然落到了王琛头上。

王琛觉得自己任务非常艰巨,王继恩对自己这么好,不能让王家断后啊,他觉得明晚得在柳琦红身上很很折腾才行。

和王继恩聊了几句。

王琛前去闺房看望了柳琦红和王文秀,顺带瞧了瞧丫鬟芸儿,明天除了柳琦红会变成自己妾室外,芸儿也即将成为通房大丫头。

或者说,芸儿能不能成为通房丫头,需要看王琛有没有需求。

当然了,芸儿身段容貌都还不错,虽然比柳琦红和王文秀差了不少,但是也算得上中等偏上,王琛觉得自己迟早会把对方吃了,不一定是明天,毕竟明天是他纳妾的大好日子,再怎么说都要给予柳琦红一定的尊重。

……

次日。

正月十五。

元宵节,古代人的情人节。

也是王琛纳妾的大好日子,实际上在古代纳妾并不是随随便便可以的,从汉朝开始,丞相除了一名正妻外,还可以纳三名小妾,剩余的官员要么两个要么一个。

在宋朝有名为规定,只要正五品以上才有资格纳妾,或者超过一定年纪没有子嗣,才可以纳妾一名。

但实际上,根本不会如此。

有钱的富商往往会偷偷纳妾,要是官府查起来,就会说妾是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

至于普通人家,基本上不用想,能娶一房正妻已经很好了,毕竟宋朝纳妾花费不小,差不多要一百贯样子,这么昂贵,可不是普通人家负担得起。

王琛就不一样了,他是从三品大员,完全有资格纳妾,再加上家产丰厚,压根不用担心钱不钱的事情。

另外,很多人认为妾和奴隶没什么区别,其实不然,因为古代的妾分为高级妾和低级妾,高级妾除了没有明媒正娶外,身份依旧是良籍,和常人没什么两样,只是家庭地位稍微低点,低级妾就不一样了,大多数都是花钱买来的,地位非常低下。

柳琦红自从赎身后就被王琛操作成了良籍,所以即便成为妾室,依旧属于高级妾。

院子里。

贺喜声不断。

“恭喜王行首。”

“哈哈,同喜同喜。”

“恭喜静海侯纳妾。”

“谢谢薛相亲自赶来,里边请。”

“皇帝陛下来了,琛哥儿,赶紧随我去迎接。”

一行人跑到门口迎接了赵匡胤和赵光义进来,皇帝和晋王两人挺客气,都带来了贺礼。

上午,身穿粉红色嫁衣的柳琦红被人从侧门抬了进来。

黄昏的时候,柳琦红和王琛各自给王继恩端茶,算是入了王家大门,成为王琛的妾室了。

根据史料《白虎通》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也就是说,晚上举行婚礼才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婚礼习俗。

在古代纳妾,贵妾良妾从侧门进,贱妾只能从后门角门进,并且不用拜天地父母,只要得到正妻和父母的认可就行,因为王琛还未娶正妻,所以王继恩点头就行。

另外,王琛头一遭知道,纳妾和电视机里不一样,小妾的嫁衣不能是大红,只能穿粉红色,哪怕是皇帝的妃子一样如此。

晚宴当中。

作为今天的“新郎官”,一身红装的王琛被灌了很多酒。

这时,坐在主桌上的赵匡胤放下筷子,笑呵呵道:“静海侯,听闻你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今日大喜的日子,何不来一首诗词助助兴?”

在宋朝哪怕喝的再多王琛都不会醉,他脑袋清明的很,表面上却装作喝多了,摇摇手,婉拒道:“不……不胜酒力,陛下,臣……臣脑袋一片浆糊,真做不出诗词。”

赵光义劝道:“诶,李白斗酒诗百编,读书人嘛,喝了酒才更有思维,作一首,作一首呢。”

皇帝和晋王都开口了,其他官员们都起哄了起来。

薛居正举着酒杯道:“静海侯来一首。”

沈义伦同样喊道:“别扫了大家的雅兴啊。”

“对。”

“陛下都开口了。”

“今日是你大好日子,可不能不留点想念,否则你家娇妾还不怨恨?呵呵。”

“静海侯别谦虚,王行首,劝劝你家大哥呢。”

眼看几十个大佬起哄,喝得有点多的王继恩舌头打结,对着王琛道:“琛……琛哥儿,来……来一首,让大家看看你……你的才华。”

得。

王继恩都开口了,王琛知道跑不掉了。

也是,哥们儿第一次结婚,虽然是纳妾,总要留点佳话下来,他决定抄一首词来助助兴,不能扫了皇帝、未来皇帝和在场诸多大佬的兴致。

不对,不是抄,读书人的事情哪能说“抄”呢,应该是借鉴。

王琛脑袋里转了一圈,放下酒杯,起身道:“行,既然大家盛情相邀,我就来一首,要是作的不好,大家还请多多包涵。”

“不会不会。”

“静海侯的诗词水平我们都知道。”

大家都气氛十分高涨。

唯独坐在下面的李煜撇撇嘴,他对着旁边的郑国夫人小周后道:“喝的醉醺醺,能作出好诗词才怪。”其实他就是发发牢骚,毕竟之前输给过王琛。

平日里被软禁,今日王琛纳妾,赵匡胤特批了他们夫妻俩出来“放放风”,小周后难得心情稍微好点。

虽然允许出来放风,但是他们的位置安排的并不是太好,在靠近门口灯笼光下面,用灯光阑珊来形容都不为过。

一直没吃过什么苦的小周后,被软禁了一段时间,心里对李煜有些怨恨,没有搭理。

这时,王琛开始作词了,他一只手负在背后,下巴微微扬起,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嗯,他觉得吟诗作对的时候就该这样,有点逼格,“东风来临,我就来一首青玉案吧。”

“青玉案?”赵匡胤微微惊奇道:“没听过这个词牌名啊。”他侧头看向赵光义,“难不成静海侯要自创词调?”

赵光义眼前一亮道:“有可能,我们听听。”

也确实,青玉案的词调是宋朝人首创,如今北宋初期,还没有诞生,而青玉案的整体,一般被认为是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当然,王琛要抄……借鉴的不是这首词,而是辛弃疾少有的婉约词《青玉案.元夕》。

王琛开始背诵了:

“东风夜放花千树。”

有人窃窃私语,“应景。”

“更吹落,星如雨。”

“好!”薛居正立刻鼓掌,他颔首道:“短短两句,就把一副诗意画境展露在眼前,怎一个好字了得。”

李煜虽然心里同样这么认为,可是表面上依旧显得有些不以为然,对着小周后道:“也就那样。”

小周后可不是这么认为,她听得很认真,觉得这两句词写得非常优美。

王琛继续: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应景,实在太应景了啊。

赵匡胤、赵光义和薛居正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再开声,生怕打断王琛的灵感。

小周后和李煜做的有点远,听不太清,她小心翼翼站起身,轻轻往前走了几步,侧耳想要听得清楚点。

正巧王琛接下来的词念了出来。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这句话的意思是美人头上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穿过人群,身上香气飘洒。

小周后一怔,看望王琛,也巧了,王琛正好摇头晃脑地朝着她的位置看来,霎时间,小周后脸一红,她觉得王琛这首词是在写她呀。

“众人寻他千百度。”背诵到最后了,王琛声音徒然提高一个八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词作罢!

全场都被震住了。

这是一首怎样美妙的诗词啊?

他们全都安静地在回味。

一秒钟。

三秒钟。

好半响后,突然,一个拍手声响起“啪,啪啪”,随后赵匡胤忍不住叹息道:“此词写尽了元宵美景,后人都该怪罪静海侯了,无词可写了啊。”

赵光义也拍起了手,“一词道尽元夕,静海侯才华通天彻地啊。”

当皇帝和晋王都如此称赞后,整个大堂里都爆发出剧烈的鼓掌声,好多官员们大声叫好。

“好!”

“静海侯此词作的实在太好了!”

“简直把整个元宵节写活了啊!”

在这么热闹的环境里,却有两个人安静不已。

其中一个是李煜,他脸黑的可怕,刚说王琛酒喝多了不可能作出好的诗词,结果就来了一首足以流芳百世的顶尖词,他再一次不经意被王琛打脸,心情能好到哪里去?

另一个安静不已的则是小周后,她有些痴痴地看着王琛,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再回想到刚才王琛朝着她看过去,小周后觉得这首词简直是为她写的,毕竟她坐的位置就是灯火阑珊处,毕竟王琛刚才词里写的“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就是她刚才的画面,如果说不是写给她,小周后一千个一万个不相信啊!

如此优美的诗词。

如此打动人心的告白。

作为文艺女青年的小周后有点想哭,她觉得自己生不逢时,在不恰当的时间成为了李煜的妻子,又在错误的时间遇上了一个才华更胜李煜的男子,偏偏还在纳妾现场深情款款来了一首告白词,她的小心肝都在微微颤抖啊。

嗯,她想多了。

王琛真的只是抄一首词助助兴而已,压根没注意到今天小周后和李煜来到了现场,他脑子里想的更多的是,待会怎么折腾自己的妾室柳琦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