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第一毒士,曹老板劝我冷静! > 第435章 天下本无万世之法

第435章 天下本无万世之法

而一看到是司马德站出来说话。

公然与自家二哥唱反调。

在座的众文臣也是表情各异。

不过坐在主位上的曹操,却是一脸饶有兴趣。

不仅不打算出声,而且准备拿来自己案上的一盘果点。

想好好看这一场兄弟争辩的好戏。

而司马懿在看到是自家六弟站出来。

不由得心中一凛。

他顿时明白,今日曹操所提出的国学取士。

十有**,便与自己这位好贤弟有关!

如此一来,恐怕主公曹操今日这一出是早有预谋。

可是,司马懿也不想退缩。

于是,他硬着头皮开口道:

“二弟,此言莫不是在教训为兄?”

“你可知道,我辈皆以举孝廉受主公征辟入仕。”

“而我司马家乃是河内名门。”

“你今日所言,岂非冒天下之大不韪。”

“公然与各家士族交恶。”

言下之意,就是在警告司马德不要乱来。

那今日促成国学取士一事的实行。

如此一来,不说遭人嫉恨。

而司马德闻言却是毫不在意。

依旧是我行我素地说道:“二哥言重了。”

“国学取士,如何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莫非二哥之意,此举有害于国家社稷不成?”

“昔日法家有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我以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天下本无万世之法,当变则变。”

“我以为,国学取士不但无害于社稷,反而大有裨益。”

“一来可广纳贤才,二来可激发民众向上修学。”

“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

司马德一番话说完。

在座众人也是无言反驳,皆是思考起其中的好处。

司马懿却是一阵沉默。

在注意到曹操的眼神后。

他终于意识到,今日无论如何也是无法阻止此事了。

索性也是坐回自己的原位。

而司马德见到自家二哥出奇地不再辩驳。

嘴角也是微微一笑。

反正他是不会让曹魏政权走上曹丕的老路。

历史上,曹丕那厮为了称帝。

迎合这些个世家大族,确立了九品正制。

转头便把曹操建立的唯才是举,给抹得一点不剩。

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士族从此一举做大,最后还不是便宜自己二哥一家。

虽然若是他那位好侄孙司马炎称帝。

他这一脉的后人今后,也少不了一份王公侯爵。

而在司马懿消停之后,再没有人出声反对。

曹操见状也是示意荀攸继续。

于是,在一众贤士大才的议论下。

国学的框架大致确定。

学府的建设及教学经费来源和人员配置。

由众臣深入探讨,最终决议。

以邺城国学为中心,于各州广建学府。

各州设州学一所,为国学次一级学府。

各郡设郡学一所,为州学次一级学府。

对有志入学之士进行五年培养。

学成之后,对各郡内未经学府培育之人才共同考核。

选拔各郡五十人,入州学进修三年。

学成之后,再经诗赋与策论双重考核。

于各州选出五十人,入国学深造。五载学业后,前二十者可直授官职。

此法与后世科举相似,唯一不同在于。

曹魏政权此举是主动兴学,加速文化普及。

使更多人得以识字求学。

以培养出庞大的寒门士子群体,最终择优充实官僚队伍。

而在座各位士大夫亦达成共识。

此法见效需待十载光景。

在各州郡学子还未入仕之前的当下。

暂且还是以唯才是举和察举制并行为宜。

对此,司马德自然再无异议。

曹操此举,取科举之精华。

以直接授予官职为诱饵。

如此不仅可让民间自发重视子弟学业。

还增强中原北方各地的文化风气。

这还算是适合汉代的一种制度。

虽是今后第一批结业的国学学子。

可能还是士族豪强子弟居多。

甚至第二批,第三批也是这些人占大头。

但司马德相信,假以时日寒门子弟定能出头。

而且如今又有全方面吊打竹简的新纸在手。

加之印刷术的加持。

只要随着大规模的使用,逐渐降低成本。

以后只要百姓想读书,就都能读书。

于是临了确定此事,司马德又提一议。

建议在各州郡内,聘请德高望重之隐士名士。

加入国学各州学,以提升教学质量。

曹操沉思片刻,也是当即肯首。

而主公都点头了,其他人又哪敢反对。

自此订立国学章程。

任荀彧、钟繇、以及大儒郑浑三人为国学博士。

其下各州各郡学士今后再议。

每五年选拔国学学子五十名。

前三十名直接授官,余下二十则为小吏。

头三年下派各郡县官寺历练,待三年之后再做评定升迁。

待各项制度逐一敲定。

天色已暗,夜幕悄然降临。

可是曹操明显还不打算放这些人走。

“诸位且慢,先别忙着走。”

曹操扬声,眉宇间藏着深沉如海的谋算。

“眼下孤还有一事,要向各位相询问。”

“正好今日孤三子齐聚,试问诸位.”

“吾儿之中,何人堪当大任?”

“是依古制立长,抑或择贤而立?”

言及此处,曹操未提“立嫡”。

皆因嫡长子曹昂早已英年早逝,如今曹操膝下仅余庶子。

此语一出,满座寂然,空气似凝固。

虽众人皆知,此事早晚必行,但当其真临,仍不免心中激荡。

今日之抉择,关乎他们未来的命运沉浮,功名利禄。

不仅曹操麾下文臣武将。

就连曹丕、曹彰、曹植亦心弦紧绷。

唯有一旁的司马德,仿佛置身事外波澜不惊。

无他,只因他依旧笃定自家岳父。

今日断不会轻易确定世子之归属。

于大殿之上,见无人应声。

曹操也是面露一丝狡黠之色。

“呵呵,看来诸位皆不愿为先声。”

“抑或是吾儿在侧,多有不便?”

“既不方便直言,不妨书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