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第一毒士,曹老板劝我冷静! > 第436章 偷奸耍滑司马仲达

第436章 偷奸耍滑司马仲达

曹操似早有预谋,转身对身边的许褚吩咐:

“仲康,速取笔墨纸张,分予在场诸人。”

“除去我儿三人,在座一人一份,勿漏一人。”

“各位尽管写来,无须拘束,我且小憩片刻。”

说罢,曹操便以手支颐,作假寐状。

似乎在为众人卸下心理重担。

许褚也不言语,一一递过笔墨竹简。

众人接过后,相互窥视,竟无一人抢先落笔。

正当此时,曹操那闭目养神的声音再次响起。

“若不书,我便逐一唤名,亲耳听尔等之言!”

“时不我待,诸君何需再犹豫?”

曹操的话语,如同鼓点,催促众人。

闻此,无人再敢怠慢,皆蹙眉沉思。

继而提笔,在竹简上挥洒自如。

其间,曹丕、曹植等,皆目不斜视。

心中虽似猫抓般难耐,表面却是一派从容。

须臾之间,半个时辰已过,众人停笔。

许褚复又上前,手捧托盘。

一一收起众人手中的竹简,动作井然有序。

不仅未将书纸混淆,反而按官职文武分类放置。

精细之至,引得旁观的司马德心下明了。

此举定是曹操授意无疑。

收集完毕,许褚将托盘恭敬置于曹操案前,沉声道:

“主公,诸位大人皆已书写完毕,结果尽在于此。”

曹操在许褚的轻唤中缓缓睁开双眸。

一抹精芒犹如晨曦初破云层,在瞳孔中流转。

他此时环视周遭,众人瞩目的焦点汇聚他的案上。

曹操见状嘴角也是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哟,诸君速度之快,倒颇让孤惊喜!”

他此时笑声含蓄,却藏着深远意味。

“那么,现在就让孤瞧瞧。”

“你们到底的心属于何人?”

语落,曹操的目光落在满载竹简的托盘上。

在众人屏息的注视下。

他的右手轻盈地悬于书纸之上。

最终,随意地抽取了三封。

只见曹操手指翻纸张,瞬间两字跃入便他的眼帘。

立嫡?

这两个本不该存在于这场议论的两个字。

却忽然出现在纸面上。

曹操凝视着这二字,目光深邃。

仿佛穿透人心的迷雾,看到了背后的深意。

他此时视线缓缓移向文官行列中的荀攸。

后者此刻静立于华歆等人之前,神色淡然。

曹操轻笑:“呵,公达。”

“你的见解颇为独到且不愧明智之选。”

荀攸闻言也是连忙拱手一拜,却未曾回话。

而对其所书之意,曹操未有过多评价。

但其内心已然明了。

荀攸的笔下虽未透露过多。

却已足够表明这位心腹谋主、肱骨贤臣的心志之变。

其原本是曹丕坚定的支持者。

可今日之抉择,实乃意味深长。

思绪未尽,曹操再次拾起一封。

此时抬眼一看,却是自家儿子曹丕的亲信好友,司马懿的手笔?

原本曹操以为这位幕僚,今日应该会坚定不移的支持曹丕。

不料在翻开纸张后,又令曹操有些意外。

曹操见此,目光不由得不露痕迹地掠过司马懿所在方向。

心中一时间波澜难平。司马懿啊司马仲达,你这一举动,实在令人不由得多想!

如果说荀攸提出立嫡,是置身事外的明智之举。

毕竟,在如今荀彧退居二线的情况下。

荀攸的背后,可是站着整个颍川荀氏身影。

他的意见,或多或少会关系到以后的其家族未来。

所以做出这种含糊不清选择。

多少有些明哲保身的意思。

可你司马懿也不打算表明态度,这就有些过于刻意了。

你与我儿曹丕的关系众人皆知。

可却在该表明立场的关键时刻选择弃权?

此刻,那个萦绕心头的怪梦又浮现眼前。

三马同槽,那个让曹操耿耿于怀的预言。

曾几何时,杨修的解读还回响耳边:

“槽者通曹也。”

这“曹”字,指向自己的儿孙?

还是另有他意?

曹操自知不可能是指代他己身。

可那“马”,难道真是指司马家?

想到这里,曹操不禁也是有些心忧。

纵使是他司马懿如何聪明绝顶。

曹操亦自信能压制住这位大才。

但对他儿子曹丕来说,其是否也能同样驾驭司马懿?

曹操此时心中充满疑虑。

司马懿以后若是大权在握,无疑是对曹丕的一大考验。

不过随后,另一个人所表明的意见。

却是令曹操心中豁然开朗了不少。

只见曹操此时手握的这张纸上。

行云流水地写下‘立贤’二字。

而这个笔迹,曹操一眼便看出是司马德的笔迹。

这也让曹操瞬间打消了,对司马一姓的疑虑。

只因他明白自家贤婿,那是无论如何。

也不会对他曹氏生出异心。

毕竟,相比于司马懿那般城府深不可测。

司马德的作为却是坦率许多。

就像其刚才当着众人的面,公然与自己的亲兄弟唱反调。

曹操丝毫不怀疑,若是今后司马懿真的有非分之想。

作为其亲弟的司马德,会是第一个站出来。

将司马懿的野心遏制在火苗之中。

而这也让曹操心中有些欣慰。

而接下来的竹简,依次表明了众臣的心迹。

以程昱为代表的一众幕僚。

入陈群、华歆、毛玠、程昱、刘晔、等人……

他们大多都写下了“立长”。

其中,崔琰身为曹植的岳丈,却不顾人情偏向“立长”。

仅少数人比如,杨修毫不犹豫写下“立贤”。

而这些人的选择大都在曹操的意料之中。

不过,这些文臣幕僚一连串“立长”的建议铺满案上。

以压倒性的数量盖过‘立贤’。

这也让曹操在心底无声叹息。

虽然这一切,也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倘若众人皆选择“立贤”,那曹操反倒会心中生疑。

毕竟,自古以来,立长立嫡是《春秋》所载之大义。

这种祖宗之法,犹如磐石一般,难以动摇。

而这层大义,于曹丕而言,也如同天命所归。

纵使曹操权倾朝野,意欲违逆传统。

强行为其余子嗣铺设登顶之路,亦是步履维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