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从庶子开始 > 第364章 钗黛重逢

红楼从庶子开始 第364章 钗黛重逢

作者:陈证道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2:23:14

第364章 钗黛重逢

第364章 钗黛重逢

当斜阳撒落在秦淮河上时,那些游船画舫也活跃起来,夜幕降临之后的十里秦淮才是最热闹的,不过此时的江南贡院外围却人声鼎沸,因为今日是乡试第二场结束的日子,考生的书童仆从等,都聚集在贡院外等候放牌,汹涌的人潮沿着秦淮河右岸延伸了数百米。

相比之下,秦淮河左岸倒显得冷冷清清的,只见一辆不显眼的油壁马车沿着堤岸缓缓向前驶去。植在水边的杨柳早已没了依依之态,枝老叶黄,一片萧瑟之景。

这时,油壁车驶到一开阔处停下,水边没有建筑阻挡,倒是可以直面河对岸宏伟的江南贡院。马车的窗帘悄然掀起,露出一张俏脸来,尽然面纱蒙住了半边脸,但依旧给人惊鸿一瞥之感,明眸善睐,端庄娴雅,温婉大方的气质让人印象深刻。

此时河对岸等候的人群忽然骚动起来,原来是放牌了,第一批交卷的考生从龙门内走了出来,四周的人群立即一拥而上,那架势跟如今高考没什么区别,只是少了记者采访第一个出场考生的环节而已。

“姑娘,这是放牌了,可惜离得有点远,倒瞧不清环三爷是否出来了。”莺儿掀起马车的车帘,把半边身子探出了车外,抻长脖子努力张望。

香菱也好奇地凑到窗边,睁大一双漂亮纯净的明眸往河对岸望去,眉心那点嫣红的胭脂痣,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让其容貌更加灵动可人。

所以很明显,用面纱蒙住半边脸的女子正是宝钗无疑,她默默地看了片刻,便放下了窗帘,轻声吩咐赶车的老仆道:“去码头。”

那老仆愕然道:“约莫一个时辰后就天黑关城门了,大姑娘这个时候去码头作甚?”

“不必多问,我自有道理。”宝钗淡道。

老仆只好驾着马车离开,一径出了城门,来到了运河码头上。众人下了马车,此时已然夕阳西下,暮色渐苍,莺儿奇怪地问道:“姑娘不是要请环三爷帮忙吗,缘何到码头来呢?”

薛宝钗没有回答,只对着那赶车的老仆道:“趁着城门没关,赶快回城去吧,三日后再来此接我们。”

“姑娘别怪奴才多嘴,若太太问起,奴才也该有个说法不是?”老仆道。

薛宝钗轻道:“若娘亲问起,就说我往扬州去了,三五天内便会回返,让她不要担心。”

老仆听了便赶着马车匆匆回城去了,而宝钗主仆三人则租了一艏客船,连夜赶往扬州去。

第二天下午,客船抵达扬州城南码头,宝钗主仆弃舟登岸,直奔巡盐御史衙门而去。

没错,薛宝钗这次匆匆赶来扬州的目的,正是打算向林如海求助。正所谓远水难救近火,舅舅王子腾,还有贾家都远在京城,暂时指望不上,她又不想影响贾环乡试,唯一的希望只能求助林如海了。

扬州距离金陵不远,而林如海身为扬州巡盐御史,还兼着应天巡抚这份皇差,专门负责私盐窝案,锦衣卫指挥使易洪也只是钦差副使而已,所以只要求得林如海出面,或能解救自己的兄长薛蟠。

薛家和林家虽然交往并不密切,但到底也算有一层亲戚关系,而且宝钗与黛玉相熟,同在贾家相处了几年,此时出面求助的话,相信林如海是不太可能拒绝的。

毫无疑问,薛宝钗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她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她来得并不是时候。

且说宝钗来至巡盐御史衙门前,并没有直接求见林如海,而是让莺儿递上了名帖,拜访林黛玉。

林家的门房甚是奇怪,虽然觉得不合规矩,但当得知对方是薛家小姐,沾亲带故的,而且都曾在贾家居住数载,彼此十分熟稔,于是便把宝钗的名帖送了进去。

此时的林家后宅,林黛玉与平儿、雪雁等正闲来无事,弄了些彩纸来糊花灯玩,因为还有两天便是中秋节了,做些花灯挂起来倒也应景。

“乡试应该结束了吧,也不知三爷考得如何?”雪雁一边把煮好的浆糊递给林黛玉,一边自语道。

林黛玉道:“糊涂,今天才开始第三场呢,还得再考两天才结束。”

雪雁笑道:“哎哟,这不正好是中秋节那天吗?平儿姐姐还不赶紧动身赶往金陵,只怕还来得及呢。”平儿愕然道:“来得及什么?”

雪雁掩嘴笑道:“自然是来得及接三爷出考场啊,人月两团圆,也省得平儿姐姐整日魂不守舍,牵肠挂肚的。”

俏平儿顿时闹了個大红脸道:“蹄子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谁魂不守舍了?谁牵肠挂肚了?瞧我不糊你一脸。”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林黛玉闻言不由颊生微霞。正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如今林妹妹的一颗芳心全系于贾环身上了,自打后者往金陵赴考,每日思念的日子对她来简直就是一种煎熬,始明白什么叫“朝朝暮暮”。

正在此时,一名老嬷嬷进来禀报道:“姑娘,金陵薛家小姐来了,在门外投了名帖请见姑娘,真是稀奇事。”

林黛玉愕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疑惑地道:“金陵薛家,莫非是宝姐姐?”一边接过名帖来看。

林黛玉和薛宝钗同在贾家客居了数载,对彼此的字迹都十分熟悉,所以一看那张名帖,根本不用再看落款便知是薛宝钗亲笔无疑,惊喜道:“真是宝姐姐。”

又问那婆子道:“薛家来了多少人?”

那婆子笑道:“只有薛小姐和两名服侍的丫环,马车没有,随行的家丁也没有,要不如何说稀奇?”

平儿和雪雁闻言都露出了惊讶之色,薛家如今虽然式微了,无人在朝为官,但好歹也是巨富之家,小姐出行竟只有两名婢女随行,没车马倒也罢,竟连小厮也没派几个跟从,这心是真大,难道不怕路上出事?林黛玉心中纳罕,忙道:“快把宝姐姐请进来吧。”

在《红楼》原著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关系原本是不太和谐的,黛玉每每逮着机会便挖苦宝钗,最经典便是贾宝玉失言,说宝钗如杨妃一般“体丰怯热”那一段,结果被宝钗巧妙地借“负荆请罪”这出戏反击了,弄得黛玉和贾宝玉两人都十分尴尬。

不过,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偶然的“斗争”,究其原因都是因为贾宝玉,如今的林黛玉已经不是原著中,眼内只有贾宝玉的林妹妹了,自然不会因为贾宝玉而醋海生波,所以二女在贾府中的数年相处竟十分和谐,再加上宝钗人情练达,随分从时,对孤身一人客居贾府的林黛玉格外照顾,如同姐姐一般关怀,因此二女之间的关系竟然极亲密,俨然亲姐妹一般。

言归正传,且说薛宝钗主仆三人被带了进来,钗黛二人自打年初分别,已经大半年未见了,此刻重逢,自是两相欢喜,简单寒暄后执手而坐。

雪雁奉上了茶水,平儿也招呼莺儿和香菱坐下歇息,心里却是暗暗奇怪,莺儿原本就是宝姑娘的贴身婢女,但香菱却是服侍薛蟠的通房丫头,此时却为何跟了宝姑娘?莫非薛家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成?这时,只听林黛玉问道:“姨妈可还好?”

“身体倒还好,只是近日家中发生一件事,弄得一地鸡毛,全家上下都受累,娘亲更是每日寝食不安,我此番赶来扬州也是情非得已,说不得厚颜向林大人求助。”薛宝钗说着便叹了口气,动情之处,杏目微微泛红。

林黛玉暗暗惊讶,因为在她的印像中,宝姐姐总是一副恬淡平和的样子,待人处事从容不迫,还从来没见过她如此,可见薛家定然遭遇了极大的变故,忙问:“宝姐姐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委实是家门不幸……”薛宝钗如梗在喉,欲言犹止,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这才稳住了情绪,将最近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林黛玉听完后不由心生感触,叹道:“我常常羡慕宝姐姐上有母亲疼爱,下有兄弟扶持,哀叹自己孤苦无依,独自寄人篱下,如今看来,若兄弟不俏,倒不如没有的好!”

薛宝钗心中苦涩道:“如今我薛家已走投无路,求告无门,只能厚颜来找林大人帮忙,顰儿若能代为引荐,感激不尽!”

林黛玉忙道:“宝姐姐言重了,先不说亲戚情面上,光就是咱们之间的情谊,又岂有不帮之理,只是家父近日刚好领军出海围剿独龙岛,如今并不在府里,若顺利的话,恐怕也要十天半月才会班师。”

薛宝钗闻言大失所望,心凉了一大截,莺儿禁不住急道:“等不了,锦衣卫已经查封了薛家名下所有产业,只怕到时找借口,把咱们阖府上下也抄没了,到时我们都成了阶下囚。”

林黛玉闻言亦有点花容失色,失声道:“那如何是好?父亲不在,也没人能在易洪面前说得上话。噢对了,环弟,宝姐姐可以找环弟试试,他在易洪面前还是颇有份量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