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从庶子开始 > 第365章 失望而返,坚决拒绝

红楼从庶子开始 第365章 失望而返,坚决拒绝

作者:陈证道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2:23:14

第365章 失望而返,坚决拒绝

第365章 失望而返,坚决拒绝

莺儿看了一眼宝钗,小声道:“姑娘原本也打算请环三爷帮忙的,可是又担心影响三爷乡试,所以就没打扰他。”

薛宝钗的脸上莫名有些发热,忙解释道:“环兄弟由于守制已耽搁了三年,如今有幸遇上恩科,正该凭此好风登天子之堂,试问此等节骨眼上,我又岂能拖累他的前程,少不得另寻法子,因又想起了林大人,故赶来扬州,可惜林大人却出海了,真时也命也!”

平儿闻言暗暗点头,薛家都面临如此困境,亏宝姑娘还能如此为三爷着想,无怪乎连贾家的下人都夸她,念她的好。

“难为宝姐姐了,此等时候还想着别人,若是我,断乎不会考虑得如此周全。”林黛玉轻叹道,心里却是有些不自在。

薛宝钗也有些不自在,一时间,彼此都沉默了,气氛颇有些微妙。

平儿若有所思地看了二女一眼,打破沉默道:“林大人短时间内怕是回不来了,宝姑娘还是另寻他法为谊。”

薛宝钗黯然道:“如今是毫无办法了。”

莺儿悻悻地道:“那贾雨村着实可恶,拿了钱却不办事,只怕还与锦衣卫沆瀣一气,榨取咱们家的钱财,只愿他早日再遭罢官捋职。。”

“莺儿,无凭无据的,不可胡言,此事只怕是贾大人也是无能为力。”薛宝钗责备道。

林黛玉神色自然道:“宝姐姐不必顾忌,贾雨村虽曾教过我两年书,但此人才学是有,但品行确实不高,又极善投机钻营,此等人本来就凉薄,即便落井下石也不足为奇。”

薛宝钗显然没想到贾雨村在林黛玉心目中的形象竟如此不佳,不由略微尴尬。

林黛玉又道:“如今能在锦衣卫头子易洪面前说上话的,除了家父便是环弟了,可惜家父眼下并不在此间,真爱莫能助,不过还有两天,乡试便结束了,宝姐姐何不再等等?”

薛宝钗无奈道:“如今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平儿忽然醒起一个人,便道:“宝姐姐或许可以找冯大爷试试,只怕有用也未可知。”

“神武将军冯唐家的大公子冯紫英?”

林黛玉点头道:“正是此人,他与环弟是好友,在易洪面前应该也能说上话,但效果也许不如环弟。”

薛宝钗不由生出一丝希望,轻道:“能说上话总是好的,只是冯薛两家虽然有旧,但自打父辈以来少有往来,情谊早就谈了,更何况我一介女流,也不便请见。”

林黛玉笑道:“我却是有个主意,铁虎想必宝姐姐也认识吧,他原是环弟的好兄弟兼心腹,如今由于积功补了缺,升任扬州卫辖下千户一职,正巧也未随家父出海,我让萧管家把他找来相托一番,借他之口与冯大爷相商如何?”

薛宝钗此刻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忙点头道谢。

于是乎,林黛玉便让管家萧磊把铁虎请来相托一番。铁虎跟薛宝钗可谓老熟人了,也知道三爷对此女格外看重,当初宁愿以身为质也要救她,而且三爷当时被从天而降的亢大勇砸晕时,薛宝钗识以为三爷遇难,更是哭得昏天惨地的,后来还吐了一口血,可见此女跟林姑娘一样,对三爷均是芳心暗许的。

所以,如今宝钗求助,铁虎自然满口答应了,只不过有时候难免为贾环感到为难,这两位都是世间罕有的佳人,而且家世出身都不低,怎么看都不可能委身于一人,倒不知三爷以后该如何选择了。

言归正传,且说铁虎受了宝钗的托,当晚便找到冯紫英,让他出面向易洪替薛蟠说情。

冯紫英本来便欠着贾环人情,正愁没处还,当即便厚颜找到易洪求情,并保证薛蟠不可能资敌,更不可能牵涉到私盐窝案,不过易洪却不怎么卖冯紫英面子,只答应了他会亲自过问,绝对不会冤枉好人云云。

冯紫英也知自己几斤几两,即便是自己老子冯唐出面,也未必能让易洪顾忌,所以只能无奈地告辞了。

薛宝钗在林家住了一夜,满怀希冀,最终只能失望而返,第二天上午便乘船赶回金陵。

林黛玉放心不下,正好石头刑威肩头上的箭伤已然好转,只要不过度用力就无大碍,于是便让他护送宝钗主仆三人赶回金陵。

…………

再说乡试的最后一场,一共考五道策论题,而策论无疑是贾环的强项,所以第二日下午,贾环便基本把五道题都答完了,吃完晚饭后便吹了蜡烛睡觉,而其他大部份考生还在挑灯夜战。

此时,主考官孙承宗和同考官梅玉成二人,正好领着几名巡考官经过贾环的号位,眼见这位已经枕着双臂安然高卧,不由都纷纷侧目。

“嘿,看来此子是胸有成竹了,但愿不是滥竽充数才好。”一名巡考官笑着低声道。

另一名巡考官笑答道:“前日唱名入场时,玉绳兄并不在场吧,怕是认不得此子。”

“哦,莫非此子还颇有些来头?”

“此人便是贾环贾子明,皇上亲自下旨嘉奖的人子之楷模,孝道之典范。”

那玉绳兄肃容惊道:“原来竟是此子,据说此子乃神童也,当初未及十岁便连夺童子试小三元,斩获秀才功名,的确有傲的资本。”

孙承宗和梅玉成自然都认识贾环,只是前者脸无表情,径自走了过去,后者则眼神有点复杂,瞥了一眼贾环的考篮,心跳竟莫名的有点加快,深吸一口气后,默默地跟着孙承宗继续巡视,两名碎嘴的巡考官则举着灯笼落后二人数步。

第二天一早,贾环起床进食,又活动了一遍筋骨,这才小心翼翼地把答案誊写到试卷上,这个过程尤其重要,不仅要字迹工整美观,还不能有错别字,更不可涂改,稍微把卷子弄脏了也是作废的下场。

时间一份一秒了过去了,贾环这次连午饭都不吃了,一口气将所有卷子誊写完,反复检查无误后才松了口气,又随便弄了点吃的填肚子,这才拉响了绳铃交卷。

稍倾,巡考便领着一名弥封官赶过来了,弥封官迅速将卷子的姓名等信息,沿密封线弥封好,又加盖骑缝章,然后一应草稿也全部打包收进容器内,送往誊录处,由专人进行誊录,这便是所谓的“糊名易书”了。

换而言之,为免考生串通阅卷考官作弊,所有考卷不仅要糊名,还得重新由专人抄录一份,然后才送去给阅卷官批改,以免阅卷考官通过字迹或暗记,认出考生身份而作弊。

也就是说,评卷考官在评卷过程中是无法接触到考生原卷的,只有等录取结果出来,拆开原卷的弥封才知晓是谁的试卷,所以十分之公平,其严格程度甚至远超如今的高考。

当然,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假如有能力打通从弥封到誊录,再由誊录到阅卷这个环节,想作弊还是能做到的,毕竟弥封官知道卷子是哪個考生的,完全有机会做点手脚。

言归正传,且说贾环交卷后,提着考篮离开了号位,来到龙门处等候放牌。

眼下才下午三时许,距离乡试结束还有近一个多时辰,所以龙门是不能随便开的,只有等交卷的考生凑够五十人,主考官才会打开龙门放考生出去,称之为放“放头牌”。

让贾环意外的是,竟然有人比他还早交卷,当他来到龙门附近时,已经有九人在等候了,其中一个正是卢象升。“子明兄这一场考得如何?。”卢象升迎上前打招呼,面有喜色,可见这一场定是考得不错。

贾环点头微笑道:“还行,看样子建斗兄这次稳了,可喜可贺。”

卢象升有点不好意思地道:“这一场确实考得尚可,不过首场发挥并不如意,只不知能否取中,若这次再名落孙山,实在无颜回乡见父老了。”

贾环笃定地道:“建斗这次必定高中。”

卢象升喜道:“承子明兄之吉言吧,倒是子明兄这次肯定十拿九稳了。”

如今的贾环也算是名声在外了,在场的考生都纷纷上前自我介绍,颇此混个脸熟。

又等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凑够五十人了,主考官孙承宗亲自点了人数,这才命人打开龙门放行,期间虽然与贾环打了个照面,但只是不着意地点了点头,彼此并无交谈,估计是为了避嫌。

“三爷!”沐野和金宝两名小厮早已在龙门外候着了,眼见贾环随人流走出来,立即兴高采烈地迎上前。

贾环对着卢象升抱拳道:“建斗兄,如今也考完了,不如到寒舍喝两杯?”

卢象升打了个大呵欠,打得满眼泪水,摆手苦笑道:“改天吧,我现在只想大睡三天,天塌下来也不管。”

“建斗兄所欲,亦是环之所欲也。”贾环说着也打了个长长的呵欠,同样打得两眼泪汪汪的。

“哈哈!”二人相视一笑,彼此分道扬镳。

一连考足九天,吃喝拉撒睡都在狭窄的号房内完成,其强度简直就是地狱级的,饶是贾环也有点吃不消,一直靠着一股意志支撑着,卷子一交,那口气松了后,疲倦之意便如潮水般袭来,感觉浑身都被掏空了,脚步虚浮,差点连马背都爬不上了。

且说贾环回到朱雀街,正要进家门,却意外地发现正有人在门外等候,看着有些眼熟,定神一看才认出来,剑眉不由微不可察地皱了皱。

此时候在宅子门外的正是林之孝父子三人,只见他手脚麻利地上前,恭敬地打千行礼道:“奴才林之孝,携犬子林忠林富,拜见环三爷,预祝环三爷乡试高中,荣登桂榜!”

林忠和林富二人更是直接跪倒叩头,毕恭毕恭。

贾环对林之孝的观感还不错,当年扶灵南下,便是此人帮忙打点的,倒也不好给冷脸,所以淡道:“林管家客气了,你们多早晚到金陵的?”

“有一段日子了,由于正值乡试期间,奴才不敢擅自打扰,今日乡试完毕了,才前来拜见。”林之孝答道。

贾环有点意外,疑惑地问:“不知林管家此来,所为何事?”

林之孝陪着小心道:“奴才奉了老太太和老爷之命,跟环三爷商量一事。”

贾环淡淡地道:“不敢,既是老太太和老爷吩咐下的,林管家照办便是,何必再与我商量。”

林之孝陪笑道:“此事与三爷有关,还是得征求一下三爷的意见的。”

贾环心中一动,故作讶然道:“与我有关?那倒稀奇了。”

林之孝讪然道:“是这样的,老太太和老爷商量过,决定把赵姨娘的灵柩迁入贾氏祖坟安葬,太太也同意了,不知环三爷意下如何?”

贾环脸色骤变,淡道:“不必了,姨娘如今安身的地方极好,没必要再惊动她。”说完便往将马缰丢给沐野,转身往屋门行去,

林之孝不由面红耳赤,显然没料到贾环竟拒绝得如此坚决,追上前道:“环三爷切莫意气用事……”

“林管家不必再多讲,且如实回府禀报即可,一切后果我贾环承担。”贾环冷冷地丢下一句,然后推门而入。

林之孝眼见贾环态度如此坚决,可见腹中怨气不小,情知不能再硬劝,便转移话题道:“此事容后再说,还有一件,奴才觉得应该告知环三爷的。”

贾环停住脚步,皱眉道:“何事?”

“薛家出事了,蟠大爷被锦衣卫抓入了大牢,薛家名下的产业均被查封。”

贾环蓦地转过身来道:“这是怎么回事?”

林之孝道:“蟠大爷是在偎翠楼被抓的,奴才那天恰巧撞见了,也不知发生了何事,后来听说薛家的产业也被查封了,奴才昨日便到薛家打听了一下,据说蟠大爷的案子是跟一批旧船有关,锦衣卫指控他资贼,甚至跟扬州的私盐案有关。”

贾环瞬时想起当初亢大勇从大铜山突围后,逃到了长江边上被炸毁的那艏船,莫非这艏船竟是薛家的?这下麻烦了,如今锦衣卫抓人抓红了眼,连曾经买过私盐的普通百姓也不放过,恨不得把干柴都炸出几两油来,像薛家这块肥肉被牵涉进来,这群饿狼又岂会轻易松口?

“如今薛家的情况如何?”贾环忙问。

林之孝摇头道:“十分不妙,蟠大爷还关在镇抚司衙门大牢里,姨太太心忧病倒了,宝姑娘前日赶去扬州,好像是找林姑爷求救去了。唉,姓雷的胃口不小,昧了薛家八万两银子还不心足,这是想把整个薛家都吞下啊,难为宝姑娘,一个大家闺秀,不得不四处奔走求告。”

贾环顿时剑眉上挑,冷冷地道:“姓雷的榨了宝姐姐八万两银子?”

林之孝竟被贾环瞬间释放的气势吓了一跳,心中暗暗凛然,点头道:“奴才也是听蝌二爷说的,一开始他们找了贾雨村帮忙,后者收了三百金,答应出面斡旋,姓雷的提出交五万银子赎金便放人,谁知银子交了却又变卦,得再加三万两。

姨太太救人心切,遂把家中银库都搜尽了,总算凑够三万两送去,岂料对方根本不守承诺,还变本加厉,派人将薛家名下的所有产业给查封了。”

贾环皱眉道:“贾雨村这中人怎么说?”

林之孝叹道:“避而不见,丢开手不管了吧,此人当初是借着咱们家和舅老爷起复的,没想到竟如此凉薄。”

贾环略沉吟了片刻,返身上了马,策马往薛家宅子的方向而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