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666章 迎来送往和传承

大明话事人 第666章 迎来送往和传承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31 21:46:27

第666章 迎来送往和传承

第666章 迎来送往和传承

而应天巡抚赵参鲁则被削职,启程返乡,路程也不远,大家都知道他是隔壁省份浙江的。

说来可能是巧合,这位赵巡抚丢了官职后,苏松地区的民怨立刻就平息了。

苏州知府屠叔方念在同省和同阵营的情分上,将赵参鲁送到了吴江县。

再往南就出了苏州界,屠知府也不能继续往前走了。

看着依然卧床不起、满头白发的赵参鲁,屠知府心有戚戚,叹道:“不必再多想,回乡后好生休养就是。”

赵参鲁心里有一点怨气,他感觉屠知府对自己的支持力度不足。

大家一起上任,本该紧密互相配合。自己一直在奋勇拼搏,但屠叔方却畏畏缩缩。

知府都这样态度,那下面各县就更阳奉阴违了,导致巡抚政令不行。

屠叔方无奈的说:“不是我不想帮你,而是没有能力帮你,能勉力自保就不错了。

因为我在府衙就发现,即便没了我们这些官员,好像什么影响都没有。”

“你这是何意?是托辞么?”赵参鲁质问道。

屠叔方又答道:“我的意思就是,即使我们这些官员全部消失,苏州城似乎也能照常运转,完全不受影响。

也就是说,苏州城并不需要我们这些官员,我们对苏州百姓绅民的作用无足轻重。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这些多余之人在苏州怎么可能赢?我又能拿什么支持你?”

作为又一个失败的巡抚,赵参鲁在重病中躺着离开了苏州。

苏州人已经发现了一个规律,这些年来的失败巡抚和成功巡抚是交错出现的。

当年被罢官的韦巡抚之后,是成功的赵志皋,再之后就是自杀的李巡抚,然后又是成功的周继,再然后就是这次自杀未遂的赵参鲁。

既然这次巡抚失败了,那么下次大概就是成功的人了。

不过送走了赵参鲁后,屠知府继续停留在苏州府南大门吴江县。

在官场应酬中,除了送往还有迎来。

礼部尚书、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待加殿阁大学士朱赓从浙江山阴县老家出发,前往京城上任,正好也路过苏州府。

官场上礼节的高低自有一套规矩,朱赓作为新阁老,但凡过境之处,绝对值得知府到本府边界迎接。

赵参鲁离开后两天,屠知府就在吴江县迎接到了朱阁老的座船。

屠知府也是浙江人,所以和朱阁老总能找到点共同话题,不至于无话可说。

说起来在当今朝廷,浙江可能是最为撕裂的一个省份。

其他省份官员总体上是团结的,也有互相团结的意识,但浙江就完全不是这回事。

清流势力的顶尖大佬如陆光祖、孙鑨、陈有年,都是浙江人,在历史上这三人也是先后当了吏部尚书。

但与申时行关系不错的沈一贯、被林九元力推上位的赵志皋,同样也是浙江人。

所以判断一个浙江官员的政治立场还真不好从籍贯分析,主要还是看交际圈。

稍微混熟了之后,屠知府还想着旁敲侧击,询问王锡爵为什么会举荐朱赓。

这是绝大多数官员都很好奇的问题,毕竟明面上看,王锡爵和朱赓八竿子打不着。

不过朱阁老却先问道:“林九元眼下可在苏州城?”

屠知府答道:“前些日子去了松江府,不过在松江府转了两天就回来了,现在应该在城中家里。”

朱阁老犹豫了片刻后,又问道:“你应当对林九元比较熟悉了,以你看来,如果我的座船停靠在姑苏驿,林九元会前来造访么?”

屠知府不禁愣了愣,这是什么问题?看似简单,但却很怪异。

反复思索了一会儿,屠知府无奈的答道:“下官也不知道。”

如果换成正常在任官员,遇到阁老过境,必定前往投帖拜访。这是最基本的官场礼节,至于阁老会不会接见则是另一回事。

但林泰来这人吧,说好听点叫不拘礼法,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没人能猜得到,经常目中无人的林泰来会不会去拜访过境的朱阁老。

可能是为了防止被阁老迁怒,屠知府预先安抚说:“是真名士自风流,纵然林九元不出现,也无伤大雅。

当年严嵩过境苏州,停舟于河上,一代名士文征明也不去拜访。”

屠知府猜测,朱阁老可能是担心丢了面子。

所以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万一林九元他真没把你这阁老当回事,你也别往心里去,也别跟林九元一般见识,那并不丢人。

朱赓看了眼屠知府,突然说:“若我想见林九元,又当如何?”

屠知府:“.”

原来你这朱阁老怕的不是被林泰来扫了面子,而是怕见不到林泰来。

确实,从礼法上说,若以阁老身份去拜访林泰来,那实在太掉价了,要被世人所嘲笑。

但若林泰来再不主动到访,那真就像是两条平行线,不好见面了。

所以朱阁老现在的心态就是,既想见林九元,但又怕林九元无视官场规矩不来拜访。

而且关键是,朱赓和林九元素来毫无关系,连个合适的中间人都没有,屠知府和林泰来也没这交情。

抱着结好朱阁老的心思,屠知府仔细又想了想后,便出了个主意说:“如果阁老不急着北上,可以在苏州多逗留数日,一定能见到林九元,而且不失体面。”

朱赓很感兴趣的追问道:“有什么说法?”

屠知府答道:“据通报,原首辅申瑶泉公就快抵达苏州城了,林九元一定会出城迎接!

毕竟当初林九元出道时一直以申府门客自居,如今他不可能不迎接瑶泉公返乡。

若阁老多逗留几日,也去枫桥迎接申相,自然而然的就能与林九元会面。

这样不会显得太过于刻意,也足够维持阁老的体面。”

“甚好!”朱赓毫不犹豫的答话说:“那就多留几日,直到申前辈返回苏州。”屠知府还是挺诧异的,一般官员为了揽权都是急急忙忙的上任,这朱阁老却宁可多耽误几天也要见见林九元。

大概对林九元而言,朱赓这位新阁老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路人。

毕竟手底下有首辅、天官、大司马这样的铁三角“小弟”,一个普通阁老真就是平平无奇。

不过别人就正常的多了,朱阁老也不会感到被冷遇,还有苏州籍同年徐显卿一直陪同着。

当年两人一起登科,一起馆选为庶吉士,又一起散馆当编修。

万历十七年末,徐显卿被清流势力攻讦罢官后,就回了苏州加入织业公所,反正他们城东徐家是织业大户不愁吃喝。

不过朱赓让徐显卿帮忙引见林九元时,却又被徐显卿婉拒了。

又过数日,枫桥河道两边旗帜招展,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今天在这里发生的,可能是近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迎接仪式。

各衙门官员、缙绅、乡官、士子倾城而出就不用说了,还有个现任阁老出席,就足够把仪式档次拉高好几个层级了。

在同年徐显卿的陪同下,朱阁老抵达枫桥镇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人群的大核心所在。

物理意义上高人一等的九元真仙身穿很低调的青袍,很随意的站了个地方。

但他身边自动围了一批官员和名流,听着他在那里大放厥词,还要根据节奏捧哏。

“不是兄弟我说大话,老申这几年干得真不行,每每我不在京师,就必然要出漏子。

万历十五年那会儿,老申就差点下台了,幸亏我拼命发力救了回来,我们苏州也痛失一个好知府和一个好巡抚。

万历十七年年底我回了趟家,结果好端端一个同乡礼部右侍郎徐显卿就被干掉了老徐可惜了,本来还有希望入阁。”

周围众人很有默契的齐齐哄笑,然后看向朱阁老身边的徐显卿,气氛突然快活起来。

林九元背对着朱阁老和徐显卿,似乎毫无觉察,继续大放厥词。

“前年万历十八年我出征西北,结果老申就把左都御史丢了,吏部天官也岌岌可危!

去年年底更不用说,我回苏州才一两个月,老申居然连自己也保不住了,真是情何以堪!”

咱们都是翰林一脉,你怎得如此不卖面子?大不了平江路这地盘三七分,你三我七!”

朱赓:“.”

这是满嘴抢地盘的社团人真是朝廷的状元、翰林院侍读、太常寺少卿、三部司郎中?

徐显卿没搭理林泰来发起的社团事务谈判,指着朱阁老,情绪有点暴躁的介绍了一番。

林大官人也是第一次见到朱赓,他在朝廷搅风搅雨的这些年,朱赓一直在老家,故而从没打过交道。

朱阁老没什么架子,对林大官人说:“我这些年一直不在朝廷,对当今情况十分生疏。林九元若有闲暇,还望不吝赐教。”

林泰来有点诧异,试探着问了句:“当今首辅赵前辈就是阁下同乡,有他指点就足够了。”

朱赓却答道:“赵兄来信说,不要错失路过机会,多与林九元交流,必定会受益匪浅。”

聪明点的人听到这里,就猜出为什么王锡爵会举荐朱赓了。

估计王锡爵与首辅赵志皋做了交易,代替赵志皋举荐了朱赓。

林泰来更诧异了,朱赓已经入阁了,还有什么必要找自己?

不过稍加猜测后,就想到了一个方向,难道朱赓想当次辅?

这时候,忽然有衙役高声招呼说:“来了!来了!”

众人便停止了交谈,齐齐面向河道,朝着北边眺望。

当申时行在船头甲板上亮相时,河道两岸爆发出巨大欢呼声,迎接这位阔别故乡数十年的首辅回家。

林大官人心里直嘀咕,怎么这位老首辅比起去年时,反而显得容光焕发了。

从枷锁里解脱出来,无官一身轻的申时行步履松快的下船上岸,对着林泰来皱眉道:

“你怎得还在苏州?少年人怎可耽于安乐不思进取?等你到了我这个岁数,再退享林泉之乐!”

林大官人懒散的答道:“游子思乡,在家多呆几个月不行么?”

申时行指着北方说:“我已退下了,但你的事业还在那边。你就不怕久不在朝,产生疏失么?”

林泰来仍然很无所谓的说:“不急不急!正所谓上赶着不是买卖,我等着朝廷求我回去。”

众人不敢打搅老首辅和林大官人的对话,但听到这里还是齐齐无语。

申首辅又问:“这些年你修了几个园子?”

林泰来如实答道:“也没怎么修,主要是买现成的,老前辈任意居住就是。”

在旁边沉默的申二爷:“.”

申时行越过了申家二代,慈祥的目光看向这些年多出来的几个申家三代。

“哪个是与林家结亲的?”申时行对儿子申用嘉问道。

终于与父亲搭上话的申用嘉指了指一个五六岁的女儿,申时行就将这个孙女抱了起来。

又对众人笑道:“终于可以安享含饴弄孙之趣了。”

这一系列言行看在众人眼里,仿佛申时行将苏州帮领头人地位传承给了林九元。

岸上盛大的仪式结束后,申时行又返回了船上,继续沿着河道缓缓的前行。

阁老朱赓和林泰来都上了船,陪同申时行一起入城。

“他想做次辅。”林泰来指着朱赓,对申时行说,“你推荐的张位往后排排吧,张位性格有点刚愎,不适合太出头。”

朱赓:“.”

你林九元一直就是这样跟老首辅说话的?看来不拜访自己这种行为,真不算是慢待自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