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682章 终于来了懂事的

大明话事人 第682章 终于来了懂事的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1:26

第682章 终于来了懂事的

第682章 终于来了懂事的

李如松魂不守舍的坐着,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也不知在想什么。

杀人这种事李大将也干过,但一言不合就杀友邦使节,还是有点太过于震撼了。

“李老兄?李提督?李如松!”林经略连续喊了好几声,才把李如松“唤醒”。

李如松抬起头来,下意识的说了句:“何事?”

林泰来还没想好从哪说起,就顺口问道:“辽东蓟镇调兵归你统领,现在可出动兵马有多少?”

李如松答道:“三万有余,随时可以出兵。”

林经略便感觉,这仗比历史上富裕多了。

在历史上,由李如松为主将,率领入朝的这波兵力实际大概在三万四千人左右。

而现在只李如松这边就有三万余人,还有麻贵的宣大军、董一元的延绥三边军,加起来已经有六万了。

当然,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就是,后勤压力也倍增。

明军战斗力没问题,但在朝鲜带着猪队友作战,后勤一直是个拖后腿的大问题。

不过让林经略一直最焦虑的后勤问题,跟李如松说不着,李如松也解决不了。

故而林经略又想起另一个问题:“我让你先赴辽东,所办的事情如何了?”

李如松反问道:“指的是哪件?”

不是李大将糊涂,而是林泰来先前交待了很多事情,一时不知道这回提起的是哪个。

于是林泰来随便说了一件:“命你打造楯车,已经有多少辆了?”

楯车就是在原本历史时空里,女直人所善用的一种攻城器械。

其结构并不复杂,就是在双轮车上竖立起巨大的木牌,形似可移动的巨盾,木牌厚度可达二到五寸,并且还要包上铁皮和牛皮。

每辆楯车可以遮蔽二三十人,对大小砖石、火柴、轻型火器都有很好的防御功能,在攻城战中用处非常大。

林泰来想起了历史上的后金用楯车攻城效果不错,就想着拿来借鉴。

李如松想了想后,回答说:“到目前已经打造了三四十辆楯车”

林泰来语气有点严厉,不满的说:“怎么才这么点?还是说,你们李家人在辽东的能量也就这么回事?”

李如松连忙叫屈说:“绝非督造不力!而是你所说的楯车要用到大量巨木和牛皮,这些可都是不容易搜集的东西!”

林泰来便指示说:“第一,如今朝鲜国城池都被倭兵所据,进入鲜境后首先要面临的就是攻城,至少要先将平壤夺下。

第二,倭兵非常喜欢筑垒而守,而且是随时随地的筑垒,然后利用火枪防守。

所以无论攻城,还是与倭兵对战,楯车用处极大,很克制倭兵战法,至少可以减轻我军伤亡!”

李如松答道:“尽力督造就是。”

林经略还是怕李如松不重视,又强调道:“你们辽东蓟镇都习惯了与北虏冲突,但从现在开始,你要将面对北虏的战法都暂时放下!

倭兵与北虏是截然不同的敌军,如果你仍然习惯性的自恃铁骑勇猛,轻视器械,是要吃大亏的!”

李如松不想听训,岔开话题问道:“伱从哪里得来的楯车样式?”

林泰来忽然诡异的笑了笑:“说起你可能不信,我是建州女直人那里学来的。

听说早在万历十二年,建州女直就开始使用尚不成熟的楯车,然后一直在改良改进。

听说现在建州女直的兵员编组里,每牛录有四辆楯车,约莫三分之一的兵员都能结合楯车作战。”

先前几年一直是李成梁镇守辽东,李如松大部分时间只能在京师,所以李如松对建州女直的情况并不是非常熟悉。

听到这里,李如松只能感慨,林泰来对建州女直真是“刻骨铭心”,方方面面了如指掌。

此时林泰来又趁机写“小作文”,半真半假的说:“难道你就没想过,建州女直奴儿哈赤如此大力推广楯车,图的是什么?

他们女直人各部互相攻杀,充其量打打营寨,需要大规模使用楯车么?

而且建州女直多身处山林之间,巨大的楯车行动也没那么方便吧?”

李如松:“.”

难道你这意思,是说建州女直已经有了攻打大明城池边堡的想法?至少是开始进行技术准备了?

并不是林泰来生性啰嗦,总想在李如松面前反复说奴儿哈赤的坏话。

而是奴儿哈赤和李家之间干系太深了,林泰来既想收拾建州女直,又不想让李家插手或者引起反弹,正所谓打狗看主人。

李如松现在可以深深理解,收拾建州女直是林经略的“核心诉求”了,重视程度甚至与反攻倭寇不相上下,不容任何反对。

“我确实跟建州女直不熟!”最后李如松又一次表态说。

林泰来深深叹口气,要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对部下将官的情绪要操心,粮草筹集问题要操心,战略战役准备部署要操心,与朝鲜国的外交要操心,还踏马的要分心收拾建州女直。

诸葛亮就是这么累死的吧?

及到次日,林经略与另一个征调来的大总兵麻贵会见。

麻总兵礼数周到,先甲胄拜见才换了常服,就是脸色不太开心的样子。

林经略问道:“你部现有多少可战官兵?”

麻贵答道:“一万七千余人,皆为宣大精选之兵。”

林经略就鼓励了一句:“如此甚好。”

然后就听到麻贵抱怨说:“林军门啊,我为国效力、为你卖命都没问题,可你说过,我与李如松不分主从,并为各路主将。

结果现在他被加为提督东征军务总兵官,那我岂不又成了他的附从?”

麻贵这情绪吧,也在很多人意料之中。

一是将官行业号称东李西麻,李家麻家是并称的,肯定有别苗头的心思。

二是麻贵比李如松辈分高,资格老,肯定不愿意屈居李如松之下。

至于上次打宁夏,那是因为麻贵刚被起复,只挂着副总兵衔,人穷志短的没法和李如松争。

听到麻贵的抱怨,林泰来也很无奈的回应说:“朝廷突然给他加职,本部院又有什么办法?又不是本部院举荐的。”

麻贵纠缠着说:“那在下不甚乐意,在下也要加为提督军务的总兵官,军门该向朝廷推荐一下。

他是提督东征军务总兵官,那我可以做一个提督御倭总兵官,如何?”

林泰来:“.”

你这是为难我胖虎!

正当这时候,崔五魁进来禀报说:“朝鲜国新的远接使到了!”

林泰来闻言还挺诧异的,“来的这么快?”

崔五魁道:“毕竟朝鲜国君臣就在江对岸,也就是再派人过个江的事情。”

“带进来吧!”百忙缠身的林经略不耐烦的吩咐说。

然后又对麻贵说:“老麻啊!你稍坐一会儿,待我先与朝鲜国使节说几句话!”

不多时,便看到个身穿红袍的朝鲜国官员昂首而入,又呈交上了《迎诏仪注》。

林泰来打开看去,找到了那一行,上面居然还是“行鞠躬礼”四个大字,并没有改成“行五拜三叩礼”。

远接使还在说话:“在下柳根前,奉差前来与”

林泰来抬起头就言简意赅的说:“刀斧手!斩首!”

张武带着人从外面进来,拖着这个叫柳根前的就往门外走。

其实林泰来真没想到,江对岸第二次远接使来,竟然还是坚持“鞠躬礼”。

但是再细想,这似乎也挺符合半岛人那种不切实际盲目偏执的心性特征,就好比是后世棒国人非要去塔利班那边传播耶稣教。

顷刻之间,朝鲜国新远接使的首级又摆在了幕府属员崔五魁面前。

林经略吩咐说:“崔行人你再送过江去,叫朝鲜国再换个人来!”

又去送首级?崔五魁恍恍惚惚,自己不会被朝鲜国给砍了吧?

作为一个老外交员,崔行人开始怀疑,林经略是不是想把朝鲜国君臣团灭,所以需要一个借口。

而自己如果被朝鲜国砍了,就会成为这个“借口”?

林泰来把崔五魁打发走了,然后又对麻贵骂骂咧咧的说:

“垃圾!真是浪费时间!我现在诸事繁忙,最讨厌这种用废话浪费我时间的垃圾!”

麻贵连忙起身道:“下官就不打扰了,回去整训兵马,随时跟随军门出征!”

麻总兵边走边想,去年在宁夏时,也没发现林军门如此疯批啊?

这次居然对友邦使节说杀就杀,难道东征压力太大了?

又到次日,林泰来接见了第三个大总兵董一元。为表示尊重,所以对这种第一级别的大将都是单独接见。

董一元也是老老实实的以军礼相见,而且也没有出什么幺蛾子。

正当林经略仔细问话时,崔五魁进来了,很麻木的禀报:“又又又有朝鲜国远接使到了。”

林经略兴趣缺缺的说:“带进来!”

崔五魁忍不住提醒说:“这次远接使乃是朝鲜国吏曹判书李德馨,可类比为朝鲜国的天官冢宰。”

要是把朝鲜国的“吏部尚书”也杀了,那就真有点过分了啊。

林泰来不耐烦的说:“我管他是什么官职,只看他懂事不懂事!”

不多时,便见这个叫李德馨的远接使进入大堂,年纪大约三十多岁。

林泰来翻了翻新呈上来的《迎诏仪注》,这次终于改成了“行五拜三叩礼”。

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开口嘲弄道:“看来能当使节的人不够杀了。”

李德馨正色道:“阁下贵为上邦大人,怎可”

砰!林泰来拍了下公案,淡淡地问:“你确定要与我讲礼?”

在朝鲜国大臣里,李德馨算是情商比较高的,此刻闭上了嘴。

如果面对别人,或许还可以据理力争一下,但面对这位林经略,作死那就真的会死啊。

林泰来感慨道:“终于来了个懂事的,赏座!”

等李德馨坐下后,林泰来就说:“皇帝诏书择吉日用龙亭送过江,贵国国王按仪注郊迎即可,记得要五叩三拜。

但我就先不过去了,毕竟这边事务实在太多,我无暇分身。”

然后林经略又说:“大明皇帝已经允许,贵国国王过江到辽东避祸。

所以接了诏书后,请贵国国王移居到宽甸堡,等待倭乱平定。”

李德馨犹豫了片刻后,答复说:“我国王上又决意,不过江避祸了。”

林泰来怒道:“当初是你们迫于形势,苦苦哀求过江避祸!

我大明皇帝怜悯你们,才允许你们暂居宽甸堡,结果你们王上现在居然又不想过江了?”

李德馨苦笑几声,那时候义州也岌岌可危,君臣在义州当然没有安全感,所以才想过江进入辽东避祸。

现在大明天兵云集鸭绿江对岸,这边义州也基本已经安全无忧了,那还去辽东寄人篱下干什么?

林泰来冷笑着说:“如果贵国王上不肯过江来辽东避祸,那我大明官军也绝对不会过江去朝鲜杀倭!”

李德馨:“.”

听你林经略这强迫语气,如果国王过了江进入辽东,到底是避祸,还是羊入虎口?

他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次可能真会引狼入室了,林经略怎么看也不像是个良善人。

难道是想把王上骗过去,效仿楚怀王故事?

林泰来继续蛮横的施压说:“你们王上一日不过江,我们大军也一日不出兵!看谁先耐不住!”

李德馨忍无可忍的说:“林经略这种赌气话,不觉得如同儿戏么?”

林泰来答话道:“是不是儿戏,你试试看?”

如果换成别人说这话,李德馨只当是虚言恐吓。但是林经略说这话,他就不敢赌了!

以这位经略大臣的变态性格,大概真干得出来!

想了又想,李德馨只能说:“对此我无法做主,只能回去后报与王上。”

林泰来轻笑道:“不急!只要你们不急我更不急。”

李德馨感觉与林经略已经无话可说,便起身告辞。

林泰来却阻止说:“慢着!先不要走,再来商讨一下粮草的问题。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需要提前计算贵国到底能出多少力。”

李德馨宁愿直面倭兵去,也不想和林经略谈话,但没奈何,他身不由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