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732章 息事宁人?(求月票!)

大明话事人 第732章 息事宁人?(求月票!)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1:26

第732章 息事宁人?(求月票!)

吏部没有秘密,尤其是在会议上发生的事情,可能是没有哪个衙门受到的关注力度能和吏部相比。

在这种高强度的外界关注下,只要是三人以上的吏部会议,那基本和公开也差不多了。

当天黄昏下班之前,一份“裁汰名单”就已经传遍了皇城东南青龙街区的各个衙门。

吏部平常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就能被人研究半天,更别说这种风向标式的消息。

大部分人看完名单后,心情都有点懵,不太理解林党思路。

清流党人还有那么多人在要职上,掌道御史、给事中、郎中员外郎还有一大把。

你们林党不去整治上述那些人,却使劲收拾一群杂鱼作甚?

朝廷头号反林大喷子钱一本大家都知道,林党用京察手段收拾钱一本很正常。

可这什么行人司行人高攀龙、国子监助教薛敷教之流,到底是谁啊?说不好听的,动用京察手段收拾这些人,都多余。

难道就因为这些人出自常州府?说起来钱一本也是常州府的。

虽然“裁汰名单”需要经过天子批准后才能生效,而且科道还可以进行“拾遗”,所以仍然存在变数,但吏部定下的基本盘一般不会大变。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文选司员外郎顾宪成从衙门出来,拖着沉重的脚步行走在青龙街和御街。

今天下班路途上,他再次体会到了人情冷暖的感觉。

路遇的大小官员昨天对自己还是非常热情洋溢的,就算找不到时机攀谈也会主动行礼打招呼。

这就是天下第一司文选司员外郎的排面!

可今天同样还是这些人,突然就像是躲避瘟疫似的,对自己避之不及了。

据说有一条流言在各衙门传开了,这份“裁汰名单”就是来自林党的严重警告——任何靠近顾宪成的人都“不得好死”。

哪怕是行人司行人、国子监助教这样的垃圾官职,也要追杀到底!

谁让高攀龙是顾宪成讲学的亲密助手,而薛敷教又是顾宪成老师的孙子?

等顾宪成回到家里,果不其然,上了名单的一大群人都已经聚集在自己家里了。

面对这一大票同乡亲友,顾宪成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才有些消沉的说:“或许真是我连累了你们!林党针对的是我,你们都是被波及到的。”

准大圆满资深掌道御史钱一本站了起来,慷慨激昂的宽慰说:“顾兄何须自责?被奸邪针对这样的事,绝对不是罪过,我等怎会责怪顾兄?

而且我料那林泰来如此刻意针对我们常州府,许是近年来我们常州府科举鼎盛、人才辈出,影响到了他们苏州府的利益!

顾兄千万不必为此内疚,我等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顾兄!”

其余资历菜鸟的众人纷纷开口道:“钱前辈所言极是!这也是我们的心声!”

看着钱一本,顾宪成心里非常感动。

最近一年来,钱一本屡出风头,隐隐然有与自己分庭抗礼的声势。

但是在今天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钱一本仍然还是毫不保留的支持了自己。

顾宪成感慨之余,不禁热泪盈眶的说:“当初张江陵专权时,出过多少名臣?近十年来之有力大臣,很多都是在当年反过张江陵的。

我本想着,效仿当年反张江陵旧事,寻些合适良机,借用反林泰来为你们扬名,为你们打通上升之路。

怎奈今日却被林党先发制人,实在叫我猝不及防啊!”

当然这些话只是对着顾允成、高攀龙、薛敷教等人说的,并不包括钱一本。

因为钱一本已经混出来了,不需要再另行想辙了。

但还是钱一本很积极的代表众人问道:“为今之计,如何是好?”

顾宪成叹口气后,答话道:“诸君稍安勿躁,待我明日与同道诸公见过之后,一定会商定出应对之道!”

又到次日晚间,清流势力硕果仅存的几位大佬秘密在户部左侍郎孙鑨宅邸相聚。

因为孙鑨资格最老,原左都御史孙丕扬被罢以后,孙鑨就是朝廷中独一无二的嘉靖三十五年登科老人了。

在原本历史上,孙鑨凭借资历已经当上了吏部尚书,成为癸巳京察的大男主,最后罢官而去。

但在本时空,只能安安稳稳的当着户部左侍郎,被林党压制得难有寸进,也不知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顾宪成到达的时候,孙鑨、刘虞夔、杨俊民、赵用贤等一水儿的三品侍郎级别大佬已经在座。

至于三品以上的,已经被林泰来或者林党排挤完了,辛自修、李世达、沈鲤、陆光祖、孙丕扬无一幸免。

另外还有个阁老李春,因为身份敏感,按惯例一般不参加外朝官员聚会。

越与历史上同时间段“众正盈朝”相对比,越能发现林泰来对清流势力的杀伤力有多大。

看到顾宪成,所有清流大佬们心里都泛起了一个老生常谈的疑问,林泰来到底为什么针对你?

可惜对于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本时空可能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就是林党内部一样不清楚,他们只是按照林泰来的指示行事。

此时此刻没人能想得到,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未来东林党的影响力。

更没人知道,“裁汰名单”中的人,很多都属于未来的东林八君子。

所以绝对不可能有人能想到,林泰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掐断萌芽,想方设法赶绝未来东林党的政治之路。

孙鑨代表全体大佬,与顾宪成进行谈话,寒暄过后率先开口道:

“要不然这次就算了吧?不要太过于激烈反对了。”

顾宪成吃惊的质问道:“为什么?”

孙鑨看了几眼别人,无奈的解释说:“如果斗争太过于激烈,牵扯出别人反而不美。

毕竟本次京察主导权在林党手中,随时可以扩大化。不如就此想法子妥协,防止出现更大的损害。”

顾宪成在清流势力中一直充当智囊角色,智商绝对够用,岂能听不出其中潜台词?

无非就是说,除了钱一本之外,被列入“裁汰名单”的人大都是较为边缘的角色。

例如行人司行人高攀龙、国子监助教薛敷教这样的角色,牺牲就牺牲了吧。

若是为了这样的边缘角色,大规模发动反对浪潮,万一把其他重量人物拖下了水,岂不得不偿失?

如果斗争之后,林党被迫更换名单,把行人、助教换成了郎中、给事中,那苦都没地方哭去。

顾宪成怒气冲冲的说:“如此轻易的抛弃同道,向奸党妥协,实在令人齿寒!”

在大佬眼里,名单上的人大都是边缘角色;但对他顾宪成而言,这可都是近十年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班底!

孙鑨无奈的回应说:“也是为了大局啊。如今形势你也明白,孙富平(孙丕扬)去国后,吾辈暂时不可与奸党争锋也。

现在奸党可能有所顾忌,亦或是为了朝廷稳定,避免影响林泰来东征,所以京察有所收敛,我们又何必将事态挑大了?”

这意思就是,林党这次收拾的大都是无足轻重的边缘角色,已经可以视为一种变相示好了,我们也没必要一定大闹。

顾宪成一时语噎,过去经常主张为了大局牺牲别人,今天却牺牲到了自己身上。

此时的顾宪成还远不是一二十年后那个一呼百应、可以肆意品评朝野人物、甚至有能力截取宰辅密札的在野大佬。

这时候的他只是清流势力骨干,确实有一定地位,但不是领袖级别的。

越想越觉得心中悲愤莫名,顾宪成又忍不住大声说:

“若吾辈这次销声匿迹,面对奸党欺辱不敢有所抗争,只怕要士气尽丧,将来还如何凝聚人心?

若归德沈前辈、平湖陆前辈还在朝,必不会如此懦弱畏惧也!”

众大佬默不作声,也没人指责顾宪成失礼。

毕竟顾家班几乎全军覆没,还能不让顾宪成发泄几句么?

无论如何,反正自己的亲友故旧没上名单

只有吏部左侍郎刘虞夔也说了句“公道话”,“确实不好什么都不做,不然以后朝野如何看待吾辈?”

礼部左侍郎赵用贤提议道:“那就出点力,把钱一本保下来?”

在上了“裁汰名单”的人里,钱一本是份量最重的一个人,准大圆满资深掌道御史可不是随便就能修成的,还是值得使力保下。

再说钱一本乃是林黑标杆人物,意义重大,保下来的效果最好。

其他人纷纷点头赞同:“也可。”

看着众位蝇营狗苟嘴脸的大佬,内心愤懑至极的顾宪成只想大喊一声:“在座皆为鼠辈,竖子不足与谋!”

跟这些虫豸在一起,真的治理不好国家!顾宪成极度愤慨的当场拂袖而去,没再继续参与商议。

虽然他不知道回去后如何面对那些上了裁汰名单的乡党,但他更不想留在这里了!

此后数日,吏部的京察裁汰名单被皇帝转到了内阁,让内阁协助出意见。

毕竟对于名单上的人,万历皇帝大都不认识,先看看内阁先生们怎么说。

在京察中,还有一项制度叫“拾遗”,允许科道言官补充裁汰人选。

几名御史联名上了京察拾遗疏,猛烈弹劾户部主事赵学仕,请求引用“贪、不谨、无才”等京察条款,将赵学仕裁汰。

文渊阁中堂,阁老们根据旨意齐聚开会,为皇上拟定关于京察的相关意见。

★ тt kān★ co

四辅李春开口道:“可以先看科道言官的拾遗章疏,以核定有无需要补充裁汰的人选。

被弹劾最多的人,就是户部主事赵学仕。”

虽然是李春在发言,可是别人都看向了首辅赵志皋。

赵志皋便回应道:“这赵学仕虽然是我的族弟,但我与他也就仅仅是同族而已,平时往来并不多。

话说,这些科道言官还能有点新套路吗?多少年了,手法还是这样。”

李春却不为玩笑话所动,认真的说:“钱一本不畏强权,直声震于朝廷,这次却在裁汰名单里,未免也太过了!

我认为,原本裁汰名单里的钱一本可以换成赵学仕。”

赵志皋答复道:“原本名单上人数有点多,建议皇上将钱一本从名单中拿下来即可。

毕竟钱一本名气甚大,不可因为钱一本折了朝野士气。”

李春点头道:“可。”

本次京察最大的一次交易就算完成,如果没有意外,这次京察就要这样“平淡”的过去了。

赵志皋都有闲心开始说起别的事情了,“朝鲜国六王子顺和君上了奏疏,请皇上为平壤城即将重修的箕子庙赐字。

而皇上又来催问,何时将分封顺和君为大明乐浪公的诰书草拟制作出来,连带金印,遣使前往朝鲜国册封?”

次辅朱赓主动应承道:“由我来督促吧。”

正当朝廷风平浪静时,吏部文选司员外郎顾宪成突然上了一封《朝廷大害疏》。

在奏疏里面,顾宪成以吏部官员身份,直接检举吏部尚书王世贞与考功司互相勾结,操纵京察的劣迹。

并且猛烈抨击了本次京察中的种种不公,为被裁汰的官员大鸣不平。

甚至还捕风捉影的指责,京察之法皆三千里外之林泰来所定也!

还说官员被列入裁汰名单之依据,皆缘由林泰来私人恩怨也,不然为何特征高度重合?

这封奏疏一出来,宛如平地起风雷,满朝一片哗然!

无论以郎官身份弹劾本部上司,还是隔着三千里拉踩林天帅,在众人眼里都是很疯狂的行为。

总而言之,这奏疏就是彻底掀桌子,顾宪成真是不要命了。

此时无论林党还是清流势力,都在大骂顾宪成!

林党大骂顾宪成瞎几把说大实话,有些话能对皇帝说吗?

有些话大臣之间说说就行了,怎么能写到奏疏里给皇帝看?

而清流党人大骂顾宪成无事生非,不遵守组织原则,完全无组织无纪律!

本来息事宁人忍忍就过去了,顾宪成你还想再挑起大战吗?

这是妄自独走,彻底不想混了是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