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733章 顾谋周断(求月票!)

大明话事人 第733章 顾谋周断(求月票!)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1:26

第733章 顾谋周断(求月票!)

第733章 顾谋周断(求!)

这日等顾宪成从衙门回来,却见乡党们又自动聚集在自家。

众人万分感动的说:“顾兄本可自保,却毅然为我等出头,完全不顾惜自身,大有古人之义也!”

顾宪成叹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无诸君,我又能有何作为?”

钱一本又道:“先前我在裁汰名单上,故而不好说话。

如今我也顾不得许多了,自当上疏直言,与顾兄同进退!”

“别!别!”顾宪成连忙开口劝阻钱一本,“天大的干系,自有我一人当之!

不能都下场冒险,钱君就不必被拖累了!若我有不测,以后同乡们还需要钱君来看顾!”

钱一本还想挣扎,深情的说:“我怎能忍心看顾兄向着悬崖峭壁独自前行”

顾宪成怒斥道:“闭嘴!难道你现在连我的劝阻也不肯听了?”

都这时候了,你钱一本能不能不要再来抢风头了?

自己走了一条极为惊险的赛道,你钱一本就别在旁边捣乱了!

钱一本眼见顾宪成动了三昧真火,就讷讷的闭口不言。

唉,这次是蹭不到风头了。不过也好,至少自己是安全了。

在朝廷里,风口浪尖上做任何事都会伴随着巨大风险,不是每件事都能像弹劾林泰来一样安全稳妥的。

在苦修多年、即将飞升的准大圆满资深御史这个境界,安全第一,求稳也没错。

在这个夜晚,大部分社成员也都秘密聚集在林府前堂开会。

顾宪成这样掀桌子,完全出乎预料,搞得社众人都措手不及。

大家本来以为,凭借实力压服了清流党人就已经万事大吉了。谁能想到,会蹦出个不要命的顾宪成?

清流势力那帮人也真是废物,连自家骨干都管不住!

这种直接掀桌子的打法,让众人都感觉到了棘手。

有人疑惑的说:“顾宪成上疏,确定是他自己的行为么?不会是清流势力这个对家故意推他出来,耍弄什么阴谋吧?”

吏部文选司郎中王象蒙回答说:“今日在吏部,左侍郎刘虞夔对我赌咒发誓,说顾宪成上疏是纯粹的个人行为,完全与他们无关。”

众人又陷入了沉思,这事确实不好处理啊。

林党这次京察本来是堂堂正正的“以势压人”,官场中很常见的弱肉强食,也没什么可说的。

但顾宪成为了一大帮同乡拼死一搏,在舆论中其实树立了“讲义气”的好形象。

如果现在刻意打击报复顾宪成,就太败坏林党的路人缘。

社秘书长周应秋也没什么思路,下意识的抛砖引玉说:“如果九元公在京师,他会怎么处理?”

王象蒙恶狠狠的说:“九元姑丈必定带人打上门去,毁其门庭,殴其家人,砸其车轿,辱其诗词!”

周应秋:“.”

说的倒也是大实话,遭受林九元这样对待的言官不知凡几,连都察院的大门都被林九元毁过。

可即便是大实话,他们在座这些人也真没能力去效仿啊。

想到这里,周应秋不禁暗暗叹口气,看来别人真说不出什么了。

可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自己多少也得说点什么。

正当周应秋寻思如何发言时,去年才登科的庶吉士顾秉谦开口道:“不妨先从后果开始分析。”

嗯?原本历史上的“猪蹄总宪日万天官”周应秋看向“白须儿首辅”顾秉谦,眼中充满了警惕之色。

顾秉谦没受什么影响,继续说:“有一种可能,皇上会将顾宪成奏疏留中不发,就此淡化冷处理。

这应该就是所能想到的最好结果,但是我认为不太可能。

皇上的秉性,诸君都清楚,毕竟九元君为我们分析过很多次了。”

万历皇帝是啥样人?崇拜爷爷嘉靖皇帝,只要不涉及自身,乐于看到大臣撕逼。

不说水平高不高,脑子里确实有个“制衡”的想法,比如当初放任言官攻击清算张居正。

所以顾宪成这本《论朝廷大害疏》,万历皇帝大概不会留中,估计要下发议论。

上面的道理大家都懂,顾秉谦也不用细讲,往下阐述说:“如果只是下发内阁,那影响仍然可控,但概率也不大。

所以十有**是要下发各部院议论,那么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无论是我们这边,还是对家那边,肯定不会支持顾宪成,都会驳斥顾宪成!

那么在皇帝眼中,顾宪成的形象岂不就成了一位孤臣?

如果运作得好,孤臣也是大有可为的!比如说世宗朝初年的首辅张孚敬,就是以孤臣形象起家,从进士登科只用了五六年就入阁!”

众人纷纷恍然大悟,可能这真就是顾宪成的思路!

当今朝堂格局已经演变成林党和清流势力对峙,顾宪成想走出孤注一掷的第三条道路。

这很冒险,非常容易就粉身碎骨。

但是顾宪成如果今后还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目前好像也没有别的更好选择。

周应秋微微皱眉,果然这顾秉谦是自己的同生态位竞争对手。

他必须要有所表现了,不然今日的风头都要被抢了。

于是周应秋果断出声,“如果顾宪成真是这个思路,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克制。”

众人便又齐齐看向周应秋,难道在这短短时间内,周应秋就想到了应对计谋?

而后又听到周应秋说:“孤臣不是那么好当的,张孚敬当年做孤臣,乃是因为在大礼议上出头!

我万历朝虽然没有大礼议,可也有国本之争,顾宪成想当孤臣没那么容易!

只需有人上疏,请求让皇长子出阁读书讲学,然后引用一些顾宪成的话,自然就能把火烧到他身上。

毕竟顾宪成号称正道真儒,这些年来经常讲学,随便摘选就可引用很多话!

到了那时候,皇上肯定要询问顾宪成的态度,或者等顾宪成的表态!”

众人不得不佩服,还是周应秋你毒辣,竟然想到挑起国本议题降维打击顾宪成!

让皇长子出阁读书讲学的意思,其实就是给予皇太子待遇。

这是要把顾宪成往死里逼,彻底不给活路了。

王象蒙还是有些疑问,“那么由谁上疏请求让皇长子出阁读书讲学,负责带节奏?

要知道,上疏的这个人必定要承受九天雷霆之怒。难道为了发疯的顾宪成,就要献祭我们在座中的同志?”

周应秋咬牙道:“凭什么让我们出人?这是对家出了问题,而不是我们的问题!

他们没管住顾宪成,他们就要对此负责善后!办法给了他们,他们就该去做!

不然的话,那就视为顾宪成挑起两边争端,双方开战就是!”

众人一起称是,“不错!正该清流势力具体负责收拾顾宪成!没有让我们出人出力的道理!”

反正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众人心态就轻松了下来。

王象蒙以官场前辈姿势笑道:“我社有周应秋、顾秉谦二人,就像是有了卧龙凤雏!

今日之商议又可称为顾谋周断,真乃相得益彰啊!”

在一干吹捧声中,顾秉谦突然苦笑了几声,“其实在下还有些谬见,为了社大业,还是不吐不快了。

周前辈所言之法子虽然可行,但仍未见得尽善尽美。”

众人顿时懵逼,周应秋的策略已经这么毒辣了,你还说不完美?

王象蒙先看了眼周应秋,然后才对顾秉谦说:“林九元说过,同志之间应当知无不言,你先讲讲看。”

顾秉谦这才又开口说:“上疏挑起国本议题,乃是揭龙鳞之事。

成功把火烧到顾宪成身上,等于是利用了皇上。而且皇上肯定能感悟到,这是被利用了。

即便计谋成功,废除了顾宪成,但却会在皇上心里留下了一个不小的芥蒂。想想就知道,九五之尊怎么可能喜欢被利用的感觉?

不知这种芥蒂能不能消除,会不会演变成隐患,必须要想明白了。”

周应秋面无表情的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顾秉谦回答说:“岂不闻,弓箭最有威胁的时候,是箭在弦上又尚未发射的时候?

只要通过一些渠道让皇上提前知晓,大臣们为了打击顾宪成,可能会挑起国本话题。

那么为了避免麻烦,皇上多半也就不想在区区一个顾宪成身上再花费心思了。

毕竟顾宪成现在只是一个员外郎,并非朝廷重臣,当下的价值十分有限。”

周应秋继续追问道:“皇上在九重之内,怎样才能让皇上知晓?”

顾秉谦继续答道:“让对家清流党人先以密揭就相关状况询问内阁,然后再由阁老将情况泄露给皇上。”

周应秋默然在心里想了想,顾秉谦所言应该没问题。

如果换成嘉靖皇帝那样的人,就算是被“提醒”了,可能要头铁,可能要逆反心发作,会继续按照自己想法硬上。

但万历皇帝没有这种手段和强硬意志,如果被提醒可能会引发麻烦,多半就是躲着麻烦了,不想和麻烦刚正面。

及到次日,王象蒙去文选司上班,遇到了员外郎顾宪成,忍不住劝道:“顾君你自行辞官吧,如此方能保障朝堂太平。”

下定了决心赌一次的顾宪成傲然道:“在下已经将自身置之度外了。”

王象蒙摇了摇头,也不再说什么。

又过得数日,忽然有秉笔太监陈矩奉旨来吏部见顾宪成。

屏退左右后,陈矩对顾宪成出示了一封密札,说:“皇上以密札咨你,你就在这里答奏,然后我拿回宫去呈上。”

顾宪成接过了密札,拆开细看。

陈太监见状暗中摇了摇头,这顾宪成是不是人才不知道,但肯定不如林泰来。

两年前林泰来也遭遇过这样的事情,但林泰来的没有选择亲自打开看,而是请自己这个传旨天使读出来,小心慎微可见一斑。

看了书面的就要用笔回答,听的是传话就只需要口头回答。

顾宪成看着密札,上面御笔写道:“昔年以国本咨询林泰来,其建言元后无嫡子,将来未可知。

所以可先将三位皇子皆封为王,将来确实无嫡子,便择其善者立储。

如今以林泰来之建言咨问,尔以为当如何?”

看完之后,顾宪成心里直发苦,怎么皇帝上来就用这么大的议题来逼问自己?

难道不应该先给自己一点笑脸,鼓励一下自己吗?

上来就这样逼问,一点辗转腾挪的空间都没有!自己还没有拿到什么好处,敢表态吗?

如果皇帝你对待臣子都是这样的态度,那谁还敢贸然卖命?

自己又不是重臣宿老,在这方面也决定不了什么啊!

陈太监催促道:“今日时间不早,别发呆了,写奏答吧!”

顾宪成盯着密札上“林泰来”这个名字,心里又暗骂,林泰来你这浓眉大眼的,原来私底下竟然是这般嘴脸。

又觉得手里之笔重逾千钧,顾宪成忍不住问道:“当初林泰来可曾手写了奏答?”

陈太监回复说:“他是口头奏答。”

顾宪成大喜,连忙道:“在下也可以口头奏答否?”

如果只是嘴上表态说说,并不留下笔迹,那就能灵活多了。

自从万历十九年年底的首辅密疏泄露事件后,大家都信不过皇上的操守了。

但陈太监却很干脆的拒绝说:“不行!必须手写。”

顾宪成质疑道:“为什么林泰来就可以口头奏答?”

陈太监不屑的说:“你什么档次?能与林泰来相比?

以林泰来之身份和功勋,只要不公开反对皇三子,皇上就不会再有其他强求了!

何况林泰来有多种大用,皇上也不愿意在国本问题上强求林泰来必须表态!”

言外之意,你又有什么能力和功劳,要求和林泰来一样的超然待遇?

近七八年来,顾宪成虽然被林泰来折磨了很多次,但心态一直绷住了,非常能隐忍。

可是今天听了陈太监这些话,心里终于破大防了。

皇帝怎么能是这样的皇帝?昏君!不辨忠奸的昏君!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万世成法,不可改也!”顾宪成疯狂的叫道,像是发泄什么不满情绪似的。

陈太监:“.”

幸亏自己有意试探了一下,这人根本就不是当孤臣的料啊,完全不值得扶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