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735章第五次什么?(求月票!)

大明话事人 第735章第五次什么?(求月票!)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1:26

第735章第五次什么?(求月票!)

万历二十一年春季,倭寇彻底龟缩在以釜山为中心,从晋州到蔚山的庆尚道南海岸一带。

李如松第一兵团三万人抵达北边星州一带,牢牢的从北向南,在正面挤压着倭军的空间。

麻贵第二兵团一万四千人抵达东边的庆州,与蔚山倭军对峙。

李昫第四兵团一万五千人抵达西边的南原,距离晋州倭军一百多里。

如今前线形势逐渐明朗,后方册封、开矿等事宜也基本安排妥当,林天帅便也准备启程南下。

这时候还没到崇祯末世,像林天帅这样热衷于亲临前线的文臣确实罕见。

为了第五次.啊不,为了消灭倭寇、再造藩邦的心念,天帅也是老卖力气了。

在这时候,水师副总兵陈璘带着数百艘战船、一万三千兵力,从东南赶到了朝鲜国。

不算截止到目前的战损,入朝兵力有李如松第一兵团三万八千人,麻贵第二兵团一万七千人,董一元第三兵团一万人,李昫第四兵团一万五千人,陈璘水师一万三千人,经略三标营六千人。

合计总兵力已经达到九万九千人,四舍五入说是十万大军也不过分,而且是实打实的十万战兵。

限定在近百年的时间里,这已经是前所未有的规模了。

不过打到目前,经过平壤、咸兴、吉州、碧蹄馆、汉城五场规模较大的战役,天兵已经牺牲了五千人左右,其中小一半是李大将在碧蹄馆奉献的。

却说水师主将陈璘在距离汉城只有八十里的仁川登陆后,便立即赶到了汉城西阙,拜见经略大臣林泰来。

幕府随员崔五魁在西阙大门迎接陈璘,以表示经略幕府对这位海军主将的重视。

陈副总兵笑眯眯的递给崔五魁一个小袋锦囊,晃动间响着清脆悦耳的金属碰撞声音。

面对这见面礼,崔五魁稍微犹豫后就接了过来,然后提醒道:“林公近期比较喜欢被尊称为大帅,而不是经略公或者军门。”

陈璘对崔五魁拱了拱手,就上堂去拜见林泰来。

林大帅坐在案后,淡淡的说:“陈将军来得有点迟了。”

陈璘陪着笑脸说:“带来了一些看着还算新鲜的小玩意,供大帅赏玩。”

林大帅不说话,陈璘就当是默许了,便招呼着亲兵抬了一个箱子进来。

打开后,里面是满满的一箱子银币,林大帅抓起一枚银币细看,上面刻有鹰形状的图案。

陈璘解释道:“这是近些年从外洋流传进来的鹰洋,一枚含八钱银,制作还算精美,斗胆送给大帅几箱赏玩。”

林泰来当然知道,半世纪前西班牙人攻略拉美尤其墨西哥后,攫取了海量的白银,并且以此铸造银币,这种“鹰洋”就是很经典的样式。

其后在海上贸易中,又有海量白银以鹰洋形式通过贸易流入了大明。

今天是林泰来穿越以来,第一次亲眼看到鹰洋的实物。

近年陈璘以水师副总兵官职,镇守漳州、汀州,看来没少赚啊。

自从宁波海贸衰落后,漳州月港就是近几十年来最大的海贸港口。率领水师在这种地方镇守,油水可想而知。

拿着银币,林大帅忽然又心有所感,陷入了沉思。

要不要在苏州也铸造具有林氏特色的“白银货币”?一两银子一枚银元?

朝廷名义上的官方货币是铜钱和宝钞,无论把白银铸造成什么形状,在理论上应该不违法。

大明很多领域都是这样,经过二百多年的变革,很多国朝初年定下的制度都成了纸面上的名义,与现实已经完全是两回事了。

比如著名的“官员与士子不得狎妓”这条禁令,现在还有人维持吗?

所以白银铸币,只要别太过招摇的弄出“林大头”到处用,应该就没事

看着大帅拿着鹰洋沉吟半晌,陈璘心里突然有点慌,不会是出什么问题了吧?

无论大帅喜笑颜开还是义正词严的呵斥几声,那都没毛病,但拿着鹰洋发呆是几个意思?

这鹰洋不就是银子吗?有什么可发呆的陈璘也不敢出声,就站在下面等。

过了一会儿,林大帅终于思考完毕,放下了手里那枚鹰洋。

然后和蔼的对陈副总兵说:“你来的正好,倭寇盘踞南海岸,如想全歼倭寇,正需要你们水师出大力。”

刚才还是“陈将军来得有点迟了”,现在就是“来的正好”。

银子多少并不重要,难道全面掌控了苏松工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工程建筑业、金融业的林大帅,还会缺几箱鹰洋吗?

重要的是其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林大帅是一个很重视态度的人。

而后林大帅又吩咐说:“你们水师的任务主要就是两条,第一,彻底断绝倭军回国退路;第二,掐断倭军的海上粮道!

如果想以最小代价全歼南方倭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在完成上述两条任务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对倭军本土进行一定威慑。”

陈璘毫不犹豫的保证说:“定然完成大帅军令!”

对陈副总兵这个表态,林大帅还是比较相信的。

别看倭寇为征朝号称动用船只数千艘,但大部分都是运输船,不运兵的时候只能在港口空放着。

真正的水军只有九千多人,战船号称七百艘。

而且在这个时代,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倭国的造船技术别说不如大明,连朝鲜国也不如。

倭国战船的坚固、防火等方面的属性,全面不如大明和朝鲜。

为什么朝鲜军全面无能溃败的情况下,朝鲜水师名将李舜臣能大出风头并被大吹特吹?

主要就得益于朝鲜国水军在技战术方面的优势,确实能在海战中击败倭国水军。

但无论如何,朝鲜水军还是上不了岸,规模也不足以进行完全的海上封锁。所以终究无法扭转战局,取得战略性的胜利。

海军的专业性太强,林大帅只能将水师的直接指挥权委托给陈璘,无法像对待李大将那样拿捏。

不过还是要“纸上谈兵”几句,以凸显自己的能力,在陈璘面前树立威信。

这是很多领导的“驭下之道”,并非林大帅独有。

于是林大帅侃侃而谈:“倭国船只中,最大的叫做安宅船。按照倭国之习惯,为设置很多射击孔,船帮建造的很高。

所以这种战船有三种弱点,一是吃水深,转向极为不便;二是重心较高,目标较大;三是木结构太多,非常易燃。”

陈璘“嗯嗯啊啊”的应付着林大帅的“指教”,心里想道,大帅可能略懂一二?

好不容易等到林大帅讲话的间隙,陈璘赶紧说正经事,请示说:

“听说朝鲜国有水师名将李舜臣,去年率领数十艘战船打赢过两三次海战。

是否可以与李舜臣合作,联合起来一起在海上扫荡倭寇?”

林大帅眼神古怪的看着陈璘,让陈副总兵心里又开始有点发麻。

来之前听说林大帅闲着没事时,经常杀朝鲜文武官员玩。难不成李舜臣也在名单上了?

“你怎么想着要联合李舜臣?”林大帅问道。

陈璘解释道:“去年李舜臣与倭军水师打了几场,至少有一定经验,对水情也熟悉。”

林大帅非常明确的指示说:“不要与朝鲜国水师合作,我们大明水师自行作战,让他们自生自灭就好了。”

见林大帅这种非常排斥合作的态度,陈璘好奇的问道:“斗胆敢问,其中可有什么缘故?”

林大帅便答道:“你也不想在几百年后,别人都说你陈璘在李舜臣的指挥下作战吧?

你也不想在几百年后,李舜臣被评为古今第一名将,而你陈璘却默默无闻吧?”

陈璘:“?”

大帅你这是说什么笑话呢?听起来并不好笑。

林大帅指了指自己的眼睛,“你信不信,我的双眼能看到一些未来。”

陈副总兵想道,如果从纯粹文艺的角度来说,林大帅你这笑话的水平确实很低啊。

林大帅不知道陈璘的心里活动,又继续补充说:“他们水师的实力也就那样,去年一开始李舜臣确实打赢了三次海战。

不过每场平均击毁倭军水师战船也就二十艘吧,倭军战船总数是七百。

然后李舜臣就飘了,开始大举进攻倭寇根据地釜山浦,结果大败而归,他本人差点就回不来了。

所以不跟他们合作,对我们也没什么影响,反而避免了很多麻烦,何乐而不为?”

话说到这个地步,陈璘应声道:“是,谨遵大帅军令。”

“另外朝鲜国西海岸虽然海岸线很长,但浪潮落差太大,能作为良港的地方反而不多。

故而你在行船往来时要顺便勘察,看看在朝鲜国西南沿岸有没有适合作为大型海港的地方。”

这都是小事了,陈璘一口答应下来,于是这次会见算是宾主尽欢。

之后将帅便各自行动,陈璘率领水师从海路南下,先要在全罗道寻找合适的港口作为基地。

林大帅则命令董一元的第三兵团一万兵马留在后方,负责守卫从开城到南方前线道路的安全,还有王京汉城的防卫。

同时命令经略三标营之一的吴惟忠营三千人也留下,负责保护金顺嫔和顺和君前往平壤。

而林大帅本人率领达云营、叶邦荣营,急速南下,赶赴最前线。

穿越忠清道,就进入了位于半岛最东南的庆尚道北部地方。

此时庆尚道北部都已经被倭寇放弃,北线的李大将本营驻在星州。

在后世,其实星州旁边的大邱更出名,乃是南棒国的第四大城市。

听闻大帅又又又来和第一兵团汇合,并且已经进入星州城,李大将便前往经略行辕拜见。

待李大将进入白虎堂中,便见正中挂着大地图,林大帅面朝地图,面无表情的负手而立,一动不动的仿佛陷入了沉思。

走得近些就能看出,大地图乃是朝鲜国最南部庆尚道、全罗道的形势图。

这很正常,未来阶段的战争不会超出这两道的范围。

见李如松过来,林大帅就先开口,不容置疑的说:“我决定了,第一,要在冬天之前结束战争!

第二,在保证这个时间的前提下,尽可能以最小代价获取最终胜利!”

李如松完全赞同道:“确实应该如此!”然后又好奇的问道:“方才见军门观地图入神,可有所得?”

林大帅指着地图说:“如今倭寇收缩到南海岸一带,我军已经从北、东、西三线合围倭寇。

有没有可能在北线诈败,诱使倭寇进占大邱?”

李大将疑惑不已,这想法是脑子有毛病吗?

为什么要莫名其妙的诈败?为什么要诱使倭寇来占领大邱?这有什么意义?

再说倭寇现在总体战略就是收缩死守,也未必乐意拉长战线啊。

出于对林经略的尊重,李大将没有说什么,只用沉默来对待。

林大帅手指头换了个方向,又道:“不行么?那么在西线,有没有可能在南原诈败,诱使倭寇前进到全罗道占据光州?”

回应林大帅的还是沉默,李大将不想对这种依旧脑子有坑才能想出的方案表态。

林大帅满脸都是遗憾,唉声叹气的说:“西线也不行?那就只有东线的蔚山了。

这里倒是不用诈败,蔚山本就是倭寇占据的前线,直接去打就行。”

李大将忍无可忍的质问道:“军门你的作战意图到底是什么?为何一会儿北线大邱,一会儿西线光州,一会儿又是东线蔚山?”

林大帅解释道:“为了寻找一个最好的第五次.第五次.第五次大会战地点。”

李大将明显不信,冷笑道:“第五次什么?你确定说的是会战?而不是那个老登什么的?”

林大帅进一步解释说:“前面已经有平壤、咸兴、吉州、汉城四次大会战,这次不就是第五次?

如果你非要把碧蹄馆之战算上,那说这次就是第六次也无妨。”

李大将:“.”

绝交!绝交!必须绝交三天!

林大帅又看向地图,目前就差一次先登,便能独步古今了。这么荣耀的时刻,当然尽可能要选个有纪念意义的地点啊。

在这张半岛南部地图上,有后世南棒国的第二大城市釜山、第四大城市大邱、第六大城市光州、第八大城市蔚山。

可以说,在后世略有知名度的地方就这四个。

最有名的釜山是倭寇在半岛的老巢,目前并不处于前线,现在不可能触及。

而大邱和光州在己方手里,诈败诱敌再夺回也不现实,那么当前唯一有可能攻打的就是知名度最弱的蔚山了。

唉!林大帅心里多少有些遗憾,蔚山还是不太配得上自己的赫赫武功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