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736章 心凉了(求月票)

大明话事人 第736章 心凉了(求月票)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1:26

第736章 心凉了(求月票)

经过反复盘算,林大帅还是将下一阶段主攻方向放在了蔚山。

做出决定后,林大帅便向李如松下令说:“你们第一兵团的左路李如柏部九个纵队,暂时划归我直接指挥。

给三天时间做好准备,将兵员补充齐整了,然后随我出发前往东线庆州,准备攻打蔚山。

另外从你们第一兵团调集二百门重炮,随同李如柏部行动。”

李如松第一兵团因为兵力比较多,所以又设了左中右三路,左路由李如柏统领。

李如松倾向于把二弟留在身边,也不想把二弟送到东线麻贵那边去,便请求说:“可否选另外两路官军之一随同军门?”

林大帅不容反驳的说:“只要李如柏部。”

如此李大将也就不再说什么,依照命令行事。

明军内部之间的派系也堪称是错综复杂的,北兵和南兵之间,李家东军和麻贵的西军之间,都有各自的山头。

在原本历史上,有些战役明军打得很艰苦甚至败退,原因之一就是内部矛盾问题,以及和朝鲜方之间的矛盾。

还好在本时空,林大帅因为先前在西北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系列辉煌胜利积攒下了足够威望。

又加上自身勇冠三军,还有九元真仙这样的神话色彩,以及Pua**效果不错,所以完全能压得住所有军头,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内部矛盾。

另外林大帅用物理手法完全摒弃了来自朝鲜国方面的干扰,也避免了被朝鲜国官军拖后腿,有力的保证了战事顺利。

三天后,林大帅带着经略标营三千兵马和李如柏部一万一千兵马,以及两百门重炮,出发前往东线庆州。

同时又下令李如松第一兵团两万兵马、李昫第四兵团一万五千兵马分别从北边和西边两个方面,向倭寇集团施压,尽可能牵制更多倭军。

但这两个方向以寻求野战为主,避免进行攻坚。

又数日后,林大帅抵达庆尚道最东端的庆州,距离倭寇盘踞的蔚山只有七八十里。

正常行军一天就到了,若快马加鞭也就一个时辰的事情。

第二兵团主将麻贵已经等候多时了,早将庆州牧衙署收拾出来给林大帅。

风尘仆仆的林大帅洗了把脸,就把麻贵叫进来谈话。

麻总兵坐下后,忐忑不安的说:“有件事情须得先让大帅知晓。”

林泰来疑惑的说:“什么情况?你擅自行动,吃了败仗隐匿不报?”

“那没有!”麻贵连忙说:“先前一路南下,经过江原道和庆尚道北部,先后有三千多朝鲜义兵来投奔。

杨登山带着三千人留在了咸镜道,我这里南下兵马就只有一万四千了。

一直感觉不太够用,所以我就将那些朝鲜义兵收了下来,作为我军的补充。”

林大帅皱了皱眉头,吐槽道:“收留这些义兵有什么用?

如果真到了打硬仗、拼死战的时候,你信不信这些朝鲜义兵的表现必定是阵亡数十、溃散三千?”

不过林大帅没再多说什么,还是要给麻总兵这点面子的。

“收就收了吧,下不为例。”林泰来说,“你有没有用心打探情报?蔚山倭军是什么情况?”

麻贵答道:“先前蔚山倭军将周边所有朝鲜人尽都强征,然后日夜不停在城南岛山修筑堡垒。

甚至为了赶进度,连底层倭兵也被命令参与施工。

又因为修建岛山城堡需要石头,倭寇还大肆拆除原有蔚山城的老城墙。”

林泰来点评道:“看来倭人也知道,凭借不高的城墙肯定守不住,所以才会在依山势紧急新修城堡。”

麻贵也附和着说:“所以倭军看来不打算坚守蔚山老城了,估计会全面退缩进新建的岛山城据守。”

林大帅突然愣了愣,深深的叹了口气说:“如果倭寇不守老城,那先登之功岂不就无了?”

朝鲜国的城墙普遍不高,蔚山老城肯定也不例外,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混先登。

而城南新修的岛山城依山而建,墙体必然地势很高,非常易守难登。

“这些应该千刀万剐的王八蛋!拆什么老城墙!”林大帅实在忍无可忍的破口大骂。

麻贵无语,大帅你的关注点是不是有点特殊了?

而后麻贵又继续说:“有不少朝鲜人实在忍受不了昼夜施工的劳苦,想办法逃了出来。

而且还有若干被征去施工的倭兵同样受不了这苦,和朝鲜人一起逃了出来。

从这些人的嘴里,也收集到了一些蔚山倭军的情报。”

林大帅仿佛失去了大部分激情,平平淡淡的问道:“对面的守将是谁?”

麻贵说:“守城主将就是倭军第五兵团主将福岛正则,在汉城被击败后,第五兵团剩余的一万四五千人就负责驻守蔚山了。

先前听大帅你提到过,这人似乎是那什么贱岳七本枪之首?而被大帅你打死的加藤清正也只能排第二?”

林泰来“哦”了一声,“原来是他啊,第五兵团原本该有兵员两万五千,现在仅剩一万四五千,看来福岛兵团在汉城损失了一万余人。”

麻贵继续介绍情况说:“除了福岛正则之外,倭军这第五兵团还有两员大将,一个蜂须贺家政”

林泰来随口补充说:“此人应该是丰臣秀吉发小蜂须贺小六的儿子,算是秀吉老贼的侄子辈。”

只要是玩过太阁立志传的都知道蜂须贺小六,游戏开始后必定出现的nPc。

麻总兵已经习惯了林大帅这种“注释”,也不知道林大帅都是从哪得来的情报。

“倭军五兵团还有另一位大将,叫做长宗我部元亲”麻贵说到这里,有意暂停了一下。

果不其然,林大帅又是随口注释说:“这个人梦想是统一倭国的四国地区,但被丰臣秀吉大嘴巴子打醒了,只能当土佐藩藩主。”

麻贵总结说:“总而言之,福岛正则、蜂须贺家政、长宗我部元亲三人统领着倭军第五兵团剩余的一万四五千人。

另外蔚山南边有条江水叫太和江,能与西边的西生浦连同水路。

而西生浦驻扎着倭军第四兵团一万四千人,可能会乘船过来支援。”

林泰来哂笑道:“岛津义弘这个老贼,还是挨不过秀吉老贼的逼迫,终于磨磨蹭蹭的带着他那一万兵渡海来到朝鲜国了么。

但我估计,岛津义弘应该不会玩命支援蔚山。一是他想保存实力,二是蔚山这边的倭军与岛津义弘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岛津义弘也没动力玩命。”

本来以为麻贵已经禀报完毕,林大帅准备下达各项指令了,结果又听到麻贵说:

“另外还有一件昨日才收到的最新情报,倭军有一支援军进入了蔚山。

这支援军人数可能在三千人左右,不知道是从哪里调来的,援军主将是一个年轻人。

据从蔚山逃亡的人说,这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似乎姓浅野,应当是一位贵公子,第五兵团的三位大将对这个年轻人都非常尊敬。

目前所知,也就这么多了。”

林泰来稍加思索后,立刻给出了答案,“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应该是浅野幸长。

他的父亲乃是丰臣家五奉行之一,据说还是笔头,负责为丰臣秀吉管理金银山。

他母亲叫弥弥,是丰臣秀吉正妻宁宁的妹妹。也就是说,浅野幸长可以称呼丰臣秀吉为姨父。

他的订婚对象,乃是倭国第二大名前田利家的女儿。

这样的人虽然年轻,但无论福岛正则还是蜂须贺家政,肯定要表现出尊敬啊。”

麻总兵已经服气的不能再服气了,就差直接五体投地。

自己只说了“浅野”这个姓,以及不到二十岁这个信息,结果此人老底立刻就被大帅全部扒出来了,连掐指一算都不用!

知己知彼到这样的程度,如果倭寇还不败,真就没天理了!

林泰来忽然笑了几声,又开口说:“如今蔚山这地方还挺有意思。

福岛正则是丰臣秀吉母家亲戚后辈、亲手提拔的绝对嫡系,蜂须贺家政丰臣秀吉发小的儿子,浅野幸长是丰臣秀吉妻家的侄儿。

这么多丰臣秀吉的亲朋故旧、重点培养的年轻一代都扎堆在蔚山了。

如果能把他们一锅端了,丰臣秀吉不知会是个什么心情。”

后世都说,丰臣秀吉开启侵略朝鲜新副本,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消耗各大名的实力。

但现在看来,其实丰臣氏嫡系人物被派出来的也不少啊。

别说目前面对的福岛正则,连先前被俘的小西行长、被杀的加藤清正其实都算是丰臣嫡系了。

麻贵陪着笑了笑,答话说:“不过这情况也能说明,倭寇可能没有预料到,东线蔚山成为大帅的主攻方向。

倭寇大概会猜测,我军将以补给距离最近、后勤条件更好的西线全罗道为前进基地,从西向东主攻晋州方向。

所以丰臣秀吉这一大帮亲朋故旧才会齐聚东线蔚山,也许是认为此地相对安全。”

林大帅说:“若能出乎敌军意料,也算是好事。”

在原本历史上,蔚山之战打得很艰苦。由于种种原因,加上倭寇运气奇好,大明天兵两次攻打蔚山,都没能攻克岛山城。

不过在本时空,倭寇准备没有那么充分,难度应该降低了不少。

当晚,随军的小西行长听说浅野幸长出现在蔚山,连忙对林天帅提醒说:“情况没这么简单!”

林天帅不耻下问的说:“你有什么看法?”

小西行长说:“在下可以确定,浅野父子本来并不在征朝名单上,太阁没有想让浅野父子到朝鲜。

今年才十八岁的浅野幸长不太可能是独立行动来朝鲜,应该跟随他父亲浅野长政来的。

而太阁现在派出浅野长政这样的重臣到朝鲜,必定是因为极度不满,故而让浅野长政来督战!

估计浅野长政也不会只有自己来,肯定还有大批援军和大将跟着一起到朝鲜,只是不知新到的大将是谁。”

林泰来若有所思:“如此说来,丰臣秀吉还是不死心?故而增派援军,妄图再行一搏?”

小西行长分析说:“太阁可能是想凭借南海岸地利龟缩死守,给天兵造成巨大杀伤,然后再图后计。”

林大帅霸气十足的说:“无论来多少,我天兵何惧之有!待我先取蔚山!”

又休整了两日后,林大帅下令东线全军出动!

经略标营三千兵马、麻贵部一万四千兵马,李如柏部一万一千兵马、朝鲜仆从兵三千余人,共计三万一千大军离开庆州地界,前往蔚山。

经略大帅的行辕设在蔚山老城西北的鹤城山下,然后以李如柏部为左路,麻贵部为右路,对蔚山城展开进攻。

林大帅带着标营,在东、西两路之间督战和支援。

倭军似乎确实没有死守外围的意思,眼见天兵来攻,射了几排铁炮后,就纷纷的放弃营寨,果断退向城南岛山城。

当林大帅亲眼看到,被拆得稀烂破碎的蔚山城老城墙,心里当场就凉了一半。

即便脸皮再厚,也不好意在这里混一个先登啊。

各路大军齐头并进,追击着退却的倭军,轻而易举的收复了蔚山老城。

然后进军到城南,来到了倭寇真正的据点岛山城下。

林大帅也看到了岛山城的样貌,倒吸一口冷气。

这岛山城确实完全依山而建,采用了倭国传统工艺而筑成。上下分了三层,用倭语来说就是本丸、二之丸、以及最底层的三之丸。

每层都有一道城墙,依托峭壁再加上垒石修建,比起正常城墙极为高大险峻,目测钩梯似乎够不到城头。

三层之间的通道也并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呈现“之”字形。

这种格局下,通道旁边就是峭壁城墙,上面的守军可以火力全开的向通道攻击。

正面都是这样了,侧面更是以峭壁为主,连道路都没有,更没机会攻上去。

而后面则紧紧濒临太和江,山下都是滩涂地,也无法从这里进攻。

绕着岛山城转了半圈后,林大帅的心彻底哇凉哇凉了。

攻城风险实在太大了,根本不可能亲自先登啊,除非自己抱着不惜殉国的念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