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中国历史古代史故事 > 第9章 周朝风云:一场搞笑的国人暴动

嘿,各位看官,今儿个咱来讲讲那周朝的一段热闹事儿——国人暴动。话说这周朝啊,那可是个神奇的地儿,发生的故事那叫一个精彩绝伦。

先来说说这周朝的老大,周厉王。这哥们儿那可是个奇葩中的奇葩。周厉王整天板着个脸,好像谁欠了他八百万似的。他自个儿觉得自个儿老厉害了,谁都得听他的。可他不知道,他那些个奇葩政策,正把周朝往火坑里推呢。

周厉王有个毛病,就是特别贪财。他看着国库里的那点宝贝,总觉得不够。咋办呢?嘿,这哥们儿脑袋一拍,想出个馊主意。他把山林川泽这些地儿全给霸占了,说啥这都是国家的,老百姓不准用。这下可好了,老百姓们本来还能上山打个猎、下河抓个鱼啥的,这下全没了活路。

有个老百姓叫阿牛,这天正愁眉苦脸地坐在家门口。他媳妇翠花走过来,问道:“当家的,咋啦?愁眉苦脸的。”阿牛叹了口气,说:“你说说,这大王也太过分了。把山林川泽都霸占了,咱以后可咋活啊?”翠花也皱起了眉头,说:“就是啊,这日子可没法过了。”

周厉王可不管老百姓咋想,他还觉得自己老聪明了。为了防止老百姓造反,他又想出个损招。他决定派出一群密探,这些密探就像一群讨厌的苍蝇,嗡嗡地满大街溜达。

周厉王把这些密探召集起来,一脸严肃地说:“你们都给本王听好了!如今这局势,本王的江山看似稳固,实则暗潮涌动。那些刁民们,本就对本王的政策心怀不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造反。本王派你们出去,就是要你们像本王的眼睛和耳朵一样,时刻监视着那些不安分的家伙。你们要瞪大你们的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人;竖起你们的耳朵,听清楚每一句可能对本王不利的话。只要听到有人敢说本王半句坏话,立马就给本王抓起来,关进大牢,让他们知道忤逆本王的下场。谁要是敢违抗本王的命令,本王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本王的权威不容置疑,本王的统治必须稳如泰山。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密探们吓得连忙点头,然后纷纷散去,开始执行他们的“讨厌任务”。

这些密探一个个都长得贼眉鼠眼,穿着深色的衣服,在人群中穿梭,鬼鬼祟祟的样子。他们有的装作小商贩,在街边摆着小摊,眼睛却不停地扫视着过往的行人;有的扮成乞丐,蹲在角落里,耳朵却竖得直直的,留意着周围人的谈话。

有一天,两个老百姓在街上走着。一个叫二狗,一个叫三胖。二狗刚想开口说话,突然想起那些密探,赶紧捂住了嘴。三胖奇怪地看着他,说:“咋啦?你哑巴啦?”二狗压低声音说:“嘘,小声点。别让那些密探听到了。”三胖撇撇嘴,说:“这日子过得也太憋屈了。连话都不敢说。”

这天,一个卖菜的老头在集市上嘟囔了一句:“这大王也太不像话了,把咱的活路都给断了。”这话刚巧被一个路过的密探听到了。这个密探长得尖嘴猴腮,眼睛里闪着狡黠的光。他立刻露出凶神恶煞的表情,冲上去一把抓住老头,大声说:“你竟敢说大王坏话,跟我走一趟。”老头吓得脸色苍白,连忙求饶:“官爷饶命啊,小的只是随口一说。”可密探哪会听他的,直接就把老头给抓走了。

密探紧紧拽着老头的胳膊,那力气大得仿佛要把老头的骨头都捏碎。老头一边挣扎一边哭喊:“我冤枉啊,官爷饶命。”周围的人都惊恐地看着这一幕,却没人敢上前帮忙。密探拖着老头在石板路上走着,发出“哒哒”的声响,老头的鞋子都被拖掉了一只,露出脏兮兮的脚丫。

还有一次,几个年轻人在酒馆里喝酒。喝着喝着,其中一个年轻人忍不住抱怨起来:“这大王也太昏庸了,搞得大家都没法活了。”旁边的人赶紧捂住他的嘴,说:“你不要命啦,小心被密探听到。”可已经晚了,一个密探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冲进酒馆,把这几个年轻人全都给抓走了。

这个密探身材魁梧,满脸横肉,他一脚踹开酒馆的门,那门“砰”的一声撞到墙上,发出巨大的声响。酒馆里的人都吓得愣住了,密探大喝一声:“都不许动!”然后凶神恶煞地走向那几个年轻人。年轻人吓得浑身发抖,想要逃跑却被密探一把抓住衣领。密探像拎小鸡一样把他们拎起来,恶狠狠地说:“走,跟我去见大王。”

一时间,整个都城都人心惶惶。大家走路都小心翼翼的,不敢交谈,生怕被密探听到而惹来杀身之祸。曾经热闹的集市也变得冷冷清清,商人们不敢大声叫卖,顾客们也不敢讨价还价。那些原本色彩鲜艳的摊位现在都显得暗淡无光,货物堆积如山却无人问津。卖布的商人愁眉苦脸地看着自己的布匹,偶尔有顾客走过,他也只是眼巴巴地看着,不敢出声招揽。卖水果的小贩蹲在地上,无精打采地摆弄着自己的水果,偶尔有苍蝇飞来,他也懒得去赶。

周厉王还得意洋洋地坐在王宫里,觉得自己这统治可稳当了。他对大臣们说:“看看,本王这手段厉害吧。那些刁民们不敢造反了。”大臣们面面相觑,心里都在嘀咕:这大王也太糊涂了。

可压迫越重,反抗就越强啊。老百姓们心里那个气啊,都快憋出内伤了。终于,有几个勇敢的家伙开始暗中联络,准备反抗周厉王的暴政。

阿牛这天正在田里干活,突然有个人悄悄走过来。这人叫阿强,是个有胆量的汉子。阿强对阿牛说:“阿牛哥,咱不能这么被欺负下去了。得想个办法反抗。”阿牛犹豫了一下,说:“这能行吗?要是被抓住了,可就惨了。”阿强说:“怕啥?咱这么多人,还怕他一个大王?”

于是,阿强他们开始秘密地传递消息,策划着一场大行动。消息传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这时候,有个大臣叫召公,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决定去劝劝周厉王。召公来到王宫,见到周厉王,跪下说:“大王啊,您的政策已经引起了百姓的极大不满。如果您继续这样下去,必将引发一场灾难啊。请您收回成命,减轻百姓的负担吧。”

周厉王一听,火冒三丈。他瞪着召公,说:“你竟敢质疑本王的决策?本王的政策是为了加强周朝的统治,你等鼠目寸光之辈,又怎能理解本王的良苦用心?”召公无奈地摇摇头,说:“大王,您这样做只会让百姓离心离德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您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周朝的江山又怎能稳固呢?”

周厉王根本听不进去,他把召公赶出了王宫,还说:“哼,你再敢多嘴,本王就治你的罪。”召公叹了口气,无奈地离开了。

老百姓们的愤怒终于在一个特定的时刻爆发了。那一天,都城的百姓们就像一群被惹毛的蜜蜂,嗡嗡地涌上街头。他们手里拿着各种简陋的武器,有锄头、扁担啥的。阿牛也在人群中,他挥舞着一把锄头,大声喊着:“打倒周厉王!还我们活路!”

百姓们的口号声震天动地。周厉王在王宫里听到这动静,吓得脸都白了。他赶紧召集军队进行镇压。可这时候,军队里也有很多士兵对周厉王不满呢。他们都不愿意为周厉王卖命。

一个士兵小声对旁边的人说:“这大王也太过分了。咱凭啥为他打仗啊?”另一个士兵点点头,说:“就是,咱不干了。”

在百姓的冲击下,周朝的军队很快就陷入了混乱。周厉王见大势已去,赶紧带着亲信逃离了都城。百姓们冲进王宫,四处寻找周厉王,可哪儿也找不到他的踪影。他们气得不行,就把王宫的一些建筑给烧了。

这场被称为“国人暴动”的事件,可把周朝给闹了个底朝天。周厉王的统治被推翻了,周朝陷入了一段混乱的时期。

这时候,贵族们开始慌了。他们赶紧聚在一起商量咋办。最后,他们推举了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周公和召公这俩老头儿也不容易啊。他们得收拾这烂摊子。周公捋着胡子说:“这事儿可不好办啊。得赶紧想办法稳定局势。”召公点点头,说:“是啊,咱得让百姓们安心。”

他们开始制定一些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恢复生产。百姓们这才稍微平静了一点。

可周厉王呢,这哥们儿逃离都城后,那日子过得可惨了。他东躲西藏,整天提心吊胆的。有一次,他躲在一个破庙里。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被老鼠吓了一跳。周厉王气得大骂:“本王怎么落到这步田地啊!”

周厉王后悔啊,可后悔也没用了。他只能在孤独和悔恨中度过余生。

而老百姓们呢,经过这场暴动,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啊。他们开始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周朝不断地面临着各种挑战。外部的敌人趁机入侵,内部的贵族们也不消停,整天争权夺利。周朝的江山就像一艘破船,在风雨中飘摇。

但老百姓们没有放弃。他们努力地生活着,希望能让周朝重新繁荣起来。

多年后,当人们回忆起国人暴动的那段历史时,都忍不住笑起来。这事儿啊,虽然闹得挺大,但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它告诉人们,一个君主如果不顾百姓的死活,只追求自己的权力和财富,最终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

在历史的长河中,国人暴动的故事就像一颗闪亮的星星,时刻提醒着后人要以民为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而周朝的兴衰荣辱,也成为了华夏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嘿,这就是周朝的那场热闹事儿。咱下次再接着讲别的好玩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